有了宝宝把猫送走?并不用!教你宝宝与猫相处正确方法

添娃,对于年轻父母来说,是一件紧张的大事。这个小人类的带来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你的猫可能会对此不知所措。

他不得不忍受婴儿的大声哭闹,这对于从未见过婴儿的猫来说是可怕的。

一、猫咪对宝宝会如何反应

猫对婴儿的反应不同。

如果你以前见过婴儿,猫的反应不会太激烈。

而有的则会变得行为异常,不断向以前那么爱他,现在却不理他的麻麻求助,甚至因为压力变得暴躁,乱尿。有些猫会拉开纱窗或偷偷溜出房门,企图逃避可怕的变化。

二、猫咪可能觉得婴儿有点可怕

在新宝宝到来之前,在你怀孕期间,你应该逐渐向你的猫咪展示即将到来的变化,让它做好准备。

随婴儿而来的大大小小的新东西,婴儿床,婴儿车,以及各种通常会发出闪光和声音的玩具。宝宝闻起来怪怪的,尤其是牛奶和尿布。。。。。。。

与成人不同的是,婴儿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比如他们发出的噪音和他们无法控制的行为,这让婴儿对猫来说有点吓人。

婴儿喜欢把脸贴得很近。他们正处于探索阶段,会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放进嘴里。

在这一点上,猫咪和宝宝之间的互动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宝宝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会主动拉猫过去。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无人看管时,不要让猫咪单独带着宝宝,以防宝宝强行拉猫咪,引起反击。

三、提前排练,让猫咪逐渐接受变化。

确保家庭中的每一个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

确保你的猫咪有各种各样的巢穴和爬架,可以隐藏在婴儿面前。提前给猫买些用品。除了通常的开放式巢穴外,还应该有箱形的,可以隐藏的隐蔽巢穴,以及像房子里有洞的巢穴。增加垂直空间的利用,如安排好的爬架,架子,猫树等,在猫喜欢呆的地方多放置各种类型的窝和架。它应该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这样猫咪才更有安全感,也有更多的藏身之处休息。

当然,爬架和窝一定要放在猫喜欢呆的地方,否则就没有意义了。猫喜欢的地方就是能看到主人的地方。

0让猫咪有机会先调查新的家庭物品。可以尝试用小毛巾擦拭猫咪的胡须和脸颊,这是脸上分泌费洛蒙信息素的地方,然后用这条小毛巾擦拭宝宝的家居用品。这些信息素没有味道,也不会污染宝宝的东西。

可以在手上擦一些婴儿油,爽身粉等护肤品,让猫咪熟悉这些味道。

提前锻炼宝宝的哭声。你可以在网上下载宝宝哭闹,咿呀学语的素材。时不时地弹给你的猫听。音量由低逐渐增加到正常,次数由偶尔增加到频繁。在听声音的同时,你可以抚摸你的猫咪,让它感到快乐,放松,或者给它吃零食。这是为了让猫咪知道,这种哭闹没什么好担心的,也并不可怕。猫会慢慢适应的。

从你朋友那里借了些婴儿衣服。模拟和排练你即将到来的生活。你可以用这些衣服和物品把娃娃包裹起来,用它说话做事,在摇椅上喂奶……并同时播放宝宝哭闹的音乐素材,让你的猫咪熟悉这些生活场景。

如果宝宝出生后,妈妈在哺乳期不会像以前那样照顾猫咪,喂养猫咪。那么,在此之前,继任者,通常是丈夫,要提前多和猫接触,喂猫,铲猫砂。不要让这些变化突然发生,循序渐进,提前做好准备。

如果你的猫已经处于中年和老年,这种突然的变化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疾病。例如,猫传播腹部疾病,肾衰竭和肝脏疾病,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受到压力和突然变化的影响。

四、猫和宝宝的第一次见面

宝宝出生时,你和宝宝住院时,让家人带回一些宝宝用过的衣服,放在猫窝旁边,让猫闻闻,熟悉一下。

带宝宝回家时,最好让家人和宝宝在一起。你提前进门,先跟猫打招呼,抚摸它安慰它,然后把宝宝带进来。猫看到婴儿可能会逃跑躲起来。别逼他,放他走。猫很好奇。它们会回来,让猫咪闻闻,探索新生的宝宝。

猫咪可能会跳进婴儿床,想和宝宝睡在一起。确保猫和婴儿有大人陪伴。

虽然头几个月会很忙乱,但切记不要乱丢衣服,被褥等,堆叠的衣服,尤其是发臭的布料,很容易让猫咪误以为有地方撒尿。把猫的沙盆和食物碗放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没有宝宝打扰它们。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纱窗一定要严密结实,提前配备防刮纱窗,防止猫咪因压力和恐惧而抓破纱窗逃生。出门进门要小心,别让猫偷偷溜出去酿成悲剧,确保家人也会小心。

很多新妈妈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猫咪的日常卫生和健康也要保持好。把猫咪的指甲尖剪短。提前做好内外驱虫工作。保持砂盆清洁,改用豆腐沙,玉米沙,松沙等纯天然材料制成的猫砂,可以改善生活环境,帮助猫咪保持清洁。

五、宝宝长大后该怎么办

当婴儿长大后,他开始到处走动。对猫来说,它就成了移动的危险信号。

确保猫咪有足够的巢穴生活,躲藏起来远离宝宝的打扰。让垂直的空间,有很多爬架,架子,猫窝,这些都是宝宝不能碰的地方。

没必要刻意让宝宝和猫一起玩。不可能在宝宝长大成人,长成一个懂事的孩子时,完全理解和感受妈妈的教导。最重要的是要让宝宝懂得尊重,不触犯猫咪的界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所有的幸福必然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之上。令人羡慕的感觉,其实就是那种涓涓细流,源源不断的恬淡爱情。

THE END
1.过敏性鼻炎超全自救指南4.3.1 我是猫毛过敏,是必须把猫送走吗? 本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花粉过敏来的,对于猫毛过敏的人来说,确定过敏季这个方法就无效了,因为只要猫呆在房间里,你的房间永远是你的过敏源。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我讲下: 其一,我养猫前就知道自己猫毛过敏,那我是不是养只斯芬克斯(无毛猫)就行了?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4006175_1121077565.html
2.本想招财却败财!猫咪摔坏12万翡翠手镯被连夜送走东北网社会【本想招财却败财!猫咪摔坏12万翡翠手镯被连夜送走】做生意的都讲究个好彩头,货架上摆个招财猫呀!一老板于是养了只布偶猫在翡翠店里,结果这猫咪把他价值12万的手镯碰到地上摔坏了,老板不怪自己没看好货品和猫,直接连夜将猫咪送走其他地方养了。这视频看了,网友纷纷评论不能怪猫!因为它是猫!https://society.dbw.cn/system/2022/12/14/059036849.shtml
3.#怀孕后有必要把猫送走吗#当初我怀孕的时...来自科技好运#怀孕后有必要把猫送走吗# 当初我怀孕的时候还特意咨询了兽医,人家说完全没有必要,只是叮嘱我跟小猫咪互动完之后要洗手,和宝宝成为最亲密的朋友,我们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暖,多一份幸福。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https://weibo.com/2374142787/N7fKYpqor
1.过年不把猫咪带回家?寄养注意事项看这里虽然医院可以解决猫咪在寄养期间生病及时就医的需求,但一般来说,医院并不是送猫的好选择。 宠物医院的环境通常比较吵杂,猫和狗可能共存于同一环境中,这很容易给猫造成压力。再好的医院,也只是生活在铁笼子里,空间也比较狭小。在一些连锁医院或小诊所,消毒和通风可能不到位,这可能会增加猫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但如果...https://www.xkyczp.com/detail/199985.html
2.梦见把猫送走了是什么预兆意思后半夜梦见把猫送走了,预示运势比较顽强,不要过于激进和鲁莽。 上午梦见把猫送走了,预示生意失败,过一两年就要重组。 中午午睡梦见把猫送走了,预示你的事务和工作将面临诸多困难,近期内难以摆脱。 下午梦见把猫送走了,预示找工作的好机会很多,敢于冒险,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https://m.jiemeng.tw/n/2027217/
3.专家科普“怀孕之后,他们让我把猫送走……”弓形虫是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原虫,可寄生于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内,因滋养体似弓形或半月形而被命名为弓形虫,它也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感染病原体之一。其传染源主要是人和动物,动物中主要传染源是猫。 虽然大多数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但对于孕妇来说,这可是个“大麻烦”。但弓形虫感染并非不可防、不可控,...https://www.dutenews.com/n/article/8426157
4.猫咪送走的禁忌猫咪安葬的禁忌原来,朋友送亲戚财神犯了民俗中的大忌,因为财神是要自己亲自去请的,而不能随意送,而且送财神就等于把自己的财运送出了家门,送给了别人,这样不仅不会给收受者带来财运,而且还会使自己的财运受到影响。此外,象征着财富的貔貅和招财猫等摆件也不能随意赠送和接受的。http://m.boqii.com/article/488370.html
5.“自打怀孕以来,我妈天天让我把猫送走”小U啊,我怀孕五个月了,最近真的快烦死了。我妈天天打电话来让我把家里的猫送走,动不动就跟我说猫有弓形虫,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可是猫也是我亲手养大的,陪了我三年了,我哪里舍得!小U啊,怀孕了真的不能养猫吗?真的会感染弓形虫吗? 小U相信这样的困扰,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514611
6.怀孕之前家里养了猫,对猫不过敏。但是到了怀孕后期就(女,29岁) 怀孕之前家里养了猫,对猫不过敏。但是到了怀孕后期就开始对猫过敏,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不想把猫送走,有没有治疗的办法 医生回复: 问题分析:怀孕之前家里养了猫,对猫不过敏。但是到了怀孕后期就开始对猫过敏,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 指导建议:患者只有杜绝过敏原之后,才能降低过敏发生的几率的。是...https://m.imask.xywy.com/ques/3010475.html
7.讨论送养不出去的猫最后都是怎么处理的7月初捡的一只小橘,当时应该才一个月出头吧,脏兮兮的在马路边,我停下来看它马上就蹭过来了,忍不住就把它抱回家了,这么小在外面估计也活不下去,当时也没想着自己养,家里已经有两只猫了,只想料理好驱虫送养出去。 驱完虫网上发领养,可能因为是三线城市,要求也闲鱼上其它送养田园猫的多,要科学领养喂天然粮,...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9207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