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讯(记者张才摄影叶卫东)近年来,各地“弃婴安全岛”陆续成立,可其中的一部分却“不堪重负”,先后关闭。弃婴,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即便是在社会救助体系相对完善的今天。然而,一对川玻退休职工夫妇却在20多年前,用自己的方式接收并养育那些被遗弃的孩子,时至今日,前前后后将近10名。
2000年,《自贡日报》对邓雨卿关爱弃婴的报道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3岁的川玻退休职工邓雨卿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她的行为准则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开诊所的父亲从来不拒绝上门求诊的病人,即使对方身上没带够钱也会留下;这时候小小年纪的邓雨卿不但跑前跑后,还要把自己的床让给那些远道而来的病人。另一段记忆则带有几分传奇色彩:母亲害了一场大病,家人正准备后事时竟奇迹般康复,她醒来的第一句话是“做了一个梦,阎王说我好事做得多,又添了20年寿命。”此后,这家人便把“做好事”当作行为准则,哥哥邓善昌(本报曾报道,“猴王”肖应鹏弟子,自贡市武术运动协会副主席,古稀之年仍免费教市民练“坝坝武”)曾收养过一名女孩,而这方面走得最远的是人称“邓十娘”的妹妹邓雨卿,20多年来,没有间断。
川玻厂的老职工都记得,“邓十娘”出来买菜“背上背一个,怀里抱一个”——背着的是她亲生闺女,抱着的是捡来的孩子;娃娃把家里的上下床都占满了,两口子就用几条板凳一拼凑合着睡……
“那时候的人都老实”
“别人的加上自己的,最多的时候家里有四、五个孩子。”24平方米职工宿舍,再加上四个大人(万应良、邓雨卿夫妇及双方母亲),可以想象其拥挤程度。此时,丈夫万应良是厂里的一名宣传干事,妻子邓雨卿是川玻职工医院的一名护士长。
1991年夏天,老七进入这个家庭。
之所以叫“老七”,并非按收养先后,而是依年龄大小。1991年7月16日晚上10点,一名中年妇女怀抱一名患急性肠胃炎的女婴到医院求治。期间,中年妇女称“肚子痛,要解手”将女婴交给一名护士后便一去不返,只留下一张纸条:请好心的人收养她一下,谢谢!后面附出生年月——1991年5月18日。
起先,护士长邓雨卿只是“代为照看”,没想到老七急性肠胃炎治好后又患上肺炎,辗转市内各大医院,治了三个月花了上万元。
“在1991年,这些钱可以买一套房。”不过,这些钱,邓雨卿既没有找要求她“代为照看”的单位,也没有找福利院,而是自己掏了。理由很朴实:“当时川玻效益好(工资不低负担得起),再说,那时候的人都老实。”
如今,尽管老七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还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但她仍不愿搬走。
“不只是喂大,还要带好”
如今和夫妇俩一起生活的除了已成家的老七,还有一个刚刚考上高中的老八。
尽管老八喊的是“爷爷奶奶”,但她是邓雨卿夫妇正式办理了领养手续的“孩子”。和老七到来的方式几乎如出一辙:
1999年10月24日晚上7点,一个老婆婆抱着一名出生仅40多天、患有新生儿肺炎和急性肠胃炎的女婴来到邓雨卿的诊所(此时,邓雨卿已办理内退,自己开了一间诊所)。取药时,老婆婆称回去取钱“先把娃娃放在这里,马上就回来”,结果又留下了内容相似的纸条,一去不返……
2014年7月24日上午,绿盛小区某栋底楼,老八外出“学吉他”,老两口守着不大的诊所——除了周围邻居感冒头疼来拿些药之外,鲜有外人光顾。由于医术精、医德好,之前在谢家坝开“雨卿诊所”时,前往求医的人络绎不绝。之所以变成家庭诊所,是因为她亲生闺女的一席话——
现在,尽管诊所收入不多,但加上两人的退休工资,邓雨卿夫妇觉得够用就行。让他们高兴的不是当天看了多少病人、拿了好多药,而是班主任老师写给老八的评语:“你是一个活泼可爱、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的乖孩子——”
“那些遗憾,那些牵挂”
“苦妹”没有名字,也没有进入这个家庭“老七、老八”的序列,她在这个家庭只存在了短短一年。
1996年冬,苦妹被一个拾荒的婆婆在郭家坳一个垃圾堆里发现,被送到福利院后又被委托给一位老汉代养。邓雨卿至今无法忘记第一次见到苦妹时的情形:“我到福利院给老人看病时听说这个娃娃好可怜,推开门就闻到一股恶臭——原来从未带过小孩的老汉给娃娃洗澡时不知冷热,屁股烫伤之后又没医,结果化脓生蛆了!”
把苦妹接回家后,夫妇俩用纱布把脓一点一点擦洗干净、用镊子把蛆虫一条一条捡干净——好不容易烫伤医好了,娃娃在被遗弃期间又着了风寒、患有肺炎。打针、输液折腾了整整一年,苦妹最后还是离开了。夫妇俩特意找了些木板钉了一口小小的棺材,每年清明时节都会去看望这个历经苦难、从未露过笑脸的孩子。
让他们遗憾的还有另一个孩子——一个已经上小学,健康、聪明的女孩。
“当时我给院长说,只要把孩子教得听话点,我还是要。”邓雨卿有空就买些好吃的去看女孩,可第三次去发现她不见了——原来她偷吃院里婆婆的一个鸡蛋被院长责骂后,就出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还有人丢娃娃,你捡不捡”
中午时分,最后一个带孙女来“看看生痱子还是过敏“的老人也离开了,家庭诊所顿时冷清下来。夫妇俩等老七、老八回家吃饭的间歇(唯一的亲生闺女另住)翻出相册:“这个在广东那边,这一个现在在泸州——这一个就是苦妹,从来都没笑过。”
相册里还夹着一张发黄的报纸:2000年9月10日自贡日报《给弃儿一个温暖的家》,13年前的新闻图片里,邓雨卿是那样年轻,旁边的老七还是一个孩子、怀里的老八笑得那么可爱。
如今的夫妇俩,一个68岁,一个63岁。看到新闻里小孩遭遗弃的新闻,丈夫会开玩笑地问:“还有人丢娃娃,你捡不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