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孩子思想能力的提高。中国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包括大学教育,能对孩子进行思想能力教育的学校,寥寥无几。即使大学教授,也更多的是没有思想的知识灌输。
第二,孩子精神能力的培养。现在孩子动不动就自杀,动不动就忧郁症、精神空虚。北大清华的学生调研以后发现,那么高的智商考上北大清华,但却有40%的学生处于迷茫状态,那是因为什么原因?精神能力不行。
第三,孩子的社会能力。独生子女家庭最大问题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也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于是社会能力极其缺乏。
第四,知识构建能力。我们以为完成教学大纲,高考考高分就是最终结果,标准答案成了很重要的事情。数理化还好,那么文科真的有唯一答案么?每个人在文学作品中的感受是不同的,甚至可以相反,为什么非要去寻找一个标准答案?这不是在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情感能力么?
以下为演讲实录:
俞敏洪:大家下午好,世纪明德热情的邀请,一定让我过来讲一讲,我本来今天应该在外地出差,特意赶过来跟大家见面,在座各位都是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著名的校长,还有教育局的领导,难得一个教育大会能办的这么大,这么多人来听,这里面两个原因,一个是世纪明德他们组织的非常不错,我觉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在座各位真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进行交流沟通,希望能从中间学到一些东西。
这个时代的变化非常大,每天都有各种新的信息,新的政策,新的国际变化出现,对人才未来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比如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一个巨变的时代面前,教育到底应该做什么,其实就变成了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原有的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的设置,和面向未来的社会变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思想能力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培养?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而不是等大了再说,像我们这样一代人,以我为例,就是被耽误的一代,因为我们从小到大不可能存在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到了北大以后,对北大的教学方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法,大为吃惊,因为到北大的时候只有一种思想,后来在北大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才发现很多东西有另外一种说法。比如太平天国,除了我们教科书上学到的,是有另外一种说法的,比如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另外一种说法的。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儿子现在是高二,在一个国际学校学习,昨天给我带回来一套历史题目,这种历史题目在中国的中学里面不可能会有,这个历史题目是什么?请用汉娜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提到的“平庸之恶”的概念,来分析1965年和1966年印度尼西亚屠杀了大量中国华侨,而刽子手到现在依然心安理得,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渗透了多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执行命令而良心不会遭到一点谴责?进一步问,良心是人心中天生的吗?因为我们中国的哲学家说过,人只要一辈子致良知,就不会做坏事,如果良知是人内心天生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杀人不眨眼呢。这些东西,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不太可能思考的。这一道题,足够我儿子研究一个月的。
第二点,精神能力的培养。现在孩子动不动就自杀,动不动就忧郁症,动不动就精神空虚,北大清华的学生调研以后发现,进入北大清华那么高的智商,考那么高的分数,进入北大清华以后,40%左右的学生处于迷茫状态,那是因为什么原因?精神能力不行。
精神能力有如下几个要素构成,一个人一辈子的理想和志向,人生要有理想和志向,没有理想和志向,精神起不来。为什么共产党打天下,一举把国民党拿下,因为国民党没有精神,萎靡不振,但是共产党却雄纠纠气昂昂,以解放全中国人民为自己最伟大的核心目标,让天下穷苦人翻身过上好日子,这种理想和志向的目标力量该多么强大。
邓小平让全中国人民都富起来,改革开放40年成就斐然,为什么我们非常热情的愿意参与改革开放,因为他的理想和志向在那儿,我们想变富。中国一代又一代企业家就出来了。这就是志向和理想的力量。
前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讲了一个话,民营企业家是我们的自己人,我们要鼎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大都说了,难道我们还不放心吗?放心,自信干,大大给了我们志向和理想力量。
我们现在给学生什么?给的学生是在高压之下的成绩,成绩跟志向理想没有关系的,成绩到顶级境界就是到北大清华。到北大清华去干吗,有多少学生想清楚我进入北大清华,未来到底该怎么干,我到北大和学生进行座谈,能说出来的一半学生都不到,没有理想哪有精神,我能干到今天,真的是带有理想、志向色彩的。
我在学生中做调研,凡是有对未来更向往的人,遇到再多挫折都是无所谓的,凡是对未来一片迷茫的人,基本上没有任何抗挫折、抗打击能力的,在迷茫情况之下,在本身失落的情况下,老师还冷嘲热讽,家长还嘻笑怒骂,这个孩子不跳楼,往哪儿跑呢?
大家稍微想一下马云就知道的,马云的长相和学历都不算出众的,但是马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找他的三大特征,就是有志向,对生命有热情,以及抗打击的能力。
再讲第三个能力,第三个能力叫做社会能力,现在我们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还不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出来的最大问题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也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于是社会能力极其缺乏。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状态,又使得孩子的社会能力遭到了很大破坏,大家有没有发现本来在社会中互帮互学,互相支持,互相保护是社会能力的核心概念。看看中国的现状是什么?谁不讲道理,谁得到的东西最多,中国形成了这样一个氛围,只要你能够不要脸,不讲道理,就一定不会吃亏。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间,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在培养明哲保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种结构下,怎么可能培养出来未来为国为民、忧国忧民的优秀的学生们呢?怎么可以培养出来无私为社会奉献的学生呢,一个又一个只为自己考虑的人。高铁的霸座男霸座女,全是大学毕业生。
社会能力,首先培养孩子面对社会的平等的公平的心态能力,其次是和社会中人群进行平等交流,互相合作的能力,还要培养孩子们互相之间努力学习的团队能力,现在我们教室里,都在弘扬什么东西?弘扬你追我赶,第一名光荣,下一名就是耻辱。我们老师也在敦促孩子的不良性竞争状态,有多少老师是真的告诉班内学生,你们的名次不重要,你们的团队合作才重要?你们以后是一辈子的一帮朋友,在困难的时候可以互帮互学,你们努力一起过好美好的童年生活和少年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成绩是排在后面的。
我最成功的,就是我的社会能力,我的社会能力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平等、公平、坦诚,第二个谦虚、谦卑、礼让。第三,全心帮助,全心扶持。这是我的社会能力,从小父母教的,也是后来自己领悟到的。但是这种能力让一个孩子可以在世界上通行无阻,没有任何人会对盛气凌人的人让道,但是人都会对自己没有危险的,愿意帮助自己的,是个好人的,能看穿你的心里到底有什么的人提供帮助。我们孩子的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社会能力的教育,而社会能力包含的是在社会中如何做人的一系列品德,这个东西有多少是学校教出来的?所以学校最核心的教育是缺失的。
第四个能力,知识能力,知识构建能力。不展开讲了。我们中国现在知识构建能力非常差。完成教学大纲,高考考高分就行了。计算机科学已经流行了20年,在中国中小学中开计算机课程和编程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说这是大学的课程,美国的小学80%孩子学计算机编程已经学到中等水平了,中国的知识架构全面落后。更加要命的是,在中国的知识构建中,传递知识错误漏洞百出。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在找标准答案,连一篇语文课文的分析,看《荷塘月色》,朱自清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孩子一下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说出了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答案,就拿到零分。其实每个人看到《荷塘月色》的感受可以完全不同,甚至可以相反,为什么非要去寻找一个标准答案呢?这是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情感能力,还是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和情感能力呢?
我今天把这四大能力给大家稍微做交流,尽管讲的很浅薄,但是希望大家能够有一点点想法,感谢大家聆听,谢谢。(文/赵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