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覆盖人群广,要了解公众号传播机制——基于圈层传播。
运营人,他的好友大多是运营人;浙江人,他的好友大多是浙江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好友,传播什么样的内容。
受众圈层,可以按照人群标签划分,比如年龄、地域、性别、行业、身份……
覆盖人群广,仅仅意味着潜在目标读者多,并不意味他们会对选题内容感兴趣。读者感兴趣的话题,必定是直戳痛点,满足内心渴望的。
打个比方,选题的覆盖人群同样是孕妇,一个关于孕妇的时尚着装,一个关于孕期饮食禁忌。不用说,都知道对哪个更感兴趣。
2.价值感
1)引发共鸣
2)颠覆认知
打破读者惯性思维,颠覆认知。烂大街的事情,再写就没什么意义了。要写就写一点耳目一新、新奇特的。记住,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
3)提供新知
比如,疫情期间出圈的“回形针”,一条科普什么是肺炎的视频全网播放量超1.5亿。
4)解决方案
提供读者某个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5)情感价值
满足读者的治愈、感动、励志、愤怒、快乐、缺乏安全感等情感需求,打动读者。情感类公众号专攻这块。
6)新闻价值
比如,做社会新闻的“南方”、互联网新闻的“36Kr”、科技新闻的“爱范儿”……
3.新鲜度
每个人每天都要接收无数信息,要想引起读者注意,就得不落窠臼。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在写:疫情为什么发生、国内外疫情防控对比、疫情下的感人故事……
有个平时阅读只有几百的小号,打破常规选题套路,从传播学的角度,写了疫情期间谣言为什么盛传及个人在群体效应下的反应,轻轻松松突破10万+。
垃圾分类刚执行时,很多人在吐槽新规,或遇到的奇葩事。有人借势写了《垃圾男人分类图鉴》,1天,阅读量破百万。
新的呈现形式,也能给到读者新鲜感。
例如,每次推送语音的“夜听”、做条漫的“有趣青年”、几句话插表情包的“小声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