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狗伤人,投喂者要担责吗?

住宅小区的流浪狗,有人定时投食喂养。年近九旬的老妪路过时,被流浪狗咬伤。事后,受害者一方欲追究投喂人的责任。投喂人是不是流浪狗的管理者,当事者双方产生激烈争议。

老妪被咬伤

江苏省昆山市的姚勇有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健在,7岁大的女儿琳琳活泼可爱,三代同堂的一家住在某小区27幢601室。和他家住对门的是602室的张某,姚勇和他并不熟悉,知道张某养了一条小黄狗。有时在小区里碰见遛狗的张某时,姚勇会点个头,算是打招呼。

2018年8月期间,对门602室乔迁时,张某曾经提出让姚勇收养自己养了3年多的小黄狗,姚勇没怎么考虑便拒绝了。他向对方解释,因为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都被狗咬过,且三代同堂,不宜养狗。谁料,这个无德的张某竟丢下这条小黄狗,举家搬走了。然而,被抛弃的小黄狗却很依恋原主人,它天天守候在602室门口,到了夜间还叫个不停,闹得姚家不胜其烦,姚勇多次将它赶走,但这条小黄狗很快就又回来了。为此,姚勇还向派出所报过警。派出所答复说找不到原来的狗主人,让他自行处理。一天,姚勇用布袋套住小黄狗,骑着电动车行驶10多公里,将小黄狗扔到了偏僻的地方。姚勇心想,这下小黄狗应该找不到返回的路了。哪知,隔了一天的早晨,姚勇出门上班,居然又在门外碰到了小黄狗。姚勇没办法,只好随它去了。

当年9月上旬的傍晚,姚勇带着刚刚放学的女儿琳琳回家,走进6楼过道时,趴在一边的小黄狗忽然向琳琳身上扑去,琳琳的膝盖被抓破,吓得哇哇大哭。姚勇一脚将它踹到楼下,不一会儿,小黄狗又蹿了上来。姚勇从家里找出木棍,欲将它打死。琳琳拦住说:小黄狗没了家,怪可怜的,干脆收养在自己家里。姚勇不同意,父女俩最终达成妥协,在门口放个狗食盆,每天将家里的剩饭剩菜放在盆里,以免小黄狗饿急了咬伤琳琳。

自此,小黄狗每天到601室门口找食吃,吃饱了就下楼转悠,夜里也不叫了。姚勇虽然从不让小黄狗进家门,但定时投喂小黄狗渐渐成为习惯。3个月后,小黄狗还怀孕生下了几条小狗。

2019年3月4日,风和日丽。住在同小区的杨老太太,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出来溜达,路过这栋楼的一楼时,小黄狗突然扑向老人,紧紧撕咬住她的腿部。88岁高龄的杨老太太挥起拐杖赶走了小黄狗,她虽然还穿着毛线裤,腿上却被咬破见了血,隐隐作痛。

杨老太太的孙子小谭闻讯后,将老人送到医院处理伤口并打了免疫针,花费医药费1500元。回头时就找到社区工作人员陈先生反映情况,陈先生遂陪着小谭一起找寻这条肇事的小黄狗。周边群众告知,小黄狗的主人好像住在27幢,两人一层一层去找,果然看见有条小黄狗正趴在602室门口。小黄狗看见有生人上来,立即逃走了。

陈先生敲了602室的门,无人应声,便又敲了对门的601室。听到声音的姚勇打开了门,陈先生问:“这狗是不是你家的?”并指了指旁边的年轻人说,他的奶奶被小黄狗咬伤了。姚勇连连摆手否认,解释道,狗的主人是对门的原来业主张某。张某搬家时丢下狗,小黄狗天天来,饿得汪汪叫。自己看着可怜,有时便放些剩菜剩饭在盆子里,但没有豢养它。而且从今年起,自己就不再在楼上投喂小黄狗了。老人的孙子小谭站在旁边指责姚勇故意推诿:“说到底,这条狗还是你家养的,你必须赔我奶奶的医药费。”两人吵得不可开交,还摆出要动手的架势,陈先生当即报了警。

驳回诉讼请求

2019年下半年,杨老太太到辖区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姚勇赔偿医药费1500元,误工费250元,精神抚慰金1000元,交通费500元整。杨老太太主张的误工费,是指事发后,她的女儿专门请了两天假伺候自己。

社区工作人员陈先生出庭称,住宅区里确实有一些流浪狗,他陪小谭到27幢去找时,6楼有2只小黄狗。杨老太太被狗袭击,没有目击者。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点在于,姚勇是不是咬伤杨老太太的狗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动物致人损害的构成要件之一,即需要是饲养的动物,而认定是饲养动物的前提是动物为特定的人所有或者占有,饲养人对动物具有适当程度的控制力。根据现有证据来看,只能证明姚勇曾经投喂过伤人的小黄狗,但并无其他证据证明姚勇是这只狗的饲养人或者管理者。原告杨老太太对其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现原告仅提供了医药费发票以及事后的证人证言,无法达到其证明目的。

2020年2月上旬,昆山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杨老太太的诉讼请求。

谁负管理之责

杨老太太提出上诉,她认为,根据姚勇在一审法庭的自认,以及陈先生的证词,都能够证明这条流浪狗伤人后,躲避到住的602室门外,而非远遁逃窜,这足以说明姚勇对该流浪狗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力。正是基于姚勇对伤人小黄狗的长期投喂食物,才导致该流浪狗在住宅区27幢楼下盘桓不去,对该地点产生取食的依赖性,这条伤人的小黄狗已非通常意义上居无定所、不断迁移的流浪狗。故姚勇长期投喂该流浪狗的行为与自己被流浪狗咬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庭审质证过程中,杨老太太认为姚勇提出的证据与案件无关。二审法官当庭指出,两位证人均未到庭接受质询,姚勇提供的书面证言的真实性难以采信。

亲爱的读者:经二审法庭调查证实,姚勇从2019年停止在6楼投喂流浪狗后,改为在27幢附近的垃圾桶处投喂。小区中有不少流浪狗,也有其他人将家里的剩饭剩菜放在垃圾桶边上,大家表示喂狗是为了防止狗饿了咬人。那么,作为投喂人之一的姚勇,是不是可以认定为流浪狗的管理者呢?

(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答案

关于杨老太太主张的损失,一审已经查明其因被狗咬伤花去医药费1500.2元,现其主张医药费1500元合理,应予支持;狂犬疫苗需要分期注射,杨老太太数次往返医疗机构必然产生一定的交通费用,但杨老太太未提供证据证明,综合其治疗需要可酌情认定交通费100元;杨老太太主张的误工费没有相应证据,不予支持;杨老太太的伤情尚未达到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对其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亦不予支持。二审法院最终认定杨老太太的上诉请求成立,应予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实体处理不当,应予纠正。遂终审判决姚勇赔偿杨老太太1600元。

THE END
1.流浪狗咬人喂食者有没有责任对于无主的流浪狗,固定喂养人是事实上的狗主人,所以应当承担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908352.html
2.流浪狗伤人,喂养人可能担责某天,被告乙某将流浪狗带回位于某小区内的工地喂养,次日中午该犬脱离绳索,将该小区内的原告丁某及其女儿咬伤。 分析: 根据太原市公安局晋源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及被告乙某的询问笔录中的相关陈述,可以证实案涉犬只伤人之前,被告乙某具有领养案涉犬只的主观意愿并作出了收养行为,形成事实上的饲养关系。被告...http://www.xzrbw.cn/info/1195/383243.htm
1.流浪狗咬人了喂它的人承担责任吗?一、流浪狗咬人了喂它的人承担责任吗? 流浪狗咬人了喂它的人需要承担责任的。流浪狗咬人喂食者承担责任是民事赔偿责任,具体有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还有就是相对应的护理费用。流浪狗伤人,喂养者一般是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对于无主的流浪狗,固定喂养人是事实上的狗主(资助乞丐不会成为乞丐的主人,人狗不同理)。https://mip.64365.com/zs/1506273.aspx
2.流浪狗伤人谁来承担赔偿责任流浪狗,又称流浪犬,或称野狗、弃犬,系指无主犬。常见原因包括饲主刻意遗弃、散养走失等。那么如果流浪狗伤人谁来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读者在生活中遇见这样的问题无法处理的,需要解决的,可以阅读本文章内容,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流浪...https://m.66law.cn/laws/242313.aspx
3.流浪狗伤人该谁负责流浪狗伤人该谁负责 本站讯(记者 张舒迪 通讯员刘磊 龚辉)人们都说狗咬人算不上什么新闻。可是今天,在平政桥的河畔上,居民杜某和邻居黄某却因为狗咬人的赔偿问题发生了一场难解纠纷。绵阳市局巡逻三大队民警在了解有关情况后,经过耐心调解,最终化解了这场纠纷。http://www.myntv.cn/sitefiles/services/cms/page.aspx?s=1&c=24456
4.流浪狗咬人喂养居民被判担责,法院:已形成事实上的饲养关系张女士诉称,其与林女士是同住在一个小区的邻居。小区内经常有流浪狗出没,没有固定住处。林女士和她的母亲经常出于好心,喂养一只流浪狗,还给它起了名字并收留了它所生的七只小狗。据反映,伤人之狗经常栖息在林女士家楼下,这种情况持续了半年多,没有见其他人喂过此狗。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195852
5.流浪狗伤人,“爱心喂养”能否免责?流浪狗伤人,“爱心喂养”能否免责? ■ 陈艳超 张女士遭流浪狗袭击,左小腿被咬伤,其遂将喂养人林女士诉至法院。林女士则表示自己和家人只是偶尔喂养该流浪狗,不同意承担赔偿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林女士及其家人长期在固定地点向狗喂食,林女士与伤人之狗已形成事实上的饲养关系,判决林女士支付张女士医药费和交通费...http://epaper.cnwomen.com.cn/html/2023-08/30/nw.D110000zgfnb_20230830_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