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是烂片?看完电影后我想说几句公道话动作片科幻片小说家银河帝国阿西莫夫科幻电影

作为已经好几年没有去过电影院的阿宅,昨天晚上小编我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流浪地球2》,近3个小时的影片看完之后,给小编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小编看的电影其实不多,国产片更少,甚至都没有看过《流浪地球1》,但我认为《流浪地球2》在故事结构、人物刻画、特效画面等方面值得称道。

比起某些改编IP作品架空历史、玄幻爽文的粗制滥造而言,《流浪地球2》让小编看到了国产科幻IP改编的希望。

某些玄幻片绕不过去的逻辑硬伤就是:那些活了几万年、几十万年的神仙,居然看不透人间的男欢女爱,为了所谓男女之情愿意放弃自己的神籍,甚至搞得天崩地裂。

好家伙,修行几十万年的智慧还跟凡人没啥区别,这修行都修到了*身上?

我真的没有针对谁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小编想说的重点,因为本身就是娱乐产业太较真也没必要。

有的人可能根本没有看过《流浪地球2》,为了显示自己的思维独立、眼界过人就跟在水军后面起哄。

这其中可能有春节档的其他竞争对手,也有见不得国产电影好,希望外国电影一统天下的别有用心之徒。

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看了以后对影片无感的大有人在,毕竟众口难调,大家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那里。

但要是只为黑而黑的话就很不令人佩服了。

我想大部分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其实,也不仅仅是致敬,还有超越。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三位科幻小说家之一,另两人是罗伯特·海因莱茵(即《星河战队》的原著作者)和亚瑟·克拉克(《2021太空漫游》的原著作者)。

《基地》系列的灵感源于18世纪英国著名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大部头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因此在全篇的开头即营造了极强的末世氛围。

《基地》系列插画

在曾经盛极一时的“银河帝国”(对标历史上的罗马帝国)中,大智者哈里·谢顿已预见到帝国将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和崩溃;

而此后整个银河系将经历30000年的混乱和纷争,直到“第二帝国”的建立(对标罗马帝国灭亡后直至文艺复兴长达800年的“黑暗时代”)。

为了保障文明的传承,哈里·谢顿说服帝国高层在银河系的2个端点分别建立基地,并开始编纂《百科全书》,试图保留文明的火种,将30000年的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

这两个基地分别是以物理学家等科学家为主的“第一基地”和以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为主的“第二基地”。

在谢顿去世后50年,第一基地先后遭遇了野蛮王国入侵、先进文明入侵、内部统治崩溃等3次危机,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

但在英雄人物赛佛·哈定、侯伯·马洛的领导和谢顿所遗留的智慧指引下,在“第二基地”的帮助下,第一基地成功战胜了3次危机,将文明最终保留下来。

哈里·谢顿是《基地》系列的灵魂人物

在阿西莫夫的小说中,无论科学还是宗教,贸易还是战争,都是文明维护其主导地位的手段,越先进的文明越倾向于非武力的手段解决文明冲突。

就像第一基地对外输出宗教,输出科学,输出商品,在价值观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这恰恰代表了20世纪以来,二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实现更加“温和”扩张的方式。

在《流浪地球2》中,人类同样遇到各种危机,例如2044年的太空电梯坠毁危机,2058年的月球危机,2075年的木星危机,2078年的太阳氦闪危机。

影片前半部分的气氛十分沉重:虽然人类文明已相当发达,但在整个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渺小的一粒尘埃,宇宙环境一点点的变化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混乱、压抑、不确定成了影片前半部分的主题

而且,人类开发出的高度智慧的电脑系统“550W”(自称“MOSS”)掌握了全球网络和机器人,它已经具备了独立意识,只要“它”乐意,随时可以导致人类毁灭。

这就是《流浪地球》系列所创造的末世氛围和内忧外患。

“550W”或“MOSS”纯粹以一个上帝视角玩家的心态和人类玩起了生存游戏,不断地制造危机,测试人类是否有足够的团结、智慧和勇气战胜危机。

以周喆直、刘培强、张鹏、马兆等为代表的英雄群体,不惜冒着个人身败名裂风险,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帮助整个人类度过了一次次危机,实现了文明火种的延续。

《流浪地球》所模仿阿西莫夫的,首先是将电影的系列故事架构在一次次的危机与克服危机之上;

其次,与贯穿《基地》系列全篇的正面英雄谢顿相比,《流浪地球》则塑造了一个立场不明、善恶难分的人工智能“MOSS”。

人工智能“550W”无处不在

而电影的创作者真正超越阿西莫夫的,是他们又打破了阿西莫夫的叙事逻辑,提出了“文明不灭”的观点。

“文明不灭”源于20世纪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

中华文明的危机和传承,正是几千年来我们一次次面对挑战,一次次赢得挑战(当然中间也有几次失败导致的黑暗时代)的结果。

尽管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各领风骚,但最后正如毛主席所提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毛主席的辩证历史观高人一等

在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中,是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选择了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影片即将进入高潮时,由于“MOSS”刻意制造的事故,全人类陷于灭顶之灾,距离地球毁灭只剩下最后3天。

天崩地裂,海水沸腾,地面上一片混乱,在所有人六神无主时,中国代表周喆直面对全世界的代表掷地有声地说:“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每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文明的方向!”

最终,是全世界各国团结起来,贡献各自的力量成功战胜了这次月球危机。

最终,也是全世界各国的部分航天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已经不可能完成的引爆任务。

这一幕令人热血沸腾,感慨万千:没有牺牲,就没有文明的生存和繁荣;团结起来,人类可以改变看似已注定的命运。

李雪健老师气场全开hold住全场

至此,《流浪地球2》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生动、具体地表现了出来,让影片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到这里,对《流浪地球2》的表扬也该差不多了,下面谈谈对这部电影后续发展的一点担忧。

导演和编剧们的野心真太大了。

影片对文明如何应对危机的刻画已经非常成功,几乎达到甚至超越了阿西莫夫的程度。如果后面的《流浪地球》3、4、5能够把这个系列故事讲好就算中国影史一代佳作了。

但是,影片又塞进了人工智能、虚拟与现实、生与死、真与假的另一条思想主线,把历史问题扩展成了哲学问题。

要讲好一个故事虽然不容易,但比解释清楚哲学问题是要容易很多的。

“当科学家爬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

观众没有办法在两三个小时中思考这么深刻的问题,对影片的观点也就不容易买账,所以,《流浪地球》2结尾后的彩蛋部分争议较大。

一位现代著名学者曾经说过“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像生与死这种哲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几乎没有人能很好地解释清楚。

我们从哪里来?最终到哪里去?因为解释不清楚,像牛顿和爱因斯坦也只能把问题往“神”身上一推了之。

传统哲学认为,死亡是不可逆转的终点,是所有生物必须遵循的规律,而《流浪地球2》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即死亡是个开始。

已经死去的人经过“数字化”之后,在与现实世界相连的另一个维度作为独立意识继续存在着,而且近乎永远存在。

可能世俗大众对这个结论是喜闻乐见的,但哲学问题讲不好就容易烂尾,即在逻辑上产生严重的硬伤。

从演职员角度来说,他们已尽力了

从《流浪地球》的一般受众来说,他们还是有一些独立思考能力和教育基础的,所以导演和编剧要收好尾有点难。

但总体来说,影片还是瑕不掩瑜,堪称上乘之作,我真心地为中国电影能够诞生像《流浪地球2》这样的佳作而感到高兴。

也真诚地感谢李雪健、刘德华、吴京、沙溢、王智、宁理等诸位演员老师和以郭帆、龚格尔、叶濡畅、杨治学、刘慈欣等创作人员的敬业付出。

能够把大刘两万三千多字的原著小说演绎成这样,确实很不容易。

THE END
1.《流浪地球2》海外评分出炉!#流浪地球2北美观众口碑#《流浪地球2》海外评分出炉! 一向对国内电影非常苛刻的IMDB也给了8.2说实话非常好的评价了. 但为什么好像国内评价还不如国外,是国内观众对这种硬科幻片不够感冒,观影门槛太高了么?#流浪地球2海外获赞# 发布于:辽宁 打开新浪新闻https://k.sina.cn/article_5934541885_161b9ec3d040014zbq.html
2.《流浪地球2》国外口碑解禁!特效出众超越前作《流浪地球2》已于今日正式上映,首日国内票房优秀,口碑也不错。国外首波评价也已解禁,目前烂番茄新鲜度为86%,M站评分68分。影评人对该片的夸赞主要体现在影片的大场面,以及相较于前作的进步上。 “一部视觉上很壮观且夸张的科幻灾难动作片。” “即使它的时长比前作多了45分钟,感觉有些拖沓,但这部雄心勃勃的...https://www.gamersky.com/news/202301/1559622.shtml
1.走出国门的《流浪地球2》,海外观众的真实评价是?在烂番茄上,《流浪地球2》的新鲜度是78%,而《流浪地球1》的新鲜度,只有70%。 在MTC上,《流浪地球2》的媒体评价是56,其中三个正面评论,三个中性评论,一个负面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流浪地球2》在MTC的观众评分,高达8.0。 这就是说,相比于媒体,普通影迷对《流浪地球2》的接受度明显更高。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70110153408841
2.《流浪地球》不及格?看看外国影迷怎么评价!(流浪地球)影评总体来说好评为主从目前来看,国外评分网站和主流媒体都给《流浪地球》给出了好评。IMDB网站的用户给出了8.0分的好成绩,比豆瓣都高。其中近40%的观众给出了10分的评价。(而且神奇的是,这部电影下给1分差评的用户,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用户)美国著名的科技媒体The Verge给《流浪地球》的评语是“丰富、惊艳、但有些...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70130/
3.《流浪地球》火到国外连好莱坞都来点赞,外媒是怎么评价的?尽管只在海外几个国家及地区上映,但《流浪地球》却还是在国外影评网站IMDb上获得了8.0的高分! 好莱坞名导卡梅隆也在自己的微博上为这部电影打call↓↓↓ "祝《流浪地球》的宇宙之旅一路顺风。祝中国科幻电影的航程一帆风顺。" 多家外媒也纷纷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报道,给出了不少好评~ ...https://www.gzstv.com/a/d3f4493f7a594ebbb87304d1af98e3e0
4.《流浪地球》海外上线后被刷1分差评?“铁石心肠”的俄罗斯人都...《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小说的宏大背景叙事,以及中国人带着“家园”流浪的家国情怀,或许不是所有外国观众一时之间都能理解,但也在国外找到了知音。 有网友表示,对情节提出质疑的人,如果能接受《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的话,为什么不能接受《流浪地球》的科幻假设呢?“这部电影让人耳目一新!我现在想去看原著了。http://wenhui.whb.cn/zhuzhan/yingshi/20190508/261225.html
5.在海外骂《流浪地球》的主力,竟然是他们?这个春节档,《流浪地球2》成为最火爆的话题之一,国内评分高涨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关注其海外口碑。 国外电影评分网站IMDb上,《流浪地球2》的得分为8.0分(满分10分),这个结果和豆瓣评分8.2分是比较接近的。“烂番茄”上,新鲜度为77%,但爆米花指数高达96%。 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577975
6.国外声乐老师如何评价周深《人是》时光音乐会REACTION流浪地球2《人是_》,直击你的灵魂! 周深2023又放大招!金鸡奖“唯一”表演歌手,开场《人是》一夜封神! 拼搏百天之我要上歌手!这《人是_》不是有点太狂了? 【Reaction】看看韩国音乐老师听完《大鱼》后对周深唱法的评价吧! 周深这是在干嘛?这歌是人能唱的?他嗓子到底什么构造 ...https://www.xbeibeix.com/video/BV1gc411w7Ce
7.《流浪地球》大火,看看外网给这部影片的评语卡卡Jessica欢迎来到卡卡课堂mjes卡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呢, 刷爆了我们国内的朋友圈, 这部电影呢, 在我们中国的口碑很好, 被称之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在国外的口碑也很好, 那么今天呢, 我们就来摘选读一下国外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首先呢, 流浪地球它的英文是什么呢? Thewanderingearthearth就是地球了。 那么这里呢...https://m.kugou.com/kgsong/u0k7764.html
8.浙工大鬼才4人组设计建筑版《流浪地球》获国际大奖,国外网友惊叹...我们也参考过当年大热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拖着地球前进的模式。 (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配图,来源百度图片) 这个想法有很多问题,包括地壳无法承受发动机的作用力,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根本无法推动地球等等。但最大的问题是,即使它能够实现,也无法让人类达到殖民宇宙的真正目的——快速扩张。它不过是一个搬家行为罢了。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63489.html
9.流浪地球2被外媒打低分?我觉得很好请加大力度显然,对前作的评价也不是什么好话。一时之间我竟然无法判断,他到底更看不起哪一部《流浪地球》。 然而,这就代表了国外对《流浪地球2》的看法?难道这部电影真的是国外一片差评?国内的叫好,完全是我们在自嗨吗? 其实,翻翻国外的影评网站,就不难发现,《纽约时报》的这篇差评,在国外也是个异类。 https://tech.ifeng.com/c/8N2j78H3Akh
10.专访《科幻世界》主编拉兹:《流浪地球2》的高口碑源于对科技...《21世纪》:与4年前上映的《流浪地球1》相比,从一个老科幻人的角度去评价,《流浪地球2》有哪些突破? 拉兹:我认为,《流浪地球2》很重要的一个突破是从一部独立的作品到一个宏大完整的科幻世界观。 与第一部相比,第二部电影中已经呈现出完整且细节丰富的世界观,有了构成完整世界观所需要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世界...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1/28/c730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