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到底造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里没有流浪猫,没有流浪狗,更没有流浪的人。(怎么感觉怪怪的。)
你不如去死!(该生有暴力倾向。)
3.“一……就……”
一个娃娃就要100块,太贵了。(学生在教室上社会课,我在后面笑到不行。)
4.“一时”
爸爸半夜一时竟然还在喝酒。(小朋友,此“一时”非彼“一时”。)
一时想不通,开车去撞墙。
5.“一……先……”
一马当先。(真是傻眼,这叫造句吗?)
6.“你看”
你看什么看!没看过啊!(造句的是一年级小朋友。)
7.“突飞猛进”
当我回家打开门时,我家的狗对我突飞猛进。(啊,这个这个……)
8.照样造句
例题:你(唱歌),我(跳舞)。
学生:你(好吗),我(很好)。(同学,请问你是在写英文翻译吗)
9.写出跟数字有关的成语
例题: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结果有个小朋友写:四蛇五路。刚开始我完全看不懂,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四舍五入”,小朋友……这不是成语,而且跟蛇和路也没关系。
10.“欣欣向荣”
我的弟弟长得欣欣向荣。(孩子,你弟弟是植物人吗?)
11.“谢谢……因为……”
我要谢谢妈妈,因为她每天都帮我写作业。(露馅了……原来你的作业是妈妈写的!)
12.“皮开肉绽”
停电的夜晚,到处很黑,我吓得皮开肉绽!(这……有这么怕吗)
13.“一……就……”
14.“有的被……有的被……都……”
农场里的鸡有的被抓去做鸡精,有的被拿去煮鸡汤,最后它们都死了。
15.“一干二净”
我把银行抢得一干二净。(这是一个很乖的二年级女生写的。)
16.照样造句
例题:别人都夸我(),其实我()。
学生:别人都夸我(很帅),其实我(是戴面具的)。(什么面具这么好用)
别人都夸我(长得很奇怪),其实我(根本不是长这样的)。
17.“能……真是……”
例题:能认识你这个朋友,真是我的荣幸。
学生:小明能长这么丑,真是他妈妈的错。(小明好可怜,常在他的造句里当悲情人物。)
18.照样照句
例题:我是(小鸟),想要(飞到天空)。
学生:我是(小偷),想要(偷钱)。(他大概想钱想很久了吧。)
19.“因为……所以……”
因为小狗很可爱,所以没人爱。(什么逻辑?我还以为你要把它带回家。)
【关键词】封闭母线;通风;改造
1装置结构及特点
浙能华光潭水电站为梯级电站,一级站为两台30MW发电机组,二级站为两台12.5MW发电机组。一级站10.5KV开关室使用富士电机厂家提供的整套全部高压配电柜,其中一号主变低压闸刀型号为:GN22-10,制造厂为: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出厂日期:2001年10月,编号:7368。一号主变低压闸刀柜型号为:VC—V12/—,符合标准GB3906IEC298,额定电压:10KV,额定频率:50HZ,额定电流:5000A,主母线额定电流:5000A,外壳防护等级:IP4X,出厂编号:04004—005,制造日期:2004年12月,制造厂:上海富士电机开关有限公司。
2现象描述
图1闸刀红外成像测试图
2012年7月18日,对闸刀做红外成像测温试验,参见上图1
根据红外成像测试图像分析,一号主变低压闸刀柜内整体温度在55℃以上,闸刀过流铜排温度基本在80℃到90℃之间,闸刀触头处温度也在80℃左右,没有明显的过热点。
3原因分析
经过2012年4月闸刀试验报告见表1、表2及红外成像测温报告结果分析,初步认为一号主变低压闸刀温度偏高是由于过流铜排在通过负荷电流时产生热量,而热量无法及时排散引起的;咨询厂家意见也是由于闸刀柜里热量散不去引起温度偏高。
4处理办法
(1)在闸刀柜顶部挡板上开洞,安装两台风机,风机顶端采用纱网隔离,以防止小动物等进去柜内,柜底端前、后挡板各开两个百叶窗,百叶窗内安装纱网,以此在柜内形成循环的通风系统。
(2)10.5KV开关室原为封闭环境,为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10.5KV开关室墙上安装两台功率0.29KW风机。风机外侧加装活动百叶窗,当风机开启时,因风力作用,百叶窗自动打开;当风机停止时,百叶窗自动关闭,形成密封洞口的效果。风机内侧安装可活动的纱网,不仅满足方便风机电机维护的作用,又可以满足双重阻挡外部小动物等进入10.5KV开关室的作用。
(3)10.5KV开关室原为木门封闭结构,为满足10.5KV开关室内通风效果,加装一道不锈钢纱网门。
(4)在夏天高温天气,机组处于大发电时,打开10.5KV开关室风机及一号主变低压闸刀柜风机,保持10.5KV开关室大门敞开,仅关闭不锈钢纱网门。
一、《曹冲称象》写了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表现了他关于观察,爱动脑筋,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
重点语句: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把大象的身子比作墙,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柱子,写出了大象的“又高又大”的外形特点。此句在课内阅读中会设计为“画出描写大象外形的句子”或者“仿写句子”仿写句子时一定要写成比喻句。曹操的儿子才七岁。(用“才”造句。注意“才”和“刚才”意思不一样,造句时不能混淆。)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用“果然”造句,体会“果然”的表达效果——表明了曹冲称象的办法可行,“果然”是指在意料之中。)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用“到底”造句)
二、《玲玲的画》写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将画上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坏成了好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在了纸上,把画弄脏了。(改为被字句——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在了纸上,画被弄脏了。)“把”字句转换成“被”字句,要弄清“施动者”和“被动者”,“被动者”要放在“被”字前面才行。
2、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也可设为“给句子换一种说法”——在这儿画点什么,很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全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或在试题中课阅读中出现。)
三、《一封信》通过露西给爸爸写两封信的故事,第二封信体现了露西是一个关心爸爸的女孩。告诉我们家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默默支持,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也应该乐观地面对生活。
究竟的同义词及造句
一、【同义词】
终究、到底
二、【词语注音】
jiūjìng
三、【基本词意】
原委,有深入研究的意思。佛教语表示至极,所指最高境界。
四、【英文翻译】
outcome;whatactuallyhappened
五、【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1、结果;原委
不管什么事,他总爱问个究竟。
究竟怎么了
2、到底
他究竟想要去什么地方
意思:为什么到底原委
引证详解
穷尽。
①《史记·三王世家》:“夫贤主所作,固非浅闻者所能知,非博闻彊记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
②汉马融《广成颂》:“上下究竟,山谷萧条,原野嵺愀,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③《魏书·儒林传·刘献之》:“献之善《春秋》、《毛诗》,每讲《左氏》,尽《隐公八年》便止,云义例已了,不复须解。由是弟子不能究竟其说。”
结束;完毕。
①《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
②南朝陈徐陵《双林寺傅大士碑》:“洗浴究竟,扶坐著衣。”
结局;结果。
①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师父,我柳翠将来的究竟,可是如何”
②清黄宗羲《<明名臣言行录>序》:“破城陷邑,智穷不能自免,则以亡卤降人为究竟。”
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此事余不知其究竟,后数行,乃毕公权撰成之。”
④郭沫若《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孔子的人生哲学正是以个人为本位,它的究竟是望人人成为俯仰无愧的圣贤。”
佛教语。犹言至极,即佛典里所指最高境界。
①《大智度论》卷七二:“究竟者,所谓诸法实相。”
②唐王维《西方变画赞》序:“究竟达于无生,因地从于有相。”
③明李贽《六度解》:“此六度也,总以解脱为究竟,然必须持戒、忍辱以入禅定,而后解脱可得。”
毕竟;到底。
①宋苏轼《观妙堂记》:“欲求多分可以说者,如虚空花,究竟非实。”
②《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桧索笔署名,手颤不止,落墨污坏了奏牍。立刻教重换来,又复污坏,究竟写不得一字。”
③清李渔《奈何天·崖略》:“红颜薄命有成律,不怕闺人生四翼。饶伊百计奈何天,究竟奈何天不得。”
④《雷雨》第二幕:“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⑤郭沫若《今昔集·再谈中苏文化之交流》:“他们的作品固然有永不可磨灭的价值,值得我们宝贵,但古代人的生活和现代人的生活究竟不同。”
⑥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推求;追究。
①《高子遗书·会语四》:“人要於身心不自在处,究竟一箇着落,所谓困心衡虑也。”
②《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我两个连忙就朝着那盏灯磕了头,算领了父母之命。究竟起来,他的父亲--我的公公,还在山阳县县监里,他的母亲--我的婆婆,还在淮安城饭店里呢!”
深入研究;通晓。
①明陶宗仪《辍耕录·狷洁》:“﹝郑所南先生﹞晚年究竟性命之学,以寿终。”
②清黄宗羲《<赵渔玉诗钞>序》:“少年向予欲学诗古文者,每阻之曰:‘究竟时文,而后可从事於此也。’”
犹多少。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老孙头说着,把手里的貂皮递给萧队长看:‘这有啥好我看和狗皮猫皮差不究竟。’”
犹打算。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汝居此楼,作何究竟”
六、【拓展延伸】
1、听到喊声,大家匆忙赶过去看个究竟。
2.究竟参加哪个课外活动小组,我还得算计算计。
3、结果究竟怎么样,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4.究竟去不去,还得你自己拿主意。
5、晓红养成了遇到问题总要问个究竟的习惯。
6、远方传来一个孩子的呼救声,人们赶紧跑过去看个究竟。
7、孩子们天性好奇,什么事都想问个究竟。
8、不知道那束花究竟暗示着什么
9、他究竟是你的儿子,你就原谅他吧。
10、她究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说话很有礼貌。
11、这件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12、事态究竟将怎样发展,谁也难以预料。
13、门前围满了人,小勇也想去看个究竟。
14、我怎么也猜想不出究竟是谁在厨房里弄得叮叮当当地。
15、在这次运动会上,究竟谁是优胜者,人们都拭目以待。
16、双方势均力敌,究竟鹿死谁手,目前还很难估计。
用犹豫再三造句有。
晚上到底是先写作业还是先打游戏呢,犹豫再三我还是选择了先写作业;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他始终是左顾右盼、犹豫再三,下不了决心;他进退两度、犹豫再三,心里一直在想要不要把那封书信拿出来。
1、假若你有自信,有经验,有实力,你就可以成功。
2、假若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我就会好好把握那次的机会。
3、假若人类没有战争,世界就将变的多么美好啊!
4、假若你同意我的,就赞一个吧。
5、假若小宝宝想干一件对他来说艰难的事情,你就要鼓励他坚持到底!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关键词:蒙授高中;汉语;同义词;语境教学法
一、同义词教学应在课文中进行
在句子、段落中教词语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学生要了解一个词的宣言知识并不难,常常依靠生词表的解释就可以,但是要掌握一个词的句法功能、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褒贬色彩、语体等,就必须领先具体的语境。在句子中、在段落中教词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定义知识,还可以学到语境知识,这样,他们在教学语境之外运用生词,就可以减少错误。特别是对反义词、多义词、虚词的教学,更要在句子中进行。在语境中学习词语,就是鼓励学生利用语境猜测词语的意义。学生可以利用词外线索和词内线索去猜测词语的同似意义。
有效的运用词汇的前提是牢固掌握词汇意义以及词与词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识。如果词汇学习成为一种没有目的的死记硬背的活动,那么它的效果就会很差。如果词汇是围绕一定的主题或中心呈现,学生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更加有效的运用词汇。
将词汇教学贯穿到整个课文之中,即联系文化在实际交际中学习,用听说读写的方式,教会学生词语的学习方法、思考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语言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同义词教学应在分析异同中进行
1、为学要有耐心,不能一暴十寒。
2、老王太极拳打得好,不像我一暴十寒地学了五六年,结果什么也没学成。
3、你要力戒一暴十寒习性,才能成功。
4、你才读一下书就看半天电视,不是一暴十寒是什么?
5、坚持不懈是成功的要件,一暴十寒则是弱者的藉口。
6、学习贵在持恒,不能一暴十寒。
7、我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一暴十寒的习性。
8、进德修业贵在持恒,一暴十寒难有成就。
9、老师勉励我们,()凡事以恒,切忌一暴十寒。
10、像他这种一暴十寒的态度,什么事都学不好。
11、学习外语就要努力不懈,切忌一暴十寒。
12、要学就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暴十寒。
二、生吞活剥成语近义词生搬硬套[shēngbānyìngtào]
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
囫囵吞枣[húlúntūnzǎo]
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bùqiúshènjiě]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茹毛饮血[rúmáoyǐnxuè]
指人类在学会用火以前,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食古不化[shígǔbùhuà]
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三、生吞活剥成语造句1、在学习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剥一些知识。
2、我们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食古不化。
5、他发起脾气真可怕,活像要把人生吞活剥一般。
6、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7、牙仙,回家吧!在这里他们会把你生吞活剥的。
8、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9、然而她也不是照猫画虎,或生吞活剥,而是在前人的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0、这堆海鲜都是要生吃的,等一下大家就生吞活剥大啖一场。
11、靠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是学不好文化课的。
12、我们决不可生吞活剥地搬用他人的经验。
13、学习外国长处要考虑国情,生吞活剥地套用是不行的。
14、我哪懂什么叫资料库处理系统我是生吞活剥地硬学。
16、这部电影的情节,根本就是把外国作品生吞活剥地抄袭过来。
17、这种生吞活剥式的学习方法,到底会有多少效果,值得大家考虑。
18、学知识贵在举一反生吞活剥是没有用的。
19、一句话,这些人生吞活剥自由的概念,却毫不考虑其所带来的责任。
20、苏菲亚:要是有人犯错,她简直就要把他们生吞活剥了。
21、决不可生吞活剥地搬用外国的经验。
22、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
23、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
24、对于古代和外国的文学作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生吞活剥地全部吸收。
25、望着还站立着楚恒,都恨不得将这个废物生吞活剥了。
26、我去,吓死我了,狗养娘的兔子,爷诅咒你今晚让人生吞活剥了。
27、武大也是一脸咬牙切齿的模样,恨不得将李枫给生吞活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