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未解绑的手机号盗号,真的容易吗?记者准备了一张他人的SIM手机卡和一台装着各类常用App的智能手机。
大众点评网也一样,只要能通过手机短信收取验证码,“入侵”账户不过是分分钟的事。
【调查】
号码最短10天流回市场
此外,三家运营商都透露,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厦门的销号人群高校学生与外来务工人员占“绝对优势”。其他常见的销号原因还有更换运营商等。
【小贴士】
这样几步走就可解绑
银行卡(包括储蓄卡和信用卡):与发卡行联系,一般可通过网银专业版或前往银行柜台解绑;
●淘宝网:进入“我的淘宝”→“账户设置”→“个人资料”→“解绑手机”;
●支付宝:进入“我的支付宝”→“账户设置”→“修改手机号”;
【提醒】
4类账户需注意换号要解除绑定
公安部刑侦局近日发出提醒,在注销手机号之前,要抓紧解除手机号原本绑定、关联的各种账户,尤其是下面这4类:
●U盾、网银、手机银行等银行卡业务绑定;
●证券、基金账户等金融业务绑定;
制图/张平原
【案例】
换号不解绑他们遭了殃
1、团购券被盗取
销号没解绑,团购券或许会因此被别人用掉
吕厝天翼卖场客服人员黄小姐介绍了一个案例:之前有位客人注销掉原有运营商的号码,过来换了新的天翼手机号,几个月后,客人的团购券App账户密码被篡改了,里边囤了半年的几张团购券,也在几天前被用掉了。客人怎么想也想不通,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动过这些团购券,也没有别人知道这些团购券的号码。
黄小姐发现,这位客人的团购券App账户与之前注销的手机号码是绑定的,而销号时又没有解除绑定,所以很有可能是原号码重新流入市场后,被他人利用“盗取”了团购券。
2、微博号被乱用
销号时没解绑,还可能被盗取个人社交信息
销号不解绑,还可能给今后号码的新主人带来麻烦——本报曾报道过,不曾在京东网购物的市民陈小姐收到京东发来的“收货提醒”短信,以为是诈骗,后经证实,短信确系京东官方所发,原来是因为手机号的前主人离网前未与他的京东账户解绑。
【链接】
销号未取消呼叫转移
本报讯(记者陈莼实习生林依静)“嘀嘀嘀”陈先生的手机又响了:“您好,王董在吗?”
昨日,陈先生再次接到找“王董”的来电。“为什么总是会打到我的手机来找王董?”陈先生询问对方。来电的人竟表示:“我拨打的是一家贸易公司的座机啊,座机号码是5862222,为什么转接到你的手机上,我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