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014-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笔试田径模块考查比重统计
二、备考技巧
通过以上的分析,建议考生应重点复习以下内容:
1、田径的基本知识
①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简史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了第1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规定每隔4年举行一次。
在1894年皮埃尔·德·顾拜旦倡导下,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896年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创立了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确立了田径为奥运会的第一运动。
目前田径界认为,这是现代田径运动开始的标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已举办了31届,其中第6届、12届和13届因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未能举行。
②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史
1992年在25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陈跃玲获得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我国奥运史上首枚田径金牌)。
我国田径在走入几年低迷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91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这枚金牌是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1枚田径金牌,翻开了中国田径历史新的一页。
③奥运精神
奥林匹克格言(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自信、自强、自尊”。《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④奥运五环
五环的蓝、黄、黑、绿、红分别代表着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⑤中国奥运之路
(1)1932年,刘长春中华奥运第一人(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
(2)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
(3)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许海峰);
(4)2000年悉尼奥运会,金牌总数排名第3(28枚);
(5)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6)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总数排名第2(32枚);
(7)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榜首(51枚);
(8)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奖牌总数排名第2(38枚);
(9)2016年里约奥运会,金牌总数排名第3(26枚)。
⑥田径运动概述
田径运动是指是由走、跑、跳、投与全能组成的运动项目(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组成的运动项目)。
田赛是指以高度和远度计量成绩的跳跃和投掷项目。
全能运动是指由部分跑、跳跃、投掷项目组成的以评分为办法计算成绩的综合比赛项目。
2、径赛类
跑
1、跑的概述
(1)跑的概念
跑是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蹬与摆相结合、动作协调连贯的周期性运动。
(2)步长与步频
2、跑的分类与技术原理
3、中长跑技术
中、长跑各个项目的完整技术均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等主要技术环节。
(1)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中、长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当运动员听到“各就位”口今后,从集合线轻松地走到起跑线后,两腿前后站立,有力之腿在前,紧靠起跑线后沿。前脚跟与后脚尖距离约一脚长,左右间隔约半脚,后腿用前脚掌支撑站立。
听到枪声后,两脚用力蹬地,后腿蹬地后迅速蹬摆,两臂配合两腿的蹬摆做快而有力的前后摆动。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过渡到起跑后加速跑阶段。
(2)途中跑
途中跑是决定中、长跑运动成绩的主要环节。途中跑应强调轻松、省力、节奏好。耐久跑中的途中跑,要求跑的节奏与呼吸节奏相配合。
(3)终点跑
终点跑是临近终点的一段冲刺跑。终点跑的距离要根据项目、训练水平、个人特点、战术需要及比赛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800米可在最后200~300米,1500米在最后300~400米,3000米以上可在最后400米或稍长的距离开始终点冲刺跑。
4、马拉松
5、跨栏跑
跨栏跑是在快速跑进过程中,依次跨过一定数量和高度栏架的短距离径赛项目,也是田径运动技术中比较复杂、节奏性很强的项目。参加这项运动的锻炼,能够提高人的速度、力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协调性和节奏感。
(1)跨栏跑技术发展概述
跨栏跑的起源与发展
跨栏跑运动起源于英国。国际比赛男子为110米高栏,栏高106厘米,栏数10个;女子为100米低栏,栏高84厘米,栏数10个。
中国跨栏跑的发展
1983年出生的我国110米栏新秀刘翔,连创佳绩:2004年,在希腊雅典第28届奥运会110米栏决赛中,以12.91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金牌,这是黄种人在100多年的现代奥运会上在该项目上取得的第一块金牌;2006年7月12日,在瑞士洛桑超级田径大奖赛上,以12.88的成绩打破了12.91的110米栏世界纪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世界奇迹。
(2)跨栏跑技术
跨栏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及跑跨结合能力。全程跑技术可分为起跑至第一栏技术、途中跑技术(跨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终点冲刺跑技术。
(3)400米跨栏跑技术
男、女400米跨栏跑栏距相同,但栏高不同,男子栏高0.914米,女子栏高0.762米。400米跨栏的栏间距离为35米,起跑线到第一栏的距离为45米,最后一栏至终点线的距离为40米。
6、接力跑
3、田赛类
一、跳跃概述
田径运动的跳跃类项目有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和撑杆跳高,这些都是奥运会和各类国际大型比赛所进行的田径比赛项目。跳跃运动是运用人体自身的能力或借助特定的器材,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规则,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跃尽可能高的高度或尽可能远的远度。
1、跳跃高度的构成
跳跃运动中的高度项目是以越过横杆的垂直高度计量运动成绩的。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把人体腾越的高度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H=H1+H2-H3。
2、跳跃远度的构成
远度跳跃项目是以人体腾越的最大水平距离计量运动成绩的。由于人体的重心与落地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在准确踏板的前提下,运动成绩可以视做由身体重心腾越的各段距离之和所构成。
3、技术组成
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二、跳跃项目的分类与技术原理
1、跳高
(1)跳高技术发展概述
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
郑凤荣:我国田径史上第1个创造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7年,剪式跳高,1.77米)。
朱建华:背越式跳高,在1983-1984年3破世界纪录(2.37米、2.38米、2.39米)。
(2)跳高项目分类
跳高运动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4部分组成。跳高按过杆姿势不同,经过了5次创新,分别为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
背越式跳高的8步丈量法是指:以左脚起跳为例,面对跳高器械向右转向前自然放松走五步,再向右转走六步,六步的终点就是第二标志物的放点,再向前走七步或者八步这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在走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放松,不要刻意加大或减小步伐,否则步点就不准了,一般为5、6、7步。
(3)跨越式跳高技术
跨越式跳高动作要点:
直线助跑,助跑动作轻松、自然、有弹性,最后一步稍小,迈步起跳,速度快;制动,起跳迅速,蹬伸髋、膝、踝关节,躯干伸展充分。两臂和摆动腿快速摆动,协调配合,起跳腿充分蹬伸;过杆后摆动腿先着地,屈膝缓冲。
2、跳远
(1)跳远技术
跳远的完整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跳远助跑的任务就是获得理想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踏板和快速有力的起跳做好准备。所以,跳远必须做到快、准、稳、直。
?起跳
任务: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
起跳技术分为起跳侧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动作阶段,以及起跳过程中上下肢的摆动动作。
?腾空:起跳离地后,人体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的过程称为空中技术动作阶段。
④落地。
3、立定跳远
完整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由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组成。
动作技术要领:
1、预备姿势:两脚自然开立,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两臂后摆。
2、起跳:两臂前上方用力摆,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起。
3、落地: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向后摆动,并屈膝缓冲。
4、三级跳远
三级跳远是由助跑开始,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水平跳跃的田径项目,根据田径规则规定,三级跳远的第一跳为单足跳,第二跳为跨步跳,第三跳为跳跃。
4、田径竞赛规则
(1)比赛通则
1.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带号码,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2.运动员可以赤脚、单脚或双脚穿鞋参加比寒。
3.完全在田径场内举行的各种比赛,不得男女混合参加比赛,否则所创成绩不予承认。
4.如果一名运动员同时参加一项径赛和一项田赛或多项田赛,有关裁判长每次可允许该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比赛中,或在跳高和撑竿跳高的每次试跳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试跳(掷)。如果该运动员后来在轮到其试跳(掷)时未到.一旦该次试跳(掷)时限已过,应视其试跳(掷)为免跳(掷)。
5.在分道跑的比赛中,运动员应自始至终在自己的分道内跑进。如某一运动员在弯道跑出自己分道的左侧分道线,应取消该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6.径赛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碍其他运动员跑进时,应取消其该项目的比赛资格。如发生此类情况,径赛裁判长有权令除被取消资格以外的运动员重赛。如发生在预赛,可允许受损失的运动员参加下一赛次的比赛。
7.在所有田赛远度项目中,测量成绩应以lcm为最小测量单位,不足lcm不计。高度项目测量应以厘米为最小单位.从地面垂直测量至横杆上沿最低点。
8.判定名次和成绩的方法:径赛项目中,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的任何部位,到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顺序为准。以决赛成绩作为该项最后名次成绩。
田赛项目中,远度计成绩的项目以比赛的6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高成绩。高度项目以每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然后排列名次。全能项目以总积分排列名次。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径赛的预、次、复赛中,出现成绩相等,如对下一赛次录取人数无影响,成绩相等的运动员都应录取,如有影响,则由运动员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决赛中出现第—名成绩相等,有关裁判长有权让成绩相等的运动员重新比赛,如无法重赛,则名次并列,其他名次相等时,名次并列。
田赛远度项目比赛中,如有成绩相等,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相等,则以第3较优成绩判定,余类推,如果还是相同,名次并列(包括第一名)。
田赛高度项目比赛中,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然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并涉及第1名时,在最后失败的高度上(即最后越过的高度的下一高度),每人再试跳1次:如仍不能判定名次,则将横杆提升或降低,跳高为2cm,撑竿跳高为5cm。他们在每个高度上只试跳一次,直至分出名次。如涉及其他名次,成绩相同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全能运动比赛中如总分相等,应以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以任何—个单项得分最高者名次列前。再次相等,则以第二得分高的单项分数较高者名次列前,并以此类推。若再次相等,名次并列。
团体总分相等时.应以破纪录项目次数多者名次列前,再相等,则以获第1名多者名次列前。若仍相等,则以获第2名多者列前,余类推。
(2)径赛主要规则
2.400m及400m以下(包括4x400m接力)各项目,运动员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起跑器,400米以上均应采用站立式姿势。在“各就位”口令后,运动员双手和膝必须触地,双脚必须接触起跑器,但不得触及起跑线或线前的地面。“预备”口令后;运动员应立即抬高身体重心做好起跑姿势。鸣枪前,如运动员的手或脚离开原位置,即判为犯规。除全能项目之外,任何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将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全能项目,第一次起跑犯规给予警告,之后每次起跑犯规的任何运动员均应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3.分道跑项目,运动员应自始至终在各自分道内跑进。(未获得实际利益的除外)
4.接力跑时,运动员必须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运动员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是否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按棒应以接力棒的位置为准。如发生掉棒,必须由原掉棒运动员捡起,如果捡棒时缩短比赛距离或阻碍其他运动员跑进则取消比赛资格。比赛中如运动员有抛掷棒行为,或接棒人得到助力后跑进,或未持棒跑完全程,或交棒后离开跑道时阻挡他人跑进等,均应判为犯规。(接力棒:光滑的空心圆管,长度为0.28-0.3米,外部直径为40毫米±2毫米,重量至少50g)
5.发令员口令:400米及以下,“各就位”和“预备”。400米以上,“各就位”。
6.手计时规则:10.11应记为10.2。2:09:44.3应记为2:09:45。
7.径赛项目道次:前四名的运动员或队,抽签排定3、4、5、6道。排列第5、6名的运动员或队,抽签排定7、8道。排列第7、8名的运动员或队,抽签排定1、2道。
9.对测量跑道长度的规定:应在跑道内突沿外沿以外0.3米处测量跑道的长度。如无内突沿,则应在标志线外沿以外0.2米处进行测量。
10、赛跑的距离应从起跑线的后沿(距终点线较远的边沿)量至终点线后沿(距起跑线较近的边沿)。
11、800米跑是在第一个弯道末端的抢道线后沿之后为分道跑,当运动员越过此线后即可切入里道。4*400米接力跑,第一棒分道跑,第二棒第一个弯道分道跑,在抢道线后方可离开自己的分道。
12、对径赛成绩相等的规定:电计时,应根据判读的1/1000秒成绩处理,若仍然相等,并涉及运动员的排名时,应抽签决定排名。当涉及按成绩或排位录取进入下一轮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将进入下一轮;如果实际条件不允许,将通过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轮的运动员。手计时时出现成绩相等,应根据判读的1/100秒成绩处理。
(3)田赛主要规则
1.田赛项目的比赛,应在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确定运动员的比赛顺序。
2.跳高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试跳中将横杆碰掉,则应判试跳失败。在越过横杆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也应判试跳失败。运动员可以在任何一高度上开始试跳.也可以在任何一高度上请求免跳,请求免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在任何一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
3.跳远、三级跳远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
①运动员以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起跳线之前的地面;
②从起跳板两端之外起跳,无论是否超过起跳线的延长线;
③触及起跳线和落地区之间的地面;
④在落地过程中触及落地区以外的地面,而落地区外的触地点较落地区内的最近触地点更靠近起跳线;
⑤离开落地区时,运动员在落地区外地面的第一触地点较落地区内最近触地点和在落地区内因身体失去平衡而留下的任何痕迹更靠近起跳线;
⑥在助跑或跳跃中采用任何空翻姿势;
⑦还未通知该运动员试跳,而进行试跳,不管是否成功,都应判该次试跳失败;
⑧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4.三级跳远比赛时的三跳顺序是,第一跳是单足跳(起跳腿落地),第二跳是跨步跳(摆动腿落地),第三跳是跳跃(双脚落入沙坑)。其他规定同跳远。
5.推铅球比赛时,运动员应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推铅球时,应将铅球抵住或靠近下鄂用单手从肩上推出,不得将铅球移至肩下或肩后抛掷。运动员开始试掷后,身体任何部位触及投掷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试掷失败。运动员必须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圈时,必须在圈的后半部走出,否则判为试掷失败。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丈量成绩。从沿球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结线应通过投掷阂圆心。其他投掷项比赛,除场地、器械和投掷方法与推铅球有差异外,比赛规则与推铅球基本相同。
6.所有田赛远度项目的比赛,参赛运动员超过8人时,应允许每人试跳(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3次.其试跳(掷)的顺序与他们前3次试跳(掷)的排名相反。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跳(掷)6次。
7.在跳跃项目比赛中,通常有一名主裁判手中持有红、白旗帜各一面,用来示意运动员试跳是否成功。举红旗表示试跳失败,成绩无效;举白旗表示成功,成绩有效。
8.测量成绩时,应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及沙坑的最近点垂直丈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沿长线。
9.录取名次:远度项目比赛结束以后,以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跳(掷)成绩,如成绩相等,则以第二好成绩来确定名次,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成绩,如果还是相同,名次并列(包括第一名)。
10.有效试跳应用“O”表示,失败应用“X”表示,免跳(掷)应用“—”表示。
11.对全能项目成绩相等的规定:
(1)以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为优胜;
(2)若成绩仍然相等,则以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
(3)若成绩再次相等,则以第二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并以此类推;
(4)如果成绩再次相等,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12、高度跳跃:
(1)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二次或第三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续的高度上继续试跳。
(2)除非比赛中只剩下一名运动员,并且他已经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跳高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cm。撑杆跳高不得少于5cm。全能项目跳高提升高度3cm,撑杆跳高10cm。
13、远度测量成绩的规定:应从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任何附着于身体上的物品),在落地区内的最近触地点量至起跳线或起跳线的延长线。测量线应与起跳线或其延长线垂直。
14、运动员应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或助跑道,否则应判为失败。
15、全能项目中跳远和各投掷项目只能试跳(掷)3次。
以上是华图老师从考试题角度来分析专业技能知识“田径”模块的内容,以便为准备参加2018年安徽统考的体育考生提供参考。
最后,华图教师预祝广大考生可以: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