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狗的男人》一个围绕杀害托洛茨基凶手展开的故事|每日读第85期
从译文社的书中,摘一些有趣或无趣的内容
今天是第八十五篇
也欢迎看到您发来的个人建议
告诉我想读哪位作家的作品
-85-
2009年,古巴-西班牙作家莱昂纳多·帕杜拉(LeonardoPadura)以西语写就的长篇历史小说《爱狗的男人》(Elhombrequeamabaalosperros)风靡西方,成为畅销书和各大书展上的亮点。本书中文版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明年出版,由资深西语翻译家赵德明先生翻译。
故事围绕三位主角展开:俄国十月革命的缔造者之一列夫·托洛茨基、西班牙杀手拉蒙·梅尔卡特以及贫穷失意的古巴作家伊万。其中杀手拉蒙的命运以个人无法预见、决定或扭转的方式,与另外两人的命运交错汇集,构成了三条各自独立又暗生关联的故事线。
拉蒙正是书名中那个“爱狗的男人”。颇具看点的是,以往诸多讲述托洛茨基故事的文学作品中,鲜有围绕杀害他的凶手拉蒙展开的小说,一般拉蒙都是作为配角出现,总是处于阴影之中。而在帕杜拉笔下,他成为了有血有肉的主角,在身不由己的广阔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悲剧性的命运和复杂矛盾的个性,同时“爱狗”这一特性又为他的人物塑造增加了引人共鸣的凡人气息。
爱狗的男人(节选一)
文|莱昂纳多·帕杜拉译|赵德明
摘自|《爱狗的男人》
冰冷的大雾吞噬了最后一排茅屋的影子,一行人再次潜入那没着落、没方向、令人担心的白色漩涡中。正是在那一刻,列夫·达维多维奇·布隆施泰因·托洛茨基才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蛮荒角落的居民非要从原始社会时就崇拜石头不可。
他试着不挪动草甸子慢慢坐了起来。立刻感觉到了膝盖上母狗玛雅嘴巴的压迫,它是在说“早晨好”呢。他摸摸“玛雅”的耳朵,有一种温暖和舒服的手感。他披上皮大衣,戴上围巾,去便池撒尿,然后迈进饭堂和厨房兼用的房间,到里面点燃了两盏瓦斯灯和火炉,上面放着看守准备好的俄式茶壶。从前,他一向喜欢在早晨喝咖啡,但如今他已经忍气吞声地接受阿拉木图小官僚和秘密警察局派来的监视人员给他提供的可怜的食物。他坐在非常靠近火炉的桌子旁边,用中国茶碗开始品味那很苦涩的绿茶,太苦了,他不喜欢;他抚摸着玛雅的头,此时绝对没有想到马上就要拿到生死不由得他决定的判决书了。
1928年,他没想到竟然是一生中最悲惨的一年,即使此前长期生活在沙皇监狱或者囊中羞涩和不抱希望地流浪欧洲的可怕日子也不过如此。但是,在每次让他痛不欲生的环境里,一直有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既然希望革命胜利,一切牺牲都是必要的。既然革命已经掌权了十年,那现在为什么还有斗争呢?答案变得越来越明白无误了:为了不让革命蜕化变质——反动派处心积虑地要消灭人类文明中这一最佳理想。但是,如何实施呢?现在这仍然是个大问题:种种可能的答案在一团乱麻般的矛盾中互相交错,让他这个被边缘化的共产党人在反对另外一些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共产党人的斗争中身心疲惫。
通过被删节或假造的消息,他一直注意着有人卑鄙地启动了一场起诉,指责他搅乱了人们的思想,不久前认定他造成了政治立场的混乱局面。斯大林及其同伙据此剥夺了他的发言权,恶毒地篡改了他亲自过问的纲领,直到把他开除出党为止。
就在他冥思苦想的时候,他听见木头屋门由于冰冻的原因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接着看到秘密警察特雷塞尔进来了,他身后带着一股冷空气。此人是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新近派来的监视小组的头目,经常是破门而入,彰显着他的权力,绝对不会把门栓的存在放在眼里。他头戴皮帽,身穿皮大衣,进门后就开始抖落身上的积雪,他不敢抬头看托洛茨基,因为他知道自己带来的是一道在全苏联的领土上只有一个人能设想出并派人宣布执行的命令。
三周前,秘密警察特雷塞尔作为克里姆林宫的黑色使者来到这里,负责加强对托洛茨基的监管,并且带来最后通牒:如果托洛茨基不在流放地完全停止反党活动,那就要让他彻底脱离政治生活。什么生活呢?几个月来,他既不能寄信,也不能收信!除了杀死他,还能用什么新的隔离措施威胁他呢?警方为了显示对他的进一步监控,早就下令禁止托洛茨基父子(儿子名叫柳瓦·列夫·赛多夫)外出打猎,而警方明明知道,在那铺天盖地的大雪中是不可能打猎的。即便如此,为了显示警方的意志和权力,还是没收了他们的猎枪和弹药。
警察特雷塞尔终于把皮大衣上的积雪清除干净了,他走到茶壶那里自斟自饮了一杯。托洛茨基从窗外呼啸的风声推测户外差不多有零下三十度。可恶的大雪原上,唯一存在的就是无边的雪域,外加几块可以救命的岩石。在喝下一口热茶之后,特雷塞尔终于说话了,他用浓重的西伯利亚狗熊般的嗓音说,他有一封从莫斯科寄来的信。不用多想,那封能通过邮政检查的信件只会带来坏消息。有个细节证实了这一推测:特雷塞尔第一次直呼其名,而不称呼他“托洛茨基同志”。从权力的高峰被莫名其妙地贬黜,一直到那个政治暴发户斯大林把他发配到流亡之地以来,“同志”是最后一个被保留下来的头衔了。
七月,托洛茨基得到女儿尼娜死于肺痨的消息,从此后他就生活在担心之中:害怕别的亲属发生不测,活着实在已经成为他的不幸,或是由仇恨引发的灾难,这个想法让他越来越感觉到可怕。与第一个妻子生下的女儿济娜患上了精神病;她的丈夫柏拉东·沃尔科夫像别的反对派成员一样,被流放到北极圈的劳改营去了。幸亏他的儿子柳瓦与他们在一起。年轻的谢廖沙是家中的“不过问政治者”,与党派斗争无关。
这时传来了妻子娜塔莉娅·塞多娃问他“早晨好”的声音,接着又听到她在咒骂寒冷的天气。他等着妻子走近,小狗玛雅欢快地迎接女主人。他很揪心:能把可爱的、不问政治的谢廖沙的厄运告诉妻子吗?她这时已经坐下了,手里端着一碗茶。他看看妻子,她依然是美女,他心里想着,后来也把这话写到笔记里去了。然后,他告诉她:莫斯科来信了。妻子也紧张起来。
妻子双手撑在粗糙的木桌上,看着信笺,驱逐令的分量让她惊呆了。从今往后不是要冻死在荒原上,而是要踏上流亡之路了,前途是一片迷茫。她和托洛茨基共同生活了二十三年,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托洛茨基读懂了藏在妻子蓝眼睛后面的想法:作为1905年唤醒民众的领袖、1917年10月赢得了伟大胜利的组织者,如今就这样被驱逐出境了吗?这位在混乱的形势下组建了红军,在帝国主义入侵和内战时挽救了十月革命的领导人,就这样被驱逐出境了吗?仅仅因为内政意见不合就被驱逐出境?这样的驱逐令太可悲了,否则的话,简直是笑话啊!
(待续)
本文原刊于
《外国文艺》
(2017年第3期)
莱昂纳多·帕杜拉|著
赵德明|译
《外国文艺》杂志订阅方式:
1.读者可以通过当地邮局订阅本刊(邮发代号:4-286)
2.读者也可以汇款到《外国文艺》发行部邮购(免邮费,可破季订阅)
垂询热线:(021)53594508*1731(期刊发行部),联系人:孙先生
网罗天下
老大爷街头卖大块头甲鱼,男子好奇走近一看,却差点骂出了声
妻子家中洗漱,隔壁邻居突然闯进来!丈夫却阻止她报警
女子深夜出行被陌生男尾随搭讪拒绝后遭强行扑倒
狮航载189人客机坠毁男子因堵车晚点错过航班
一代“标王”的鼎盛时期:27岁赚了27个亿
女孩8个月被遗弃,爷爷奶奶做体力活将其养大,今却不能孝敬二老
学生没钱回校,公交司机下班后开车送回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