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当中,许多有胎盘的哺乳动物阴茎当中都有骨头,比如我们熟悉的猫、狗。并且,与人类关系比较亲密的多种灵长目动物其生殖器官中也有这个特殊的结构。这样来看的话,人类似乎是其中的“异类”,因为我们没有阴茎骨。
那么,阴茎骨到底是什么?人类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根骨头吗?失去阴茎骨,对人类来说究竟算是进化还是退化?
阴茎骨到底是什么?
虽然自然界当中不同生物的生殖器官各具特色,有的带刺,有的是螺旋状的,但总的来说还是能找到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咱们今天所说的阴茎骨就算是一个。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生殖器官中的结构,便是在雄性动物阴茎当中的那根骨头。
这就意味着这些动物在交配的时候,并不是像人类男性一样依靠海绵体充血来实现交配的,而是本身就很坚硬。不仅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进行交配行为,还能确保其在交配过程当中长期保持足够的硬度,直至交配完成。
阴茎骨的位置往往在雄性尿道的上方,大小和形状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比如以海象的阴茎骨来说,甚至能达到60厘米,这个长度已经达到了它身长的15%以上了。而从形状来看,更是千奇百怪,有的比较平直,有的则有着明显的弧度和凸起。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时机成熟,它们随时随地都能完成交配。比如说猫、狗之类的宠物,就经常会在公共场合进行交配,整个交配的过程效率极高。除此之外,阴茎骨还有着刺激雌性生物阴道的作用。
以猫来说,公猫的生殖器官虽然比较迷你,但不仅有阴茎骨,还有着凸起的“小刺”,这种特殊的结构可以使其在插入母猫的阴道之后,让其快速排卵,以达到繁衍的目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部分雄性动物保留阴茎骨是因为这样在交配中更有“话语权”。要知道,在动物界,鲜少有自由恋爱这种事情,大部分生物没空谈情说爱,上来就是奔着交配去的。
这就导致动物界“强奸”变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雄性动物为了让雌性动物无法逃跑,就会将自己的阴茎骨牢牢地插入其体内,如果对方试图强制挣脱,必然会感到痛苦,性器官也会受到损害。
从以上阴茎骨的作用来看,它的功能性还是比较强的,起码对于繁衍来说应该是很有利的。可是自认为走在进化前端,每次都做出完美进化选择的人类,却没有这根特殊的“骨头”,这又是为什么呢?
人类失去阴茎骨的原因各种各样
咱们在上文中介绍具备阴茎骨的动物种类时,特地提到了灵长目生物,这些曾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基本都保留了这根骨头,只有人类和蜘蛛猴剑走偏锋,成为了其中的“异类”。
正因如此,人们认为没有阴茎骨这件事没这么简单。
根据此前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教授MatildaBrindle及ChristopherOpie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报告B》上的论文来看,他们发现阴茎骨早在1.45亿年前到9500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意味着人类的祖先最初一定是有阴茎骨的。
只不过在后来演化的过程中,它消失了而已。那么,为什么阴茎骨会离我们而去呢?
对此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认为这与人类精液的黏性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精液难以形成凝胶,自然也不需要阴茎骨蛮横的进入,充当“开路先锋”,将其送入女性的生殖器官中了。
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阴茎骨的消失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生殖器官想出来的方法。毕竟骨头还是比较脆弱的,若是在日常活动或者交配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意外,那就可能是终生残疾了。
总而言之,人类阴茎骨消失的真正原因,至今都没有找到,各种假说都有自己的道理。那么,从客观的角度来说,阴茎骨的消失,到底是退化还是进化呢?
人类失去阴茎骨,是进化还是退化?
事实上,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觉得阴茎骨的保留能够提升男性的性功能,让其不会因某些疾病而感到困扰。
也有人觉得,当人类创造文明之后,核心目标就已经不再是繁衍了,此时简单粗暴的交配已经不再适用于人类社会,所以失去阴茎骨会让男女双方处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中。最起码,像“强奸”这种事情,实施起来不会如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那么容易。
而从客观层面来说,失去阴茎骨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标志着人类让性和生殖完成了分离。对于绝大多数动物来说,性是生殖的手段,生殖则是性的目的。而人类拥有了智慧之后,就不再需要按照这个规矩来办事。
值得一提的是,当生殖器官从阴茎骨机制转向为海绵体勃起机制以后,可能也是对人类男性进行的一种筛选。在失去阴茎骨以后,男性想拥有后代,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正常的性功能。就这样,越来越多优秀的基因被保留了下来,推动着人类朝着更远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