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民一庭民事审判实务问答313则(2022年版)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6.17河北

推荐

+

民事审判实务问答(2022年版)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著作品

一线法官倾力编写

重点聚焦民法典颁行后的新增规范与司法实践

确保全书收录的问题及解答与现行法有效衔接

成书分作实体和程序两篇

涵盖了近30个专题问答集

总计313个实用解析全收录

360度无死角满足民事纠纷解决

的应用场景所需

(目录是一本书的精华)

━━━━━

实体篇

物权

001.公证能否引起物权变动

002.如何认定《民法典》物权编规定的明示属于个人的绿地

003.小区道路上的车位是否属于业主共有

004.未办理完成房屋权属变更登记手续,能否构成善意取得

005.应以建筑面积还是使用面积为标准计算业主表决权

006.公路、桥梁等收费权能否出质

合同总则

合同当事人

007.第三人实际履行合同情形下如何认定合同当事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008.以物抵债协议未履行,债权人可否请求债务人履行原债务

009.若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抵押合同中约定“主合同展期需要取得抵押人的同意,否则抵押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这种约定是否有效

010.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未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能否以侵害其优先购买权为由主张出租人与第三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011.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有何区别

012.未生效合同与无效合同有何区别

013.合同上仅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未加盖单位公章,单位是否应承担责任

014.法院认定合同未生效与无效有何区别

015.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公司法定代表人于醉酒之际签订的合同能否得到支持

016.催收公告能否使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的债权“起死回生”

017.租赁合同未经登记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的解除

018.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满足某种条件时合同自动解除,当该条件成就时,能否认定此合同不经通知对方即已解除

019.委托合同当事人能否通过约定放弃任意解除权

020.应如何认定解除合同通知的效力

021.合同的解除有无溯及力合同的违约责任

022.合同因违约解除后,违约金条款可否继续适用

023.此款性质是违约金还是定金赠与合同

024.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有何区别旅游合同

025.旅游合同之诉能否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026.旅游者行使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是否导致违约条款无效

027.旅游者在旅游景点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旅行社是否承担责任承揽合同

民间借贷

029.借款年利率达到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后,当事人主张的借款合同约定的律师费用、诉讼费用等诉讼请求,还能否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

030.民间借贷逾期利息的计算基数

031.非金融性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是否受法律保护

032.民间借贷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借款人自愿支付,但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利息,人民法院是否支持

033.当事人约定以物来支付结算利息的,如果偿还借款时该物折算的金钱数额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的,对于出借人就超出部分的请求,人民法院是否支持

建设工程

工程价款结算及优先受偿权

035.建设工程债权转让后,受让人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

036.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行使范围是否包括装饰装修工程

037.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后,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签订的以房抵顶工程款的协议是否也应无效

038.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

039.未经诉讼直接向执行机构主张建设工程优先权的,执行机构应当如何处理

040.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是否受合同效力的影响

041.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是否以工程竣工为条件

042.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否为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客体

043.施工人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是否还享有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工程无法如期竣工的情况下,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定期间如何认定

044.实际竣工日期能否作为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除斥期间的起算点

045.享有优先权保护的建筑工程价款范围如何界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

046.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

047.工程转包与专业承包有何区别

048.劳务分包和专业承包有何区别

049.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在需要通过鉴定确定工程造价的情形下,若一方提出了具体的工程造价数额,另一方对此数额不予认可但又不申请鉴定的,人民法院应该如何认定工程造价

050.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手续等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051.承发包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因违反招标投标法规定而无效,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达成的结算工程价款补充协议是否必然无效

052.建设施工合同的发包方能否以承包方未开具发票作为拒绝支付工程款的先履行抗辩的事由

053.工程变更导致工程量发生重大变化,当事人对该部分工程款结算达不成一致的,是否应当参照签订原合同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定额标准或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结算工程款

054.工程造价鉴定取费标准变化时,是否仍按原约定下浮率对工程造价鉴定结果进行下浮

055.经建设单位聘用的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程量月报表,能否直接作为工程结算依据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

056.同一建设工程存在“黑白合同”的情形下,在判断工程价款结算根据时,是否需要考虑“白合同”的效力

057.当事人另行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补充合同中关于纠纷解决方式的变更约定是否有效

058.发包方与承包方另行约定如工程未拿到“鲁班奖”将不予退还履约保证金的条款是否有效

059.发包人同承包人仅就欠付工程款约定支付违约金,承包人是否还有权要求发包人在承担违约金责任之外支付欠付工程款的利息

060.施工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是否适用于因偿付工程欠款签订《还款协议书》后发生的纠纷案件

061.在履行法定招标投标程序之前,招标人与投标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有效房地产

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

062.如何认定划拨土地的使用人在土地改变性质之前与他人私下签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性质

063.因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引发的纠纷,是否属于“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产生的争议

房屋买卖合同

064.房屋备案登记与预告登记有何区别

065.网签与备案有何区别

066.买受人从开发商处购买房屋,尚未办理产权登记,又将该房屋转卖给第三人,第三人能否直接请求开发商协助办理权属证书

067.作为出卖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其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之前与买受人签订的《商品房认购书》是否有效

068.购房人因卖房人违约而遭遇限购政策,还能否请求合同继续履行

069.出卖人因自身原因,未能在合同约定期限内为买受人办理房屋权属证书的,人民法院如何认定出卖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070.开发商逾期交房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能否依据业主支付的银行按揭贷款利息来判决

071.房屋差价能否作为非违约方的损失,由违约方予以赔偿房屋租赁合同

072.当事人约定租赁合同租赁期限20年,到期后自动续租20年,该自动续期约定是否有效

073.出租方未按约定开发土地,又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将部分土地出租用于建造仓库,该《租赁合同》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074.租赁合同中押金条款的适用

土地承包

075.二轮土地承包期内,农户家庭成员中有考入国家公务员或“农转非”的,发包方能否收回其承包地

076.同一块承包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分别发给不同的农户,该承包地被征收后,土地补偿费给谁

077.二轮土地承包后,新出生人口和户口迁入人员要求解决承包地,如何处理

078.发包方在二轮承包中将农户在一轮承包中的承包土地另行发包给本集体的其他农户,丧失承包土地的农户请求返还的,是否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纠纷

婚姻家庭

079.事实婚姻关系如何处理

080.夫妻在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约定将一方个人所有的房产与另一方共有,但没有办理房产加名登记,赠与一方请求法院撤销应如何处理

081.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在国外的华侨夫妻起诉离婚,是否必须提供其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必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的证据,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

082.一方婚前贷款购房,离婚诉讼中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证据,才能证明婚后共同还贷

083.一方婚前购买的股票婚后增值,另一方可否请求分割增值部分

084.一方起诉离婚时,要求法院将其父母在自己婚后部分出资所购买房屋判令归自己所有时,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085.双方协议离婚后,一方不愿按离婚协议约定将自己名下房屋赠与子女或他人时,另一方请求法院判令一方按协议约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是否支持另一方的请求

086.离婚诉讼的当事人只有一套性质为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居住,又均无能力补偿对方,法院能否判令双方离婚后对该房屋各占1/2产权

087.在夫妻一方因犯罪需要于附带民事诉讼中支付赔偿的情况下,其配偶以保留更多财产为目的诉请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能否得到支持

088.《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是3年,离婚3年以后发现有离婚时尚未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为什么仍然可以诉请分割

089.男方不愿意生育,女方坚持生育,男方是否应当承担抚养义务

090.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的偿还责任主体如何认定

091.以配偶与他人缔结虚拟婚姻为由请求离婚损害赔偿能否得到支持

092.人民法院判决分割一方于婚前以个人名义签订合同支付首付款并按揭贷款所购房屋时,如果将房屋判归婚前购房者所有,对于夫妻共同还贷所形成的财产权益,应当如何分割

093.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是否仍是子女的监护人

094.夫妻共同出资购买的房屋,产权登记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离婚时应如何处理

095.夫妻一方起诉离婚的,如果离婚案件涉及不动产财产分割,是否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096.父母一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是否优先于因委托而行使的监护权

097.夫妻一方将户籍迁入他市,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是否应由被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098.祖父母主张探望孙子女的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099.重婚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00.一方将夫妻共同财产擅自赠与他人的行为是否无效

101.结婚登记时一方未亲自到场,能否以此为由主张婚姻无效

102.离婚是否属于子女主张抚养费的前置条件

103.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形成的扶养关系能否自然终止

104.妻子单方终止妊娠是否构成对丈夫生育权的侵害

继承

105.受遗赠人在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受遗赠人的继承人是否享有接受遗赠财产的权利

106.遗嘱中的房屋在立遗嘱人死亡前被拆迁的,遗嘱中确定的原房屋继承人能否主张继承所得补偿房屋或补偿款

107.如何认定受遗赠人“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的起算点

108.遗产被转让后,继承人是否有权追回

109.同居关系一方当事人对对方遗产是否享有继承权

110.诉请继承意外事故中下落不明满2年的人的“遗产”能否得到支持

112.死亡赔偿金能否视为遗产

侵权责任

113.如何理解和判断《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中经营者的“明知”

114.侵权人承担的人身损害赔偿金额中应否扣减保险机构赔付的款项

115.当事人一方以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物品受损而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获支持

116.患有精神病的无劳动能力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前一直未参加工作,现因交通事故致残,侵权人应否赔偿残疾赔偿金

117.如何确定道路交通事故中因伤持续治疗费用承担问题

118.未与未成年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是否承担因未成年子女致人损害时的赔偿责任

119.患者提出的病历异议成立,是否能够依此认定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

120.如何认定未投保交强险的车辆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赔偿责任

121.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能否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向不同的相对人分别提起诉讼要求赔偿

122.赔偿权利人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确定的残疾赔偿金计算年限届满后仍然生存,能否继续请求赔偿义务人支付残疾赔偿金

123.因婚内私生他人子女引发的精神损害赔偿纠纷应如何处理

124.被扶养人生活费是否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

125.两次伤残鉴定,受害人的误工费应算至哪一次定残日前一天

126.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能否按照人身损害行为或者结果发生时的统计指标计算

127.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是不是精神损害抚慰金

劳动争议

128.过去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临时工”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成立劳动关系

129.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助、补贴等是否应当计入职工工资总额

130.用人单位对既有终局裁决事项,又有非终局裁决事项的仲裁裁决申请撤销,法院该如何处理

131.属于事业编制但未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被辞退产生的争议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

132.如何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口头约定的试用期的效力问题

133.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应当受理

134.劳动争议案件涉及的部分事实有待刑事案件中查明的,可否就已经查明部分先行作出裁判

135.用人单位拖欠的工资,劳动者是否可以将其作为普通债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36.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者未办理完毕工作交接为由,拒绝为其转移人事档案和社保关系

137.保险代理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否属于劳动关系

139.劳动者以欺诈手段签订劳动合同,能否适用《民法典》关于欺诈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间的规定

140.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有关“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规定

141.即将毕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与用人单位能否建立劳动合同关系

142.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受理教师与事业编制学校之间的人事争议纠纷

143.如何认定劳动者通知义务的履行

144.劳动者是否赔偿因其辞职造成的损失

145.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确定试用期

146.如何界定劳动者试用期的起算点

147.《劳动合同法》施行后,50%额外经济补偿金是否还适用

148.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劳动争议和解协议,对方可否再次申请仲裁

149.“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的确定

公司、企业

150.公司章程与公司设立协议有何区别

151.撤销公司登记是否有溯及效力,能否以此为理由否定公司被撤销登记之前的民事行为的效力

15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为多人时,如何继承股东资格,如何行使股东表决权

程序篇

当事人

153.对于追索扶养费的案件,若被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死亡的,案件应如何处理

154.保险公司支公司有无诉讼主体资格

155.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能否同时作为B公司的委托代理人

156.与公司没有劳动关系的“法律顾问”,是否只要有委托书即可代理该公司参加民事诉讼

157.受过刑事处罚的人能否担任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人

158.单位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

159.外国破产企业的破产财产管理人能否作为当事人在中国参加诉讼

160.垄断民事纠纷案件的原告应当符合怎样的资格条件

161.对于未经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行为,原告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62.如何理解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交强险保险公司诉讼地位

163.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人能否将商业三者险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

164.在继承遗产诉讼中,如何理解“其他继承人”的范围

165.当事人追加申请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后,当事人救济权问题

166.公司解散或注销是否意味着该公司法人的诉讼主体资格消灭

167.法人分支机构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168.既是法定代理人又是侵权责任的替代责任人的,在民事诉讼中如何列当事人

169.在诉讼中,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转移的,原当事人申请由受让人替代其承担诉讼的,人民法院是否可以准许

管辖与受理

170.被告提出级别管辖异议,认为原告故意虚高诉讼标的额、抬高案件级别管辖的,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在立案阶段对当事人是否虚高诉讼标的额、抬高案件级别管辖问题进行实质审查

171.对于一审判决书中已经作出认定的问题,当事人上诉时没有作为上诉理由提出,申请再审时又作为理由之一申请再审的,能否成立

172.作出保全裁定的法院又将案件移送其他法院审理,受移送法院审理后作出了生效判决的情况下,保全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应当由哪个法院管辖

173.对经检察院抗诉,法院指令再审后形成的重审生效民事判决,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院应否受理

17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提起离婚之诉

175.同一争议事实,当事人以不同法律关系起诉,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176.税务机关就破产企业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提起的债权确认之诉,法院应否受理

177.法人的分支机构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法院受案范围

178.货运代理企业在办理海上货运业务过程中,从事了仓储、陆路运输等经营活动,由此引发的纠纷如何

管辖

179.垄断民事纠纷案件应当由哪个法院管辖

180.如何处理军事法院与地方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权争议

181.如何处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

182.原告发现侵权信息地可否作为网络侵权行为地

183.当事人通过管辖协议确定管辖法院,但纠纷发生后超出该院级别管辖标准,管辖协议是否因此无效

184.管辖协议约定的当事人住所地发生变更,管辖法院如何确定

185.关于证券虚假陈述纠纷共同管辖的案件移送

186.破产受理后有关债务人诉讼的处理

187.重整计划执行期间的诉讼管辖及诉讼参加人

证据

188.审判中询问专家辅助人的意见属于证据种类的哪一种

189.当事人一方以对方逾期提交证据为由而不予质证,人民法院能否采信该份证据

190.一般保证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向出借人作出书面还款承诺的行为如何认定

191.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中部分人自认,其他人否认,对自认人是否发生自认效力

192.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如何认定原件

194.法院对当事人调查取证申请不予准许时,当事人是否可以申请复议

195.当事人申请诉讼证据保全,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196.诉前证据保全是否必须提供担保

197.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审查证据保全以实现“持有人利益影响最小”之目的

198.申请证据保全人诉讼请求未得到支持的,是否属于申请证据保全错误而须承担赔偿责任

199.当事人主动申请鉴定时,法院是否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以决定是否启动鉴定

200.法院认为需要鉴定,但当事人不主动申请,经法院释明后仍不申请鉴定的,法院可否依职权启动鉴定

201.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委托鉴定人所作的鉴定意见不服,提起上诉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二审法院如何审查决定

202.关于举证期限何时确定的问题

203.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处理

204.人民法院审查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理由时,是否需要双方当事人在场

205.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举证的后果

206.诉讼调解或者和解过程中是否适用自认规则

207.何种情况下属于申请理由成立,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对方当事人提交书证

208.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与人民法院的认定不一致时,如何处理

209.当事人超出举证期限提交证据能否组织质证

210.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认可的证据如何审核认定

21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证言的认定

212.当事人陈述前后不一致情形的处理

213.私文书证审核认定规则

214.电子数据原件的判断标准

215.证明妨害主体是否限于证据持有主体或者直接实施证明妨害行为的主体

216.违约金过高的举证责任分配

217.法院审理“过桥贷”案件的证据审查

218.在金融产品纠纷案件中,卖方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证明责任分配

219.在劳动者主张提成工资的案件中,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

220.营业信托纠纷中受托人的举证责任

221.如何应对垄断民事诉讼中证据与证明的特殊问题

222.在依《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提出的不当得利返还之诉中,由谁来举证证明案涉得利“没有法律根据”

223.法律文书中是否需要具体阐述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

回避

224.庭审终结后当事人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如何办理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

225.上诉期间将涉案标的物转让不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诉讼费用与送达

诉讼费用

226.当事人仅对诉讼费用负担问题申请再审,如何处理

227.同一方当事人多人共同上诉的,二审案件受理费如何收取

228.当事人胜诉后,其所预交的案件受理费是否应予退还

229.怎样理解《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的“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230.再审法院裁定撤销一审、二审判决并将案件发回重审的,二审案件受理费应否退还

231.当事人对反诉部分的判决不服提出上诉的,二审案件受理费是否应当减半收取

232.案件被发回重审后没有申请退还二审案件受理费的,在上诉时是否可以不再预交二审案件受理费

233.案件的鉴定费用应如何负担

送达

234.对于驳回再审申请的案件,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对应诉通知与审查裁定再进行公告送达

235.受送达人避而不见,应当如何送达诉讼文书

236.人民法院能否依据与民事诉讼被告亲属的谈话笔录,适用公告送达程序送达诉讼文书

237.民事调解书能否公告送达

238.当事人在一审案件中提供的送达地址确认书可否适用于此后的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

财产保全与期间

240.劳动争议纠纷申请仲裁期间和起诉期间有何区别

241.人民法院能否接受当事人以保证方式提供的担保用于申请和解除财产保全

242.应当如何处理对于信托公司固有财产的诉讼保全

243.二审期间的保全应当由二审法院自行实施,还是委托一审法院实施

244.应当如何认定当事人申请变更、增加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的期限

第一审普通程序

245.与“对赌协议”有关的另行起诉问题

246.股东代表诉讼中,被告股东能否以恶意起诉侵犯其合法权益为由对原告股东、公司提起反诉

247.股东代表诉讼中,应当如何认定调解书的出具条件

248.应当如何认定撤销合同之诉与合同无效之诉中的法院审理范围

249.当事人通过诉讼程序行使形成权的诉讼类型

250.当事人仅主张解除合同,法院应否一并审理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251.法院能否依职权认定担保责任大于主债务的部分无效

252.证券虚假陈述代表人诉讼的基本事实审查是否应前置

253.如何处理垄断民事诉讼中的合并审理问题

254.民刑交叉案件的审理顺序

255.当事人失踪能否中止诉讼

256.变更失踪人财产代管人应当适用特别程序还是普通程序

257.被告缺席的案件,法院应否对时效问题主动审查;义务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应否释明

258.在违约金过高的调整问题上,法官能否行使释明权

259.本诉撤诉后对反诉的影响

260.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所作诉讼行为的拘束力是否存在特例

简易程序

26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告口头起诉的,被告等是否具有口头答辩的权利

262.被告收到开庭传票后下落不明的,是否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263.被告缺席的案件,人民法院该如何对证据进行审查认定

264.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法官能否依职权直接决定采用在线庭审方式开展庭审

265.对按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能否转为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

小额诉讼

266.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应当如何向当事人告知小额诉讼案件的特殊之处

公益诉讼

267.公益诉讼确认的事实及生效裁判对后诉案件的效力

第三人撤销之诉

268.第三人撤销之诉中如何认定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情形属于“无明显过错”

269.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裁判是否可以任意选择适用改变判决和撤销判决

第二审程序

270.二审法院对合同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的释明及处理

271.二审审理中,法院是否应就以物抵债协议出具调解书

272.在一审诉讼中,当事人未对诉讼时效问题提出抗辩,二审中提出时效抗辩的,二审法院应否对诉讼时效的抗辩进行审查

特别程序

273.申请实现抵押权是否以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就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先行协商未达成协议为前提

274.对申请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审查是实质审查还是形式审查

275.可以申请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范围

执行

276.如何认定民事案件二审诉讼期间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的性质

277.对于民事案件二审诉讼期间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发生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情况时,当事人应当如何救济

278.在执行异议之诉中,人民法院作出不得执行或者准予执行的判决,是否应同时撤销执行裁定

279.案外人将其所有的款项误汇至被执行人账户后被法院冻结扣划,案外人请求排除强制执行的,应否支持

280.执行异议与执行异议之诉是否应适用相同的审查标准

281.案外人针对仲裁机构作出的确权裁决书或仲裁调解书的执行能否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282.执行异议之诉与执行异议有何区别

283.执行异议之诉与普通民事诉讼有何区别

284.执行异议之诉中,案外人依据另案判决或调解书主张权利的处理

285.执行异议之诉中,被执行人对案外人的权利主张表示承认的,是否可以免除案外人的举证责任

286.执行异议之诉中,案外人另行主张权利如何处理

287.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和另行起诉的关系

288.对于因保全、先予执行错误造成案外人损害的救济

289.执行中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人就主要条款反悔,申请执行人能否寻求强制执行和解协议

290.部分错误的仲裁裁决能否得到执行

291.法人分支机构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后经法院执行无法清偿的,能否追加法人作为被执行人

判决

292.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内容既有维持也有改判的,应当如何引用《民事诉讼法》条文

293.二审期间,原审原告能否撤回起诉

294.当事人可否在二审调解协议中约定不履行调解协议就执行一审判决

295.和解、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否可以转换为判决

仲裁案件的异议

296.仲裁机构、案外人能否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297.因仲裁当事人恶意串通、骗取仲裁裁决损害案外人利益时,对案外人如何救济

再审

298.当事人对再审判决能否申请再审

299.通过一审程序再审后作出的裁判,当事人上诉后,对该二审裁判能否申请再审

300.再审案件中原审当事人诉讼地位应如何列明

301.当事人申请再审被作出终审判决的人民法院驳回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其同级人民法院抗诉后,该院是否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裁定再审等问题

302.再审审查阶段认定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标准

303.再审发回重审案件的性质及审理范围

304.申请抗诉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审查期间请求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305.一方当事人申请再审后,被申请人及原审其他当事人另行提出再审请求,应如何处理

306.检察院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抗诉,法院是否有权审查

307.人民检察院对驳回当事人再审申请的裁定能否抗诉

308.案外人同时符合第三人撤销之诉和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条件时,如何选择救济方式

309.检察院能否以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作出“二次监督”

公示催告程序

310.公示催告程序中,公告期间届满日应如何确定

311.适用公示催告程序,是否仅限于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三种情形

312.票据义务人能否成为公示催告程序的适格申请人

313.恶意申请公示催告的救济

抵押权人和抵押人所做的“主合同展期需要取得抵押人的同意,否则抵押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的约定实际上是对抵押权行使条件的约定,即如果主债务合同展期,抵押权人须征得抵押人同意,方能继续享有抵押权;抵押权人没有征得抵押人同意,则抵押权人自愿放弃抵押权。放弃抵押权,体现了抵押权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法律予以允许,《民法典》第四百零九条第一款对此有明确规定:“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或者抵押权的顺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协议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但是,抵押权的变更未经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意的,不得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所以,抵押权人是否放弃抵押权、在哪些情形下放弃抵押权,是抵押权人对自己合法权益的处分。抵押合同中有关这方面的约定属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具备其他无效因素的情形下,应为有效。

答: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经常出现押金条款,有人认为,这种押金实际上是定金。尽管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但是由于合同约定承租人迟交租金达一定期限出租人即有权没收押金,故该款项与定金的功能相同。同时,虽然合同没有约定出租人违约承租人有权要求双倍返还,但根据公平原则,在出租人违约的情况下也应当如此认定,可以判决出租人双倍返还。上述观点难以成立,理由在于:

第一,租赁合同押金的功能在于:一是担保承租人在承租期间妥善保管租赁物,如果造成损害,出租人能够及时获得赔偿;二是由于租赁房屋在租赁期间所产生的水电费、卫生费、物业费等费用在合同中一般约定由承租人承担,故这里的押金也是为了担保承租人未拖欠上述费用。这与定金的功能显然不同。

第二,根据当事人的约定,该押金的另外一项功能显然是促使承租人及时履行租金给付义务,因此,在出现约定的迟延履行或不履行的情形时,出租人有权没收押金。在此意义上,该押金又具有担保和违约金的双重功能,但不能因此说它就是定金。

至于能否适用公平原则将该约定解释为定金,因为此种约定仅针对承租人而对出租人不适用,所以构成权利义务不对等,应当按照定金规则解释为对双方都适用。我们认为,即使不认定为定金,出租人违约时,承租人仍然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其一,我国理论和实践都认为除非当事人明确约定该违约金为惩罚性质,否则即认定为补偿性违约金,违约定金也应当作同样的处理。所以,承租人的损失仍然能得到保护,不会出现不公平的结果。

其二,法律适用基本的思考顺序是,先适用具体的法律规则,在具体的法律规范难以解决系争问题时才能求助基本原则,而不是直接求助于民法的基本原则。

其三,就公平原则而言,并非权利义务相同才称为公平。

当事人之所以签订这样的条款,可能基于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市场的供求关系、租金市场的前景等商业判断,而这恰恰是法官难以把握的。

综上所述,押金条款应当解释为具有担保的性质,同时也是针对承租人迟延给付租金这个特定违约行为的违约金。当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承租人认为该违约金过高的,可以请求适当减少。

答:依据我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保证的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此外,《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此被称为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但是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第二款第四项的规定,对于这种先诉抗辩权,保证人可以书面形式放弃;一经放弃,保证人不得再行主张先诉抗辩权。

在民间借贷纠纷中,若保证人对于债务人的借款承担一般保证责任,基于其先诉抗辩权,出借人不能越过借款人直接起诉保证人,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但如果保证人出具了上述内容的《还款承诺函》,这意味着保证人在明知借款人没有归还借款本息的情形下,仍愿意承担保证责任,并且进一步承诺在限定的日期之前向出借人还清全部借款本息,这相当于排除了“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的适用,应视为其以书面形式放弃了一般保证的先诉抗辩权。因此,保证人的还款承诺一旦逾期,出借人据此向其主张权利的,其不能再以先诉抗辩权为由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答:我们认为,申请实现担保物权案件属于非讼程序,依据非讼法理,此类程序无须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虽然有利于法院全面、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公正作出裁判,但该做法不符合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程序的非讼的属性和原理,忽视了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快捷、高效地实现担保物权的立法本意,可能导致实现担保物权程序的“休眠化”。此外,从国外的立法例来看,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审查均为形式审查。因此,对此类案件应当进行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法院的形式审查主要是审查担保物权实现的条件是否成就(包括担保物权是否有效成立、履行期是否届满、担保物权的实现条件是否成就等)。

THE END
1.2024年房屋买卖合同:法律要点与交易指南.docx甲方: XXX乙 方: XXX20XXCOUNTRACT COVER专业合同封面RESUME甲 方: XXX乙 方: XXX20XXCOUNTRACT COVER专业合同封面RESUMEPERSONAL 2024年房屋买卖合同:法律要点与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982622.html
2.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与确权纠纷在房屋确权纠纷中,若双方对房屋所有权有争议,首先可尝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协商不成时,可依据《民事...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847631.html
3.房改房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汤某诉教育部公有住房买卖合同纠纷案...职工能否取得房屋产权,前提是双方买卖公房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如果该单位对所售公房的售房办法经过房改部门审批,购房职工签订购房协议时具备购房资格,双方签订的买卖公房合同应认定为合法有效。职工离职时即便房产证未下发,单位也应公平地具体地考虑其已服务年限和情况,不宜要求退房;但由于以成本价购买的房改房毕竟本质...https://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360144.html
4.合同审查精要与实务指南(第二版)——《民法典》全类型合同起查(三)标的物风险转移的其他规则 三、所有权保留条款 (一)所有权保留的概念与制度安排 (二)所有权保留不适用于不动产 (三)标的物“取回权”和损失“索赔...十、房屋不能正常使用时如何处理的条款 十一、关于广告宣传事项的预定 十二、转让和转租条款 (一)转让与“买卖不破租赁”“承租人优先购买权” (二)转租...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89861
5.婚姻家庭纠纷认定规则与适用全书图书二、核心规则适用指南、重要条文索引、案例及图表 (1)除收录纠纷认定规则外,本书还对核心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放在每本书的附录部分,成为核心规则的适用指南,以此增加法条本身的实用性。 (2)根据法律的相关司法解释及规定,对每本书中的重点法条做了索引,以便读者能方便快捷地查找到与此相关的其他条文,节省阅读...http://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3255816&ac=content
6.天津图书馆海河园馆D922.385/11 房屋买卖纠纷认定规则与适用全书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 978-7-5118-4746-1 CNY32.00 1 D922.385/13 新编房屋征收纠纷处理:法律依据与案例评析 刘宏辉,吴春岐,马方良主编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 978-7-5118-5052-2 CNY29.00 1 D922.385/15 拆迁补偿纠纷认定规则与适用全书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 978...http://hhjyy.tjl.tj.cn/tjhhportal/ArticleChannel.aspx?ChannelID=338
1.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解释为正确、及时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本解释所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统称为出卖人)将尚未建成或者已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https://www.66zhonglv.com/fagui/12508.html
2.最高院关于商品房买卖的13个重要司法观点法律条款出现以上不同判决,究其根源在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编著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一书中关于违反认购书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态度不明朗,未作出清晰、明确、有说服力的表态,下级法院作出截然相反的判决都能从该书中找到判决理由,以致各地法院在处理具体案例时出现法律适用...http://fw.mwfw.cn/fltk/225136.html
3.房屋买卖合同范本最新模板,律师精选30篇房屋买卖合同范本最新模板,通常包含买卖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合同会明确房屋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址、面积、户型等。价格及付款方式也是重要部分,需详细说明房屋总价、付款时间及方式等。同时,约定交房时间、条件及相关手续办理等...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7382754.aspx
4.土地纠纷认定规则与适用全书(豆瓣)《常见纠纷认定规则与适用全书:土地纠纷认定规则与适用全书》内容简介:收录全面、编排合理、删旧添新。《常见纠纷认定规则与适用全书:土地纠纷认定规则与适用全书》收录了各类纠纷认定中常用的各种处理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审判政策等。其中,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作为法律...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4714354/
5.新《公司法》关联交易规则的31个适用要点澎湃号·政务〔参见刘斌编著:《新公司法注释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24年版,第101-102页;另见周游著:《新公司法条文解读与适用指引:案例·规则·文献》,法律出版社2024年版,第46页;另见李建伟主编:《公司法评注》,法律出版社2024年版,第85-86页;另见王毓莹著:《新公司法二十四讲:审判原理与疑难问题深度释解》,法律出版社...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34069
6.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最高院解释马春晟律师本条第2款规定:规定上专属于特定房屋,且建设单位销售时已经根据规划列入特定房屋买卖合同中的露台等,应当认定为《物权法》第6章所称的专有部分的组成部分。据此,露台要成为专有部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本条第2款使用的“规划”一词包括《物权法》第6章所说的规划,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即时经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https://lawyer.fabao365.com/4258/article_41195/
7.国际私法中各领域法律适用规则的总结2、《民通意见》第188条规定:“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涉外离婚及时当事人以协议方式离婚,法院也要依该协议做出判决,防止协议在外国不生效。 3、《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第6条指出:“中国公民和外国人...https://www.wendangwuyou.com/meiwen/syw/127060.html
8.教学资料11.[英]A.G.盖斯特:《英国合同法与案例》,张文镇、孙蕴珠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2.王军编著《美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何宝玉著《英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张玉卿编著《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释义》(第三版),中国商务出版社200...https://fxy.gdufs.edu.cn/rcpy/yjsjx/yjssfkc/gjsfztyj/jxzl.htm
9.法律原则司法适用(精选十篇)原则优先论研究在规则与原则不一致的情形下,规则的基础很难再被认定为原则,因此优先适用原则的理由也难以成立。但是从规范的意义来说,我们也不能认定原则的效力高于规则,因为不是在任何情形下原则的效力都高于规则; 而规则优先论的问题在于它把规则的实用性、具体性等同于规则的效力优先性和正当性。从规范性法学方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8if9f7.html
10.宅基地行政诉讼诉状9篇(全文)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将赵某告到法院,要求法院确认买卖合同无效,被告返还购房款和利息并赔偿因被告的这一行为给自己造成的损失。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没有约定办理土地证为合同生效条件,办理土地证只能认定是合同约定的随附义务,而随附义务不履行,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因而驳回了王某的诉讼请求。败诉后的王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aiul38g.html
11.广东孚道律师事务所本次模拟法庭选用的案例是孚道团队曾承办的一起经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疑难案例,案情极具代表性。一体化专业团队成员分别代表买卖双方,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庭审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及陈述等环节,针对何方构成根本违约这一争议焦点进行了激烈辩论,使参加庭审人员及旁听人员对整体案件的背景、事实、基础法律关系...https://www.fordlawyers.com/perio_view/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