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的认定思考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6.02甘肃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认定;特殊性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行为的特殊性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的特殊性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欺诈行为与民法、侵权责任法中的欺诈

民法中的欺诈是指行为人故意将虚假的情况告知给对方,或者故意对对方隐瞒某一事实真相,使得对方产生错误的理解。构成民法中欺诈行为的必备要素包括:第一,出现欺诈行为;第二,欺诈人需要是第三人或者相对人;第三,欺诈人的行为促使被欺诈人陷入到错误的理解和意思表达。侵权责任法中的欺诈是指行为人利用欺骗的手段故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构成侵权责任法中的欺诈行为的要素主要包括:第一,行为人存在陈述虚假信息、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扭曲事实的行为。第二,该不法行为给被欺诈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第三,行为人是故意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第四,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欺诈则是指经营者在对消费者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出现的虚假陈述、隐瞒事实或者扭曲事实的不法行为,构成的要素也仅限于此,与民法和侵权责任法中的欺诈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的认定问题

以现阶段正在实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范体系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仅仅指出了:经营者在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存在欺诈的行为,这是消费者提出惩罚性赔偿请求的前提条件,但是没有对欺诈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目前最高人民法院亦未对此作出司法解释。

在我国现阶段正在实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对欺诈行为作出统一的理论性界定,并且也没有详尽的列举性规定,所列举的事项也不能够覆盖全部可能发生的情形[3]。

所以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欺诈行为是否构成的判断,与商品或者服务的购买者是否为消费者的判断是不同的。例如,明知是假还买假的人来说,运营商的行为不构成欺诈行为,但不能否决知道是假还购买假的不是消费者,仍需根据具体案例情况来判断,适用其他法律来判断。运营商没有触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行为的,是不需要承担惩罚性责任的,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具有退货、修理、更换等其他法律责任的,仍需依法给予承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与民法和侵权责任法中的欺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认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时,并没有明确的理论性界定,各地法院在判决此类案件时,认定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欺诈做出明确的理性界定,并详尽的做出列举。

参考文献:

[1]王德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惩罚性赔偿适用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2]罗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定[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132.

[3]孙艳婷.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价格欺诈”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9-05-09(007).

[4]王露露.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当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法制博览,2018(25):71-72.

【作者简介】张桓(1986.10~),女,江苏扬州人,本科,法官助理。研究方向:法学。

THE END
1.消费欺诈的证据认定消费欺诈应该由谁举证找法网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法规栏目为您提供最新的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法规。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关于消费欺诈的证据认定、消费欺诈应该由谁举证等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了解消费者保护权益法。如果您还有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方面的法律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找法网在线律师!https://www.findlaw.cn/224600/fagui/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重要条款之律师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已昨日出台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之所以备受瞩目其关键在于,对数字经济下的平台经济、电子商务新模式新内容等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规范,有助于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加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其中,对于平台经济领域,如经营者...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8367.html
3.中国移动公司乱扣费,构成欺诈行为,要求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我的要求为以下: 移动公司存在我方消费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恶意扣费并私自给消费者开通收费业务,要求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退一赔三,在本案例中,2022年6月流量日包1GB扣费了18元,扣一赔三为赔付54元, 2022年7月乱扣话费39.39元,要求扣一赔三为赔付118.17元,共计172.17元。https://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60843615/
1.汽车行业消费欺诈裁判问题探讨因此,在制度构成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所规定的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应与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即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认定为欺诈。按照同一思路,消费欺诈的证明标准也应当与诉讼法上有关欺诈事实的证明标准保持一致,即《最高人...https://pfw.bozhou.gov.cn/News/show/520390.html
2.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的认定标准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的认定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惩罚性赔偿,告知义务,因果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修正)(以下简称《消法》),第55条第1款规定了经营者欺诈的惩罚性赔偿,但未明确“欺诈”认定的具体标准...https://wap.cnki.net/lunwen-1021507800.html
3.论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欺诈行为之认定法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自从1994年1月1日生效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本次修订因为规定了对经营者的惩罚性赔偿,所以备受人们瞩目.对于如何认定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经营者、欺诈三个词在此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量的争议也聚集在此三个关键词上.如果将其概念、范围用法律...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304085&libid=040106
4.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价格欺诈”的认定本案中,被告上海绳艺公司未举证证明案涉商品在促销活动前七日内以其所标的原价进行销售,该行为已构成价格欺诈行为,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被告应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法律对经营者知法犯法的欺诈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为进一步打击和管制不法销售者的虚假宣传等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门设立有惩罚性条款,该法第...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05/id/3876809.shtml
5.启法有方消费者权益保护篇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五、消费者遇到欺诈,可以按照何种标准要求商家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1636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欺瞒消费者怎么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欺瞒消费者可要求欺诈方赔偿原费用的三倍。这个问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但前提是商家行为定性为欺诈的情况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权益法欺瞒消费者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https://m.66law.cn/laws/173365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