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药网被曝没处方也能轻易网购处方药财经

没处方竟能轻易网购处方药“黑药店”打折诱人暗藏假药

目前本市互联网药品交易“持证”单位仅有7家正研究第三方消费电子商务平台方案规范经营

晚报记者许沁报道制图邬思蓓

网上购买处方药,无需出示处方,也可能买到;盲目贪便宜网购,可能遭遇假药,危害自身健康……最近,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违规网站大多出售治癌症、风湿、牛皮癣等疑难杂症的药物,往往“什么病难治就治什么”、“普通药房不好意思买,网上可毫无顾虑”,为病因难以启齿的消费者提供了一条隐蔽、快捷的购药途径。

事实上,在我国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活动必须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其中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必须是依法设立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持证”单位有125家,在上海为7家。

近年来,本市监管部门按照“疏堵结合”的监管思路,加大了对互联网违法药品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同时正在研究出台第三方药品消费电子商务平台方案。今后,市民网上买药可直接上专门从事药品消费的第三方平台。

记者调查

网上药师简单问询后即可买到处方药

一位名为“蔡药师”的对话框弹出:“您好!我是1号药网的执业药师,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记者问:“伟哥可以买吗,怎么买?”

在线药师问:“您以前使用过吗?是医生建议您使用的吗?”

记者回答:“是的!”

按理说,处方药,网上药店原本不应予以网购。但在实际操作中,虽强调处方药不能网络订购,需凭处方药店购买,但在药师咨询过程中,并不需要提供处方,只要简单地回答药师“购买者是否以前使用过、是否是医生建议使用”这两个简单问题,如果购买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即可方便地由药师帮助下定单。

促销手段吸引买家小心假药混迹其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市民对于“网上卖药”必须先取得从事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活动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知晓度并不高,对于“网上购药”也难辨其是否取得正规资质。更重要的一点是,网上购药吸引了不少人,平时在普通药房不好意思买的药,在网上却可以毫无顾虑地购买。因此,这些网络“黑药店”还为一部分消费者提供了一条隐蔽、快捷的购药途径,更有个别消费者出于私密性考虑,选择网上购药,但万一出现问题,又因私密性不敢诉诸法律。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男性碍于面子不去医院、贪便宜乱用药,却忽视用药安全,盲目网购,不明真相,可能买到市场上一些仿冒类似“万艾可”等药品的伪劣、假冒药物,像所谓“30粒瓶装”这种包装规格的,是假冒产品,会给自身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违规售药多针对癌症、风湿等疑难杂症

记者调查还发现,这些违规网站所出售的药品也有一些规律,大多是治疗疑难杂症的,如治癌症药、治风湿病药、治牛皮癣等皮肤病药,以及心脑血管类药物或医疗器械等。总而言之,什么病难治就治什么,且绝大多数卖家都会表示,网上购药可“送货上门”。

由于网上买药绝大多数不需要医生处方,这个漏洞还造就了网上处方药销售市场,相当一部分人非常容易“上钩”。

一位40多岁的消费者表示,他对网上购药“深恶痛绝”:太太总觉得网上买药便宜、方便,一买就是一大堆,这些药有用倒也行,问题是吃了半天,什么病都治不了,反而把病耽误了!

对此,卫生行政部门也提醒市民,要注意辨别网站的医疗保健信息,谨慎在网络上咨询“在线医生”。网站只能宣传、传播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知识,不能进行任何形式诊疗活动,市民看病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网站上获取的医疗保健信息可作参考。

药监说法

网上售药须有“证”有“资质”

晚报记者许沁报道

低成本吸引不法销售商进入

由于网上卖药订购便捷、低成本运营,具有一定隐蔽性,吸引了一些不法销售商进入。目前通过药监部门监督检查发现,网上发布药品信息、网上卖药的主要违法销售行为具体包括:未获取网上交易资质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药品;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经营精神药品,如一类精神药品三唑仑等,甚至还假冒正规网站等。对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其他任何个人,未取得资质网上卖药,有关部门将会同其他监管部门作出处理。

纠正违法网上卖药难度大

研究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储存方法、运输条件等都有严格规定。今年,本市将研究网上购药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让“有证”的实体药房都加入到这个统一的第三方药品消费电子商务平台上,变成站内的合法、规范的经营者。

在这一平台上,还可对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问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药品安全系统问题等各方面,提出相应要求。通过“疏堵结合”的方法,鼓励合法经营、有规模的第三方药品消费电子商务平台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挤压违法药品消费网站的生存空间。在药品监管方面,也将更有利于药监部门指导监督,弥补网上药房分布不均匀,降低网上药房运营成本,真正实现药品大流通。监管部门可以集中有限的监管资源,重点打击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地下药品经营网站。

最新进展

网上可搜到三大药品数据库

晚报记者秦川报道

在虚假信息屡禁不绝的情况下,网上寻医问药,老百姓还敢放心吗?出于各方的呼声,搜索引擎和主管部门都在着力改善现状。本周,百度对外通报与国家药监局达成合作,药监局的三大药品数据库、总计20余万个权威药品信息全面接入百度,向所有网民开放。

APP“医药助手”已上线

在百度发声的几天前,360也抢先宣布类似的消息。360搜索与人民日报社旗下的“国家队”即刻搜索展开战略合作,通过即刻接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查询数据。此次国家药监局开放的三大数据库包括:药品数据库,包括18余万种国产和进口药品信息;药品说明书范本数据库,包括近6000余种非处方药(OTC)化学药品说明书范本及中药说明书范本;经过认证的可向个人售药的网站的数据库信息。据悉,这些数据将随着药监局的数据变化实时更新。

记者尝试发现,目前上述数据库已完成对接。无论是通俗的商品名、专业的药品名还是批准文号,在搜索结果页面的最上方,都将出现认证过的权威数据。如百度输入“氯雷他定”,相应的胶囊、糖浆、颗粒等都会展现出来;而搜“白加黑”,搜索结果会自动导引到“氨麻苯美片”。进一步点击,除了每一种药品的特性外,连药品服用说明书也将一字不差地照搬上网,包括用法用量、药理作用、禁忌等。

“和政府除了数据共享之外,还包括一些软件共建,其中药监局的一些官方产品将委托即刻搜索进行开发。”即刻搜索公关部王小姐昨告诉记者,目前APP客户端“医药助手”已经上线,市民根据药品名或自身症状搜索药品信息,并查到距离自己最近的药店。

限制软文入搜索引擎词条

此前,百度百科突然修改规则,对现有4万个常见医疗类词条采取专业认证的编辑方式,普通用户将不能参与编辑,仅由认证的医学专家参与修订,引发业界诸多猜想。

成立于2006年的百度百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书,内容由上亿网友共同编辑创建。部分医疗营销机构绞尽脑汁,通过参与百科词条编辑的方式来诱导用户,并试图通过此途径对自己的医疗产品进行宣传。“比如:红斑狼疮,某些医疗机构在阐述病理的同时会‘夹杂私货’,夸大或伪造一些案例,极力鼓吹自家的疗效好。”业内人士说,一些医疗营销机构自己的产品以软文的方式,嵌入到网络百科的医疗类词条中,从而变相吸引客流、误导消费者的营销方式愈演愈烈。

据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孙咸泽透露,除了以开放的药品数据库外,未来将不断推出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餐饮食品等数据库。

对话深喉

网络医托“三板斧”刮病人油水

记者:你说有的民营医院每年能砸上亿元做网络推广,这数据是否有些夸张?

马才:不夸张,多的能有两到三亿。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民营医院获取一个病人的推广成本越高,打到到院病人身上的板子就越重。

比如说,你去九院割个双眼皮,花个2000元已经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了。但在某些民营医院,他们整形美容的均次医疗成本就高达3000元到5000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网络推广费。成本怎么回收呢?就是拼命忽悠你加码,割完双眼皮再垫个鼻子,再用自体脂肪隆个胸,一套下来一万多块钱没了,质量还不一定有保证。

记者:一些违规的医疗机构如何通过网络吸引客流呢?

马才:一是买关键词,做搜索引擎营销。二是去各种论坛找枪手发帖,冒充病人编故事,利用其他病人感同身受的无助感拉客,这个转化率相对比较低,但很多机构还在做。三是注册一些山寨网站,起个比较豪迈的名字,冒充第三方医疗信息平台,其实所有的客服和免费坐诊医师都是医院的托儿,唯一的任务就是拉人头。

记者:这种夸大营销得不到主管部门的约束吗?

马才:公立医院对均次医疗费用是有严格限制的,受到国家监管,不能太越线。但民营医院就相对良莠不齐,家族制、集体股份制都有,甚至听说某些医疗集团一次性在背后投资控股几十家医疗机构。上海以前也有个协和医院,治不孕不育的,各种乱收费。据报道,它两年内被罚了4次,后来因为诳钱太过火被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吊销执照,但目前很多民营医院做法并不比它收敛。

记者:药监局向搜索引擎开放数据库,目前经国家药监局备案的网络药店认证信息也入驻百度,搜索结果中已经以醒目的认证标识推荐有网络售药资质的药店,将其与其他非正规的网上药房区别了开来。你认为是否会让上述现象有所好转?

马才: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我觉得主管部门未来还可以做得更好。

大多数老百姓生了病,不太会直接上网搜具体的药品,还是按病症和医院名称进行搜索的,尤其在二三线城市。有医才有药,没有医生的专业处方,患者也不知道要吃什么药,更加买不到。建议未来在搜索引擎的结果中,可以进一步对病症名称、医疗机构也做一个认证和提醒,避免网民被一些李鬼医疗机构所骗。

本市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的单位

1、上海复美益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导药网(B2C)

2、上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上海药房网(B2C)

3、上海华源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健一网(B2C)

4、上海医药嘉定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药到病除(B2C)

5、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药品零售网(B2C)

6、上海复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复星医疗互联网交易平台(B2B)

7、上海伊邦医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药房网(B2B)

网上购药提醒

选择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的网站购买药品

消费者在网上购药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不要轻易将个人隐私(银行卡密码、身份证件号码、病历等)告知网站

THE END
1.网上卖药需要什么资质,在淘宝卖药品需要什么证?在网上经营分为两种,自建型和入驻型。 1、入驻平台,主要针对入驻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入驻的商家。需要有《药品经营许可》。 2、公司自建网站卖药,需要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和《药品经营许可》,另外就是企业自己搭建网站,包括搭建网站设计,信息安全备案,ICP资质,互联网销售资质等。 http://www.dao-gou.cn/mobile/news/show/955/
2.网上卖药需要什么许可证和资质?00:00/00:00 网上卖药需要什么许可证和资质? 创业萤火发布于:安徽省2024.04.22 18:03 分享到https://www.sohu.com/a/773515461_121103792
3.新版药品管理法:线下有许可证,线上才能卖处方药刘沛强调,上述条款也对药监部门提出了下一步的要求。新规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线上线下要一致”,网售主体必须首先是取得许可证的实体企业。“线下要有许可证,线上才能够卖药”。 严管无处方销售 保证用药的安全 有消息指出,此前有些网上药店平台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销售处方药。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QFfvZGAWkGoXFCOK4Lrm190827
4.四品一械,医疗医药,医药电商大家如果把“药”信息发给我们,包括“药”的信息,我们如果没有许可证的话,是不能发的,发了属于违法是要罚款的。 卖“药”做网购,网商各种各样的东西,必须有一个可信的入口、必须要有导医,必须有导购。 不要以为80、90后都习惯在网上买东西,他们真的不是什么药都敢买、即使买了药也不敢乱吃。这个问题正是...http://www.yaojingling.net/hyzx/3261.html
1.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第十一条药品网络销售企业应当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企业名称、网站名称、应用程序名称、IP地址、域名、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等信息。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报告。 药品网络销售企业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药品批发企业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网络销售企业为药品零售企业的...https://amr.hainan.gov.cn/himpa/yprz/zcfg/yp/202407/t20240707_3693809.html
2.大批药店申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备战网上卖药多地药店申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以支持网上售药业务。 提供互联网药品服务的凭证 近日,河北省药监局发布公告,根据《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审查,河北海圣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核发要求,准予核发《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https://m.vodjk.com/mip/a/16913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