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再造模式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再造模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和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管理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层出不穷,诸如学习型组织、虚拟管理、柔性组织等。“企业再造”在欧美的企业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因而得到迅速推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国内目前也有不少企业在推行“企业再造”。

关键词:企业再造;内涵;模式;案例分析;电子商务;经济重组;经营战略

ABSTRACT

20thcenturysincethe90''''s,awaveofknowledge-basedeconomyandeconomicintegrationacrosstheglobe,managingchangeandinnovationinthefieldoneafteranother,suchaslearningorganization,virtualmanagement,flexibleorganization."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ofenterprisesinEuropeandtheUnitedStateshasbeen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thepromotionsorapidly,bringingsignificanteconomicbenefits.Andmanydomesticenterprisesarealsointheimplementationof"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

Inthispaper,adeepanalysisofthe"corporatereconstruction"ofthecontent,theoreticalbasis,fromthedrawbacksofthetraditionaldivisionoflabortheorytotheconceptofcustomer-oriented,competitiveandenvironmentalchangesinareassuchasanalysisofthe"corporatereconstruction"oftheneedtotheUnitedStates,"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modelcomparedtoChineseandforeignmodelsasanexampleoftheanalysiscarriedout,theUnitedStates,"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withafocusonbusinessstrategy,andtapthepotentialofnewtechnologiesandthorough,thecharacteristicsofpeople-centered,andanalysisofChinaandtheUnitedStates,"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Thedifferencebetweenmodels,TheyhavemadetoresolvethemaincontradictionBPRdifferences,businessdifferencesbetweenthecontentsofrecycling,businessrecyclingimplementationdifferences,anddifferencesinbusinessentrypointforrecycling.

Inthispaper,recyclingcompaniesneedtopayattentiontoseveralproblems.First,inthe"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theprocessofprocessreengineeringtocomplywiththeprinciplesofinteroperability;secondisclearlyresponsiblefortherecyclingprocess.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musthavealeaderofexcellence.Leaderinre-engineeringenterprisesgenerallyhavesufficientauthorityandinfluenceofseniormanagers,hewasauthorizedtoco-ordinateandpromotetheprogressoftheentirere-engineering,hewasabletomobilizeinter-departmentalre-engineeringandallrelatedresources;Third,wemustpayattentiontocreateacorporateculture.Ifabusinessre-engineeringisnotgoodcorporatecultureasafoundation,itwillbedifficulttosuccess.Fourth,re-engineeringshouldalsopayattentiontotheprincipleofgeo-binding.

Keywords: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connotation;mode;caseanalysis;e-commerce;economicrestructuring;businessstrategy.

序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再造的理论和实践都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国家于上世纪90年代,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企业再造运动。企业再造运动基于前人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之上,是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综合产物。目前企业再造工程在美国和欧洲国家都很受重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相对比较成熟,并且他们的企业再造工程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

企业再造的浪潮对中国的企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尝试进行企业再造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国内企业进行再造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成果。但是中国的企业再造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欧美那一套,中国企业再造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扎实做好企业再造前的摸底调查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再造方案才行。随着欧美企业再造的影响以及国内的慢慢实践,国内对企业再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探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什么是企业再造

1.1企业再造的含义

这里有四个关键词:

1)基本的

两位研究者认为:一家公司要实现再造,首先要确定必须做的业务工作是“什么”,其次才确定“怎样”去做。再造意味着任何事物都不是理所当然。它并不注重事情“现在是”怎样,而是注重事情“应该是”怎样。因为,要着手进行再造就不应有前提,也不应以现有的事物作为再造的起点。实际上,要进行再造的公司,就必须对当前大多数业务流程所已经接受的假设加以警惕。

2)彻底的

彻底的重新设计意指要从事物的根本着手,不是对现有的事物作表面的变动,而是把旧的一套抛弃掉。在再造中,彻底地重新设计意味着要不顾现有的种种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而是要开辟完成工作的崭新的蹊径。再造不是指对企业现有业务工作进行改良、提高或者是修修补补,而是要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

3)显著的

再造不是要在业绩上取得点滴的改善或者逐渐的提高,而是要在经营业绩上取得显著的改进。很多公司,只有当遭遇严重打击而又需要继续生存下去时,它才感到有必要进行再造。点点滴滴的改进只需要微调,而显著的改进则需要破旧立新。

4)流程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企业人员并不是“以流程为导向”。他们忙于任务,忙于本位工作,重视人事,重视结构,但不是流程。哈默把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系列业务活动,其中包括将某种或多种东西投入并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比如说,哈默提到:把顾客所订的货物送到顾客手中,也就是流程创造的价值。

1.2企业再造产生的背景

企业再造理论的出现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突出表现在感受到来自其他国家企业严重挑战的同时,美国企业不得不针对自身竞争能力的不断下降反思自身存在的总是西方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进程逐步进入工业化/信息社会后,人们的需求层次逐渐提高,需求的内容日益多样化,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在全球企业经营环境变化迅速的过程中,一些早先业绩颇佳期的美国企业由于墨守成规、因步自封,没有及时采取快速变革的措施以适应新的竞争形势,从而丧失了在日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的优势地位。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开始积极向日本的同行学习,并简单地认为将日本的成功经验移植过来就可以取得成功,但实际情况表明,这种改良式的变革没有给美国企业带来明显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者认识到,必须对现有的企业管理观念、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进行彻底的重组再造,做一次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才能帮助美国企业迅速获得再生,重新夺回世界领先的位置。

但是,分工理论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套上了一道无形的枷锁。首先,将一个连贯的业务流程侵害成数个支离破碎的片段,既导致劳动者的技能愈加专业化,成为一个片面发展的机器附属,也增加了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工作,交易费用因此会大大增加。其次,在分工理论的影响下,科层制成为企业组织的主要形态,这种体制将人分为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即使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权管理,也大大束缚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佬的工业经济时代逐步向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过程中,流行200多年的分式理论已经成为亟需变革的羁绊。因此,以恢复业务流程本来面目为根本内容的企业再造理论便应运而生。而最根本的就是以下三种方式。

顾客(Customer)——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到了顾客一方。竞争使顾客对商品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各种产品和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竞争(Competition)——技术进步使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越出国界,在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上展开各种形式的竞争,美国企业面临日本、欧洲企业的竞争威胁

变化(Change)——市场需求日趋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单位已由“年”趋于“月”,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服务系统经常变化,这种变化已经成为持续不断的事情。因此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只有在更高水平上进行一场根本性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在低速增长时代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2企业再造的理论基础

1.2.1组织转型理论

1.2.2委托理论

1.2.3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科斯在其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最早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从此交易费用理论便成为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再造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内部分工过细企业为保证业务流程正常运转的费用不断加大,导致浪费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企业绩效指标。进行企业再造,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是因为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和整合,使企业的组织行为更加合理,能够为企业节约费用。由此可以看出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再造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3企业再造的主要程序分析

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通过对企业原来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的变革。根据企业现行的作业程序,绘制细致、明了的作业流程图。一般地说,原来的作业程序是与过去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并由一定的组织结构、作业规范作为其保证的。当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使现有作业程序难以适应时,作业效率或组织结构的效能就会降低。因此,必须从以下方面分析现行作业流程的问题。

1.3.1功能障碍

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上具有不可分性的团队工作(TNE),个人可完成的工作额度就会发生变化,这就会使原来的作业流程或者支离破碎增加管理成本、或者核算单位太大造成权责利脱节,并会造成组织机构设计的不合理,形成企业发展的瓶颈。

1.3.2重要性

不同的作业流程环节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随着市场的发展,顾客对产品、服务需求的变化,作业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及各环节的重要性也在变化。

1.3.3可行性

根据市场、技术变化的特点及企业的现实情况,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出流程再造的切入点。为了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更具有针对性,还必须深入现场,具体观测、分析现存作业流程的功能、制约因素以及表现的关键问题。

1.4企业再造的必要性

1.4.1传统分工理论的弊端

1.4.2以顾客为导向的观念

企业传统业务流程局限于以追求本部门、本环节工作效率的提高为目标,容易忽视顾客的真正需求。而现代企业经营思想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经营理念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思想。因此,企业要以顾客的需要为出发点,决定所有业务的内容,从而使企业整个业务流程更能反映客户需求变化,遵循一切为了顾客的理念。

1.4.3激烈的竞争及环境的迅速变化

技术进步使企业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发展,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越出国界,在全球化市场上展开各种形式的竞争。市场需求日趋多变,使企业的生产、服务系统也随之不断变化。但是,在传统分工理论的指导下,使原有业务和组织结构的弹性极为有限,无法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以及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企业进行再造。

2、中外企业再造模式差异的分析

中外企业再造模式不完全相同。企业再造工程产生于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美国,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中美两国企业再造模式之间存在很大的的差异。下面我就中美企业再造模式做以下分析。

2.1美国企业再造模式的主要特征

2.1.1围绕企业经营战略进行

其一,美国企业实施并成功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即实施企业战略的需要。其二,美国企业实施企业再造是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对企业各项运作活动及其细节进行重构、设定与阐述的系统工程,在企业战略的范围内、在预测和分析未来的竞争环境的基础上,为寻求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其三,美国的企业再造工程被战略地实施。凡是成功的项目都是得到公司最高层的鼎力支持,并且最终将企业再造的执行融入到企业战略当中去,通过整合离散的改进方案,使核心营运流程得以产生彻底提升。

2.1.2挖掘新技术的潜能

美国企业在实施企业再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新的科学技术为改进企业管理模式、提高整体运作效率所提供的可能,发挥新技术的应有功效,从而创造出传统业务流程模式无法比拟的整体性业务流程。首先,借助于美国企业原有信息技术的巨大能量得到了充分释放,解决了困扰美国企业的所谓“黑洞”问题———即信息技术的巨大投入和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普遍运用,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实施项目,在信息技术提供的强大的技术平台基础上,全面重建企业各部门内部、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使企业内部的管理绩效产生巨大飞跃,技术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其次,在实施的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贯穿于整个的始终。从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到再造后组织体系的运作方式,不仅渗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成果,而且,还把组织行为、组织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作业研究、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变革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和组合。

2.1.3彻底的特征

2.1.4以人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是美国企业再造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组织的外部,以追求顾客的满意度作为企业业务流程设计的首要任务,充分考虑顾客的需要,建立一整套使顾客得到最大满意度的作业方式,真正在整个组织内部贯彻“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从而赢得顾客对本公司的信任和对本公司产品的忠诚度,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在组织内部,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强调在组织中充分下放权力,降低决策层级,把“人本管理”思想纳入新的组织体系当中,建立以员工为主体的流程化“有机组织”体系,在有机组织当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企业“外部人,——顾客满意度的上升是美国企业在新的竞争格局下赢得市场的关键;企业“内部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美国企业在后工业时代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以人为本的美国式的企业再造模式实现了企业“内部人”与“外部人”的和谐统一,从而也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2.2中美企业再造模式的差异分析

2.2.1企业再造解决的主要矛盾的差异

2.2.2企业再造的内容的差异

2.2.3企业再造实施方式的差异

2.2.4企业再造切入点的差异

2.3企业再造的核心

首先,企业再造理论首要的内容就是提出了对流程的不同理解。哈默和钱皮将流程再造定义为,“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并强调要打破原有分工理论的束缚,重新树立“以流程为导向”的思想。企业再造直接针对的就是被割裂得支离破碎的业务流程,其目的就是要重建完整和高效率的新流程,因此,在再造的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流程的思想,以流程为现行的出发点和终点,用崭新的流程替代传统的以分工理论为基础的流程。

其次,企业再造理论认为,企业再造活动绝不是一次改良运动,而是重大的突变式改革。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企业再造对固有的基本信念提出挑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遵循一些事先假定式的基本信念,这些信念往往会深深植根于企业内部,影响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展开,也影响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和执行,有长期历史的企业尤其如此。企业再造需要对这些原有的、固定的思维定势进行根本性的手术,产生创造性思维,从而促进基本信念的重大转变。(2)企业再造需要对原有的事物进行彻底的改造。与日本企业的原有变革思路不同,以美国企业为主要蓝本的企业再造决不是一次渐进式改良措施,也不是仅仅满足于对组织的修修补补,而是努力开辟完成工作的崭新途径,就是要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企业产生脱胎换骨一样的巨大变化。(3)改革要在经营业绩上取得显著的改进。企业再造不是要在业绩上取得点滴的改善或逐渐提高,而是要在经营业绩上取得显著的改进。哈默和钱皮为“显著改进”制定了一个目标:“周转期缩短70%,成本降低40%,顾客满意度和企业收益提高40%,市场份额增长25%”;其目标就是从企业竞争力这个指标上追赶日本对手。

2.4企业再造的效果和存在问题

企业再造取得成功同时,另一部分学者也在严肃地探讨其在企业实施中高失败率的原因。大家认为,企业再造理论在实施中易出现的问题在于:

1)流程再造未考虑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思想。

2)忽略作业流程之间的联结作用。

3)未考虑经营流程的设计与管理流程的相互关系。

总体来说,企业再造理论顺应了通过变革创造企业新活力的需要,这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流程再造的研究中来。有些管理学者通过大量研究流程重建的实例,针对再造工程的理论缺陷,发展出一种被称为“MTP”(ManageThroughProcess)即流程管理的新方法。其内容是以流程为基本的控制单元,按照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对流程的规划、设计、构造、运转及调控等所有环节实行系统管理,全面考虑各种作业流程之间的相互配置关系,以及与管理流程的适应问题。可以说,“MTP”是再造工程的扩展和深化,它使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流程实行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因此,作为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再造仍在继续发展。

2.5中国需要分阶段进行企业再造

第一阶段,以管理信息化推动管理现代化,把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适应市场竞争、规范、有序的企业内部管理新秩序,变企业经营绩效单纯依靠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为依靠企业良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二阶段,在企业再造支撑要素比较成熟的条件下#按照系统化流程再造思想,在原有企业流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组织的运作效率把供应商、顾客纳入到企业内部流程管理体系中。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

企业再造是一种新的管理创新模式,对我国企业来说更是陌生的新事物,在我们惊叹它给企业绩效带来显著改善的同时,更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功能的移植而非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3、企业再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再造能带来很高的效益可失败率太高,风险太大。因此,企业领导者一定要考虑清楚是否需要进行企业再造,要做好对整体的把握。当决定再造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3.1遵守流程再造的操作性原则

围绕结果而不是任务进行组织,流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所有流程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着结果——客户及其需求。完成工作,也就是让用户即使用流程输出的人参与完成该过程。信息技术纳入实际工作中,但要注意企业再造不等于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企业再造不仅仅是流程的自动化,更重要的是流程设计。将地理上分散的资源集中利用。把决策点放在即将完成的工作之中,并使控制成为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次性在源头获取信息。新流程应用前应该做可行性实验。再造必须顾及实际工作者的需求并邀请他们参与设计。再造应该在一年内初见成效。

3.2明确再造流程的责任人

企业的流程与企业的独特个性及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再造过程中,企业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流程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再造工程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基础,则很难走向成功。当企业的流程改变时,企业的文化也必须重新塑造。传统的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层级式的组织结构和变化不很激烈的市场环境相适应的,它要求员工以“服从”为中心。企业再造理论要求企业彻底扬弃传统的企业文化,建立一种新文化。新的文化能够使员工通过自律的工作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新的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首创精神和工作热情。

3.4企业再造要注重地缘结合

所谓企业再造地缘结合,就是根据企业所在地以及要进军的市场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恰当进行企业再造战略。例如我国台湾宏基集团就创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地缘结合案例。宏基在塑造"全球品牌"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阻碍。1991年宏基发展出独步全球的"矽奥技术",宏基董事长施振荣特地前往纽约,向《华尔街日报》与《商业周刊》等媒体宣布这项突破,但却没有获得回响。因为这不是美国人的成就,美国的读者没有切身感,重要性因而被打了折扣。因此,同样是技术创新,美国企业与非美国企业在美国所获得的肯定,犹如天壤之别。面对困难,宏基没有退缩,而是另辟蹊径,采用"结合地缘"的国际化策略来有效地突破瓶颈。所谓"结合地缘",是指宏基与国外当地合伙人共同创办其海外事业单位,并且实行当地股权过半的政策。

对发达国家而言,宏基实行当地化经营,又是当地的上市公司,当地人就没有借口挑剔宏基的产品。而在发展中国家当地化,让当地伙伴拥有过半数的股权,宏基虽拥有国际性品牌,却没有一般跨国企业经济侵略的形象,消费者更愿意接纳宏基。而且,由于当地合伙人拥有过半股权,其更注重企业的形象与信用,并致力保护当地消费者。从1993年起,宏基囊括拉丁美洲、东南亚、中东三大区域的第一品牌;次年,原来连年亏损的美国宏基不但转亏为盈,还在强敌环伺下跻身第九大品牌,使宏基品牌进入世界前十名,名列第七。

此外,宏基采取"结合地缘"的策略,还可以获得以下好处:(1)与当地合伙人组成利益共同体。当地合伙人不仅可以共担风险,而且由于熟悉当地市场与国情,加之具有利益上的动力,能够较好地解决台湾总部与其各海外事业单位距离遥远、难以管理的问题,不断改善各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2)有利于吸引人才。实行当地化经营,以当地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当地企业的角色出现,才能招聘优秀人才为宏基效命。(3)有利于突破保护主义的市场障碍。

4企业再造与其他管理理论的区别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都适应于特定的经营环境,环境的适应性是衡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有效性的基本尺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很多管理理论和方法,如目标管理(MBO)、Z理论、精兵简政(Downsizing)、全面质量管理(TQM)、事业重组(Restructuring)、适时制造(JIT)等,这些理论在全新的经营环境中都有些不合时宜,无法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进步。企业再造理论的产生,给企业管理改革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该理论与过去的管理理论相比,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

4.1企业再造与Z理论的区别

4.2企业再造与事业重组的区别

4.3企业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区别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通过全员参与、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该理论在日本得到创造性地应用。日本企业正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世界市场上击败了美国企业,而美国企业则想通过企业再造打一个翻身仗。企业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有一些相同之处,表现在:(1)两者都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变化为起点,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2)两者都致力于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3)两者都注重跨职能的工作流程。企业再造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改良措施,其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活动是在现存的流程中进行的;而企业再造则是抛弃现存的流程而代之以全新的业务流程。

4.4企业再造与适时制造的区别

4.5企业再造与精兵简政的区别

精兵简政是企业为了短期的财务目标而采取的裁减人员和缩小业务的一项措施。很多企业为了渡过经营危机都曾采用过精兵简政措施。这种措施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尽管企业再造可能需要养活一些不必要的工序和减少一些人员,但这些并不是企业再造的直接措施。企业再造从根本上改造原有的工作方式,以建立更有效的工作方式。因此,企业再造并不一定需要裁减人员,精简机构也只是企业再造的“副产品”。

尽管企业再造与其他的管理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作为一种变革理论,企业再造理论与其他的管理理论又有相容之处。例如,在企业再造过程中,或在一次企业再造完成之后,目标观念、质量观念、适时观念、精简观念都具有发挥作用的领域。

5企业再造事例图表分析

5.1企业再造成功与失败比较

部分企业再造取得初步的成功,其他企业纷纷效仿,形成一股再造浪潮。但是到了90年代末期,企业再造频频受挫。据统计,70%~80%的企业再造项目5年后均归于失败。在如此高的失败率面前,哈默本人亦对企业再造重新思考。

企业再造是高风险的,一点错误就会导致彻底失败。吉林省长春市某汽车配件厂曾经是中国一汽集团最大的零配件提供商之一,年产值超过12亿人民币,为了改善竞争地位,保持快速增长,决定采用一套国外著名同行业福特公司使用的流程对企业进行再造。由于国外厂商基于信用制社会设计的数据库结构,其流程的高标准化,不适应国内多种交易方式,而该厂只对采购、物流、生产、营销、财务等环节进行了重大改组,1997年系统开始上线后,并没有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系统与原有工业控制、财务系统不匹配,导致业务环节增多,应收账核对不清,致使该企业不但没有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反而丧失了原先固有的灵活机制。再如,1998年实达公司在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卡锡的帮助下提出了一个超前、大胆而且更符合国际潮流的再造方案,但由于再造方案的战略方向不清楚,领导的观念没有真正转变,组织结构与再造方案不配套导致员工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盲目自大的企业文化,特别是这一符合国际性企业管理体制潮流的方案与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更大的失败。

5.2对企业再造失败作出分析

5.2.1生态位选择的错位

生态位(niche)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自然界中每一个物种只能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才能生存。每一个物种在某个生态因子的轴上,都有一个能够生存的范围,范围的两端是该物种生,存的耐受极限,能够生存范围的跨度称为生态幅,又称生态位。单因子生态位如图1所示。

自然界中每个物种在进化的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特定的形态和功能,在生态空间中占有特定的生态位,形成生命系统多样性。在自然生命系统中,只有生态位重叠的生命系统才产生争夺生态位的竞争,竞争是争夺最适宜的生态区。同样,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一个企业的内外生态环境使企业只能处于特定的生态位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企业竞争实质上是争夺稀有的生态资源的竞争,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份。企业再造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内环境的再造而谋求获得更优的生态位。然而企业内环境往往是具有强稳定性的,如果企业再造的生态位目标选择与原来的内环境发生严重的冲突,形成企业再造生态位选择的严重错位,必然导致企业再造的失败。

5.2.2内环境的稳定性失控

企业的内环境包括人、财、物等因素,其中人是保持内环境稳定性最为关键的因素。任何的改革必然伴随着金钱、权利、荣誉等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会损害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根本的困难是来自内部,特别是原来有着密切感情、曾为企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现仍居企业重要位置的同盟者。

我国民营企业一般是以家族或以亲友的泛血缘家族起家的,在我国当前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有它特殊的优势。但是在取得发展后,这种只依靠起家时“掌权夫妻党,临阵子弟兵”的优势就远远不够,在市场经济下,要永远维持现状是不可能的,继续发展就要依靠知识、科学、智慧,就要依靠新人才对企业进行创新、再造。企业的领导人就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原来为企业发展拼过命,的亲兵亲将和新兵新将的关系以及原来亲兵亲将在观念、知识、技能上新化的困难问题。这不仅是新旧观念的斗争,而且是一场利益重新分配的争夺,涉及原亲兵、亲将在企业已获得的权力、荣誉、经济收益。

企业再造使内环境稳定性失控的另一方面原因是来自一般员工惯性的阻力。习惯惯性是由员工在以往工作中已经形成的一种理念、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因素组成的,一般来说员工对打破原有的习惯模式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心理,他们会对新模式不习惯,会对前途担忧。对于克服职工中的习惯阻力,应该通过以下手段进行化解:企业管理层与职工不断进行交流;向职工宣传再造带来的机会;对职工进行必须的培训;如实说明再造对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对他们自身岗位的影响及企业所采取的相应解决措施,以尽量取得职工的理解与支持等。实施企业再造方案必须精心组织,谨慎推进。

5.2.3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企业再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处理各种矛盾。但是,在企业再造所遇到的诸多矛盾中必然存在着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也就是存在着妨碍企业再造的最突出、最核心、首要的矛盾问题。企业再造的过程,必须对所存在的矛盾按其重要性和急需解决的程度及其关系进行排序解决。如果错误地理解企业再造中的“彻底性”,希望一蹴而就盲目全线出击,会使全部矛盾同时激化,导致无法收拾的局面。

沈阳飞龙可以说是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开路先锋,姜伟亦算得上曾是一代企业家的骏杰。但飞龙辉煌不到四年就陷于困境,姜伟决心对企业进行再造,并下决心:“改造企业,不成功,毋宁死”,可见其决心之大。姜伟在报纸上公开登出公告:“飞龙集团进入体整期”;不耻下问登门向三株学习,进行全面大整风;特别公开抛出《我的错误》万言检讨,列出二十条失误。吴晓波在他的《大败局》中称之为“三招臭棋飞龙坠地”。姜伟确实是具有企业家不应有的浪漫气质,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竟然浪漫地在企业未到绝路时公开公布企业内部矛盾,全员整风非但未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矛盾全面激化。

5.2.4企业再造的突变性与连续性

企业再造不仅是“创造”、“突破”及“彻底翻新”式突变过程,同时存在着突变过程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变革。一些企业在企业再造的过程中并未真正理解哈默“彻底”性的真正含意,认为“彻底”就是急风暴雨式的革命,一下子完全铲除。笔者曾遇到一个企业,原来还相当不错,领导层的领导能力与技术也相当强,并且是一家境外上市公司,只是在领导层中有个别领导与最高领导在一些决策问题上存在矛盾,并且在经营上确实亦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最高领导来一个“全面彻底的企业再造”,干部从上到下全部撤换,实行全部年青化,把原来干部全部铲除,结果非但没有扭转经营下滑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原来丰富的经验、知识与技术资源几乎全部流失,连正常运作也难以开展。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引进“空降兵”、“海归派”进行大动手术的“企业再造”,但真正成功者亦极少。太阳神重任空降兵王哲身,王哲身入主太阳神后,大批更换高中层人员,结果酿成人才大逃亡而最终使太阳神真正败落;科龙引进“空降兵”屈云波进行大手笔“再造”,非但没有改善经营状况,反而大幅度下滑。

6借助危机和“纵”战略与“横”战略实现企业再造

危机管理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企业要加强危机管理,首先要突破管理的常态假设和常态思维,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面对的内外经营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总是永远存在的,由内外因素导致的企业危机难以避免,必须通过有效的危机管理加以预测、预防,化解或尽可能减少其损失。只有我们强化了自身的危机意识,才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危机管理工作。

树立危机管理意识,需要对危机有全面、清醒的认识。一般来说,危机有前兆、加剧、持续、消除这样四个阶段。前兆阶段是危机潜伏发展阶段。企业的危机事件也是这样,不管是否明显,事前往往会有蛛丝马迹可寻,总会有一些迹象表现出来,实际是向人们发出了警告。如果人们引起警觉而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或使危机的发生受到控制;而如果对危机的前兆熟视无睹,放任自流,那么危机加剧阶段就会到来,必然造成危害和损失。从危机加剧并已显性化开始到危机消除之前,都是危机的持续阶段。这也是人们采取各种办法对危机进行处理、善后的时期。至于危机的消除,则是指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原来的危机已不复存在,包括受冲击企业已有确定的结局,如重新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同时还要看到,危机的真正涵义并不完全都是消极的,危机状态既是危险又是转机,即所谓“危”中有“机”。所以,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应对,在危机发生之前“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危机降临时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争取“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在危机消除后,不忘“亡羊补牢”,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危机。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危机”不是一种意外,而是一种必然,企业的成长正是在不断地战胜危机中实现的。

6.1企业再造使用于以下三类企业

6.1.1问题丛生的企业

6.1.2目前业绩不坏,但却潜伏着危机的企业

这类企业,就当前的财务状况来看,还差强人意,但是,展望前景,却并不乐观。如,新的竞争者纷纷出现、顾客的需求正在变化、政府即将修改产业政策等,这一切环境因素都可能在转眼之间使企业辛辛苦苦创下的业绩化为乌有。这类企业应当高瞻远瞩,当机立断,及早进行改造。

6.1.3正处于事业发展高峰的企业

这类企业虽然事业处于发展高峰,但是雄心勃勃的管理阶层并不安于现状,决心大幅度超越竞争对手。这类企业将再造企业看成是大幅度超越竞争对手的重要途径,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超越“巅峰”,不断提高竞争标准,构筑竞争壁垒。

企业再造理论不仅适用于改造企业,其基本思想也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如,政府部门的工作程序、学校的学生入学管理办法、医院里的患者就医程序等,都可以用重整流程的方法进行改革,这也显示了企业再造理论的发展前景。

6.2以日本日立公司为例

日立公司采取了上述一系列管理措施之后,全公司包括新老员工都开始更加奋发地努力工作,都绞尽脑汁为公司的振兴出谋划策。就这样,在忧患意识的诱发下,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公司取得了十分令人满意的业绩。1975年3月,日立公司的结算利润只有187亿日元,比1974年同期减少了1/3。而实施忧患意识管理之后,仅仅过了半年,它的结算利润便翻了一番,达到了300多亿日元。

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从改变员工的惰性这个角度入手,适时地制造危机,利用危机去攻击它、刺激经、克服它、战胜它,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不失为一个好事。危机可虽然可怕,但却是让员工展现自我,挖掘员工潜能的最有效的武器。

每个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因素影响乃至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因素。面对风险,有的企业遭到失败,但有的企业却把它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让它激励员工的士气,增强他们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催其奋进,促其创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市场中,许多企业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由于管理者忽视危机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没能让危机意识在企业内部长久存留,使企业最终如青蛙那样“死于安乐”。

6.3以美国IBM公司为例

电脑界的蓝色巨人IBM当年的“惨败”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当大型电脑为IBM带来丰厚利润,使IBM品尝到辉煌的甜头后,整个IBM都沉浸在绝对安逸氛围里,危机感尽失。在市场环境慢慢发生变化,更多的人们青睐于小型电脑时,IBM却对市场出现的新情况不予理睬,麻木不仁,没有意识到市场危机的降临。或者说,在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IBM没有注意到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依然沉醉于大型主机电脑铸就的辉煌中,按部就班,继续加大大型主机电脑的市场比重,最终自己打倒了自己。可见,危机感不但是医治人类惰性和盲目性的良药,也是促成变革的最大动力之一。富于前瞻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危机制造以及危机解决,可以有效引导员工,强化凝聚力,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高明之举。当代管理革命已经公认,有效的组织现在已不强调“有反应能力”,而应强调“超前管理”。环境可增强组织的“抗逆”能力,这就要求主管在日常的员工管理中,注重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发挥员工主动性、创造性。如果企业满足眼前的一时辉煌,没有看到潜伏的危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被市场所抛弃。

危机管理的具体方法

作为企业管理者,该如何打造企业的危机意识?如何把危机意识灌输给手下的员工,共同应对危机局面呢?

1)必须将目前的危机状况告诉企业全体职工,目的在于使员工有大难临头的危机感。

2)必须有不战必亡的表示,断绝员工的其他念头。

3)激发员职工的情绪,使大家无所畏惧,同时也便于大家能齐心协力,爆发出潜在的超常能量。

4)寻找危机突破口,将力量集中于此,让大家憋足了劲,一旦爆发出来,定能突破难关。

事实一再证明,企业管理者如果能把“青蛙之死”引起的危机启示运用得恰到好处,就会在企业内部产生一种“健康的担心”和紧迫感,最大限度发挥“危机驱动”作用,产生巨大的动力,使企业成为那只警惕的青蛙,时刻警觉内外环境的变化,以便在危机到来之前,即时跳出。

危机感不但是医治人类惰性和盲目性的良药,也是促成变革的最大动力之一。富于前瞻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危机制造以及危机解决,可以有效引导员工,强化凝聚力,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纵”战略与“横”战略应用

6.5海尔公司再造为例

(1)同步业务流程结构:“三个大圈、六个小圈、两块基石”。

海尔的再造方案,将原来各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业务分离出来,实行全集团统一采购、营销和结算。将集团原来的职能管理部门整合为创新定单支持流程3R(R&D-研发、HR-人力资源开发、CR-客户管理),和保证定单实施完成的基础支持流程3T(TCM-全面预算、TPM-全面设备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

(2)流程运转的主动力:“市场链”。

推动整体业务流程运转的主动力不再是过去的行政指令,而是把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将业务关系转变为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将外部市场定单转变为一系列的内部市场定单。

(3)流程运作的平台:海尔文化和OEC(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模式。

7电子商务对企业再造的影响

在国外,基于互联网的交易--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统计数字表明,99年美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已经接近其GDP的10%。更有人预测,到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突破10000亿美元的大关。在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中国的众多企业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电子商务的时代潮流中来。今年3月,海尔集团组建海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月,TCL集团宣布由传统的家电制造和销售厂商向互联网的主流厂商转变。但是中国能有几家海尔?据统计,中国有中小企业近500万家,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实现了电子商务,还有更大的一部分企业还在电子商务的大门外面。

当然,许多企业已经把实现电子商务提到日程上来,更有大量的IT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但是怎样将电子商务真正应用到日常的企业运作中,则还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企业再造的观点是在90年代由美国学者钱辟和哈默提出的,当时在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再造浪潮很快波及西方企业界,并风靡全世界。久负盛名的柯达公司、福特公司和IBM公司都是企业再造成功的实例。我国目前正在加快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企业改革早在1997年就已经从制度创新进入到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阶段,进入到再造工程中。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怎样将其纳入正常轨道,则还要从再造考虑起。

7.1再造是应变之良策,商务方式的电子化是再造的内在要求

7.1.1经济重组促使企业再造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重大变化。改革与变革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而且正在加速发展,企业经营环境和经济环境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经济的日趋国际化将一个企业不可避免地置于国内外激烈竞争之中,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新产品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质量与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够在变化中调整自己,很快就会遭到被淘汰出局的命运。而调整也要有调整的正确思路,企业再造之所以能获得爆炸性成功,就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局限,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通过改组、重组,适应现代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的思路。

7.1.2经济重组演化电子商务

而当下经济环境最大的变化就是商务方式的电子化-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很快显示了其巨大的效果:这种新型贸易方式改变了企业竞争方式,改变了企业竞争基础,改变了企业形象的竞争模式,缩短了生产厂商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同时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减少了交易成本。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企业利用电子方式在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在线交易、相互协作和价值交换,其最高境界是实现从前台到后台、从内部到外部的端到端的在线交易模式。因而,一个企业要实现电子商务,不仅仅要具备硬件方面的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从企业内部管理着手,从物流到信息流都要具备实现电子商务的条件。

7.1.3多角度审核电子商务对企业再造

企业再造是以企业的生产作业或服务作业的流程为审视对象,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其功能、作用、效率、成本、速度、可靠性、准确性,对现有流程进行革命性的创造,重新设计,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重新构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传统商务方式无论从是效率方面考虑,还是从成本、速度上衡量,都无法与电子商务相比。而再造的根本任务就是尽可能地降低企业作业流程的"能耗",所以说,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企业再造提供了一种实现目标的方式。从上面几点看出,电子商务带来的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流程再造的前提之一,而电子商务本身对企业成本的贡献又是企业再造的目标,推行电子商务是为了获得解决企业面临业务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所以,无论从一个企业的近期发展看,还是从长远规划考虑,企业再造必将电子商务的实行纳入其中。

7.2将电子商务融入到企业再造工程中

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要建立有本企业特色的电子商务,就要将电子商务的建设放入国家企业改革的大局中,置于本单位的企业再造工程中。

首先。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企业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制度保障,说到底,我国缺乏发达而健全的经济基础而存在。这种社会环境造成的差距使得我国的电子商务无法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只能从我国改革的实际出发,既要完善市场经济,又要从金融全球化考虑,两者兼顾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其次。目前,网络公司的商业炒作极易把部分企业引入歧途,以为只要申请域名、建立网站、本单位的商品上网,就能进行网上交易了。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企业几乎都没有一个能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的内联网,结果最终使已建成的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木。面对新的时代浪潮,很多公司都很难做到临阵不乱,往往只是盲目跟随商业宣传,"敷衍"潮流,最后只能以浪费投资告终。电子商务的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遵从商务电子化的一般规则,如:申请域名、建立网站、主页建设、网站推广及日常维护等,还要与企业自身各方面的条件相结合,将电子商务的建设融入企业再造工程,可以按商务电子化的层次、阶段来按部就班地进行。

企业再造是为适应变化而生,是一个长期工程,将电子商务作为再造工程的一部分,置于全盘考虑范围之内,可以和本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从而避免因炒作误导带来的问题。

7.3电子商务融入到企业再造的同时带动电子商务向前发展

电子商务的介入是流程设计的一个关键参考因素,它不仅仅冲击到企业的销售领域,对企业的整体战略、部门增撤及反应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7.3.1改造原有营销管理的内容与方式

7.3.2要建设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配送体系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以下四种"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前面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开展电子商务,如果没有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只能算是实现了一半的电子化,因为电子商务的目标就是只要手指轻轻点一下鼠标,所需物品就能自动送货上门。电子商务的顾客服务对象是不受地理限制的,不少可能远在国外、相隔万里,要在企业流程再造工程中增加一个子流程,不管是自设机构,还是委托专门的物流配送公司,都要做到信息流到达的地方物流也能到达,这样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才能顺利实施。

7.3.3要加大力度经营注意力资源

电子商务进入企业,不仅仅提供上面三个流程因子,它会带来企业内部很多方面的"潜变",比如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这也是再造的目标之一,因为商务的电子化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中间环节了。变化才能带来发展,这些电子商务带来的新生力量可为企业再造注入新的活力,在推动企业再造工程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同时,促进电子商务的建设。企业再造、电子商务都是舶来品,中国的企业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透彻地洋为中用,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发展。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电子商务改变了以往的市场准入条件,使中小厂商从原先主要被大厂商占有或几乎垄断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8企业再造对企业结论

企业再造理论为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尽管在实行再造的企业中失败的比例非常高,但企业再造的思想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有仅仅是美国和欧洲企业,包括亚洲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都已经行动起来。反思企业再造理论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是需要重新设计企业。

8.1以价值流为导向进行组织设计

8.2按照“合工”的思想重新设计企业流程

随着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分工理论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愈加突出,哈默和钱皮创造性地提出了“合工”的思想,将原本属于一个业务流程的若干个独立操作重新整合起来,将被分割的支离破碎的企业流程按照全新的思路加以改造,从而获得适应新的经济时代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8.3用彻底的变革代替渐进式变革

与采用改良方式推动企业管理发展的续编思路不同,企业再造从一开始就要不进行完全彻底的变革,而且这个变革直接针对经历多年的分工思想,为管理理论的发展重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

【2】(美)罗素.富者(RussellT.Fisher)-《企业再造的经营之道》-当代世界出版社

【3】陈红梅-《企业再造中的电子商务》-北京现在出版社-2001-4

THE END
1.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划的实质是根据公司经营方针,通过确定未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来实现公司 的即定目标。 因此,我们将人力资源规划分为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两个方面。 一、 人力资源的战略计划 战略计划主要是根据公司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公司外部的社会和法 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来制定出一套跨年度计划。同时还要注意战略...http://www.chinahrd.net/blog/264/1011645/263502.html
2.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学习笔记举例:Google的人才运营(People Operations)部门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模式构建, 1)1/3的团队成员拥有优秀的HR专业背景,包括劳动法律、薪酬激励等专业技能,该群体能够识别HR领域的趋势和议题,并且帮助Google用主动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响应。 2)1/3的团队成员来自战略咨询公司或者Google的业务运营部门,如工程师或者销...https://www.jianshu.com/p/8590df57ec8a
1.企业经营模式有哪些,6种最佳经营模式介绍4.随机化管理模式: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民营企业中的独裁式管理。之所以把独裁式管理作为一种随机化管理,就是因为有些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很独裁。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行政干预,即政府机构可以任意干预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最后导致企业的管理非常的随意。 https://www.xinxingsuliao.com/tg/109802.html
2.公司经营模式有哪几种平台型公司经营模式的特点包括: 连接买卖双方:平台型公司提供一个连接买卖双方的平台,使他们能够进行交易。 收取佣金或服务费:平台型公司通常通过收取交易双方的佣金或服务费来获取收益。 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平台型公司通常会利用大数据和算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提高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 https://www.jiangshitai.com/article/3232.html
3....他们为了更高的利益,怕竞争,垄断经营这样的经营模式合法吗?这种经营模式属于垄断行为,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垄断会损害市场竞争,影响消费者利益。建议向市场监管部门...https://www.66law.cn/question/45200430.aspx
4.“一二三四”设计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转型方案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国发〔2018〕23号),明确了“两类公司”的功能定位、组建方式、授权机制、治理结构、运行模式以及监督与约束机制等。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国发〔2019〕9号),进一步强调了“两类公司”的功...https://gzw.wuhan.gov.cn/ztzl_69/gzggqy/202104/t20210429_1677904.html
5.花茶店创业计划书(精选7篇)二、公司概述 1、公司名称、类型 公司名称:花茶轩(广告语:品茶、品香、品人生.)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的宗旨 还你美丽容颜,还你魔鬼身材。 3、公司的经营模式 贸易型、服务型 4、公司的业务 目前仅仅是销售花茶,附带茶叶代理 5、公司经营理念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20607081312_1828831.html
6.项目计划书(通用15篇)饮食安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给消费者一个放心安全的饮食,成为餐饮业今后发展的主题。可以预见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将是今后餐饮业的发展趋势。绿色特色餐饮的提出其实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是一个新的餐饮文化理念。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餐饮业经营模式将多元化发展,国际化进程将加快,而且绿色特色文化...https://www.ruiwen.com/gongwen/jihuashu/1072525.html
7.万字干货!写给设计新人的B端产品入门指南优设网缺点:虽然 SaaS 公司会出多个版本供经营情况不同的客户使用,但是需求定制依然不灵活。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交付模式的分类,我们举一个和开车相关的例子:企业自研=自己买车开,项目外包=叫代驾开车,SaaS=公共交通。 4. SaaS、Iaa5、Paa5的区别 哈哈,你学废了嘛? https://www.uisdc.com/a-guide-to-b-side
8.创业简介地理位置不仅仅只对房地产重要。如果创业者希望目标客户能够很快了解公司的存在,那么公司的地理位置就要选择在与客户群相关的区域内。如果创业者经营的是一家户外用品公司,那么将公司设立在田纳西州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创业者希望能够在行业中与大企业抗衡,那么就将公司设在这些大企业还无暇顾及的某个小城内。 http://www.jzp.edu.cn/dcy/1097/list.htm
9.巴菲特2019股东大会实录44个问题揭秘投资秘籍巴菲特对此并不表示担忧,之前很多公司都尝试过进军车险领域,但一个汽车公司进军保险业务成功的可能性,就好比一家保险公司开始进军汽车领域。车险行业并不容易经营,对于保险业务来说,更担心之前提到的最大竞争对手Progressive公司,而不是任何其他的车险公司。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5051112467917.html
10.创业计划书1000字(通用11篇)一、公司情况简介公司的发展将立足于武汉市,打造武汉特色小吃。公司将建立在我的家乡武汉江夏,借鉴海底捞火锅的经营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努力将公司打造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流餐饮公司。 二、公司理念: 学习海底捞公司的经营文化,“体验美味、享受生活、拥有健康、共创卓越”的发展理念,倡导“用双手改变命运,靠勤...https://m.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1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