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前创业公司愈加遍地开花,丁香园CTO冯大辉离职引发的期权纠纷,早已超出了丁香园公司管理本身,从创业期权的角度来看,这或将成为业内最典型、讨论范围最广的一课。
多回合社交网络交战
丁香园CTO冯大辉离职的消息最早在一个月前传出,因为冯大辉本人在媒体圈的知名度,该消息得到迅速传播。原本外界以为丁香园发生管理层不和,导致CTO出走,但其后发现,“团队不和”只是表象,离职牵出的期权利益纠纷彻底将双方矛盾曝光。
第一回合:冯大辉离职前矛盾曝光。在冯大辉正式离职消息曝光前,其朋友圈内容引发外界注意,冯大辉在其朋友圈发消息称:个人与公司谈判过程中,公司永远处于上风,不过,总想占员工便宜的公司能走多远。其后,又进一步吐槽道:“保护员工的权益是创业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肆意践踏你的责任和义务,失去信誉,谁他妈的还能跟你卖命呢?”
第三回合:冯大辉回击匿名帖。匿名帖被知乎下架后仍旧引发多方转载传播,于是在8月25日通过社交网络发布了《一个不写代码不称职被扒皮的水货CTO的自白书》,对匿名帖中列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逐条回应,并在最后列出10条分析理由,未点名指出匿名帖的疑似“作者”。并称自己的诉求是希望丁香园能够按照合同履约,首次将“期权合约”问题曝光。
在丁香园董事长李天天的内部信中,围绕“冯大辉为何离职”、“冯大辉是否是称职”、“冯大辉与丁香园股权之争”及“冯大辉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回答,进一步曝光了冯大辉离职的前因后果,以及关于丁香园目前对冯大辉的态度。
其后因为涉及离职后期权处理问题,冯大辉与丁香园发生纠纷,丁香园董事长李天天在内部信中称“在大辉提出要从公司离职之时,他本人表示希望对自己的期权做出不同于其他离职员工的特殊处理。基于解决事情的善意,董事会批准了对他的离职进行特殊处理,并给予了公司能够接受范围内的最好条件,但是对于一些额外的不合理要求,实在不能满足。”双方谈判没有达成共识,陷入僵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丁香园董事长还认为冯大辉在离职后的言论损害了公司利益,他在内部信中写道:“大辉提出离职之后,其一部分言行严重违背事实真相,并且已经严重损害公司声誉。公司已经开始处理,并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公司名誉。公司在给予大辉的离职协议中,包含有‘离职以后不能发表损害公司声誉的言论,不能做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这样的常规条款。对于该条款,大辉表示不接受。但如果大辉继续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公司将决不妥协,保留追诉的权利。”
至此,由冯大辉离职引发的纠纷情况得以部分曝光,核心是作为丁香园CTO和董事会董事的冯大辉在离职时对期权进行行权,但“行权条件”和涉及的利益方面,双方并未达成一致,从而导致多轮社交媒体交战。
创业公司期权被讨论
然而,随着冯大辉与丁香园管理层就期权行权问题的进一步曝光,也引发了更多围观网友对于创业公司期权行权问题的讨论,而且由于冯大辉在圈内的知名度,还有不少其周围的知情人士对外曝光了更多的情况。
如冯大辉好友白鸦通过社交媒体发声称:冯大辉因为公司VIE架构的问题,自己的股份一直没有转过去,冯大辉对丁香园持有的只是期权,对外融资的文件中,融资文件上描述的冯大辉也是“高级管理人员”而非“股东”,而冯大辉本人则一直未留意几十页英文中的这一句话表述。
于是在冯大辉提出期权行权时,得到的结果是:老板不同意行权,说董事会不同意。只能公司回购,价格是上上轮融资的某个打折扣,算法上基本没啥钱了。
实际上,其后还有知情人士表示,冯大辉和丁香园之间关于期权行权要求导致的利益差异,有“北京一套房”之多,可见双方差距不小。
但未上市公司的期权行权问题,应该如何做才是合情合理的呢?如何才能利用成型的规范,让双方在分道扬镳时保持体面?目前仍在讨论中,欢迎行业专家和读者向新浪科技发表看法。
附:冯大辉回应匿名帖的《一个不写代码不称职被扒皮的水货CTO的自白书》
括号内的内容是我的回应。文末有对匿名者身份的分析。
(最初匿名者发的内容已经被知乎屏蔽。不过正在源源不断的重复贴上来)
作者:匿名用户。(Fenng:作者在知乎上匿名发布的此文。然后在文中说是‘丁香园码农一枚’。)
现在看大辉的朋友圈,称呼他CTO,他都会愤怒,言下之意是他何止是CTO。从我的角度来说,他在丁香园期间扮演的确实不是CTO,他可以说是丁香园的“首席产品体验师”,也可以说是“首席邮件挑错师”,就是不能说他是CTO。听说大辉要自己创业了,从一个程序员角度看,我最想说的是“希望他能尽快找到一个靠谱的CTO”(Fenng:我讨厌别人叫我CTO,并不是我看不起自己原来的工作,而是因为很多人听到我离职了之后纷纷来找我做CTO,多大的公司都有,都是一副捡便宜的心态来跟我聊。我当然会讨厌。换了别人也会觉得这样的行为讨厌。其他请继续。)
更加奇怪的是,他也从来不做CodeReview,从来不做。(Fenng:此处暗示说不Review代码的CTO是不合格的CTO。)
他在丁香园也同时管理产品团队,但据我所知,他从来没有实际参与过任何一个产品的原型设计,需求评审也基本不参加。(Fenng:产品团队有产品总监,产品总监管理的大约一半的产品向我汇报。他没有说的是,我不但管产品团队,还负责很多产品的运营。)
你可能觉得一个管理岗位,何须亲自写代码、CodeReview和需求评审呢?可大家不要忘了,他加入丁香园是在丁香园刚刚完成A轮融资以后,整个公司也不到100人,技术产品加起来也就20多人吧。(Fenng:当时公司50人左右,技术团队11个人,加入公司的时候我也明确跟团队(包括CEO)同事说,我不懂写代码。老同事也调侃过我,‘你又不写代码’。)
一个A轮公司的CTO不去了解公司产品和技术的架构正常,不深入技术细节做技术决策正常吗?(Fenng:如果当时不了解公司产品,不熟悉公司架构,不深入技术细节,不做技术决策,请问当初的产品改版,当初的技术债务,都是怎么搞到现在的?靠发微博做出来的吗?如果没有任何作为的话,是不是这个公司所有的产品都应该是同行最落后的?这才符合逻辑啊,但,事实是这样吗?如果我做了什么的话,那些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什么都没做,都是团队成员做的。当初我来做CTO干嘛呢?团队自己发展就可以了呀。什么都可以解决。)
所幸后来有人来替他擦了这个屁股,罢免了“首席科学家”,替换掉了Redis,改回了MySQL数据库,云管家项目才得以顺利上线和运营。(Fenng:替换Redis这种小屁问题,还用‘有人’来解决吗?‘有人’当初还计划这玩意儿要再找几个人,替换现在的团队,然后搞几个月再上线呢。顺便说一下,大概你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做云管家吧?不知道是谁的建议吧?不知道之前做了多久的规划和调研吧?)
关于整个公司的技术架构和选型,作为一个程序员我是从来没有看见大辉做过这种事情,也从不组织这种讨论,完全是随着各个团队自己搞,各种编程语言、各种框架,各种版本随便程序员自己用,这给很多项目埋下了坑,这些坑到后来都演变成各种冲突和矛盾。(Fenng:这个逻辑比较好,你没看过就代表我没做过。一个公司,如果技术和产品并不需要频繁变化,整天讨论什么啊?技术团队在各个阶段有侧重点,现阶段任务是什么?整天技术选型?整天研讨技术架构吗?你多大个网站?多大的流量?多少用户?炫技干嘛?哪个有历史遗留产品的公司没有坑?那个公司没有矛盾和冲突?这个就是常态。)
以前在另外一家初创型公司工作,CTO都是碰到问题,团队解决不了的时候,自己亲自上阵的,这个能力在大辉身上是没有的,他只有逼急了骂人。(Fenng:另外一家初创公司多大?几个人?CTO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你看到我逼急了骂人,你看到过我跟同事解决紧急问题了吗?你没看到过就没有,还是你故意捏造?我这个CTO还在负责具体的业务拓展,而那将影响公司的未来走向,我急不急?哪一个更急?)
用药助手App的创意是天天老板在海外参会看到美国用药助手(名字忘了)在美国上市,回国后迅速召集团队讨论,然后大家都尊敬的叮当叔挑起产品大梁,团队迅速研发,踩上了App的红利期,产品迅速走红,并且带来了公司B轮融资。(Fenng:用药助手等产品是怎么决定要做的?我至今仍保留有当初拍的白板上的信息架构图,盾安大厦时代我办公桌前面的白板。第一个版本的开发是托关系找的外包。现在所有的当事人都在。这么快就开始清洗事实了?天天到处跑每次回来想法多着呢。这事情跟他有什么直接关系,请问:他什么时候用上的智能手机?)
然后是公司目前重点投入的“来问医生”,说起来更是有趣。大辉在外面说这个产品是买来的,实际上呢?实际上是团队没日没夜关小黑屋封闭开发出来。他买来的那些代码根本就没法维护,完全无法用。要使用的话,就必须和原来掉过无数次的坑一样,必须全部停下业务来重构。现在我们技术团队一说重构这个词,业务部门就头大。(Fenng:事实是,这个产品就是买来的。封闭开发也是基于人家的业务模型。解释什么呢?要是这么牛逼,为什么团队自己不从头做一个?要真有人有这个意识,还用去跟别人买?之所以吭哧吭哧小黑屋开发,那是给产品灌入了太多想法,可能是错的哦。)
在丁香园的产品和技术都有一个体会,大辉总是时不时的喊“我们太慢了,我们要快”,但是怎么快呢?谁知道呢?喊完以后有什么用呢?作为一个已经早早脱离技术的管理者,只知道召集所有人半夜喊几句,或者在群里骂几句,看周报主要是标点、大小写和错别字等等,有一次他把另外一个同事的周报猛夸了一阵,而这个同事一直被数个业务部门投诉。(Fenng:没错,从来都是觉得慢。我一周周报也看100多封,看这么多还能看出来标点问题,大小写和错别字…呵呵。我讨厌不重视细节的人,不重视细节的话,怎么去跟同行做区分?我夸过这位同事的周报,她周报是写得好,这跟她平时工作被投诉有关吗?一个小姑娘,同时面向数个业务部门的事情,请问,其他产品经理同时负责几个产品?这位小姑娘负责多少产品?何况都是别人不愿意接难以维护的烂摊子,这些事情确实不好做,在投诉她的时候,作为她的间接管理者给她一点正向激励有错吗?将心比心,我们评估一个人的工作是根据投诉评估吗?要不要看结果,要不要考虑她/他所使用的资源?)
丁香园的程序员们都知道:大辉根本就不管技术团队,也不懂编程,他只管产品经理,丁香园从技术层面我想不会有哪个程序员会认同他做了什么实际贡献。而谈到管理,研发体系的梳理和完善是从范凯老师来丁香园以后开始的吧。与医疗行业的其他公司比,过去丁香园在技术领域还不至于落后,或者说有一些领先,其实是因为陈良、文磊等真正的一批优秀的骨干工程师在顶着,大辉总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别人。(Fenng:为什么不说产品经理我也不管呢?注意这里的‘有一些领先’下文有线索。提到的陈良、文磊等同事起到这么大的作用,那也是平时够放权啊,如果我高估自己,怎么能这么信任他们?另外,他们能顶住的话,还用的着我跟他们每天开会做决策?至于所谓的‘管理,研发体系的梳理和完善’,呵呵,再等等看。咦,这么多次提到范凯老师…为什么呢?)
丁香园的技术实力,与丁香园品牌和医生资源等是不匹配的,我觉得技术是拖了后腿的,丁香园本可以用互联网中上的技术实力加上丁香园过去积累的品牌和资源跑的更快。现在丁香园只能说比那些更烂的团队要好。(Fenng:前面说‘有一些领先’,现在又‘技术是拖了后腿’,请问一下,市场上哪家同行公司比丁香园技术产品还强的,多举出几个,以便证明我之前做的不好。跟烂团队比好,我觉得还是挺丢人的。)
最后,听说大辉要自己创业了,我最想说的是“希望他能尽快找到一个靠谱的CTO”。(Fenng:如果能找到一个CTO的话,我希望他至少是正直的。他最好不要写代码。)
关于一些其他不太好说的事情就不说了,希望大辉能够像自己表现的那样,有尊严一点吧,别做那些让兄弟们不好意思说的事情了。(Fenng:既然已经说得如此不堪,不妨都说出来一点如何?比如,我侵害公司利益没?我吞钱了没?我吃里爬外了没?说出来啊,这些才更有杀伤力。)
Fenng:最后我再做一点补充。
一个CTO的工作怎么评估?我是当事人不好说。但我认为,不管怎么评估,要看看他的团队,他怎么组建的团队,他怎么做招聘。还要看做事情的结果。他拿出的结果是不是令人满意。看一个人的缺点或是不足之处太容易了。随便一个人站出来,看他的缺点他一无是处,但是,他有优点吗?他的优点体现了什么价值?
每个人有自己的管理风格。我不喜欢开会,如果别的管理者喜欢开会,那是他的行事风格,但我并不会从这一点来评估人的高下。有的CTO坚持一线亲力亲为甚至写代码,有的CTO‘一行代码都不写’,但我并不觉得前者就一定比后者是更合格的CTO。
尽管有些人劝我说,清者自清,读者有自己的判断。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如果我不做回应,不明就里的人就会把那些当成事实。我并不想在离开一家公司之际夸自己有多大‘功劳’,也不想再次陷入‘跟老东家对掐’的尴尬局面—这恰恰是很多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热闹。我欢迎公开的批评我,指责我的不足,我承认自己有不足,比如,我就是不喜欢跟很多人开会,有的时候沟通直来直去说话会伤害人,甚至在一些社交网络上无意说的话也会让不相干的人有所联想,虽非我的本意,但有了坏影响,我承担后果。
你不但不正直,你也不负责任。你做的事情,已经让丁香园蒙羞。遗憾的是,丁香园目前也尚未公开澄清此事,尽管天天之前的采访还在肯定我的价值。但你所做的,让他们怎么想?
最后做个简单分析,写这个檄文的人:
0。有多大的利益驱动会让你写这个匿名信息?不好意思,你匿名,我必须怀疑你的动机。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你是获利者。
1。你对CTO的评判标准是CTO应该写代码。
2。你乐衷于开会。技术团队里有几个喜欢开会的?
3。你乐衷于定期搞培训,甚至夸大这事情的价值。
5。你更不清楚丁香园移动当初怎么做起来的,想必那时候你还没来。
6。你重度参与了‘来问医生’这个项目。
7。你乐衷于做原型设计(甚至自己还会简单的P图,伪造张小龙跟我的对话),喜欢参加项目评审,架构选型,尽管那是软件开发思维。那样显得你做的事情有价值。
8。你的潜意识驱使你说‘技术实力’‘技术水平’‘真正技术’,平时团队里哪个人会把这个挂在嘴边?
符合这些特征的是谁啊?
原来技术产品部的人不会相信这个人是你。这些人都太单纯,包括我自己,太容易相信别人的好,低估人性的糟糕一面,低估人心的险恶。
我对得起你,可是,你对不起我。
我相信未来某一天,你会向我道歉。尽管那已经没有意义。
最后,对于乐衷于传播那篇谣言的自媒体,说我被‘扒皮’了,还有一些看到我有点负面就黑上来的吃瓜群众,你们自己看着办。
--EOF--
一夜之间,我成了一个匿名者,一个对不起他的人。
更让我难过的是,这句话竟然出自一个我多年的好友,他两个月前还对我说:
‘我要走了,CTO你来做吧!’
2016年6月,他说他要去创业了,去创建一个伟大的公司。一个公司的董事,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离开,确实让人费解。
是的,是他自己要走的。即使所有人百般劝阻,也没能留得住他,要成立一家伟大公司的梦想又哪是那么容易被浇灭的呢?
我也是百般劝阻他的众人之一。眼看丁香园慢慢有了一个巨头的样子,他的战略眼光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自然是很有帮助的。但很可惜,虽然公司有着很稳定的营收,但在他眼中,离他心目中的伟大还有很远的距离,不够sexy。
作为去年才加入公司的技术VP,我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CTO继任人。但是,这个CTO我是不想做的,因为我刚加入公司不久,就爆出原CTO出走事件,无论如何都很容易引火烧身,我将顺理成章地成为各种阴谋论的靶子。果不其然,昨天就已经发生了。
我还是太单纯了。
匿名帖发布在知乎上的那天晚上,他来问我。我说,这已经涉及到人身攻击,应该马上找知乎申诉,要求知乎删帖。他听了我的话,立马联系了知乎官方,这篇回答也如愿以偿地被迅速屏蔽了。
但两天之后,这个帖子病毒式地传播开了,围观群众看到知名网红被人扒皮,看得起劲,各种难听的话也都传到了他耳中。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他逐行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
我就是那个猥琐的匿名者。
对于这篇看似分析入理的自白书,他是这么对我解释的:
‘我没说是你,Robbin,这事我只能这样去写了,否则的话我就要死掉了。这件事情公司是可以处理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公司不处理,我只能去做更恶意的揣测了。’
‘或许这事情跟你毫无关系,未来我知道真相后会向你道歉。’
我还是太天真,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亏得我过去的一个月还陪他和丁香园创始人吃饭沟通,亏得我作为他的代表还跑去和投资人、创始人去帮助他争取到了更好的条件。但很可惜,他觉得不够。
要不我走,你留吧!
他说:不,你要留下来,你很适合这个公司。
我:那我不就成为千古罪人了?
他说:不是的,我走了,总会有一个受益人,你做这个受益人吧。
谁又能想到,他安排的这位‘受益人’,今天却成了他口中的‘既得利益者’,成了他‘恶意揣测’的对象。
许多朋友都叫我逐条回应他那10条推理,但都被我拒绝了。道理很简单,我来丁香园以后从来没有写过一行代码,也没有实际做过CodeReview,而且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也都是:‘CTO并不需要亲自写代码’。用‘不写代码’、‘从不CodeReview’来诟病一个CTO的话,我是万万写不出来的。这事和我无关,我也没有指使过任何人写匿名贴。
尽管我找到一个比丁香园CTO更好的工作并不难,但在这个时候我没有办法扔下丁香园技术团队不管。丁香园的两位创始人也是我认识了8年的好朋友,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不能置之不理。
在最近一个多月,我四处奔走,帮他去争取更好的结果,这也是为了双方都好:一方面,让我多年的好友拿到更好的回报,不让他在这次分手中受伤害;另一方面,快速地结束这场纷争,让公司继续健康发展。
但,似乎他并不在乎我受伤害。
Fenng,今天我要说:
我对得起你。但从此,我们彼此不再相欠。祝你能成功地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
丁香园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天天内部信:
各位DXYer,
公司一直认为这是内部的人事变动,属于‘家事’,并不希望通过社交媒体隔空喊话来沟通。遗憾的是,在各种公开言论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实信息,公司有必要向大家公开说明:
1。大辉为何离职?
大辉因个人原因,于2016年5月11日向公司董事会提出离职申请,董事会及管理层进行了多次挽留,但他表示去意已决,公司最终表示尊重他的决定。
2。网络上的一些匿名言论,公司怎么看?
公司认可大辉过去在公司做出的成绩,网络流传的‘冯大辉完全不能胜任CTO工作’的言论和观点,公司表示不认同。我本人对大辉在职期间工作的评价,也可以在一些媒体报道中可见。
3。大辉与公司之间的期权纠纷是怎么回事?
大辉从2014年开始担任公司董事,公司管理层参考行业内未上市公司的普遍和常见做法制定了公司期权回购计划,并由公司董事会进行批准生效,大辉作为管理层和董事参与了该计划的制定并亲自签字批准认可。
期权回购计划生效以来,所有离职员工均按照此制度执行,对于这些员工的处理情况大辉均知情,且从未提出任何异议。
但在大辉提出要从公司离职之时,他本人表示希望对自己的期权做出不同于其他离职员工的特殊处理。基于解决事情的善意,董事会批准了对他的离职进行特殊处理,并给予了公司能够接受范围内的最好条件,但是对于一些额外的不合理要求,实在不能满足。
在经过了多轮磋商之后,双方至今仍未对此达成共识,但我们依然秉承友好协商的态度与他沟通。
4。公司如何看待大辉在他的个人社交网络上的行为?
大辉提出离职之后,其一部分言行严重违背事实真相,并且已经严重损害公司声誉。公司已经开始处理,并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公司名誉。
公司在给予大辉的离职协议中,包含有‘离职以后不能发表损害公司声誉的言论,不能做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这样的常规条款。对于该条款,大辉表示不接受。但如果大辉继续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公司将决不妥协,保留追诉的权利。
最后
在不涉及保密信息的前提下,公司绝大部分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并且有很多渠道可以进行了解沟通。有任何疑问,欢迎各位同事找你的leader甚至我本人进行直接沟通,也可以到企业号‘来,咱俩唠唠’板块找CEO张进直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