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马克在战壕里对另外一个人讲,我们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一代人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干掉,只是干掉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一家全国最大的一家通讯社,里面有两位我的前辈,一位是离休干部,一位是50年左右的人,我上班第一天领导就给了我一个热水瓶,上班的时候,你到传达室,每个人排队,拿自己的水瓶上去写稿采访,下班的时候再把水瓶拎下来。所以我觉得不能这么过,记得工作没几年就买了一台电脑,电脑这个事在整个大院里面就变成特别大的新闻。我们的单位特别好,他分配你所有的东西,除了你老婆以外,然后买台电脑回去,当时我输入的是中文之星输入,我那两个前辈跟我讲说,单位什么都发给你,你干吗还要用电脑呢?后来他们知道了,因为我有了电脑,我写的更快,赚的钱就多,还可以保存很多东西。1998年以后房地产起来了,我买了商品房,他们又疯了,单位分你房子了,你还买另外一个房子,你要包二奶吗。
房地产起来后我们很多的煤炭、钢筋、电力,整个能源产业赚很多的钱,当能源行业起来的时候,中国经济由一个吃穿用的产业经济机构向重型化进行。然后我每年买一套房,跟着泡沫一直涨到今天。
今天,如果我们有计划做一个时光穿梭机回到1998年的时候,你要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买房子来不及了,你干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跑到山西去找一个小煤窑签一个协议,做煤老板,这个就是红利问题,从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型,从内贸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
2015年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很困难,房地产不行了,外贸又出了问题,我们还能看到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吗看不到了,说明今天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产业经济的转型点。
我在中国见过40后出生的企业家,这两年也碰到一些老朋友,我不愿意和他们喝茶,因为看到他们心情很差,见到他们唉声叹气的,他们都说自己很困难,原来所有的赚钱模式变了,这些世界不再属于他们了。
李宁
大家认识这个人吗这个是1949年后中国最伟大的运动员,2008年我们办奥运会,全国找人点火炬就请了李先生,他1990年就创业了,他是中国第一个做个人品牌营销的人。1990年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品牌,品牌营销最早的人。
模仿使我迅速地提升,当你跑到第一名的时候,你发现我没有人模仿,我已经是领跑了。这个行业的趋势在哪里,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在哪里,这个品牌发展应该怎么做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我们中国品牌要打败就要打败欧美品牌。
今天面临困难不止他一家,家电、服装、餐饮等一系列企业面临这样的困境,这个就是产业的周期。同样一个冰箱、空调、洗衣机,在不同的时代活的方式不一样,80年代你极力提高产业线就行,1990年我当记者到家电去采访,我写了一篇稿子,那个老总觉得很好,他说吴记者你来一趟,我有东西送给你,我骑着自行车去,他给我一个彩电票,我当时工资170元,他给一张彩电票顶我两个月工资。
我到海尔,人家说,冰箱里面有一个放鸡蛋的格子,在格子旁边放一个传感器,当你的鸡蛋吃了只剩下两个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只剩两个了,你需不需要补充。如果你的牛奶在里面放到第7天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不能再喝了。未来的冰箱会变成家庭膳食的管理工具,整个盈利模式都变了。
张瑞敏
海尔的张瑞敏先生,他讲过一句很绝的话,自杀重生,他杀淘汰。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断臂重生,还有一个壮士断腕,断一个指头都很困难。68岁的人跟我讲现在要自杀重生,他甚至可以金盆洗手不干了。
今年初他跟李总理汇报说,我做海尔30多年,我一直认为有两个绝杀的武器,第一个,我有8.2万的产业工人,经过30年的训练,全世界最精炼的工人是山东人,纪律性很强。第二个,我在全国有万家海尔连锁店全部是直营和加盟的海尔专卖店,他说这两个是我以前大杀全国的武器,他说今天这两个差点把我干死。
所以他把海尔全部打散变成小微企业,然后做渠道创新。他说我的利润、人员、生产线、研发、物流、品牌、管理全部产生危机,他讲完以后总理很感动,总理说你们看一个企业都敢那么搞,这个就是中国大企业一代的英雄,在它末年的时候,面临一生中最大的危机,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
制造业转型:专业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
前年我在上海讲课,一个浙江温岭做服装老板听我讲课,我说互联网对行业有很大的冲击,我说要转型,他回去就转型了。今年年初来听我讲课,他说亏了500万,他的营业额是6000万。他说网上比线下还难做,首先线上线下价格不一样,经销商体系把我搞得半条命没有了,到了网上发现线上成本比线下高,你要买页面,要搞光棍节的促销,货是卖出去了,赚不到钱。
我说为什么赚不到钱我说2014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是多少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是46.8%,46.8%就是我这个同学付的学费,阿里巴巴赚钱都是我们传统企业付的学费。
我认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无论是品牌还是市场转型,如果你没有进行任何的变革,你做服装、奶粉、饮料的,当你跑到网上的时候,如果没有质量和差异化竞争,你将面临一个价格战,这个价格战中的钱是被平台赚了,你还是一个死。所以传统企业一定不仅仅是营销渠道的危机,你遭到的危机是生态性的危机,所以你要转型是生态型的转型。
过去一年半张瑞敏去了青岛的一家企业9次,这是一家做了30多年的鞋服企业。5年前老板女儿回来接班,原来是一双板鞋、一套西装做5万件去销售卖不掉就留在渠道里。他女儿说,你看一件服装我生产线出来200块,商场卖2000块,其中一半是渠道成本。
5年后的今天张瑞敏为什么去9次,因为这家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化转型,如果我说需要一件西装,她派一个人过来把我的尺寸量好,量完以后把我所有的数据变成一个产品扔到他的生产线上,一个礼拜以后可以为我这一个人定制这一件西装,她现在一天可以接受2000件单品。当这2000个数据扔到网上的时候,意味着她的供应链、数据计算、物配各流程全部要进行再造。所以她那个工程叫3D智能服装工厂。
我说你做这个工厂和原来的工厂有什么关系,她说没一毛钱的关系,是全面新建的。这意味着她能这么做的时候,其实是打破了传统家电企业或者服装企业这些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基本逻辑,集约化逻辑就是我大规模生产标准款式来获取利润,这样的模式是的单一定制大规模的生产方式。
我们在顺德还见到一个企业,还专门为他出了一本书,两年前我们发现这个案例。顺德是全中国做家居企业的地方,我们坐的沙发、桌子、凳子都是顺德生产的,所有企业都很困难。在过去两年多以来,顺德出现了几家企业做定制家居,有一家很小的企业到去年年底做到20多亿,他们怎么做家居的
原来凳子、椅子生产完之后到红星美凯龙,没有卖完就打折。你现在跑到他的门店里面,你看到很多酗子和小姑娘拿了一个Ipad来跟你商量,根据你家的面积,根据你需要欧式的、美式的、日式的,他说全中国的客厅有180个款式,全中国的中式厨房,无论你怎么调整,100个款式而已,他全部都是数据化,然后就打勾,打勾完成之后就付2万定金。
你可以想象中国的家具企业,服装企业,和全世界第四工业最领先的西门子公司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也要完成上面的转型。第一在中国做企业一定要做专业企业,一定要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你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你内部所有的流程(生产线、物流、管理、OA、财务、学习),你首先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和消费者的关系。
奶粉都能做成这样,当他定制完了以后,其实这个孩子就会一直吃他的奶粉。所以中国所有的企业都在想这些问题,信息化、小制造。
制造业升级:面向中产阶层的性能+品牌创新
中国老板说我升什么级,中国消费者只相信四个字“价廉物美”,价廉物美意味着我高性能产品的同时又要保持低价格,这个在早期是可以的。在今天价廉物美一定是一个伪命题。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中产阶级在中国已经诞生了。
所以这是中国制造两大福音,第一是转型,第二中国出现1亿人口的中产阶级,为我们的升级形成了空间,所以我们说什么叫新制造,什么叫旧制造,中国有没有夕阳产业,中国有没有传统企业我认为中国没有夕阳产业,中国没有传统企业。今天大家回去一定不要说自己是传统企业,如果说传统只有一个是传统的,就是你这个脑袋是传统的。
然后你是新制造还是旧制造,回去衡量四件事:
第一个是定价,未来产品的定价一定要和成本脱钩,我们原来做产品卖多少钱是根据我们的原材料、渠道、税务成本加起来,毛利35%,这个模型肯定不行,因为你所有的成本都会提高,你的成本价格一定会因为同行业的竞争受到遏制,你三年前是35%的毛利,三年、五年以后竞争一定激化以后,你的成本提高,你8%的利润就变成3%,未来一定要脱钩。
第三件事叫生产,有没有从规模化生产变为定制化生产。一套家具、一件西装、一瓶奶粉能做的时候转型就成功了。
第四件事就是技术,最后的1%是不是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随着转型,随着中产阶级的产生,随着中国变成制造业全球第一大国,新一代的制造城市,最终的杀手锏还是核心技术。未来的制造业者在技术上投入的能力一定要有这样的坚决性,这是我们在制造业看到的变化。
危机中的产业:零售服务业
消费业遭到的变化可能跟制造业差不多,发生了四个这样大的变化:
1.渠道扁平化
2014年娃哈哈利润低了8%,这是创业以来遭到的第一次下滑,也是在他的暮年遭遇到了行业最大的问题,因为渠道变了,大量的销售是通过网络完成的。阿里巴巴现在在做一个菜鸟网络科技公司,终极目标中国人在中国任何地方,菜鸟网络24小时送货到你家,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所有的传统模型全部都翻页了。
2.消费社交化
各位所有做品牌的人,今天的中国消费品牌方面出现了两个反转现象,第一品牌反转。在过去农耕文明时期,如果我要开一个店,我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方圆20公里我们的乡里乡亲,无论我是开药店还是卖鞋,所以中国传统的农耕时期品牌都是跟人有关系的。我拿吴晓波的名字为这个产品做背书,我做的是熟人经济。
这就是个人品牌重新实现一种反转,因为整个传播时代是社交网。第二个是口碑反转,在农耕时期说这个鞋子好不好,口碑传播是靠人民口口相传。当我的东西卖到东北的时候,我要通过CCTV,我要通过报纸。今天如果你有一个汽车要发布,你要做一个新闻发布会,现在最恐怖的是当要开新闻发布会时我找不到那个记者是谁。
原来开新闻发布会在中新社请一个人,上海商报请一个人,最多我请一些门户网站,请他们吃一顿饭,第二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这个汽车。现在你请了80个人,消费者还是不会知道你出了一款新车,因为媒介已经完全碎片化了。
3.支付在线化
两件事,第一件事小姑娘穿了一件衣服,你觉得这个衣服很好看,你手机把衣服拍下来,手机马上告诉你,这件衣服多少钱,你可以在什么地方买,这叫图像搜索系统。另外一件事,我对手机说,我想一个小时之内需要一束200块钱左右的花,我直接产生购买,这个是未来非常典型的销售形态,人在运动、娱乐、休闲的过程中发生了消费。所以所有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必须嵌入到社交和支付环境当中,如果你在大潮以外的话,你根本就找不到。
4.供应链社会化
现在在中国做任何东西,从生产到渠道全部都已经社会化了,整个供应链都已经社会化了,我要花10亿做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不用担心我的工厂在哪,我只要回答我这台手机跟其他的手机有什么区别,有没有竞争这件事情在10年前是难以想像的。所以现在渠道、消费、支付、供应链四个领域都发生巨大的变化。所有在做连锁店、渠道的朋友都面临很重大的困难。
服务业转型:重度垂直+社区场景+O2O
消费世代“突变”:8090化+小众圈层化+跨界增值化
我认为服务业未来的转型是重度垂直。这个跟专业公司是一样的,我们未来一个人一辈子一个品牌只能干一件事,未来说我要开一个餐饮店,这句话都不成立,你必须说你要开哪一个领域的餐饮公司。说我要开一个服装店这句话也是错的,你要开男装店还是女装店,你是卖中年装还是老年装这是第一个要考虑的,定位问题。
所以未来你的生意跟信息不对称有关的话,那你企业一定没有未来。未来所有的标准品牌,未来的保险、汽车、图书,只要是跟标准有关的产品,你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润,你的利润越来越低,到后来你的生意就会归零。
有个老板是50后,他可以说是风投行业的传奇,做了30年的洗衣店,开了几十家店,洗衣店很赚钱的。两年前他宣布做一个手机APP,你有衣服要洗,你按一下服务,我就派一个人到你家来,然后拿一个袋子,你可以把你所有要洗的衣服塞在里面,一袋子99元,48小时内洗好再送到你家里来,去年估值2亿。我问老板,凭什么资本市场看重你他说事实上这是一个家庭入口。一家传统到不能再传统的荣昌洗衣店,完成了一次重度垂直,跟社区场景有关系,当这个完成以后,他可以说我是估值几百亿的家庭入口。
我们前面讲的是商业模型,回来再讲消费者本身,消费者本身过去两年里面,我觉得出现了变化第一个叫890化,第二叫小众圈层化。什么叫890化,去年我在上海做过一个演讲“把世界交给80后”,这部分人接受过完全的大学教育,10年之内就把前一辈干掉了。
看完《归来》之后去看《小时代3》,我被我女儿押着去的,我说丢不丢脸去看《小时代》,我看20分钟就要出来,女儿看的很起劲,我就只有玩手机,电影放完了,手机也没电了。但是票房5个多亿。我们现在卖一瓶饮料他的形状是什么样卖一个服装,卖一辆汽车他的色彩、性能、消费需求是什么都是以80后、90后为主。
中国是创业大国,创业者100%是80后,中国旅游人口80%是80后,整个时代发生变化了。我很多60后、50后的朋友碰到我,他问我怎么理解80后、90后,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后来我回家跟我爸爸吃饭,我看到他衰老的容颜,我说这个老爷子一辈子没有理解过我,我也不能理解我爸爸,我和爸爸最多能够达成和解,但不能实现理解。
我想我面对我鲜花一样的女儿,我能理解她吗我是不能理解她的,她也不能理解我,我跟她最多能达成和解。再有50后、60后的朋友问我的时候,我说达成和解,不要理解80后、90后,我们就把世界交给他,怎么做品牌,怎么做渠道,这就交给80后、90后。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圈层化,今天都是品牌的专家,我认为从此以后没有大众品牌,没有大众营销。
中国现在高净值阶层200万,富裕阶层1000万,中产阶级1亿,学生、屌丝、农民,每个人在不同的圈层里面,我喜欢古典音乐,有古典音乐圈,我喜欢足球有足球圈。
新消费还是旧消费,关键的四个问题:一、中产消费在总营收中的比例是否提升二、社交化传播是否成为二度营销的主要模式三、社群关系有没有实现O2O化四、软能力增值是否高于店铺及人力成本递增
危机中的产业:金融业
金融业发生的变化和制造业差不多,我认为从今往后中国将有一个产业资本主义时代。在过去30多年,中国赚到的钱都是在产业里面,从今往后,所有的产业都以金融产品的方式出现,你要么是上市公司,要么是金融衍生产品,这是非常大的空间。在未来10年内,所有的产业都会金融产业。
中国未来是多元化、全球化的市场,我们个人面对财富和金融理财的能力也在提升。我们要积极拥抱产业泡沫。到2020年,传统银行将失去35%的份额,四分之一的银行将消失。二十年后,传统银行可能消失。
金融业转型:网络银行+在线支付+大数据
2014年7月份阿里巴巴推出一个产品阿里巴巴无抵押贷款,阿里巴巴九几年创业的,他上面有几十万家做外贸的中小企业,阿里巴巴说外贸企业要贷款,你在这个平台做1亿美元的生意,我可以贷款给你,最高可以贷到1000万,他是不需要利息、抵押。但是遭到了几大银行的反对,因为他彻底违背了传统银行的贷款逻辑,需要看资产,看你生产线,有没有土地、抵押、担保。
今年阿里说什么都不需要抵押,我只要你在过去十年、八年你做生意的信用记录。我想我要借钱给另外一个人,他家里有多少钱跟我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你过去借钱的时候有没有还钱,你的信用是我能不能借钱给你最重要的依据,而不是你家里有多少房子多少地,阿里为什么能做这个事儿因为有大数据。
美国现在有一个保险公司很好玩,今年初推出一个产品。我们都有汽车吧,每年都要交车险,我们交车险的时候每个人都想一件事,我这个车今年实际只开了三个月,但是我要交一年的车险。旁边出租车司机开了12个月,他跟我交一样的钱。这家公司就在你车里装一个传感器,你开得多,交的多,开得少交得少。
最后讲下城镇化。1999年以后,中国地区所有城市化的成就基本上体现在中国排名前7的大城市。大中城市是不动产增长的动力,未来可能会有变化,未来是城市化向城镇化的转型。城市化的建设有70个城市向2900个县转型,产业的下沉和西迁北移,公共配套的完善,人的现代化。
今天,我花两个多小时跟大家讲当今中国的现状,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没有夕阳产业,没有传统产业,有的是生生不息的创新与对旧模式的颠覆。未来所有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都将经历非常痛苦的转型和升级,我认为起码超过一半的人5年后会离开这个会场,但是留下来的人会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中国,也希望大家在这一轮转型中胜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