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的临床辨治模式主要有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症论治、微观辨证、偏方治疗、意会治病等6种。这些模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临床上不能机械地分割、彼此孤立,应把它们融合起采,做到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正方”和偏方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知常达变,充分发挥医者的主观能动性,突破思维定势,不断创新发展。内涵是“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
中医诊断学落脚于对病人具体的诊断过程,而且有其特定的诊疗手段和病理理论
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针刺按摩推拿)系统是知名中医院校与临床医院的专家学者们基于10多年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从万余例临床案例中筛选100余个典型案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模拟中医临床诊疗过程,并能进行评分管理的训练系统。
本系统可以像真实临床接诊病人一样,将临床案例数字化,虚拟化,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结合现代检查工具、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将病例真实再现。
本系统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接触到尽量多的典型病例,并让教师在学生接触到真实病人之前对其所需的知识储备情况能够更好的了解。借助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学成果,并汇集中医院名老中医300多个诊断案例,构成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知识库体系。
学生训练系统模块,学生能实现以病例为单位的诊断、治疗全过程仿真操作,包括:①中医诊断(病、症)和西医诊断②中医治疗(治法、主方、药物)和西医治疗(治疗方案)③对疾病转归及预后的分析④护理要点。
在诊断、治疗的每一个过程,设置参考答案,由学生自行对照,以便及时修正自身错误。
其中,对于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这个环节,设计多种诊断手段,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体格检查、心电检查、化验检查。对这些检查的结果,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方式表现。
考试模块分为仿真考试和理论考试。
仿真考试部分,由教师将用于考试的病人资料输入到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虚拟病人,或者从已有的虚拟病人库中挑选一个,作为考试的试题。
理论考试部分,包括客观题自测和仿真考试,客观题自测通过选择题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考察,并对照标准答案作出自动评分。
目前系统的临床病例主要包括内科五大系病证:心系、肝系、脾系、肺系和肾系,典型病例100余例,涉及感冒、咳嗽、喘证、哮病、肺胀、胃痛、泄泻、胁痛、心悸、胸痹、眩晕、中风、水肿等20余个中医病种。系统的临床案例有可持续扩展功能。统包含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功能,同时加入了临床使用的西医的常规检查手段作为辅助。系统通过模拟中医临床诊疗过程,完备的评分细则,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以及住院医师的采集病史能力、临床诊断能力、辩证分析能力及选方用药能力,切实发挥实训作用,从而全面掌握中医诊治疾病规律。
本系统是训练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综合软件,由教育部高教司课题项目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立项设计开发。
包括多个经权威医学专家审核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思维病例及中医医案,可训练并提高学员临床推理能力。病例全部采集自真实病人数据,适用于医学生、实习医师、低年资医师以及执业医师考前培训。学员可以通过对中医四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收集到的资料综合分析,运用病位、病性或六经等多种辨证方法进行分析,找到线索,最终获得最优的诊治。
一、教师机:
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包括专门针对教师开发的病例编辑功能、专业级的全面完整的统计功能、评分体系以及各种后台管理功能。分为思维病例和中医医案两模块,实现多种训练目的。
1.思维病例:
一.病例编辑:
1.诊断分析包括:病位,病性,病理因素,基础证候,证候诊断,中医疾病,西医疾病,其他辨证法。
2.每种诊断分析中均含有相应的诊断依据,包括问诊,望闻切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常用(发病节气,个性特征)等。
3.★问诊问题以中医十问原则进行分类,问题和回答可根据病例及教学目标要求进行个性化修改、添加、删除,不同病例问诊问题不同。可控制直接可见问题的数量(可设置为0)。
4.一般资料包括该病例的基本资料和既往资料表
5.中医治疗包括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和其他治疗:
1)中医药治疗包括:治则、治法、方剂分类、最终药方、选药理由、药物及剂量调整理由、煎服法;
2)针灸治疗包括:治则、治法、选穴注意事项、针灸处方、选穴原则;
3)其他治疗包括:其他治疗措施、护理及对应理由;
6.★系统自带有问诊库、体格检查库、辅助检查库、治则库、穴位库、方剂库、中草药库、煎服法库、药物价格库等常用模版库,数据量非常庞大,教师可进行个性化修改。
7.客观题教师可根据该病例学习要点设置客观题供学员练习使用,其中包括题目、答案、答案解析
8.病历书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两种病历,完全按照医院实际写法要求书写,使学员病历书写规范化
9.分值设置包括:辨证思维分析,方药辨证治疗,临床分析判读,其他辨证法,病历书写,客观题。可分别设置各项权重比例。可通过调整各个评价系统的权重,实现不同侧重点的考核。
10.★系统可根据用户需要,个性化制订医院、社区可以做哪些辅助检查,自行设计辅助检查化验单样式,更改其数值,编辑实验室检查项目的费用。
11.★可以对患者一般资料、望闻问切、辅助检查、治法治则、组方用药、针灸处方等资料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辑。
12.★可根据病例教学要求,将部分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强制学员进行解读分析。
二.考核:
★1.考核管理:教师可在网络上发起统一考试,实时监控全体学员考试进展。
★2.考试沟通:通过电子举手功能教师与学员可以实时互动。
★3.补考管理:如果有学员迟到或未参加考试,教师可以允许其进行“补考”。
三.病例评分:
★1.综合评价体系可从总体评价、辨证思维分析、方药辨证治疗、临床分析判读、病历书写、客观题共6个方面对学员能力进行评价,支持计算机自动评分及教师手动评分。
2.可查看考生诊断思维树,了解考生的思维诊断过程。
四.成绩查询:
教师可查看学员操作结果,系统自动保留每次考试的详情,包括每个学员的总体情况和各部分评分的详情,可打开进行更细致的查看。
五.统计:
考核完成后,可对学员之间、不同整体之间进行细致科学的统计,能展示具体的量化数据,能自动生成多种专业统计图形
六.对比分析:可创建分组;查看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标准差。有图表直观展示。
七.系统提供班级管理、教师管理和学员管理功能,可对人员进行批量化管理。可创建新的学员账户和密码,可以修改或删除旧的账户信息。
二、学生机:
学员可以进行自我练习和参加教师发起的网络性考核。病例分为思维病例和中医医案。思维病例以望闻问切四诊的形式,全面展现虚拟病人的接诊过程。中医医案按照中医执业医师考核要求设计;
一、思维病例:
1.问诊:包括一般问题和更多问题采用口语化的问答形式,涵盖中医十问等,问题全面。学员可以根据病例病情及诊断思路,有侧重点的进行问诊。问诊问题可根据学员思路进行智能搜索,操作简单方便。
2.★望闻切诊:病例包括仿真人体,为了查体方便,望闻切诊时全身分为32个片区,可进行整体及局部望诊、脉诊、舌诊、身体多部位触诊、闻诊,采用多种多媒体形式展现病人典型体征。
3.★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分为10个片区,学员可以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
4.辨证诊断:利用辨证法分析得出辨证结果是主要诊断或鉴别诊断。主要诊断可手动输入添加辨证分析内容,包括病因病机概括,病位分析,病性分析,病理因素分析,病理演变。
5.★治疗:治疗从多个方面给出处理方案,包括中医的治法治则、中药处方(需选择方剂分类、原方,并可进行药物和剂量的加减)、针灸处方(写出主穴、配穴,说明选穴原则),还可以选择西药、手术、建议,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6.辅助检查包括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免疫学、病原学、放射、超声等常用的2000余种检查,以仿真临床化验单、报告单的形式显示,带有抬头、临床意义、正常参考值和参考价格。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7.在整个资料收集过程中,可根据获得的四诊信息、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资料,利用多种辨证法进行辨证分析,最终确定中医的疾病诊断、证候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8.★诊断分析:根据获得的病史信息,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可随时添加病位、病性、病理因素、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并且新添加的病机三要素可作为辨证思维的依据继续使用,可随时获得新的线索排除或支持某项诊断。练习时可查看专家解析,了解教师诊断思路,并对自己的思维加以辅导。
11.★学员练习/考试过程中,系统提供“操作记录”“备注”“电子举手”等功能,“操作记录”是指在训练过程中系统随时自动记录学员的操作,可随时查看,“备注”相当于学员在考核中的“草稿纸”,可将某些怕遗忘的信息记录在这里供自己查看,电子举手是考核时学员通过这个按钮向教师提问。
12.操作时可根据接诊获得的资料进行病历书写
13.★学员的诊断思路会生成诊断树,将抽象的辨证思维过程,以树状结构非常清晰明了的展现出来,方便学员随时查看。按照思维步骤,系统自动填入学员的操作内容,尤其突出病机三要素和舌诊、脉诊的分析,供学员查看;练习完成后学员可对照诊断树进行反思,教师也可通过其快速明了学员思路。
14.考试后,学员可以查看各个部分得分情况以及个人在班级中排名、各部分所占排名,并配置图形进行分析。
15.学员完成病例后,可以查看系统给出的推荐答案。学员可针对其不足的地方,对照答案进行自我剖析和反思。同时系统记录的学员的思维过程,学员可以查看,进行自我分析,查找不足。
16.学员的成绩可以查看,也可以以整齐的格式自动排版,供导出、打印。
二、名老中医医案:
由国内知名中医专家提供真实病例,学员在练习该病例时更方便直接的学习名老中医的诊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