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为百兵之首,十八般兵器的头一名。历史悠久,门类众多。下面小编就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我国的传统刀具。
雁翎刀;雁翎刀盛行于明朝时期,是明朝士兵的标配武器。雁翎刀刀身挺直,但刀尖处有弧度。外形与大雁的翎毛相似,所以命名为雁翎刀。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曾有诗道: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说的就是这种刀具。
清代柳叶刀
柳叶刀;柳叶刀外形就像一片柳树的叶子,所以命名为柳叶刀。柳叶刀也曾在明朝盛行,主要装备于步兵和骑兵。刀身有一定弧度,曲线符合现代的力学原理,砍杀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刀身比一般腰刀窄,比日本武士刀要宽。使用起来及灵活威力也较大。
朴刀
朴刀;朴刀又称太平刀,清末太平军起义时所用的这种刀较多。朴刀的手柄比普通的单刀长,比大刀短。是介于长刀与短刀之间的一种兵器,使用技法与大刀类似。使用时双手紧握刀柄,所以又称“双手带”。
陌刀;陌刀现已失传,是唐代盛行的长柄刀的一种。最初是为了对付骑兵所用。这种刀具在战场上“下砍马腿,上斩人头。”是对付骑兵的一大杀器。据记载:陌刀长七尺,刀身三尺,重十五斤(相当于现在的20斤左右)。如此沉重的刀具,在唐代也不是人人都用得了的。“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就算是唐代大力士使用,也要依靠腰力来增加威力。
大环刀;大环刀又称九环刀或者摇环刀。刀面较大,刀背处一般有九个钢环,舞动时钢环震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清末镖局的镖师使用的也是大环刀,但因钢环发出响声会引起敌人警觉。所以镖师们就将钢环摘除后使用。
苗刀;苗刀并不是苗族所创。因为苗刀刀身修长,外形与田间的禾苗相似,所以命名为苗刀。苗刀属于灵巧型的刀具。因为重量较为轻巧,砍杀时威力较小,所以苗刀一般比其他刀具较为锋利。与锐利的刀锋来代替了重量上的不足。明代抗击倭寇时,用此刀具,无往不利。
少林戒刀
戒刀;戒刀一般为僧人所用,本意是用来让僧人切割衣服,或者剪头发指甲的。不能用来杀生,所以称为戒刀。但《水浒传》中行者武松的常用兵器就是两把雪花镔铁戒刀。鲁智深除了所用的禅杖以外,以配有一把戒刀。
关刀;关刀又称大刀,相传为关二爷所创,所以命名为关刀。(但史书中关羽兵器并非为大刀,具体何物,无从考证),关刀由刀头、刀身、刀柄三部分组成。一般作为马上兵器。主要使用技法有:砍、劈、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