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星宿(xiǔ)斋公(zhāi)阎王(yán)轩敞(xuān)
B.兀自(wù)报帖(tiě)侥幸(jiǎo)簿子(bù)
C.掼在地下(guàn)带挈(qiè)相公(xiāng)行事(xíng)
D.解元(xiè)碇子(dìng)拙病(zhuō)桑梓(zǐ)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唯唯连声腻烦窥见庖官
B.恃才放旷逞辨商酌麾军
C.尖嘴猴腮磕头沉吟诈败
D.面面相觑作揖讳言嗔怪
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4分)
惇()寻()
谆()峙()
4.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是()(3分)
A.(范进)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B.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C.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D.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B.《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第一部短篇讽刺小说。
C.《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D.《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6.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
(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维护显现B.检测维护显见
C.检测维持显现D.监测维持显见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8.从句式的角度看,填人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
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
A.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我...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根据提示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的成语是“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的成语是“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3、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二句,填写在横线上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拭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①,。
②,。
4、更深月色半人家,。今夜偏知春色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在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打黑除恶的hào①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zhōnɡ②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这样的好干部的拥dāi③。她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公安局长的kǎi④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①②③④
3、名著阅读根据下面文字,写出A、B两个人物的名字。(2分)
A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B叫:“兄弟,俺自从你受官司,又无处救你。打听得你刺配沧州,便来开封府前寻你,却撞见酒保来请两个人,说话,酒家疑心,恐这厮们在路上害你,就一路跟了来。”
A、B、
4.教师节,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2分)
5、仿写。要求句式相同,字数一样,内容新颖独特,有创意。(4分)
例句: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仿句:宽容是。
6、请运用对仗知识对下联。(4分)
A.绵绵春雨润万物;。
B.现在多流汗;。
7、赏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分)
①、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也是一幅优美的图画。诗的前两句...
09-12
八年级上册复习试卷--第四单元试卷之6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翩()然萌()发褶皱()潮汐()
2.完成词语填空。(4分)
销声迹风雪途周而始草木枯
耳不闻五彩斑无动于在难逃
3.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①牧人驱犊返,。
②,波撼岳阳城。
③乡泪客中尽,。
④,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不知转入此中来。
4.看下面的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结论:
5.仿照例句,以我国古今的发明创造或杰出人物为对象,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写三句连贯的话。(3分)
例句:我们有雄伟的万里长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
仿句:。
二、现代文阅读(51分)
(一)(18分)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6.第①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传语”、“暗示”、“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____________遥相呼应。(2分)
7.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3分)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8.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2分)
9.第①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10.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hóu)知识。
B.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zài)途的寒冬。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shú)和两栖(qī)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轻轻松松嚼(jiáo)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jué)一下是什么声音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物体震动无动无衰B.难逃扼运在却难逃
C.束手无策啸聚山林D.天衣无缝消声匿迹
3.指出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2分)
(1)美国政府正在()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A.酝酿B.准备
(2)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
A.灾难B.厄运
(3)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下,很可能会无节制地()。
A.繁衍B.繁殖
(4)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将()。
A.束手无策B.束手待毙
4.指出下列句中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2分)
A.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B.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C.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D.候鸟也来得越晚。
相同的:________相近的: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2分)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________
(2)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________
(3)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________
(4)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
6.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2分)
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2分)
(1)竺可桢,_______家,地理学家。他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_______学的。
(2)谈家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里,介绍了“无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系”,这些现在统称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给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6分)
汲取()机械()锲而不舍()
诓骗()脂粉()孜孜不倦()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上打上“×”号,并将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根深蒂固轻而义举袖手旁观文彩藻饰
开卷有益故弄悬虚穿流不息不求甚解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不求甚解》的作者是邓拓,他的代表作是《燕山夜话》。
4.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3分)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A.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读书使人充实
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C.作文使人准确,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
D.讨论使人机智,读书使人充实,作文使人准确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19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是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
3、名著阅读根据下面这幅图画和旁边的文字,写出A、B两个人物的名字。(2分)
答:
仿句:宽容是
。
7、赏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A.汲取(jí)根深蒂固(dì)持之以恒(héng)
B.诘难(nán)锲而不舍(qiè)味同嚼蜡(jiáo)
C.滞碍(zhì)吹毛求疵(cī)狂妄自大(wàng)
D.诓骗(kuāng)豁然贯通(huò)袖手旁观(guān)
2.多音多义字按所给读音组词有错误的是()
A.处chǔ处分处理设身处地
B.间jiàn间断间接亲密无间
C.模mó模仿模型模棱两可
D.强qiáng强调强大强词夺理
3.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帆风顺模式地大物博B.不知所措创意怀古伤今
C.孜孜不倦灵感前扑后继D.不言而喻推敲自欺欺人
4.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1)是否存在____________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2)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____________事物的真相。
(3)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____________虚心的态度。
A.富余发现拿B.富有发现抱
C.富有发明拿D.富余发明抱
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6.默写
⑴鸡声茅月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山早行》
⑵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⑶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花阴》
⑷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
⑸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浣溪沙》
7.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见了大海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依旧遗憾;,,还是遗憾。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8.中央电视台每天的开播语是“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山东卫视的开播语是“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由这里人海,孔子在这里诞生”。请你为你们学校的电视台拟一个开播语。
二、阅读理解
(一)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
一、(4分)全卷书写分。
二、(22分)语言操练营。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藩篱()绮丽()繁衍()两栖()
褶皱()追溯()遗骸()归咎()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化,草木()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育果实的时期。
3.词语填空。
销声()迹风雪()途天衣无()物()天择
无动于()五彩斑()()耳不闻束手无()
4.文学常识填空。
①《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__________,浙江上虞人,____________、地理学家。
②《被压扁的沙子》的作者阿西莫夫是______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____________家。
5.提取下面文段中的概括句。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了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照下面的文段提供的信息,说说“麦田怪圈”怎样形成的。
牛津大学物理学家泰伦斯·迈登博士认为,这些怪圈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神秘的事物,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在,他正丈量那个直径25步的怪圈。经过十多年的研究,迈登得出结论:怪圈是“等离子体旋风”引起的。它是一种尚未被人类认识的自然现象。
等离子体旋风是带电的旋转空气团。它带电的机理还不很清楚。它有时看上去像个圆柱,有时像个球,还会在天空中闪耀。如果它径直落到地上,就会形成圆圈或螺旋线。在麦田怪圈周围,你再仔细搜寻,也找不到一丝痕迹,连一只野兽的足迹也找不到。这说明,这些圈是从上方垂直降落的东西造成的,那就是等离子体旋风。
等离子体旋风只是一种理论。一些日本同行很认真地对待这个理论。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复制出怪圈,这个非常简单的怪圈直径只有1英寸。但麦田里的怪圈比实验室的圆圈大1000倍,而且有各种不同的形状。把实验室的结果放大1000倍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为什么实验结果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呢对此,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7.请根据下面句子特点,再写三个动物声音的句子。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狗忙着啃骨头,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金丝雀在窗沿唱歌,当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芦花鸡在啄米,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