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从南方萌芽,到处都是计划经济的天下。一个温州草根家庭创业发展的三十年,从一无所有开始,从变卖房产、送女出国,进城捡破烂开始。那是一种跟当下中产阶级及任何时期的普通人截然不用的状态,那是创业家、富人的思维和追求。
创业者三要素专权、远见与愿景
银花表弟阿斌在意大利经商多年,周万顺打算送13岁的女儿阿雨出国,写信与阿斌交流,瞒着银花和初中毕业的16岁麦狗。阿斌来带人的时候,只有万顺一个人决定让阿雨走,麦狗渴望出国赚钱,银花心疼儿子,阿雨甚至在签证后选择逃跑。
万顺的理由是:阿雨聪明,至少在意大利再读三年书,学好知识和语言,能在当地拥有好前程;而麦狗去,一定是打些零工,难有上升机会。果然,阿雨后来在意大利出人头地。而麦狗在国内跟着父亲,也摸索取得成绩。
万顺反问,跟你商量能答应吗。别问是谁了,这房子的钱已经给阿斌带去意大利,给阿雨做路费、学费了,我们也去温州城!
两箩筐挑着全部家当从村口出去的时候,五叔公迎面骂他,这卖祖屋出去的人在村里可是头一个。万顺说,今天能卖了房子,就有信心买回来。随后一段感人场面,叔公给了他一元钱,还有其他乡亲也纷纷掏钱。在当地,给出门人路费是风俗。
而现在,有多少年轻人前赴后继做房奴?广大中产阶级们,为80平米的城市商品房按部就班十年二十年直至退休,生儿育女,美其名曰中产阶级有稳定状态、小资生活和责任感。孰不知,可能错过极大人生机遇,就因为不舍得!
人生和事业、工作,会有无数的选择,需要不同程度的决策。大公司小门店大户人家或穷人家、普通人家,都有这些时候,都需要一个优秀决策者。
都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就是创业家、老板、决策人的引领之功了。
生意无处不在就是与人方便、价值
有几次,我都为周万顺着急,怎么那样呀,还不赶快答应。后来发现自己难免犯了典型的中产阶级四平八稳的思维模式。而周虽一名不文,甚至从未离开古树村,却懂得生意的门道:与人方便和价值。
他成功地帮赵冠球误打误撞修好了拖拉机发动机,省下了三人车费。傍晚到了温州城里,赵妻招呼他们进屋休息喝水。而周万顺带着儿子一定要帮忙卸货。然后被邀进门喝酒,推脱了一番。
后来说到住宿。赵冠球和妻子请周万顺一家睡屋里的地铺或床上。周万顺却要睡那破拖拉机车上,后半夜恰逢大雨,连忙用雨披和脸盆接水也拒绝进屋,非常达观。
他被林老板的气势震住了,但很快有新点子。转身去找老五,愿意把半块塑料布交给他,就为打听刚才骑车来的人是谁。老五跟他说了,万顺真的留下了塑料布。次日,去找了林老板。
后面,看剧集简介,发现第2集刚在温州城开始,万顺第3集就开始去杭州摆摊了,第5集则去上海寻找商机。这就是温商呀!温州人吃苦耐劳,脑子灵光,闯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