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发展改革委(局):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贵州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贵州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实施方案》《贵州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贵州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文件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决定开展2022年全省示范农家乐和民宿评选工作。现将有关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全省评选一批基础条件完备、经营效益较好、服务质量优质、带动能力较强、产品特色突出、管理规范有序的农家乐和民宿,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省民宿、农家乐的品质提升、服务提质、效益提高,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增收,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二、评选对象
三、申报资料
(一)申报表(附件1、2、3)。
分为市场主体申报、市(州)推荐、组织评审、公示发布4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市场主体申报。7月30日前,市场主体按照申报资料要求,对照《农家乐示范标准》、《民宿示范标准》(附件4、5),向县级文旅部门进行申报。县级文旅部门商同级发展改革委择优向市级文旅部门推荐,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通过省级评定的精品级客栈、五星级农家乐(经营户)以及获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十大特色民宿”“特色民宿”和“长征路上好民宿”。
(四)公示发布名单。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官网对示范农家乐和民宿建议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间无异议的则确定为示范农家乐或民宿。
五、资金奖补
获得贵州省“示范农家乐”称号的,每户奖励5万元,获得贵州省“示范民宿”称号的,每户奖励10万元,并颁发奖牌和证书。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部门要高度重视示范农家和民宿申报工作,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加快组织申报工作。
(三)强化宣传、推动工作。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部门要以此次示范农家乐和民宿评选为契机,宣传、引导农家乐、民宿等市场主体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特色发展,提升农家乐和民宿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四)监督检查、确保合法。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获得示范农家乐和民宿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产品内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因管理不善造成自然和文化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退化;3.旅游市场失范,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4.发生重大安全事故;5.侵犯农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6.在遴选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遴选程序和工作纪律;7.其他经主管部门确认不符合标准的情形),将取消示范资格,并视情况收回奖补资金。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省文化和旅游厅乡村文化旅游处
秦珊珊0851—85575439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B区N1栋315办公室
省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服务业发展处
申鹏0851—85281939
附件:
4.示范农家乐评定标准
5.示范民宿评定标准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6月29日
附件1
“示范农家乐”申报表
名称
申报单位
企业或法人名称
详细地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投资总额(万元)
证照情况
□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
项目情况
总占地面积:平方米,经营用房面积:平方米,
庭院面积:平方米,包房数量:间,
餐厅面积:平方米。
建筑属性
□文物保护□历史遗留□民居改建□新建□自有房屋
人力资源情况
员工人数人。
经营情况
2021年营业总收入(万元);2020年缴纳税收(万元);2021年缴纳税收(万元);接待能力(人)。2020年、2021年开票情况。
管理情况
□自主管理
□委托管理:管理公司名称。
获得荣誉
经营主体
承诺
1.本农家乐未违法违规用地和未破坏生态环境。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县级文旅
部门意见
(盖章)
市(州)文旅
农家乐简介
一、主题
农家乐的主题风格、设计理念,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情况。
二、周边文化和旅游业态
周边文化和旅游业态核心吸引物、开发主题和定位。
三、发展现状
1.经营现状;
2.未来发展重点;
3.对当地发展的带动情况。
四、主题特色
包括但不限于住宿、餐饮、娱乐、体验等服务项目,以及网红打卡点等。特色菜品情况、传统文化利用情况。
五、示范性
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产品定位、经营策略、营销推广、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阐述。
附件2
“示范民宿”申报表
□消防许可证
建筑情况
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经营用客房面积平方米,建筑结构栋,楼层层,房间数间(套),床位数张,庭院面积平方米。
2021年营业总收入(万元),其中:客房收入(万元)、餐饮收入(万元)、其他收入(万元);平均房价(元);2020年缴纳税收(万元);2021年缴纳税收(万元);2021年平均出租率;主要营销渠道:。
1.本民宿未违法违规用地和未破坏生态环境。
民宿简介
民宿的主题风格、设计理念,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情况。
2.民宿主(管家)参与经营情况(主人或管家发挥的作用);
3.未来发展重点;
4.对当地发展的带动情况。
四、管家服务
服务能力,策划活动能力、周边文化讲解等方面介绍。
五、主要服务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住宿、餐饮、娱乐、体验等服务项目,以及网红打卡点等。
六、营销模式
包括但不限于线上、线下等营销模式。
七、民宿特点
包括但不局限于民宿装修、体验项目等建设情况。
八、传统文化利用情况
利用传统文化推动民宿发展情况,包括但不局限于住宿、餐饮、娱乐、体验、网红打卡点等。
九、示范性
附件3
农家乐和民宿汇总表
序号
市(州)
县(区、市)
示范优势(描述不超200字)
就业人数(人)
备注
1
2
3
4
附件4
示范农家乐评定标准
一、规范经营
3.服务规范。从业人员着装统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业务技能培训,能主动热情、文明礼貌地为游客提供亲情化、专业化的咨询、引导服务。能为特定人群(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提供特殊服务。
二、经营场所
1.整体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源,垃圾集中收集、分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达100%。外部环境、建筑风貌、装修装饰、设施设备及服务方式等与乡村环境和主题特色应协调一致。
2.建筑协调。主体建筑有浓郁的乡村风情和地方特色,建筑单体的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周边景观环境相协调。装修设计有创意,能体现策划主题。
3.基础设施。提供明码标价的菜单和酒水单。提供打包服务。交通条件能满足宾客出入需求。应具备与农家乐规模匹配的停车场所。家禽、家畜应有圈养设施,并与就餐区域有一定距离。应配备与接待规模相匹配的公共活动区域,且赋有一定的休闲娱乐功能,体现乡村生产生活特色。具备接待旅游团队和小型会议的能力。应设公共卫生间,采光、通风、照明条件良好,无异味,男女分设,配有洗手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防潮、防滑、除臭措施。
4.餐饮设施。就餐区域应布局合理,整洁卫生,采光通风良好,宜设立包间,宜具有乡村或文化特色。
5.厨房设施。厨房布局、流程合理,冷、热操作台、洗池和灶台应分离。厨房应有通风排烟和消防设施,应有符合卫生要求的餐厨垃圾存放设备,并保持设施设备干净整洁。应有专门的食品贮藏、冷冻、清洁设备。设有餐饮污水隔油设施,有完善的防蝇、防尘、防鼠、防蟑螂措施。
三、主题特色
1.主题鲜明。能体现当地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围绕策划主题打造个性化的文化创意。设有庭院、果园、烧烤场地、篝火场地、娱乐室等公共空间。
2.活动多样。设有3项以上活动项目,项目布局合理、安全性好。经营管理人员具备亲子、同学会等小型活动策划能力或周边短途游行程规划能力。
3.特色美食。农家乐材质有机新鲜,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自创特色菜肴。提供多种类的当地特色菜肴,菜品烹调制作应体现农家风味、地方特色。
四、经营模式
1.品牌经营。具备品牌意识,拥有一定的自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带动明显。能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与当地社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能与当地农户(居民)建立利益链接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农户(居民)就业增收。
3.运营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多样化运营管理,能够较好提高销售额,利用农副产品、非遗文化产品、旅游纪念商品、乡村文创产品线上线下的展示和销售。
5.无线网络。区域内覆盖无线网络信号。
6.便捷支付。前台安装消费终端POS机,并逐步实现支付宝等快捷支付方式。
附件5
示范民宿评定标准
二、安全保障
1.建筑安全。合法建筑,并满足有关房屋质量安全要求。2.治安安全。安装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或手机APP版民宿登记系统,并正常规范使用。
3.消防安全。符合消防安全规定,按照消防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基本消防设施,日常维护到位。通过消防审批或备案。
4.卫生安全。民宿服务人员无急慢性传染疾病并按规定取得健康证。配有餐具、杯具消毒设施,并正常规范使用。
三、环境卫生
1.选址选点。依托较好山水环境资源,所处村落房屋立面风格相对统一,乡愁风情较为浓郁。交通区位相对便利,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不在地质灾害隐患区。民宿管家热情好客,地方文化丰富。
2.基础条件完备。水、电、讯、路等基础设施完好,有足够数量的停车位。接待设施设备舒适、方便、安全、完好。
3.整体环境。干净整洁、无污染源,垃圾集中收集、分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达100%。
4.绿化美化。注重绿化、美化,庭院漂亮。
四、建筑设施
1.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有地域特色、与周围环境协调。在保留原貌方式的基础上,主体建筑设计具有乡村风情和地方民俗特色,或能围绕鲜明的主题定位,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性与专属性,打造具有贵州山地特色风格,具备一定的景观美学和文化创意。
2.装饰装修。注重精致细节,室内摆设、用品和室外景观小品有格调,善于就地取材,注重淳朴民风的保持和发扬,做到人居环境和自然、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尤其是要避免商务酒店式装修。有合适的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休闲设施布局合理,休闲元素运用得当。善于利用露台、庭院等公共空间,营造良好、浓郁的休闲氛围。
3.文化内涵。当地传统文化、风土民情、人文典故等能在餐饮、住宿、体验等环节中有所体现。民宿名称、客房名称要独具匠心、耐人寻味,体现主人的创意和心意。标识标牌设计样式富有美学内涵。
4.客房设施。提供主题式客房,自然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如善于使用落地大窗。窗帘遮光效果良好,有防噪音及隔音措施。客房设计温馨,家具等设施品质优良。床上用品质量好,触感舒适。客房配有独立卫生间,卫生清洁,做到干湿分离和防滑处理。
五、管家服务
1.亲情服务。工作人员态度亲善亲和、主动热情、文明礼貌地为游客提供亲情化、专业化的管家式服务,实现亲情化经营。
2.特色活动。具备策划主题活动的能力,能为游客提供不少于2项具备专属特色的文化、民俗、休闲、娱乐、农事等主题体验项目,实现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设计开发特色伴手礼。
3.导览解说。能为游客提供周边旅游景点、乡村民俗风情及乡土特产等讲解服务。熟练掌握游程设计技巧,能协助游客了解当地风情、感受本土人文、开展深度之旅。
五、经营模式
1.带动模式。能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与当地社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能与当地农户(居民)建立利益链接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农户(居民)就业增收。
2.品牌经营。具备品牌意识,拥有一定的自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运营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多样化运营管理,能够较好提高住宿率,发展新业态,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和助推农特产品销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83
建议您使用IE10及以上版本、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