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酒实训总结(精选5篇)

一、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确定学生培养目标

《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前身是《菜肴酒水知识》,在课程改革之前,主要以知识考核评价为主体,要求学生掌握统一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经历课程学习之后,仅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课程所学完全停留在空泛的书面之上,无法提高他的职业技能,对培养职业素养收效甚微,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索课程改革的道路

(一)理论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现以能力培养为宗旨

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1)酒水理论知识模块,在这个模块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作为一名专业调酒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酒水的分类、酒水的认知、调酒工具的操作及使用等。(2)果拼及果蔬饮料制作模块,在这个模块中,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水果拼盘制作方法、果蔬饮料的认知及制作等。(3)咖啡、茶饮料调制模块,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掌握咖啡和茶的分类及认知、咖啡和茶饮料调制方式,拓展学生知识和技能视野,以专业视角学鸡尾酒以外酒吧其他饮品的制作与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4)鸡尾酒调制模块,这个模块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鸡尾酒调制的基本方法、鸡尾酒调的基本原则、鸡尾酒装饰物的制作、自创鸡尾酒技巧等。(5)酒吧认知模块,主要了解酒吧的类型、员工配备、酒水成本核算、酒单设计等。(6)酒吧服务模块,在掌握鸡尾酒调制技巧后,必须要求学生掌握酒吧规范服务以及酒吧管理基本技能,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本模块教学内容包括:酒水服务技巧、酒吧管理技巧、酒吧成本核算及酒水促销技巧、鸡尾酒会服务等。

(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仿真教学

《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作为学生只有通过一定的实操训练,才能获得一名调酒师的上岗“许可证”。根据酒吧的岗位设置,可以用仿真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技能,根据酒吧服务员、见习调酒师、调酒师等不同的岗位,将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段式训练。环节的设置可以根据实践教学的原理,由浅入深,具体项目可以包括:传瓶、示瓶、开瓶、量酒操作规范,雪克壶、波士顿壶手法训练,水果拼盘制作,咖啡、茶、果汁服务程序,鸡尾酒调制,酒会服务等环节。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授课

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改革考核制度,打造创新型人才

(一)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作为一名优秀的调酒师,除了掌握丰富的酒品知识、高超的调酒技术之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内涵范围很广,包括理职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培养职业素养在教学安排上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贯穿渗透在各个教学模块中。

在课程开始初期,对班级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在进行各个模块教学时,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由组长分配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小组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例如在自创鸡尾酒调制环节中,要求每位学生根据鸡尾酒调制的原则,独立创作一款鸡尾酒,小组成员则作为评审,对鸡尾酒的口感、色彩、调制手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组评价汇总给任课教师后再形成最终评价。

(二)改革考核制度,多样化考试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三)持续创新教学,打造创新性人才

课程在课程讲授结束之后,采用举办主题鸡尾酒会作为课程展示的形式,检验学生的酒吧服务、鸡尾酒调制、酒会策划等技能。在鸡尾酒会筹备阶段,从主题选定、现场布置到自创鸡尾酒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突破常规思维,办出特色。从运作最后的课程展示活动中,学生对酒吧各个岗位所必须扮演的角色有了充分的认识,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迎宾、点单、酒吧服务、酒水制作、结账等一系列工作,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经过模拟酒吧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自信心,待走出校门后已经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很快的适应酒吧岗位工作,也使得学生掌握一定自主创业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一、教学思想改革是先导

二、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是前提

新一代的高等教育老师应该应成为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超的“双师型”人才。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可以总结为20个字:“德才兼备、善于沟通、有效管理、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三、教学内容改革

(一)德育教育是关键

无论学生的专业知识多么专,实际动手能力多么的强,但是如果没有最基本的做人准则,那么对于这种学生进入社会后只会是能力越大对整个社会的危害就会愈大;因此德育教育就摆在了关键的位置。

(二)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培训、考试、实践

许多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本校也许不具有培训的条件。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其他机构开展的培训。例如瑜伽、咖啡师培训、武术、茶道、外语,动漫设计,乐器、体育项目等等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去参加的培训和学习。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或地方开展的各种考试,比如会计证、人力资源证、营养师证、乐器学习的等级证、外语学习的等级证、咖啡师调酒师的等级证等等。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培训、考证、工作的机器,而是让学生从中培养兴趣和陶冶性情,在愉快中提升自己。

(三)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和发展兴趣;增加学生有兴趣的选修课程。

有的学生可能什么专业都不想学,他们对以后有另外的打算和追求,只要积极的,就应当鼓励。即使是喜欢抽烟、喝酒、泡吧的学生,也可以正确的对待,是不是可以选修烟,酒的文化和发展,调酒,酒吧文化和经营,可以延伸到营销,管理等专业知识。如果一件事情不是被禁止的,学生或许会渐渐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可以让学生申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学校根据情况开设选修课程和活动。

(四)备课是基础

(五)教学方法改革是根本

现代教育不仅要完成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任务,还要完成发展能力及渗透专科教育的任务,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学法,通过灌输方式,强化知识记忆。但是在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这种传统方法必须加以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在,专科教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已成功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

1.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启发性教学方式,通过课堂的互动和介绍社会上生动的真实案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不容置疑。如法律专业;通过案例教学一方面使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跨越。另一方面,也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课堂中双向互动式的讨论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讨论,从而在讨论中深化学生对律师公证基本理论和基本事务的掌握。

3、讨论、辩论式教学法

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是社会型应用人才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课堂案例的讨论、辩论是培养学生这些最基本技能的最主要的实训方式。

(六)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是必然

加强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根据现有的特点和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借鉴国内外其他院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模块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教师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实训内容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三大模块;其次,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最后,根据每门课程的实训要求,将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都对应一个项目。实践教学一定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品质的培养,全面提高我校毕业生的素质。

(七)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促进

考勤:迟到、早退、缺勤,学生按时上课时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准则。

积极思考:课堂主动回答问题或者课后主动和老师探讨交流。

课堂纪律: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不准大声喧哗、玩手机、睡觉等,这些都是考察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态度:有的学生基础会相对好一些,有的学生可能对某门课程的感知能力要差一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更需要注意同学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进步。

期末考试:坚持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指导原则,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基础课多采用闭卷考试,但应增加试题的灵活度以重点考核学生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专业课考试中,采取闭卷、课外论文、技能面试等综合形式,促使学生既巩固知识又训练能力。无论是基础课的考试和专业课的考试,都需要增加想对应的实际应用的操作能力的测试。

一、酒店专业为什么要重视职业技能竞赛

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观念指引下,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通常包括“中餐主题宴会设计”和“西餐宴会服务”项目,其中“中餐主题宴会设计”竞赛的内容包括接待方案创意设计、仪容仪表展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与制作、中餐宴会摆台、席间服务、现场互评、英语水平测试等环节。“西餐宴会服务”项目竞赛内容是以西餐宴会服务为主,调酒服务为辅,涵盖西餐宴会摆台、台面创意设计、菜单设计制作、餐巾折花、斟酒、调酒、西餐服务英语运用等。

这两个赛项内容,紧扣酒店行业职业岗位要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通过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同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当前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是“为赛而赛”,或者说是为了取得好名次而赛,基本上是“精英式”选拔,绝大多数学生与技能大赛无缘,重蹈“精英教育”的覆辙,违背了教育主管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丧失了职业教育的公平性,这样就难免会出现许多新问题。

(一)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出发,是希望通过竞赛促进职业教学的健康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指导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非常辛苦的长期的工作,选拔学生、培训指导学生、备赛等等,无不挥洒着指导老师辛勤的汗水;而竞赛指导老师在学校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任务,再加上指导竞赛,如果学校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就无法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促使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工作中去,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竞赛的成绩。

(二)教师层面

职业技能大赛要求指导老师是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能力,特别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老师,但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普遍不足。再一方面已经参与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又是专业的教学骨干,教学和科研任务或者社会工作方面任务繁重,无法平衡指导竞赛工作;而刚进校的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少,学校对于比赛成绩过于看重,往往会对竞赛成绩提出较高要求,面对比赛成绩的压力,年轻老师出现畏难退缩情绪,这种情况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非常不利的。

(三)学生层面

三、“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实施“课赛融合”的教学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将竞赛“日常化、平民化”,把竞赛项目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学生人人参与、天天参与,具体做法归纳如下。

(一)设计“课赛融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竞赛所需技能类课程的分类研究,对技能竞赛的课程模块进行优化重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施“课赛融合”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的设置到教材的选取,再到具体教学内容的实施都要围绕大赛技能要求为中心来进行。

(二)“课赛融合”的教学措施

将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内容与竞赛内容有效衔接。高职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参照,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专业技能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大都被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应努力把技能课程打造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为例,教师根据竞赛要求制定实训课程标准,设计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搭建一个学生参与的平台,将课程学习与技能大赛相结合,把反映特定职业的操作标准和规范引入课堂,课程总目标结合“课赛融合”的特色,在上课时紧密结合赛点来讲解和实践,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课程目标。课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鼓励课堂实训中优秀的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

(三)将技能大赛标准转化为实训项目标准

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根据竞赛标准,将中、西餐技能竞赛的大赛标准转化为实训项目,设计了:托盘、折花、摆台、斟酒、席间服务、菜单设计等六大项目,《酒店英语》课程设计了餐厅服务用语,情景对话、模拟台面主题英语介绍;《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设计自创鸡尾酒调制;《宴会设计》课程安排学生设计宴会主题等实训项目,专业教师将技能大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技能大赛引导和推进教学改革,将技能大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实训教学计划中,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竞赛,成立技能竞赛兴趣小组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近几年来每年举办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如:托盘、摆台操作、餐巾折花等项目技能竞赛,酒店英语口语,宴会主题设计竞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形式多样的课程竞赛,提升了学生技能锻炼兴趣,创造了技能训练氛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五)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1.校内考试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的内容尽量从竞赛内容中选取。对参加各级竞赛实训的学生和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通过申请,可以取代相应课程的学习和课程成绩,实施学分奖励。

2.注重应用考核。如实施项目考核、岗位技能考核。采取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将传统的理论考核改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分阶段、分项目组织竞赛方式的考试。这些考核方式突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促进了“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要经过层层的选拔,最终在大赛现场展示个人技能。一方面离不开学生的刻苦练习,另一方也离不开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指导,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取得佳绩的关键所在。

我校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新进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分别对青年教师在教学、教研及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给予多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外也抽空下酒店和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每次的职业技能大赛,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都积极投入到各个赛项活动中。熟悉大赛标准及要求,就大赛的考核标准进行研讨,讨论每个环节的评分点;指导学生的操作达到准确、标准、符合规范要求。通过大赛即提高了老师的专业知识,同时教师专业技能也在不断提升。

(二)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仅是技能的比赛,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比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成功的重要条件;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辛苦的训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性格,比赛中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摆正心态,集中精力沉着应战,避免在紧张中出错。所以说技能大赛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课赛融合”的教学实施,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创新能力,也为参加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奋力拼搏下,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近三年的国、省、市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餐宴会主题设计项目在2015年的省、国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2017年省赛又以扎实的功力,在强手如云的参赛队中,荣获团体一等奖。西餐宴会服务项目在2016年省赛和国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2017年省赛中又获得一等奖,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关键词】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2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近年来的教改实践,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究。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理论基础

(一)定义与特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主要适合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培养过程,教育计划由教育单位和企业共同商定并实施与管理;生产工作是教育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并占有合理的比例,也是成绩考核评定的重要部分;合作的范围包括课堂教学与涵盖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结合;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员参与相应的社会工作活动。

(二)工学结合理论基础

工学结合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式学习理论。其理论认为,最有效率和质量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这种基于工作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对学习者的刺激最强烈,它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作出自我调整,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从而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目标

餐饮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持续的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必将带动餐饮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调查显示,餐饮企业在经营理念、技术应用方面的变革,使得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娴熟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为餐饮企业发展中的首备资源。在广泛的餐饮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的是餐厅服务、酒吧服务、茶馆服务、营养配餐四个岗位群(见图1),因而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熟练掌握餐饮服务技巧、餐饮产品制作与创新、营养配餐技能和餐饮业基本管理方法的,能够在中高档餐馆及三星级以上饭店,从事服务、产品制作、营养配餐与岗位督导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校企合作,构建与专业岗位(群)工作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社会调研,召开由企业专家、教育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研讨会,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由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课程,构建与专业工作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由基本素质模块、餐饮职业核心素质模块、餐饮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综合实践素质模块组成的立体式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做到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可根据兴趣选择考取餐厅服务员、茶艺师、调酒师、咖啡师、营养配餐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整个专业教学标准中,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为1∶1,确保“餐饮职业核心素质模块”课程50%以上的学时是实践课时,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践及校外企业顶岗实习。鉴于专业总课时有限,首先在进行课程组织和编排时坚持以实用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对某些课程进行整合,做到既拓展学生知识面,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加强原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程内容充分反映餐饮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三)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四)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行动导向一体化教学模式

(五)形成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

(六)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评价考核体系

三、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成立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成立了由政府(旅游局)、行业协会(酒店协会、烹饪协会)、企业(地区的酒店餐饮企业)的专家代表组成的餐饮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对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学标准进行修订,系部规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每学期必须为学生开讲座一次,每年安排学生参加一次大型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成成员实行滚动淘汰制,系部会对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每年的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

(二)建设仿真校内酒店实训中心

专业已建设了模拟宴会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形体训练房、营养分析室、豪华包厢、模拟财务实训室等餐饮管理专业校内仿真实训基地。为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的感受和经验,各教学实验实训室都是按照高星级酒店设备的要求来设计和布局的,并且在校内实训期间全部按照行业和企业标准进行运作,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酒店工作环境,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选择合理的校外顶岗实习平台

针对餐饮管理专业,实习单位主要是宾馆与酒店行业,而宾馆与酒店的服务对象来自社会各方面,如果选择的宾馆和酒店的管理不严,或者声誉不好,那么学生在实习期间,一些不良现象势必会对学生的人身和心理健康造成安全隐患,有的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甚至让实习学生干一些不适合身心健康的工作,对于目前阶段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以及不稳定性,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后果,对于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将产生不良影响,也势必影响整个工学结合的效果。因此,选择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宾馆与酒店,是餐饮管理专业进行工学结合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四)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设“双师型”团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不仅可以带动餐饮管理专业与企业共建实践性教学体系和在学生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专业课模块教学方案的设计,而且还组建了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通过酒店实地锻炼与学习,积累丰富的行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酒店行业技能资格认证;我们还可以组建“行业专家工作室”,直接聘请于国内知名旅游企业的专家充实教师队伍,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熟悉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对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双师型”团队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构建实习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1.“组织管理”:强调实习的组织保障,成立由学院、系、教研室专人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构建实习管理工作的平台。

3.“过程管理”:确定校外实习企业的选择标准、校企双方师资的结构比例、校企双方的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测评体系。

4.“考核管理”:建立实习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强调对学生、教师、实习酒店三方进行综合考评,根据各方面的总结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并做好建档工作。

【参考文献】

[1]饶雪梅.工学结合――构建高职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07(11下)

[2]罗清德,蔡平.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教育应适应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就业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中初级专门人才。酒店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必须建立适应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训基地。本文以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景阳楼宾馆”全真实训基地为例进行探讨。

一、建立全真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二、全真实训室在实训教学中的利与弊

(三)适应酒店管理专业实训的基本要求,但欠缺部分实训室的设置。由于景阳楼宾馆全真实训基地主要的生产是提供餐饮与住宿,因此,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实训环节的授课,且能为学生提供托盘基本功、中餐宴会铺台、西餐宴会摆台、餐巾折花等餐厅实训技能和西式铺床等实训项目设施与设备。并且还具有实物展示、演练实训、考工强化训练等多种功能,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但同时全真实训基地由于其社会服务功能不齐全,没有具备相应的酒水酒吧经营设施和资质,也就不具备调酒实训室的条件,不能为“酒水与酒吧经营”课程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

三、酒店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途径

(一)更新与完善设备的购置。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已基本满足绝大部分实训课程的授课需要,但应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际情况、星级酒店的管理规范以及实际教学的要求,不断更新与完善设备的购置,包括进行陈旧设施的维修,新设备的引进;设施设备使用权的分配,以期达到设备的最大化利用,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

(二)加强实训室的网络建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工作中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实训教学带来丰富的资源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带来管理性的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进入了各星级酒店内部的管理之中,因此,应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引入“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同时,还应将计算机应用能力纳入学生的技能考核范围。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只有拥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THE END
1.餐饮服务用语程序态度和规则经管文库(原现...餐饮服务用语、程序、态度和规则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510801-1-1.html
2.酒店餐饮服务标准思维导图模板酒店餐饮服务标准流程 餐饮服务流程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电话响起三声之前接听 与客人沟通固定礼貌用语 如需要客人在线等待,固定标准用语 询问客人详细预定信息(特别注意特殊需求)-如果预定满座,标准用语 重复客人信息最后确认 预定 客人到达服务台在2米之内,目光注视 如果满座,推荐其他餐厅,欢送客人标准用语 询问...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ffdd157e21f5616ce5c2e1
3.酒店餐饮服务用语酒店餐饮服务用语.doc酒店餐饮服务用语 (一) 基本常用语 问候语 1、早上好,先生. Good morning, Sir. 2、您好! Hello. How do you do? 3、很高兴见到您 Glad to meet you. 4、欢迎到我们酒店来 Welcome to our hotel. 5、愿您在我们酒店过得愉快 I hope you’ll enjoy your stay with us. 祝贺语 6、祝贺您! 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108/81371288.shtm
1.给老人上菜祝福语酒店上菜的祝福语1 酒店上菜祝福语 捞拌鲍鱼 祝您一捞 捞财气 二捞 捞运气 三捞 捞福气 祝您 捞的风声水起 财运亨通 求酒店服务员上菜时的祝福语 其实现在高档餐厅一般也不会有这样的服务,如果每一道菜要这样报菜名的话,客人会反感。 当然不会是全部。 服务主要是讲究热情,诚心,及时。 酒店管理给客人赠送菜...http://www.zhufu123.cn/zfy/43151.html
2.餐饮服务礼仪励志语餐饮服务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其礼仪和服务质量对于顾客的满意度和就餐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行业中,职业礼仪和良好的服务意识是每个从业者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将通过分享一些餐饮服务礼仪励志语,以期激励从业人员更加努力地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http://www.yaolizhi.net/lizhi/11590.html
3.餐厅服务行业礼貌用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餐厅服务行业礼貌用语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1) 欢迎用语,如欢迎光临、欢迎您来我们餐厅就餐、请这边走等等 (2) 问候用语,如您好、晚安、上午好、中午好等等 (3) 应答用语,如好的、是的、您别客气、没关系、谢谢您的好意等等 ...https://m.pincai.com/article/1688305.htm
4.酒店客房服务基本礼貌用语(精选8篇)“谢谢您下榻我们度假村” 9)指路用语如:“请您往前走,一直走”“请往这边”“请从这里乘电梯上楼”“请在这里下楼” 10)电话用语如:“您好,鑫海度假村”“下午好,客房服务中心”“请问您需要找那一位”“先生,您要找的人现在不在,请问你需要留言吗?” 11)婉拒语如:“对不起,先生。我还有一件事急着要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oh3sxqc.html
5.餐饮部规章制度及服务规范(精选8篇)十八、不对外泄露酒店的涉密事项。 十九、未经批准不准私自会客,接待亲友。 二十、保持团结,不与同事、客人发生口角。 餐饮部规章制度及服务规范5 一、早晨9:30上班,用15分钟整理内务,于11:20完成卫生,休息可外出30分钟。 二、早餐过后13:00准时到大厅门口立岗到客人来后迎接上楼。(使用标准服务用语,站姿,正确引...https://www.ruiwen.com/word/canyinbuguizhangzhidujifuwuguifan.html
6.餐厅服务礼仪培训内容第三课:员工的仪容仪表,楼面服务基本礼貌用语。 第四课:餐饮服务五大要求及餐厅服务员操作程序。 第五课:规范礼貌用语及操作程序。 第六课:楼面部接待过程(详细讲解) 第七课:对酒水的认识,价格及斟法,对人头马干邑,轩尼诗及威士忌的基本认识。 第八课:席前烹调的准备工作,席前烹调的主要材料及其他配料,高级服务...https://www.yjbys.com/edu/liyi/419494.html
7.餐饮酒店规章制度(精选15篇)餐饮酒店规章制度 1 一、自觉遵守,要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纪律。要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善于学习,掌握技能。 二、要着装上岗,挂牌服务,要仪表端妆,举止大方,规范用语,文明服务,礼貌待客,主动热情。 三、客房服务员,每天要按程序,按规定和要求清理房间卫生,要认真细致;要管理好房间的`物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1028081823_1425888.html
8.餐饮品质服务用语7篇(全文)b.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客人永远是对的为原则,为客人服务,不能与客人争吵,争论。 为什么说顾客永远是对的: 因为顾客支付酒店员工的一切费用,经营开支,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服务质量的标准:a:舒适感b:安全感c:宾至如归感 名词解释: 餐饮品质服务用语 第3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likxehz.html
9.服务行业的服务标准有哪些常见行业的服务理念及经典话术分享→...现在的服务行业已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无论是什么服务,都需要坚守自己行业的服务理念,严格遵守和执行服务标准,给客户带来好的服务体验。那么服务行业的服务标准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常见行业的服务理念及经典话术分享。 目录 餐饮美食行业 服装服饰行业https://www.maigoo.com/goomai/281121.html
10.餐饮服务心得15篇最近我们又学习了细微化服务标准的餐饮服务和服务通用标准部分,在员工手则和饭店行业礼仪规范的奠定下,对我们服务的细节加以补充。从客人进入餐厅,到客人离开餐厅,一个个服务环节阐述的环环相扣。零点服务、自助餐服务、酒吧服务、宴会服务、酒店相关的硬件设施、设备工具的操作、管理,机电等设备、工具的使用,应当知原理...https://www.gdyjs.com/lizhi/xinde/475469.html
11.饭店服务员工作流程(通用11篇)作为一名饭店服务员既是饭店服务人员又是推销人员,饭店服务员的服务工作流程是否熟悉将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最终将影响餐厅的生意,所以饭店服务工作流程是作为一名服务员必须掌握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饭店服务员工作流程,希望能帮到你。 饭店服务员工作流程 1 ...https://mip.oh100.com/a/201112/32299.html
12.餐饮服务演讲稿范文(精选25篇)餐饮服务演讲稿 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你们好! “五.一”节快到了,酒店时刻准备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工作,我们酒店的员工,要以微笑服务增值我们的服务质量,当你向客人微笑的时候,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见到你我很高兴,很愿意为您服务。”微笑体现了这种良好的心境,同时也给客人一种愉悦的心情。记得有一次我查...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yanjianggao/20220113173851_466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