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4D管理”,是指在管理中要实现“四个到位”,即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
1.整理到位
整理到位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必需品以最低安全用量明确标示、摆放整齐;做好清洁。
整理到位做法:
1.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清除不需要物品;
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日常用量;
5.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
整理到位又可以按照四分、五定、一清洁去做。
1)四分,即分类、分区、分层、分颜色;
2)五定,即定名、定量、定位、定向、定流线;
3)一清洁,即工作现场的清洁工作。
2.责任到位
责任到位定义:卫生、设备、服务、安全,责任到人,制度上墙。
责任到位目的:本着谁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把工作流程化、把流程形象化和数字化,让日常工作有清晰的指导。
3.培训到位
培训到位定义:连续、反复不断地坚持把前面2D内容及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新老员工,让员工时刻牢记4D,使之深入人心。
培训到位目的:上对下、老对新,通过培训使员工改变并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养成工作规范、认真的习惯。
培训到位做法:
1、认真落实前面2D工作;
2、分明责任区、分区落实责任人;
3、视觉管理和透明度;
4、制定稽查方法和检查标准;
5、维持4D意识。坚持上班4D一分钟,下班前4D五分钟,时刻不忘4D;
6、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持之以恒:坚持每天应用4D,使4D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7、加强4D现场管理:每季度第一周为“4D加强周”,纳入质量检查的内容。
4.执行到位
执行到位定义:在培训到位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全员互动,用科学的监督系统将4D现场标准长久保持。
执行到位目的:实现现场的整齐划一,整洁有序,真正发挥4D现场管理的效用,使员工养成坚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