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酒店人才紧缺的部门,除了房务部和餐饮部之外,又新增了工程部。人少活多必然导致服务欠佳的恶性循环。而就员工薪资而言,与2017年相比,2018年各层级员工的薪资都有普遍的提升,其中,部门经理的月薪提升水平比较大,基层员工的月薪调整力度最小。
酒店业真的“后继无人”吗
为了培养酒店人才,近年来校企联手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北京联合大学酒店管理系主任、教授田彩云介绍,他们不仅把课程搬到了酒店,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还邀请院校的老师和酒店管理者一同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调查发现,90%的学生都认为通过学校的专业培养他们可以胜任酒店的管理工作,但是今年的数据依然显示只有30%的学生进入酒店行业。影响学生进入酒店行业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人兴趣和性格、工作环境和条件、职业的认同感。田彩云建议,酒店适当改变用人观念,除了让实习生作为正式员工的补充之外,还应对实习生进行专业培养,尤其是职业规划的引领,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
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实习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魏春艳认为,企业真正考虑到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也要知道就业时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中瑞酒店管理学院97%的学生认为第二次实习可以检测自己的职业兴趣,为职业规划提供参考,70%的学生在选择实习行业时就为将来就业的行业做出了选择。“只有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相匹配的时候,才会有更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
在“新鲜血液”补给不足的同时,酒店高管的学历偏低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报告显示,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受调查酒店表示他们设有驻店经理岗位,尽管42%以上的驻店经理有着酒店管理的学习背景,但是48%的驻店经理的学历是在大专以及大专以下的。事实上,一些酒店集团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希尔顿酒店集团一直在跟很多高校建立合作模式,探讨专项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工程部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他们也和高校联合开展了高级管理类别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并选派集团内的酒店高管去进修学习。
提升体验感能否留住员工
近年来,提及员工流失率就让不少酒店管理者感到揪心。报告显示,2018年大部分酒店的员工流失率都保持在30%以下,主要流失的仍然是基层员工,而员工离职的平均工作年限,不足一年的占较大比例。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提高福利待遇、设置激励机制提升员工认可度成为酒店对于减少员工流失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酒店在注意外部激励的同时,也开始通过一些手段给员工在精神上带来一些激励。
如何留住动不动就“闪辞”的新生代员工,90后、95后眼中“神”一样的领导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云学堂顶级顾问韩庆峰分析道,“不要以为不断对年轻人放低标准,他们就会服你,就可以安心留下来。恰恰相反,只有把标准提得更高,年轻人才会觉得在这个行业里可以真正学到东西,才能对他们产生内在的激励。这样的领导者是懂得跟年轻人做交换。对应到酒店行业,就是拿酒店的高绩效与他们内在需求作交换。事实上,对于新生代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幸福感,而货币、特权、认可是开启他们幸福大门的钥匙。比如,有些企业推出了‘无理由请假卡’,而交换的条件是用新生代好的绩效成绩来获得,结果效果很好。”
员工培训如何由被动变主动
首旅如家大学培训总监吴雷认为,员工培训的内容还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高契合度,以呼应企业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