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全集)WORD

1.“舆人”即制造车辆的人、抬轿子的人,都是下等人干的事。

2.“舆人”的议论成为“舆人之论”,“舆论”就是“舆人之论”缩写。

3.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这种舆论代表的是被统治阶层的意见,并没有将统治阶层包括进去。

4.早于舆论又和舆论相近的词是“舆诵”,意为众人的议论。据《词源》记载,舆论一词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

书》,它当时泛指众人的看法。

5.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最早使用了“舆论”(publicopinion——公众意见)一词。舆论是人们在讨论中带有决议性质的一致意见,发挥劝说和劝阻的作用,就是强压给他人的建议,说话时应“更注意人们的公众情绪与舆论。”

6.卢梭,1762年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舆论重要性。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虽有不同,但舆论总归是人们对一些事件的言论或议论,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舆论理解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7.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8.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专著。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德·塔尔德写出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舆论学》,较为完整地揭示了舆论规律,并总结了舆论法则支配新闻报道的大量实际经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学著作。

10.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他认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论。

11.工具说:把新闻业看作社会舆论的工具。

12.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新闻媒介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4).新闻可以引导舆论。一是通过信息流;二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发表意见。

第二节传统社会时期的舆论

一、原始时代的舆论

1.原始社会的人类以自然方式表达共同意见,成为最初的舆论。

当先民形成社会关系,原始舆论才能出现。

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前提。

原始人类的合群性,构成舆论的人际环境。

最早的舆论形态——传说。

舆论形态——指舆论行为的群体方式。

“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传说都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舆论。

除此之外,还有歌谣、民谣。如:中国流传

下来的最古老的民歌——《康衢谣》

2.这时期的舆论的功能主要是:1.协调劳动、协调生活2.决策功能

3.选拔氏族首领的依据

二、奴隶制社会的舆论

特点:1.阶级舆论的出现

奴隶主阶级舆论的中心内容是忠君、天命和贵贱有序的等级思想。

舆论反抗是阶级社会中人们最基本的斗争形式。

2.调和阶级矛盾的主要舆论形态——游说

游说:以口头劝说方式到处推销意见。这种方式构成了奴隶制社会舆论的主要特征。

三、封建社会的舆论

特点:1.产生城镇舆论2.结社和舆论多元化的萌芽

这一时期出现了“舆论”一词。

这一时期的舆论活动:禁锢与文字狱;东汉末年的清议;魏晋时期的清谈与玄学;明东林党的聚议;明清时代的民本思想;历代的谏官和谏臣。

四、近代社会的舆论

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言论自由是舆论形成的政治保障,也是社会舆论最终形成的充分保证;报纸反映舆论;提出新闻控制思想,主张自由是相对的;舆论控制。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报纸视为制造革命舆论,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无产阶级派:在新闻舆论引导中增强党性;在人民当中实行舆论不一律,对反革命实行舆论一律;重视舆论导向、舆论调查。思考题

1.舆论演变和社会变革有哪些关系?

2.在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舆论多元化的现象?

第二章解析舆论——舆论的三要素

社会知觉:

1.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刘建明)

对某一具体对象发出的意见:

2.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喻国明)

公共意见:

3.舆论是多数人对某一种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储玉坤)

舆论一般意义+导向:

4.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陈力丹)

上述地定义虽出发点不同,但都涉及到了这几个词“人”、“意见”(影响)、“问题”(现象、事件等)。

5.构成舆论的三大要素:

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存在形式(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意见

舆论的客体——问题

第一节舆论的客体

一、舆论客体内涵:舆论要针对的客观事物。这些客体可以是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也可以是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二、舆论客体的特点

(一)公共性

在社会学中,社会中的问题分成三类:一是私人性问题(占97%)二是专业性问题(占

THE END
1.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32期(总期82期)在线培训课程韩文秀还就反垄断话题发表看法。他表示,我国坚持规范和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给资本设置"红绿灯",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过去发展当中的一些盲目倾向、有害因素加以严格整治,目的是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维护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平台经济是先进生产...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08.html
1.深度探讨,评论的评论——言论的力量与影响商务信息咨询评论,是对事物、事件、观点等进行价值判断的文字表达,它汇聚了个人或群体的主观意见,展现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评论的特性包括: 1、主观性:评论是发表者基于个人经验和观点的评价,因此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2、多样性: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观念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评论会呈现出多样化的观点。 https://www.sh51skill.com/post/4648.html
2.社会心理学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把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看成是一种社会交换,看起来是对人的一种讽刺,但是霍曼斯(Homans)和蒂鲍(Thibaut)等人确实证明人的交换性。与此相反,人们对社会影响的看法倒是很一致,拉塔纳(Latanē)提出的社会影响理论就说明了这种影响的大小。 非语言的交流: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常常用非语言的线索...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
3.企业遭遇网络负面评价应当如何应对与维权兰台「知」道知产团队...对于一些明显有违一般公序良俗、带有侮辱性的言语、评价,比较容易识别,如言语上的谩骂、具有侮辱性的贬义词,一般公众可以明显感受到民事主体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害的判断则较为清晰。而在另外一些使用比较中立性、不具有明显侮辱性的语言的场景下,发布者表达出的是一种对事实的观点、看法,没有体现出对民事主体社会...https://www.lantai.cn/news_view.aspx?nid=2&id=883
4.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我对2023年中国新闻业的预测。 643 被披露的与被隐藏的 2023/1/12 被披露的与被隐藏的:当数据成为合法性的核心; 在威权国家,信息披露为什么重要? 信息披露在威权统治中的三重作用; 被“量化”的信息披露以及官僚评价标准; 量化评价的反噬效应; 量化评价的新变化。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5.中国法院网对此,可以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分阶段、分步骤地引入法学研究机构、协会甚至是专业的评估公司等社会中立机构参与对基层法院司法公开机制的评估,这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度可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而扩大;另一方面则应加强对公众评价信息的及时研判,进而对已有的公开机制进行相应调适和补充完善,以形成对于公众评价的二次反馈...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3/11/id/33895.shtml
6.《公共关系学(专)00182》贾玉红JYH^第1章^最新更新:202403“公共关系是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的一种管理功能。 (二)传播论 传播论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比如:英国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Frank Jefkins)认为 :“公共关系就是 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747702&chapterid=1
7.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不同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组织功能,不同的组织战略要求组织要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管理职务的设计,并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安排来支撑。 组织的设计要为组织战略的实施服务,必须服从组织所选择战略的需要。设计适应战略要求的组织结构,是战略实施和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组织的设计要为组织战略的实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mf7aw9p.html
8.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北洛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文)的相关规定,为进一步了解公众对规划的环境影响方面的意见,现将“北洛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内容进行第二次公示,公开本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并征求公众意见。 http://gansu.gov.cn/gsszf/c100033/yjzj_detail.shtml?id=f239fffac99d4d07a90174a7a53519d6
9.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教材考点第六章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巾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它采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让一组求职者进行集体讨论,然后观察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言行。所谓的“无领导小组”,就是指在讨论的过程中,组织者不会为该小组指定一名领导人,而是让大家自由发言。在具体操作方面,通常是将一些求职者(通常为5~7人)组成一个小组,然后让他...https://www.wangxiao.cn/jjs/06520652079_2.html
10.2017年管理学研究生考试备考练习题及答案A. 视情况谈谈自己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B.既然是智囊会议,就应允许畅所欲言 C. 及时提供资料,证明这些意见的错误D. 及时打断这些发言以发表自己的高见 99.经济学含义上的需求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哪两个条件? A. 愿买和想卖B. 有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C. 愿买和有物品可卖D. 有支付能力和愿卖 ...https://www.yjbys.com/edu/yanjiusheng/42327.html
11.公关活动策划(精选15篇)我校的食堂虽不少,但要供应如此之多的学生压力还是有点大,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每当就餐的时间的时候,食堂的秩序就呈现出混乱的状态,仿佛混乱成了理所当然,拥挤的人群给外界带来很不好的影响。这种不好的风气让学校的组织形象破损,大大降低了公众对学校的评价。所以让食堂秩序回归井然是必要的。 https://www.wenshubang.com/cehuashu/3390362.html
12.广告调查范文12篇(全文)这样作出的广告就会出问题, 很难有效达成沟通和共鸣。笔者课后组织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调查得出, 正真的创意核心应为“自由”,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当今社会中, 有些广告使消费者厌烦, 甚至消费者看不懂、不理解其含义, 可想而之其广告效果如何。但是, 在广告界, 依据调查进行创意, 这样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如...https://www.99xueshu.com/w/ikeyqnsv38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