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量及构成变化;耕地面积和农作物品种及其分布;工业设备等等,以了解重要的国情、国力。有些社会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需要比较全面的资料,就可以用普查来解决。我国国家统计局1994年20004年普查项目包括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等5项。其中人口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0、3、5、7的年份实施;基本单位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逢1、6的年份实施。2004年调整后的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具体安排为:一是定于2004年在全国进行第一次经济普查。经济普查以企业事业组织、机关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为对象,主要普查第二、三产业
6、够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例如:要了解全国煤碳的生产变化情况,只要对全国几个大型矿务局进行调查,虽然这些矿务局只占全部矿务局数的一部分,但它们的产量在全国煤碳总产量中占有绝大比重是举足轻重的,对这些重点矿务局进行调查,就可以及时地了解全国煤碳生产的基本情况。对为数不多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就可以对全国钢铁产品的产量、品种、质量等变化情况作出基本分析。对32个大中城市的零售商品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查,可以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商品价格变化的趋势。2、特点重点单位的选择不带有主观因素。重点调查单位的选择着眼于所研究现象标志总量的比重,只要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绝大多数,就视其为重点,而不考虑其它
8、入的、周密的调查研究的方法。2、特点有意识选取调查单位。与其它调查方式相比,典型调查单位的确定,更多地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意愿与判断。但调查单位也不是随意选取的,选择的典型单位在总体所要研究的特征中要最具有代表性,它们的数量标志表现最能反映总体各单位的一般水平。目的在于掌握现象总体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总结经验叟集的资料更多地着眼于“深入”,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可用来研究某些专门问题。如从全面调查的统计资料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对问题的面貌还不清晰,这时就可以深入若干典型单位,进行统计调查,具体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在条件适合时,可利用典型单位的数字推算总体的数字,但只是近似值,误差无法计算。
9、典型调查机动灵活调查内容不局限于数量方面,主要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具体的情况。3、选取单位的方法一一典型调查的首要问题是选择典型单位(1)典型单位有一般典型和突出典型一般典型调查目的若是为了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就应选择那些能代表全面情况的一般典型。突出典型调查目的若是在于总结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就应选择突出典型,即一般所说的先进或落后的典型。典型单位可以是临时选择的,也可以是比较固定的,以便进行连续调查,取得系统资料,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开调查会”、“个别访问法”、“蹲点调查法”等在典型调查中有独特的意义,应很好地加以应用。典型调查虽选取单位不能排除主观性,推断
10、总体只能是近似值,但选取单位数量少,取得资料快,调查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四)抽样调查1、概念抽样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在调查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取得资料,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法。例如:居民储蓄存款调查。所谓抽样,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被抽出来的这部分单位就叫样本。抽样即抽取样本的过程。随机原则不等于随便原则,它是一种客观原则,在抽取中必须保证实现的原则,起客观性体现在一一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单位的中选或不中选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必须保证各单位有相同的中选(不中选)的可能性。2、特点(1)随
11、机性。即它的调查单位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的,不包含人的主观意愿。而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总体中客观存在的具有重点特征的单位;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任务和目的,有意识地在总体单位中选择的有代表性的单位。(2)目的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重点调查没有推算总体的任务,典型调查一般也不用于推算总体数量,抽样调查虽然调查的是部分,但是为了推算总体数量而进行调查的。它是通过样本资料推算取得反映全面情况的统计资料,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抽样调查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运用范围:(1)对一些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可以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全面资料.例如,对某些具有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查,如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