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四和第五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各有特点,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很大差异。彼此不断地相互渗透、兼容、融合,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一、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
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带有革命性的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进入了信息传播的网络化时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迅猛进展,社会对新闻信息需求剧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
1、多媒体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符号进行新闻传播,打破了与传统媒体之间所有的界限,使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报纸、杂志,改变了报纸、杂志等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是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使得新闻能够在视听等方面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感受,实现了新闻多媒化的信息传播。
2、双向互动性。传统媒体将新闻信息硬“推”给受众,而在新媒体上,受众可以按自己意愿进行选择,“拉”出所需新闻信息,彻底改变了“传、受者”的关系。受众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人际”传播信息的状态。新传媒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快捷的沟通。但在新媒体上,从先进的信息技术上讲,能够做到人人都可以信息,可以浏览信息。
5、内容个性化。从新闻传播的内容上看,新媒体更富个性化色彩,并向“个人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说,大众媒体由“一对多”模式正向“多对多”模式和“一对一”的模式发展,新媒体可以实现向特定的一个人特定的新闻信息,许多新闻热点和社会舆论皆从网上开始而起,如“郭美美炫富”、“表哥杨达才”等等,都是由新媒体兴起,最终形成网络舆论的·热点,进而影响到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极大兴趣,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态度的深度思考。
二、新媒体新闻传播的弊端
近年来,新媒体用户正以最快的速度每月都向上大幅飙升,无愧于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宣布,互联网成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体之后为第四传播媒体。互联网突破了以往大众传播媒体,新闻单向传播的模式,使得新闻信息传播具有双向互动的特性。在全新的多媒体时代,互联网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新媒体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弊端:
1、无明显的传播方和接受方。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传播学观点,就是新的传播媒介诞生,都会给人体带来新的延伸,从电视到互联网,技术上的进步可以列举出千条百条,但它使得受者和传者都各自独立,它们之间的依附性正在逐渐地消失。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传统媒体日益失去年轻的读者,传统报业陷入困局,业内就有关报纸前途命运而发出的各种危机论调纷纷出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影响力日渐下降的传统报业,选择了一条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新道路。
2、垃圾信息泛滥。人们共知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比如:垃圾邮件、虚假信息、失实信息、过时信息等等。据统计我国网民每年接收电子邮件约500亿条,其中垃圾邮件竟占300亿条,为60%。垃圾邮件对电信安全、用户的利益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散布的各种虚假信息或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从我国现行法律角度上看,垃圾短信骚扰并侵犯了公民的安宁生活,是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表现
4、可信度不高,选择新闻信息困难。新媒体上信息量大,鉴别信息困难。由于开放性和信息源的多元化,打破了我国原来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信息的局面,使不同渠道,不同立场,真实程度难辨甚至完全虚假的新闻信息泛滥。在新媒体上大众实现了新闻信息权,任何人都可以以新闻信息传播者的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信念等,相当于一个网状的对等传播模式,这就为大量的虚假新闻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对虚假信息甄别和不利信息的及时处理变得非常棘手。由于信息者可以是假名,并且信息商和各种论坛非常多,对不良信息的阻截效率低下,对流言和恶语无法有效及时地制止,有的甚至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5、接收形式的限制。新媒体的新闻传播虽然优势多,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人们必须借助屏幕才能实现阅读,而且视距有限,老人和小孩会受到限制,这就影响了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特点使其在新闻传播方面,我们认为是利大于弊。“沉默的螺旋”理论将不再适用,网上发表言论可以使用匿名,摆脱了社会地位、权力角色的局限性,可以抨击所谓的权威和精英人物,是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传媒。
参考文献
一、媒体融合创造电影新闻传播的新时代
(一)新新媒介促进媒体融合
(二)中国新媒体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中国新媒体快速的发展,通过技术的更新,媒体不断融合,建立信息者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二、电影新闻传播的时代特点
由于新新媒介的出现,智能手机的使用,让受众在屏幕之间就可以触摸到电影新闻的信息。电影新闻在媒体融合时代呈现出便捷性、互动性和自发性等特点。
(一)便捷性
(二)互动性
(三)自发性
在未来的电影新闻中,具有原创性,能够讲好电影新闻故事的信息将会得到快速传播。这是媒体融合时代电影新闻传播的特点,作为电影人在如何做好电影故事的同时,也要掌握电影新闻传播的规律。
三、电影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电影排片量的逐年增加,世界各地举办多样性电影节,世界电影交流越来越多,电影宣传不仅迅速而且具有文化性。电影特殊的形式,互联网的便捷,新媒体的刊发,电影新闻的传播影响了世界人心灵的交流。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迈入新媒体时代,可以更加快速地接受新闻信息,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新闻资讯,新闻传播模式对人们的新闻接受模式起到了巨大地改变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新闻传播模式,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特点分析
(一)新闻传播时效性增强
(二)新闻互动性增强
(三)新闻数字化加速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媒体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数字化加速发展是新闻未来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除了文字和图片,还有视频、声音等,新闻更加生动化更加真实化。新闻数字化加速既体现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变,也体现在新媒体的数字化发展。其次新闻数字化加速发展除了体现新闻传播模式,还体现在新闻传播媒介。以前只有报纸、电视、广播等,以电视机和收音机为主,新媒体时代有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多种新闻传播媒介。
(四)新闻传播的全时性
(一)自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运用
(二)提高新闻的深度和价值
(三)契合新闻读者的阅读习惯
新媒体时代受众接受新闻的形式多种多样。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改变,受众更愿意看简洁而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会对一些新闻信息自动屏蔽或者略过。因此,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一定要契合新闻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对新闻的采写过程中,要及时地抓住新闻事件的重点,挖掘出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价值。其次,新闻编辑过程中要做到简明扼要,用最简洁的新闻语言表达出新闻事件的价值。特别是新媒体时代,要做好新闻传播的分类,根据新闻事件的类型,做到有效地新闻整合,将新闻合理的归纳,实现个性化新闻传播,让读者实现个性化阅读。特别是对重大的新闻事件,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帮助读者详细地跟踪新闻事件,及时掌握新闻发展动态。甚至可以延伸阅读,加入新闻链接,扩大读者的兴趣点。
4结语
参考文献:
(1)新媒体的概念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前提之上的,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双重条件之下,新媒体逐渐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产生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出现的,一般来看,新媒体是一种可以向受众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通过更多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推送的媒介。例如,网络、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智能产品的出现,都可以称为新媒体。它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要求和生活特点,进而可以更为有效的满足当代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要求,从而有效地实现和弥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不足和劣势。
(2)新媒体的特点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问题
三、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变化
(1)传播方式的变化
(2)传播方法的变革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传播方法与从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方法具有许多的弊端,而新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传播方法的变革,可以有效地推进电视新闻的传播。人们可以在更多的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也可以有效的把握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向。现在的传播方法包括互联网传播,这样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方法,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实现了很大程度的一个跨越,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传播方法的不断深入变革,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进行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传播方法背后,电视新闻的传播更加具有推广意义,人们获得的新闻内容,也将更为全面、真实与直观。
(3)传播内容的变化
四、结束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谢耘耕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