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版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第一章传播概述

第一节、传播的含义

1、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2、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史,突厥传》。

3、传播的特性:(1)形态多样性: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写信、作文)、图像传播(绘画、拍照)

(3)行为伴随性:行为离不开传播、行为本身就是传播

(4)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

(2)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

(3)仪式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4)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5、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1)与信息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2)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生物传播、人类传播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只是广义的传播中的一部分,即人类传播,传播学,即人类传播学

(4)传播定义: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行为;

狭义:人(自身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

第二节、传播的类型

1、从符号角度:口语、文字、图像、实物

语言传播(口语、文字)、非语言传播(图像、实物)

从性质角度:人类传播(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非人类传播

2、人类传播的划分方法:

(1)二分法(技术、手段):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四分法(范围、规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

3、自我传播:最小是一种传播,是非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至少两人以上,下限明确,上限模糊,无明确的群体正式的组织

组织传播: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之间的传播,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公益组织、互利组织等

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优点:快、广、多、好缺点: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

第三节、传播的结构

1、传播的三要素说:传者、受者、信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

2、模式的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

3、传播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一)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

不足:1)是单向未双向2)是孤立未联系3)静止未变动4)只是环节不是要素

(2)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

讯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讯息

(二)控制论模式传播的要素,内部结构

(1)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美)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加入反馈,强调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传播单的概念

(3)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

(4)丹斯的“螺旋形上升”模式

(三)社会系统模式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

(1)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

(2)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第四节、传播的功能

1、二功能说

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E托尔曼,人类的说话是工具,为应对环境,父母催孩子起床、马路上的问话

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W斯蒂芬森,提倡游戏理论,调节身心

另瑞士皮亚杰将儿童的谈话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

2、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1)个人层次工具性传播:了解环境变动消遣性传播:调节身心

(2)组织层次工具性传播:为决策提供依据消遣性传播:调节成员情绪(3)社会层次工具性传播: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消遣性传播:提供娱乐或调节社会大众情绪

3、传播的四大功能说

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承社会遗产,是由拉斯韦尔提出,C赖特增加提供娱乐

4、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

相对性:传播功能与内容的对应应关系,是相对的,即消息可有劝服功能,

言论可有新闻功能,知识可有娱乐

功能,寓教于乐.罗马帝国的贺拉斯

双向性:传播大多是双向的,交互的

6、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代表人物:拉扎斯菲尔德、默顿

(1)授予地位:无论人个、组织、事件,一旦被媒介传颂,即名扬天下(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违背社会规范且坚持不改的行为,一经媒介曝光,则可望迅速、有效地得到制止

负功能研究:

两个环境理论:李普曼《舆论学》:一个现实环境,一个虚拟环境(未到上海,通过渠道对上海有认识)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善人生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和自我达成预言:默顿,医院把两病员化验单弄错,病了没病了,没病了却有病了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第一节、世界传播学沿革

1、19世纪末逐步形成,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1943年施拉姆创办世界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

2、传播学起源于欧洲,诞生于美国,流向美洲,传到欧洲,进入亚洲

(1)达尔文的进化文论,1859年,《物种起源》及《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2)弗络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其他欧洲先驱:孔德、涂尔干、塔尔德、西梅尔

塔尔德: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模仿理论西梅尔:德国社会学家,网络理论4、传播学的奠基人:(1)拉斯韦尔5W模式美

(2)勒温把关人理论,又译卢因,美,场论,群体动力论

(3)霍夫兰劝服研究美实验是观看影片《我们为何而战》鼓舞士气

(4)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

《人民的选择》

(5)李普曼与《舆论学》美议程设置提出虚拟环境和刻板印象受《梦的解析》影响深

5、传播学的创立者:施拉姆伟大的概括者《大众的传播学》《传播过程和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

THE END
1.面向实践的艺术传播学“三大体系”构建回顾这三个时期的学科构建,学界一方面积极引入西方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基于飞速变化的媒介技术和日益复杂的艺术传播实践镜像进行思考。两方面的思考都涉及艺术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西方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影响,源自1982年5月5日美国大众传播学者、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威尔伯...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5/t20240524_5754382.shtml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的答案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改题答案吧。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物理信息 B.生物信息 C.社会信息 D.新闻信息 正确答案:A 扫码关注“ 多特资源库” 上一篇: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长为6m,宽为2.1m,施工缝可留在()。 下一篇:电源的电压在正常情况下,应为...https://m.duote.com/tech/tiku/316809.html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我找到两个答案;1,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时代(重点是现当代)和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类信息传播行为.我晕,这个推荐的烂答案只是回答了什么是传播学.还有2个答案约等于废话最后一个纯属鬼扯!传播学的研究层次是研究对象? 下载作业帮APP学习辅导没烦恼 答案解析 结果1 举报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c7110cb1c892322c7941e2c05f456d5b.html
4.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A大众传播活动B人类传播现象C传播...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大众传播活动 B、人类传播现象 C、传播规范 D、传播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A、 B、 C、 D、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已分化的细胞在特殊条件下重新进入未分化状态或转分化为另一种类型细胞的现象被称为细胞分化的()。 A.局限性 B.时空性 C.稳定性...https://m.ppkao.com/wangke/daan/0be4b7cc39b34b53a9ea321111c17e78
5.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0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定义):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传播学通常将社会传播分为五种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传播类型即就是五种不...https://www.jianshu.com/p/e9b2b2bf126a?utm_campaign=haruki
6.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课后答案.pdf绪论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现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现象。它应该既包括传播活动现象,也包括传播意识 现 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标准现象;人类传播也是既包括群众传播、组织传播,乂包括 内向 传播、人际传播。总之,但凡客观地存在丁-传播活动中的并构成影响的现象,都是传 播学的 研究对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09/7011125022004040.shtm
1.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学习对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社会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其运作机制,掌握不同传播层次的社会过程及行动规律;②信息传播的技巧及其运用,不仅提高个人的传播能力,也要从组织和社会的角度学习提升传播效果的方法;③传播的工具和符号,学习使用话语、图形和视听等方式更好地进行...https://zdzsc.zju.edu.cn/2020/0602/c3462a2145910/page.htm
2.群体传播时代的情感传播研究:范式与路径近十余年来,我国以情绪、情感为研究对象或重要元素的传播学成果逐年增多。本文依据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不同,将相关成果划分为以下五个类别:理论梳理与建构类、危机管理类、信息科学类、公共领域研究类、文化研究类。这五重研究路径虽然在逻辑上并非平行关系,也无法穷尽全部研究成果,但却在事实上构成了当前情感传播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22/1017/11152781.shtml
3.202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21传播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已发布!传播学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中基础部分考查比例占50%,理论运用综合考查比例占40%,创新能力考查比例占10%。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知识点:传播学中“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信息”的意义以及信息论和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18392.html
4.传播学期末作业(通用6篇)2012年6月5日,我们小组成员包天平,陈飞,程震军,张镭开始了传播学期末选题的完成工作。在6月5日我们确定小组研究选题为“大学校园信息的传播方式”,后在老师的建议下改为“甘肃政法学院校园信息的传播方式”在整个的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有些地方做的到位,但是也却在一些地方出现纰漏或者不足。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eyv37er.html
5.徐辰烨彭兰丨从“人”到“赛博格”:技术物如何影响日常交往行为?在传播学中,技术常被置于中间位置,被视为促成交往的媒介。赛博格这个新的主体却让人不得不重思“技术是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通过对耳机的研究,笔者归纳出了耳机作为技术物的三重“身份”:交互的对象、交往的中介和赛博格身体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既是交往的客体,又是交往的媒介,同时也是交往的主体。https://www.hubpd.com/hubpd/rss/toutiao/index.html?contentId=3746994889974456696
6.第八章内容分析法笔记(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书评【是怎么研究的?有什么影响?突然对内容分析法很感兴趣。而且还能跟数据分析能力结合起来,顺便学学统计学、概率论的知识】在传播研究中,内容分析法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描述某一时间段内媒介内容和媒介再现手段这是内容分析法最基本的应用领域,包括:描述媒介内容和再现手段的特征和趋势比较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差异...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6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