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调查问卷范文

导语:在英语学习调查问卷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感知学习风格乡村中学生英语教学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的选取

(二)研究工具

(三)施测过程

采取团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导被试填答问卷。

(四)数据处理

统计处理采用SPSS10.0。对有效数据进行了描述分析、均值和t检验,并根据软件处理结果作了相应的客观分析。

三、研究结果

从表一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视觉型得分最高,听觉型次之,触觉型得分最低。

通过配对t检验(表二)发现两两之间有显著差异(视觉型―听觉型:t=10.98,p=0.000;视觉型―触觉型:t=16.43,p=0.000;听觉型―触觉型:t=8.84,p=0.000)。

为了更深入地观察感知学习风格在各个年级不同性别的差异和趋势,本研究选择不同的学习风格为因变量,以不同的年级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三)发现在四个年级当中,男生的视觉型和听觉型呈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明显的变化;女生的视觉型和听觉型得分有明显的差异(视觉型:F=2.66,p=0.05;听觉型:F=3.32,p<.05=,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而触觉型恰恰相反,男生随着年级的提高稳步上升(F=7.66,p<.05=);女生没有明显的变化。通过对文科和理科的t检验发现没有显著差异(视觉型t=0.595、听觉型t=-0.343、触觉型t=-0.1040)。从整体来看男女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视觉型t=-0.160、听觉型t=-0.301、触觉型t=0.727)。

四、结果讨论和教学建议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乡村中学生在视觉型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听觉型和触觉型,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不是很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教师的传统教学风格。然而,教师的教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人才选拔考试方式的影响。目前乡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一直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使得教师客观上很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且为了追求高升学率,保证良好的教学成绩,教师主观上宁可沿用一贯的传统教学法,也不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升学深造仍然是很多农村孩子最好的选择。他们一般都是被动地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并不在意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交给他们知识的。有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英语听力和交际方面水平相对差一些,这也正是该学习风格调查发现的问题所在。所以对于乡村中学教师除了更多地采取适合视觉型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风格,灵活改变教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女生的视觉型和听觉型的得分在不断地提高。这与脑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女生执行语言功能的右半球更为发达。而男生的触觉型的得分在逐步增长,这与男生的动手能力强及可操作资源的逐步丰富有着必然的联系。乡村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男女生之间的差别,遵循他们各自的发展规律,在促进女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持续发展的同时,督促男生的读、写、听、说学习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Bean,R.E.CognitivestylesofKoreanandJapaneseadultslearningEnglishintheU.S.UnpublishedMaster’sThesis,AlaskaPacificUniversity:Anchorage,1990.AK.InOxford,R.L.andAnderson,N.J.ACross-culturalviewoflearningstyles.LanguageTeaching,1995.28,201-215.

[2]Claxton,C.,P.Murrel.Learningstyles:Implicationsforimprovingtheeducationalprocess(ASHE-ERICHigherEducationReportNo.4).Washington,DC: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StudyofHigherEducation.1987.

[3]Dunn.R,Dunn.k.,Price,G.E.TheLearningStyleInventory.Lawrence,Ks:PriceSystem,1975.

[4]KeefeJW.LearningStyle:anOverviewStudentLearningStyles:DiagnosingandPrescribingProgramsReston,VA:NationalAssociationofSecondarySchoolPrinciples,1979.

[5]JoyM.Reid.LearningStyleintheESL/EFLClassroom.Brooks/Cole/ThomsonLearningAsia.

[6]KnsellaK.UnderstandingandEmpowingDiverseLearnersinESL/EFLClassroom[A].LearningStylesinESL/EFLClassroomBoston:Heinle&HeinlePublishers,1995.

[7]ScarcellaR.TeachingLanguageMinorityStudentsintheMulti-CulturalClassroo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90.

[8]ReidJM.LearningStylesintheESL/EFLClassroomBoston:Hoinle&HeinlePublishers,1995.

[9]O’Brien,L.LearningStyles:MaketheStudentAware.NationalAssociationofSecondarySchoolPrincipal’sBulletin,1989.

[10]党少兵,刘子富.英语学习风格调查报告.安康师专学报,2001.

关键词:音体美特殊专业课程改革问卷调查

引言

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对既懂英语又有专业的音体美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重专业,轻文化,文化成绩普遍较差,英语更是他们的弱中之弱。如何提高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满足社会需求已日显重要。为此,笔者对院2015级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实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试点并对其进行阶段性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英语学习需求及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分析总结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促进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良性发展,切实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1.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问卷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怀化学院2015级音体美专业本科生,所学专业分别为体育、音乐、美术、艺设,学生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与乡镇,年龄在17至22岁之间。

1.2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基本信息,包括就读专业、家庭生活区域、学英语的时长及高考英语分数;第二个方面是英语学习需求,包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技能、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是否希望开设专门针对英语等级考试的辅导课程,以及其他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三个方面是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包括对目前分模块教学、语音语法专项训练的反馈,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1.3调查目的

(1)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

(2)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第一阶段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以便为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修正意见,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3)了解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建议,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2.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启示

本次针对2015级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发放问卷214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具体情况如下:

2.1基本信息

从学生填写的信息来看,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学生来自县镇,来自乡村的人数比例约占40%。尽管他们普遍学英语的时长有6-10年,但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不尽如人意,高考英语总分150分,90分以上的凤毛麟角,大部分同学的高考英语成绩在50分至80分之间。这说明我校音体美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十分薄弱,为此我们应适当降低教材难度,循序渐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城乡差别,不能让大中城市学生掌握话语权,上课时要尽可能地多给乡村学生机会,鼓励他们开口说,战胜自卑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2.2英语学习需求

2.3英语教学现状与效果评价

结语

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提高了我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本次问卷调查证明了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大方向是对的、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语音语法方面我们可以讲解得再细致一些;所用的教材对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且没有把专业教学与大学英语的教学有机结合。任课教师可以自编教材做补充,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正如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所言,教师所教内容不能过易,也不能太难,只有处于i(学生现在知识水平)+1(新信息输入量)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笔者认为,音体美特殊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英语的天分,只是因为高考对他们的文化成绩要求很低,使他们重视专业,轻视英语学习,只要我们对学生正确引导,以他们的学习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就能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Krashen,S.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2]Krashen,S.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陈亚斐.浅谈体艺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文史博览,2005,(2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双语《会计学原理》教学问卷调查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是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的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商贸人才。目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处在摸索和探讨中。在目前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中,《会计学原理》被列在了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群中,但没有放在核心课程中,而一些大学如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却把它定为必修课程。笔者认为把《会计学原理》确定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符合该专业建立的初衷和国际商贸人才培养方向的,因为会计常常被称作“国际商务通用语言”。学生用英语学习了会计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国际通用的做法、行内术语和概念,将来他们无论是从事国际商贸的管理,还是营销、宣传工作,都能很好地运用内业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控全局,与外商沟通、洽谈等等。一个从事国际商贸的人,若不懂得“会计―商务语言”,就如同软件开发者不懂得计算机语言一样。

会计学原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浅显、易懂。整门会计学原理似乎就是围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恒等式,把所有涉及商业运作的事项与货币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归类、记账和报表。期间,商业运作机制和要素尽在其中。因此,学生学习了会计学原理对商务程序就会有宏观的把握。为了解学生在学习《会计学原理》前是否有顾虑,是否对会计学有误解,学完这门课以后,是否对这门课的态度有很大的改变,是否感到这门课对他们理解商务知识很有用等,笔者对广西师范大学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进行了开课前后的问卷调查,以期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未来的教学和该专业的新生有所启示。

对学生进行《会计学原理》开课前后的问卷调查,实际上是研究教材的选择、课程内容的取舍、教学法以及学生的态度转变、投入和学习效果等情况。

二、什么是双语教学

本研究所说的双语教学一般采用英语原版教材,教师的PPT(课堂幻灯讲稿)、教师的部分讲解、学生的作业和考试都是英文的,但是术语的解释和翻译、一些复杂过程的解释常常要用到汉语。在课堂上,英语和汉语不仅仅是语码的转化(code-switching),也不是机械的一对一翻译,而是两者互为补充,有机地结合。因为学生用双语学习内容课程如国际会计知识,将来要在国际和中国两种环境中运用这些知识,所以用两种语言解释同一个财会知识点,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国际会计运作体制,又有利于学生把国际商贸知识与国内会计体制和术语联系起来,使之接轨。因此,用双语教学实际上是把国内与国际两个商贸环境和体制架上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双语教学是体制或框架的转化,不但让学生掌握英语,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体制。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中,在两种商贸环境中游历,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了解我国的商贸知识,也要了解国际商贸知识,既要知道国内和国际商贸知识的共同之处,又要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疑,这对教师是个巨大的挑战。

三、以往对《会计学原理》双语教学的问卷研究

然而,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涉及用双语学习《会计学原理》的问卷调查研究几乎是空白。商务英语的学生在英语训练方面要较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多一些,但他们的财经知识比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要少。那么,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在用双语学习《会计学原理》前后的反应是什么样呢?他们上课前的期待和上课后的反馈又是什么呢?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四、问卷前的分析和准备

1、教材的选择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这本较好的引进教材以外,还有其他流行于西方的引进原版教材(如Anthon和Pearlman著的《会计学基础》,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这本教材使用信息差距――填空的方式讲解会计学知识)很好,也可以列在大纲中,供学生参考。西方的内容教学,常常列出很多辅助教材,目的是让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不能限于一家之言。

用英语或双语讲《会计学原理》,主要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习国贸工作语言和了解会计学国际语境。国外著名原版教材编写的语言和思维方式都是西方的,刚接触学生可能感到难以理解,但认真读起来、学起来,学生会渐渐感觉到教材的逻辑性和可读性。用国际著名原版教材是值得提倡的,不能用国内英语简化的教材,这不利于学生英语的提高。

2、学习动机教育

在第一节课程介绍中除了强调会计学知识在当今国际商贸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外,还要提及学好它有助于将来参加进入我国的一些国际性证书的考试,如BEC(TheBusinessEnglishCertificate剑桥商务英语证书)、ACCA(TheAssociationofCharteredCertifiedAccountants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证书国际性考试)、AIA(TheAssociationofInternationalAccountants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证书考试)、GGA(CertifiedGeneralAccountantsAssociationofCanad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证书考试)、ASGPA(AustralianSocietyofCertifiedPracticingAccountants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证书考试)、GMA(CertifiedManagementAccountant美国管理会计师证书考试)等。当今大学生很热衷自己主动去参加各种证书考试,而且见到身边同伴有成功的例子,就会干劲十足。另外,国内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国际商贸人才。

3、教学方法

大班课堂搞讨论活动很难,但并不是说除了讲座,交互式的活动就不能搞了。现在有种投票系统,就是给每个学生发一个遥控通票器,上面有ABCDEF选择键,老师把较难的问题打在PowerPoint上,学生选择,投票结果能在PowerPoint用柱状或圆饼图显示。这就能使教师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多少学生还不理解。另外,适当在课堂上让学生现场做题,进行成对或成组的讨论活动,可以摆脱教师始终一言堂的局面。PowerPoint可以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平台,它不但能取代板书,而且能放录像、贴图像等,但是弄不好,教师容易坐在电脑屏幕后面念讲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笔者买了无线PPT翻页器和长线舞台麦克,在课堂上始终站在学生前面或中间,与学生目光对接,问答不断,效果不错。另外,笔者还在每次讲座后面留适量的练习题,下次课前讲解作业中的疑难点。

五、问卷调查和结果

本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两个班143人,学期开始前和学期结束后做了两次问卷。问卷收回率100%,有效问卷100%。问卷数据的统计采用SPSS,分析主要运用了Chi-square分析。

在开课前的问卷有8个问题,每个问题有5个选项。开课后的问卷除了这8个问题以外,又加了两个问答题:一是问学生学习当中能读懂原版教材的大致百分数;二是自由回答题,让学生写出对这门课的任何反馈意见。下面就两套问卷共同8个问题的统计结果做以下分析。

问题1:你觉得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用双语学《会计学原理》吗?

学生对用双语学习《会计学原理》的必要性的期待和学完后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Chi-square检验显示,学生开课前和开课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他们始终认为这门课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很必要的。两次问卷的结果显示,认为用双语学习《会计学原理》很必要和十分必要的占了60%以上,再加上“有点必要”的选项,两次问卷都超过了90%。可见,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态度始终如一。

问题2:你认为用双语学《会计学原理》(将)很难吗?

对这个问题的前后回答从统计意义上看没有显著差异(p=0.071),说明学生的预测和实际学习情况很接近,就是用双语学习《会计学原理》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确有一定难度。但是,学期前预测用双语学习《会计学原理》“十分难”的学生,通过学习,人数有所下降。认为“有些难”的人数也有所增加。总体来说,采用原版教材,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态度积极。

问题3:会计(学)常被称作商务语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间接学习动机的暗示,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学生会计是商务语言,对将来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很重要。这个问题只有他们走向了社会,参加了国际商贸活动,才能够清楚了解。学期前后的答案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94),但是同意会计是商务语言这个说法的人数有所增加。

问题4:在商务领域中,非会计人员都不懂会计学。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这个问题也是学习动机的暗示,即间接地提示学生,在将来的国际商贸活动中,非会计人员仍然要懂会计知识。学生学期前后的选项基本相同。这个问题实际上也要等到他们走向社会,从事了国际商贸活动才能真正弄清楚。所以,少数学生学完了这门课以后仍然对这个问题答“不清楚”。

问题5:会计学原理里英文术语的意思与那些词在其他场合中的意义很接近吗?

这是第一个出现学期前后的答案在统计意义上有明显差异的问题(p=0.000

问题6:学会《会计学原理》数学要好吗?

这个问题学期前后的答案在统计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p=0.038

问题7:读原版《会计学原理》教材对提高英语有用吗?

对这个问题,在学习前学生的期待显然是高些。学期前后的答案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15

六、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深知他们不同与一般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在于他们要懂得国际商贸知识,将来要用英语直接从事商贸活动,所以他们渴求学习像《会计学原理》这种传授国际商贸知识的课程。尽管他们的英语水平还不能很流利地阅读国际流行的原版教材,但是他们仍然很愿意去学习。在跟一些学生课外交谈中,笔者感觉到了他们的求知热情,也了解到了他们读原版教材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从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的感受上看,每周上两课时的《会计学原理》,课时比较紧。选用原版教材,教学内容覆盖广、练习多,这就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各章所有的内容。如果每周上三到四课时,可能更切合实际。在教学中,笔者感觉到学生由于长期受中国传统教师的教育方法的影响,还是习惯于依靠老师以讲座来灌输知识。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能像西方学生那样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外与同学讨论。如果老师能把教学活动由讲座型转向活动型教学,只要活动步骤和目的明确,仍然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也许比单单听讲座学得更多。

【参考文献】

[1]刘胜辉:高等财经院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以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A].教苑遐思: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研究论文集[C].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简建辉:刍谈双语教学在会计学科中的运用[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立信会计论丛第三辑)[C].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3]王清刚、朱耀:试论会计高等教育的双语教学问题[J].财会通讯,2008(3).

关键词:西部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分析

一、文献综述第二语言策略研究者提出了语言学习策略的多种定义。Stern(1983)认为“策略最好用来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一般倾向和特点”。Oxford(1990)给学习策略下的定义是,“学习者为了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增加学习自主性和乐趣性而采取的行为称为语言学习策略”。

Oxford(1990)把学习策略分为六类,其中属于直接影响学习的策略有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属于间接影响学习的策略有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Oxford的分类框架被认为是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一种分类方法。本文以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理论为基础,调查武汉各高校西部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实际运用情况。

二、西部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1研究对象

本文从武汉各大学2010级、2011级两个年级中选出213名原籍为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的西部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人数分布情况见表1。

表1被调查人数表

省份1贵州1广西1云南1四川人数1751651381352调查问卷设计

研究工具为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调查内容两个大部分。调查内容的问卷设计主要参照了Oxford的学习策略理论框架。问卷中记忆策略对应1~5题,认知策略6~12题,补偿策略13~16题,元认知策略17~23题,情感策略24~29题,社交策略30~35题。

3研究过程

4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三、结论(1)情感策略是西部大学生最常用的学习策略。情感策略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有时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西部大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情绪,进而会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但同时会为他们带去学习的动力,促使他们更为努力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翻译策略;调查;英语成绩

作者简介:曹传锋(1982―),男,汉族,山东曲阜人,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冉体灿(1962―),新疆教育分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不同的研究者对语言学习策略的概念具有不用的理解。语言学习策略的普遍定义是“为促进母语或外语学习,所采用的一些措施”。这个概念强调两点:第一,使用学习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本质是行为,而不是学习者的思维,这些行为可以是心理上的,也可以是觉察到的。

翻译通常定义为传达意义和传递信息,同时翻译也可以定义为外语学习的一种策略。在本调查中,翻译被理解为是用汉语作为工具,记忆和产出英语,这包括在词和句法的层面,同时英汉间可以相互转换。人们普遍觉得母语依赖,是干扰英语学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母语的运用将会加大学习者的母语干扰(Hameed,1999)。

翻译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国内,对翻译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细致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利用调查问卷调查分析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利用翻译学习英语的状况,以期能发现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翻译,同时探讨了翻译策略和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05级的54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4份,由于民族差异等原因,实际收回50份。此外,本研究还要探求翻译策略和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英语成绩是由学生期末考试的精读课、语法课、口语课等专业课的平均分来决定的。

三、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对翻译策略目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PosenLiao对翻译策略的题目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到了四个翻译策略的变量分别命名为翻译策略一、翻译策略二、翻译策略三、翻译策略四。这四个策略变量的描述如表2所描述。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对每个策略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策略二的平均分最高,说明学生使用这种策略的频率最高,即学生利用翻译来学习语法,词汇和短语。在四个策略变量中,策略一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为278。在提高英语技能方面,学生认为翻译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总的来说,四个翻译策略的变量都在25和34之间。进一步验证了表1中的统计数据的结果,即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时使用翻译策略。

四、总结

同时教师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策略的训练。翻译策略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在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多用英语、少用汉语,或者使用简单英语。在单词讲解,语法习得的过程中,要注意翻译的使用。

由于本次研究只采用了问卷调查,且调查面仅限英语专业大学生,调查问卷数量有限,再加上性别等因素没有考虑到,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问卷调查的数量,对男女性别的翻译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1]Hameed,MTranslationElicitationTechniquesandMother-tongueInterference:AnySignificantConnection[J].Internation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inLanguageTeaching,1999(37).

[2]LiaoP.S.TaiwaneseStudents'BeliefsaboutTranslationandtheirUseofTranslationasaStrategytoLearnEnglish[D].UnpublishedPh.D.Dissertation,USA:The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2002

2贵州农村教师的特点

贵州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大部分农村学校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出现分布不合理、减员严重、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素质偏低、待遇偏低等现象。在农村各类学校从事教学的教师,即为农村教师,其自身收到农村学校的各种发展制约与挑战。

3问卷调查主要内容

该调查问卷主要从三方面:1)基本信息;2)使用情况;3)需求情况,来进行采集数据,问卷的详细内容如下:

3.1基本信息

1)你所在的地区是?

A.贵阳;B.六盘水;C.遵义;D.黔南;E.黔西南;F.安顺;G.铜仁;H.黔东南;I.毕节;J.其他

2)你的性别是?

A.男;B.女

3)你的民族是?

A.汉族;B.其他

4)你的年龄是?

A.21~30;B.31~40;C.41~50;D.51~60

5)你的从教教龄是:

A.2年

6)你所授学科为:

A.语文;B.数学;C.英语;D.美术;E.音乐;F.物理;G.化学;H.体育;I.科学;J.信息技术

7)你目前所教年级段为:

A.小学低年级(1-3年级);B.小学高年级(4-6年级);C.初中;D.高中

3.2使用现状

8)你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多选题][必答题]

A.讲授法;B.问答法;C.演示法;D.练习法;E.课堂讨论法;F.实验法;G.案例教学法;H.翻转课堂法;I.其他

9)除了使用网络平台之外,你在教学中主要使用了哪些信息技术工具:

10)你从哪年开始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始教学的?

A.2010年以前;B.2010-2012年;C.2013-2015年;D.2015年之后;E.尚未开展

11)你是否使用互联网上的开放教学资源(精品课程资源等)?

A.否;B.听说过,但不清楚;C.了解一些;D.比较熟悉;E.已经在教学中应用

12)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否能满足你教学的需求?

A.完全不能满足;B.不能满足;C.一般;D.完全满足

13)你认为网络学习空间是?

14)你使用网络学习空间主要是用于:

A.检索和下载教学资源;B.使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工具和资源进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C.开展教研活动;D.在网络学习空间中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E.个人和班级的各种动态;F.没听说过

15)影响你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主要原因是:

16)你认为网络学习空间的作用有哪些?

A.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提高教学;B.方便师生进行互动交流;C.能开阔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思路;D.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活动;E.其他

17)你访问网络学习空间的频率为:

A.每天;B.每周;C.每月;D.接到上级通知时;E.偶尔;F.从不

3.3需求情况

18)你认为教师最需要哪方面的培训?

A.新型教学理念;B.网络教学平台;C.微课设计与制作;D.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E.其他

A.从未;B.偶尔;C.有时;D.经常

20)你是否愿意采用团队教学的方法和其他教师合作开展空间教学?

A.非常愿意;B.愿意;C.一般;D.不愿意;E.非常不愿意

21)网络学习空间平台提供了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学习资源?

A.是的;B.不是;C.不清楚

23)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全面的备课和授课功能?

24)你J为网络学习空间的操作和使用非常容易吗?

25)你计划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吗?

26)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你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学吗?

27)你对网络学习空间上的师生交流、家校沟通的功能满意吗?

28)你会把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方式推荐给别的老师吗?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性别SPSS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本科及研究生扩招政策,在校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研究生学位教育形式也趋于多样化,有学位硕士、专业硕士、博士、硕博连读等。在此情况下,我们很难将研究生与本科生作为同质群体来研究。所以,希望此研究能为进一步了解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情况和启发外语教学做出一些贡献。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340名大学研一学生,其中英语专业研究生150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190人,本调查在2015年6月9日发出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0份,有效率85%。

2.问卷设计。本研究是在高一虹等(2003)《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问卷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调整。问卷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受试者个人基本信息;其二是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的30个问题,分别对7个学习动机因子进行调查,分别是内在兴趣、成绩因素、学习情境、出国因素、社会责任、个人发展、信息媒体。

3.研究过程。为了问卷的结果更加有效,问卷都是匿名填写且受试者答案不会对其个人造成任何影响。在搜集调查问卷之后,作者把受试者信息和选项输入计算机,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

1.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从SPSS软件导出关于此次英语学习动机调查问卷7个组成因子具体得分的均值数据,可以比较分析出以下结果:研一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整体都不强,但相对“个人发展”的均值比其他的因子高出约为3.918,而“信息媒体”、“成绩”、“学习情境”和“内在兴趣”方面均值较高,分别是3.206,3.118,3.065,3.025;“社会责任”和“出国”两方面得到均值较低,分别是2.990,2.863。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研究生对于英语作为自身个人发展的作用还是肯定的,也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是有意义且有用的任务;而本应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在兴趣”却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可见研究生学习英语还是比较被动;在外在动机方面也较为薄弱。

2.性别差异对英语学习动机影响比较分析。性别在英语学习动机上的差异是通过双样本T检验来进行均数比较。根据SPSS软件导出的数据显示:研一学生中,性别差异在内在兴趣(F=.622,p=.431>.05)、成绩(F=.217,p=.642>.05)、社会责任(F=.436,p=.511>.05)、个人发展(F=.563,p=.454>.05)和信息媒介(F=2.555,p=.115>.05)动机因子上不存在显著性,而在学习情境(F=5.815,p=.045

四、结论

综上所述,性别在英语学习动机上存在一定差异。研一的女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更为注重课程设计、教材以及英语课质量和教师授课效果,容易受到学习情境因素影响。另外,不管目的是什么,男学生学习英语更多是为了出国深造、移民国外或体验西方文化。所以,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也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性别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上的不同,采用不同措施,积极有效地调动其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英语水平最终有所提高。

[1]Garden,R.C.,W.E.Lambert.1972.AttitudesandMotivationinSecondLanguage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House.

[2]Harmer,J.1991.ThePractice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M].London:LongmanGroup.

[3]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大学本科生英语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J].现代外语,2002,26(1):29.

由此可见,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单词和阅读是主要障碍。高中阶段,学生在英语阅读、词汇和语法学习上的确存在一些困难,据此推断在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学生在专业英语阅读和专业词汇学习方面遇到了更大的专业英语学习障碍。为此,笔者在任教班级里进行了调查,请学生写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有什么好方法,对老师有什么要求或建议。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主要的困难在于词汇和阅读,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语法学不会。同时教师还设计了基础英语试卷和专业英语试卷,检测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并进行记录。针对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困难,笔者尝试通过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的应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分析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情况。

二、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情况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一:

以我系商务英语专业2013级131301班的36人和2013级131302班的30人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对照班,后者为实验班。二者在英语实践能力考试平均成绩(三级A)(百分制)中的成绩分别为87.5和82.5,在2010年6月CET-4真题阅读测试中的正确率分别为75%和7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班和实验班的英语水平相当,故可以作为课题分析对象。

研究对象二:

以我院从事英语阅读教学的院内专业在职教师为采访对象,共计10名。六位在职英语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所学专业均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达7年以上,英语水平相当,故可以作为课题分析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66位同学发放调查问卷,采用概念组分析方式对学生的四级阅读成绩和阅读课程要求与希望进行分析。

对10位教师进行采访调查,采用概念组分析方式对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进行分析。

(2)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数据资料运用EXCEL2007软件及社会统计数据包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3)文献法

查阅学生四级阅读部分共计288篇,对学生的单词辨识率和阅读问答题目进行分析。查阅教师阅读类论文10篇,对教师的英语阅读教授方法进行分析。

(4)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有问卷调查和阅读测试试卷。

3.研究结果

(1)对教师进行采访的调查结果

②被采访者认为学生并不喜欢学习英语,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沉默的,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虽然教师们在努力调节课堂气氛,课堂上依然没有交流。被采访者认为只能用悲哀和无助形容他们的感觉。

④他们都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用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2)对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

在应用思维导图方法后,学生在思维导图方面的错误率明显下降。

表1思维导图方法解题错误率

三、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思维导图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运用现状分析,以教师角度看,可以得到以下三个信息。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习英语词汇学习观念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

英语词汇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Wilkins(1972:11)所言:“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提高都是建立在词汇的基础之上,拥有大量的词汇是每个语言学习者的梦想。为此,不同的英语学习者为了掌握大量的词汇,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研究表明处于不同学习环境的学习者持有不同的英语词汇学习的观念,因为观念的产生与所处的客观环境关系密切。树立正确的英语词汇学习观念,直接影响到采取正确的词汇记忆方法。

然而,目前国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观念的研究却很少。为了探讨云南在校汉族和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观念,本文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200名云南三所大学的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其中100名学生是少数民族和其他100名是汉族学生,调查云南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词汇观念现状,并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的观念做对比研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云南师范大学(98人),云南民族大学(55人)和昆明理工学院(47人)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共20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03,汉族学生102人。由于一名学生未交问卷,在统计问卷时有四张问卷为无效问卷,所以现选200张问卷为有效问卷。少数民族学生100人(彝族23人,白族14人,拉祜族11人,哈尼族9人,回族7人,佤族6人,壮族6人,傈僳族5人,纳西族5人,傣族3人,藏族3人,景颇族3人,苗族2人,普米族1人,布依族1人,羌族1人;男生22人,女生78人),汉族学生100人(男生18人,女生72人)。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调查问卷及访谈为研究工具。其中,将“英语词汇学习观念调查问卷”作为主要研究工具。问卷主要参考文秋芳(2004:11-16)的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包括学校、姓名、性别、民族、英语高考成绩、汉语高考成绩、学习英语年限、能否用本民族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写作[仅限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填写]);第二部分为英语词汇观念调查共23题,其中包括记忆观念、习得观念和操练观念。为了便于收集信息,问卷及其访谈均采用汉语进行实施。

2调查结果分析

词汇学习观念是指学习者对待词汇学习的观念。学习观念“是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活动中习得的一种内部状态。它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者共同组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统一体”(车文博,2001)。文秋芳(1996)把英语学习者的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管理观念,另一类为语言学习观念。学习者的观念对他们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调查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习得词汇。

调查结果显示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记忆和操练这两种观念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P=.000),在习得这一观念上无显著性差异(P=.070)。由此表明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都认为通过可以语境来习得词汇,这一点也可以从对他们的采访中得以证明。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认为通过练习可以更好的习得词汇。据笔者分析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习得了汉语和本少数民族语,英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三种语言。无论他们的母语是汉语还是本少数民族语,他们在习得这两种语言时进行了大量的语言练习,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学习的经验。所以在学习第三语言时他们会潜意识地采用练习这一策略,故而会认为通过练习来学习英语词汇是种良策,可能这也正是他们反对死记硬背的原因。正如采访时一名纳西族的学生所言,把学到的词汇用到对话或者作文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增加学习的成就感,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

3结语

综上所述,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词汇可以通过记忆和操练观念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习得这一观念上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观念一致。由此可以得出影响学习者学习观念形成的因素除了学习风格、智力、个性、教师因素等内外部因素外,民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应该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结合本民族文字的特点,因势利导,发挥想象,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合的词汇学习观念,提高他们的英语词汇学习能力。希望本研究能为更好地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提供参考借鉴。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

THE END
1.中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3.近年来许多研究团队都在开展中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有的学者提出了中药材质量生物评价模式,以生物评价为核心,将多指标化学成分与生物效应评测相结合,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中药材质量,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材“道地指数”评价、中药材效应成分指数评价、基于组分敲除敲入的中药材药效物质筛选评价、基于生物效价检测评价...https://www.xjishu.com/zhuanli/52/202110788395.html
2.2018级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29)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一)就业面向 毕业生面向基层一线就业,主要到卫生、民政、残联或教育系统的基层康复医疗单位以及广大康复理疗养生保健相关的服务机构工作。 (二)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岗位群)分析 ...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6.htm
3.26元自助火锅加盟26元自助火锅加盟要多少钱?一、服务对象分析 首先必须考虑到你的消费群体定位情况,解决好这个问题,你才能展开下一步工作,现在先谈消费群体定位问题。 a、消费者的职业特点:一般学生、民工、普通工薪阶层,与高级白领阶层、公务人员,他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档次是不同的; b、消费者的年龄特征:如老年人喜爱清淡型,年轻人偏好味重味厚型等等; c、...https://www.jiamengfei.com/xm/276986
4.中药质量评价现状与分析1、显微技术:主要仪器为光学显微镜,有时也用到电子显微镜,适合于分析具有结构特征的中药样品。 2、紫外可见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反映不同化学物质的电子共扼体系特征,紫外光谱专属性差,采用导数光谱可消除样品中一些无关成分吸收,排除一定干扰,从而达到较好的鉴别效果。 http://gslpa.cn/info/info.aspx?id=352
5.中药分析学研究对象中不包括A中药饮片B中药材C中药提取...中药分析学研究对象中不包括 A、中药饮片 B、中药材 C、中药提取物 D、中药制剂 E、中药中提取出来的单体活性成分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哪个乐队的代表作?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媒体的类型多种多样,按国际电信联盟(IUT)的分类,图像编码属于( )。 A. 感觉媒...https://m.ppkao.com/wangke/daan/d70d9c08fc234759a9e1b4971980e5f9
1.维医学方剂学期末考试必考点,方剂学试题及答案三、方剂的临床运用与辨证施治方剂学不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临床的实践。理解了方剂的组成原理和主要药物作用之后,如何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则是更高层次的挑战。维医学方剂学期末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辨证施治的题目,即根据患者的症状,分析其体质和病情,从而选择合适的方剂。 http://www.medvip.com.cn/yxks/23154.html
2.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主要研究中医学、中药学、中药药理学、毒理学、中药研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中药鉴定、中药分析、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制备、中药配药等。例如:牛黄清心丸等中成药的成分分析,软膏、药丸、糖浆等中药制剂的研发,川乌、草乌等中药进行炮制降毒,根据中药药方进行配药、抓药、煎药等。 关键词:中药 炮制 药丸 ...https://m.gaokao.cn/gk-mb/22/281
3.中医药绩效自评整改报告(精选5篇)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患者和医护人员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较高。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固定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报废的固定资产有待及时核销,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监管制度,及时核销报废资产。 https://mip.wenshubang.com/baogao/2586661.html
4.我国中药资源最详细的区划中药区划就是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狱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分异,以及与中药资源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等级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317/09/11234570_1021886183.shtml
5.2023市场调查报告(15篇)最近,我们在锦州市高新区渤海大学附近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也包括少数附近居民、公司职员、个体户等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的百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并在此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汇总分析,因为选址在大学校园,所以学生群体是本次调查和分析的主要对象,目前在大城市,水果消费的比例连年攀升,已本接近...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347667.html
6.社会调研报告怎么写10篇如果能够加以分析引导为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景 本次调查活动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了山东建筑大学校内的学生。,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20份,回收116份,无效问卷10份,...https://www.liuxue86.com/a/4465205.html
7.2022年4月自考01757)药物分析(三)真题试卷自考10.在中药化学成分含*测定中,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A.有效成分 B.影响疗效和质最的化学成分 C.指标性成分 D.有毒成分 11.下列药物不会发生羟肟酸铁反应的是. A.苯唑青霉素钠 B.阿莫西林 C.土霉素 D.头孢氦苄 12.下列药物中,不能采用三氯化铁鉴别的是 A.盐酸多巴胺 B.阿司匹林 C.对乙酰氨基酚 D.苯巴比安 ...https://www.educity.cn/zikao/5004198.html
8.计算机网络课设——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馆片区网络一体化建设项目对象分析 项目所需要规划设计的对象,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规划一般是场地大小类型,和不同障碍物带来的影响,此项目区域的用户数量类型,以及他们对网络的要求,这些都是硬影响(改变不了的)。后期规划设计设备的位置,如何走线,设备的供电等(这些是需要规划的)。 https://blog.csdn.net/lym366/article/details/134379970
9.自学考试《医药商品学》单选练习题以及答案30、富含脂肪蛋白质的种仁类中药应储存在(AB) A、阴凉库 B、通风干燥的小库货架上 C、密闭 D、药品保持一定的墙距、垛距和地面和距离 三、实例分析题 1、2007年8月末某药品仓库保管员对药品库进行检查,发现一批愈咳糖浆生霉、发酵,经查该药是在仓库贮存保管期间,糖浆剂包装不严、且夏季炎热,受到污染,而出现...https://www.oh100.com/kaoshi/zikao/shiti/404296.html
10.全国中医药降文化知识普及情况调查数据分析1.1.1?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在复杂抽样模块下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基本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相关指标的人群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设计复杂抽样计划文件时,分层因素为城乡,分群因素为调查点。 2?结果 2.1?基本情况2017年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调查实际共调...https://atcm.guizhou.gov.cn/zfxxgk/fdzdgknr/tjsj_5626812/202009/t20200911_63076668.html
11.教学设计课程与章节定位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师个人及教研室经验、教材及教学环境支持等。 【课程定位分析】 《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化学学科基础上,涉及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等各个学科的内容,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https://gjjk.ahtcm.edu.cn/ywhx/jxsj.htm
12.现代分析仪器及其应用发展的六大特点和有关问题随着现代分析测试对象的战略转移,分析测试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当今的分析测试技术的难度,比过去有明显增大。纵观世界上分析测试技术领域的现状,可以明显看出,当今世界上分析测试技术的主要难点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大分子的分析测试;二,复杂体系的分析测试;三,动态分析测试。 http://jxhhjcjs.com/view1-4.html
13.浙江2013年7月自考03053中药制剂分析真题及答案21.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应该是制剂组方中起主要作用的___、___或影响疗效的化学成分。 22.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中药制剂分析时,定性依据是___;定量依据是___。 23.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类成分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和有机溶剂。 24.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时,药味的选择一般是按___...https://www.zikaosw.com/lnzt/lxl/23522.html
14.身边的环境调查报告(精选12篇)确定调查题目后,先从网上搜寻相应的问卷模板,作为参考。再结合调查对象、区域、地方特点,从新设计问卷,经多次修改后,确定问卷内容。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见附表。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这次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中,我们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其结果数据分析如下: ...https://m.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226213426_796115.html
15.《椎野斋谜谭》:离合综论大人们猜中谜底时的得意神态和有板有眼透彻的解释倒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回忆,也许是自小受父亲的影响和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所以我对灯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拆来移去的离合谜特别好感,更因为后来对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篆刻艺术的着迷,所以,我对汉字的结构有着一种特殊的抹不掉的感情,也就喜欢分析它,研究它,...https://www.360doc.cn/article/13818981_50944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