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指的是品牌所有者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持续地与目标受众交流,以最优化地增加品牌资产的过程①。
二、“谭木匠”的品牌传播策略
(一)“谭木匠”品牌简介
(二)新媒体时代下“谭木匠”的品牌传播策略
1、利用微博热点话题,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群体
2、有效整合多种新媒体,共同发力进行品牌传播
(4)深入网络社区,打造品牌传播社区战场。9月22日,谭木匠将“给妈妈梳头”活动延伸到网络社区——55BBS“我爱购物网”。这是一个专门针对女性购物而建设的网络社区。谭木匠在社区内专门开了“为妈妈梳头”活动的贴子:将自己同母亲的合影与故事作为内容进行跟贴回复,即有机会获得“妈妈梳”一把。此贴在短短一周内迅速得到了千名社区网友的热烈回复。网络社区由于其匿名性,能给受众带来相当大的言论自由,受众在网络社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网络社区通常是拥有固定爱好的受众的聚集地,他们在交流时更能获得情感上的认同与支持。因此,谭木匠选择在女性购物社区进行品牌传播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三、新媒体时代下对品牌传播的启示
(一)在战略方面,重视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传播
与传统的品牌传播手段相比,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本身就拥有成本低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点,利用新媒体对品牌进行传播具有极大的优势与潜力。所以,当代企业除了继续选择传统手段进行品牌传播以外,还要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对品牌所带来的机遇和影响,从而根据自身品牌的特点选择并利用合适的新媒体来实施宣传。
(二)在策略方面,精准定位新媒体时代下品牌传播的目标受众
有效的品牌传播对于品牌占据受众内心位置和塑造品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媒体作为重要传播工具的背景下,品牌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品牌传播活动之前,必须要对使用新媒体的受众精确定位。除了巩固传统媒介进行品牌传播外,还要分析当前使用新媒体的受众特征,了解他们对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程度,这样才能够对他们有一个精准的宏观乃至微观的把握,才可以投其所好地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品牌传播。
(三)在战术方面,巧妙整合新媒体进行品牌的全方位传播
新媒体发展至今,种类复杂多样,每一种类型的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与所能负载的传播内容又有所不同。使用单一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活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其传播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因此,熟悉各种新媒体的特征和传播模式,熟练地将不同的并适合传播该品牌的各种媒介有效地整合起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新媒体的整合要能够相互补充,既要将彼此的优势发挥出来,又要使彼此的劣势得到弥补。但不论选择多少种新媒体对品牌进行整合传播,唯一不变的就是所传递的信息必须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品牌传播环境已经改变。企业只有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利用战略发展的眼光,改变品牌的传播模式,充分运用好不同的新媒体来开展自身的品牌传播,才能够达到有效精准的传播效果,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段淳林、戴世富:《品牌传播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③阳冀:《数字营销蓝皮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今日头条信息推荐传播策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4年8月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中称,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3.4%,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①移动通信技术也已经成为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重要的支撑技术。从1G发展到3G,甚至4G,个人移动性、传输手段和接续方式得到空前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使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今日头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型媒体。它是由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数据挖掘信息推荐应用。自2012年8月上线以来,其独特的信息传播模式及用户体验使之迅速受到用户的欢迎。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的《2014年Q1国内移动新闻APP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今日头条”在用户中认可度最高,是唯一一家满意度超过90%的移动新闻APP。去年6月获得C轮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的融资后,“今日头条”一直处在行业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今日头条”的迅速崛起并非偶然,可以说是当今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其传播模式和特点对传统媒体来说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一、“今日头条”的传播优势及困境
今日头条取得这样的成绩,自然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当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也不在少数。
1、“今日头条”的传播优势
(1)技术驱动。“今日头条”是一个没有小编的信息资讯客户端,这也是其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比的独特之处。让“今日头条”独占鳌头的杀手锏就是其拥有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技术优势。
(3)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最初由百度CEO李彦宏提出,如今,这个概念已有了多种阐释和演绎。而互联网思维并非晦涩难懂,其本质是人的思维延伸,还原社会生活本身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今日头条”的成功突围正是对互联网思维的最好例证。
“今日头条”自身并不生产内容,其实际上是一个内容分发平台或者渠道。通过这个平台,人与信息、人与人、信息与信息之间得到了有效的连接,传统意义上的木桶效应已经被打破,新的木桶效应正在生成,各种事物之间优势的互补弥补了各自的劣势。“今日头条”让更多的“长尾内容”价值得到实现,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自由、民主和平等的互联网精神。人是社会性动物,互联网思维正是人类寻求合作和共赢的文明形态在网络世界的必然选择。
2、“今日头条”的困境
(1)算法的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是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一个假设。它认为大众媒介只要对一些问题注意,对其它问题忽视,就可能影响公众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其给各个问题确定的优先顺序。②同样,对于“算法为王”的“今日头条”来说,也存在着对用户的议程设置作用。传统的编辑虽然不直接进行内容的挑选和把关,但算法的编写环节毕竟还是由人来完成,抓取什么样的信息由算法说了算。此种情况下,用户被推荐的内容其实在更早的阶段已经被机器人筛选,“机器人”究竟能智能到何种程度,技术又能带来多大程度上的客观,尚待考量。
二、传统媒体的新机遇
移动互联网使各种类型的媒体都处在了新的起跑线上,现在摆在所有内容创造者面前的是一个新的机遇和平台,关键看谁能更快地抓住机遇并更好地使用这个平台。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更是如此。
1、转变传播观念
2、坚持内容为王
3、注重技术创新与渠道融合
作为一个信息推荐引擎,巨大的用户数量和强大的导流能力成为“今日头条”与媒体合作最大的吸引力。“今日头条”将内容直接链接到原媒体机构的网站,使其网站流量得到提升。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深入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今日头条”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格局也将面临着重新洗牌。目前,“今日头条”正在加强与媒体机构和内容创作者的合作,传统媒体应该主动跟上这次变革的节奏,一方面努力进行自身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借力新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模式的创新,形成多元的盈利模式。
①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2014-8
②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乐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译文出版社,1987
③刘晓林、邓利萍,《传统媒体的传统优势》[J].《青年记者》,2012(21)
第一节节目内容垂直化发展
第二节受众多元化互动方式的培养与生成
电视本质是里面的人与外面的人说话,在移动互联网之前,电视节目基本上进行的是单向传播,即我说你听的模式,而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给观众带来了参与和被传播的可能。
互联网上的内容由用户自己创造,改变了以前只能看、下载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互联网上的内容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增长,形成一个信息量多、覆盖面广、专业化强的局面,对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户自己创造的模式在网络平台上的发展,让互联网迅速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军武次位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知名网络军事类视频节目。据主创人员介绍军武次位面的“次”是“次时代”的意思,有意区别于传统的军事节目。该节目的特点是每期一个主题每集约10分钟,运用大量的游戏、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画面,深入浅出的使本来比较专业的军事话题更接地气。在传播效果上由于创作团队有专业的虚拟特效支持,所以在视觉上也有着很强的冲击力。此外,在解说风格上,节目较注重调侃和娱乐性,由一个代号“262”的人进行点评,“262”调侃、戏虐的解说风格,深得军迷们喜爱。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风格相对娱乐化,但其在专业深度上也毫不逊色。《军武次位面》可以说是互联网中比较成功的自媒体,该节目在互联网传播不仅聚拢了大批军迷,并且在这个细分领域中站稳了脚跟,是电视军事节目值得研究的对象。
改变受众参与节目的方式,让受众不断的参与进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也给节目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力量。而相较于传统的电视军事节目来说,这样的模式可以解决目前节目同质化严重,没有自己的个性和趣味等问题。
第三节多屏传播互利共生
在2015年5月出版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中了一份2014年受众媒介接触习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电视的日到达率为78.8%,较2013年下降3.4%。在电视日到达率不断下降的同时,网络视频的到达率则在继续上升,从2012年18.7%上升到2014年的53.8%。同时,电视与网络视频的融合趋势也在加强。2013年,电视的独占受众为73.3%,网络视频的独占受众为6.5%,两者的重叠受众为20.2%。2014年,电视的独占受众减少至35.5%,降幅达52%;网络视频独占受众上升至10.6%,增幅达63%;两者的重叠受众增加到43.3%,增幅高达114%。电视与网络视频相生相伴是未来发展格局。以多屏为平台,大力开发吸引观众的新节目内容及形式,尤其是要加大原创力度,这才是电视生存之道。[2]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多屏传播为方式,把新媒体变成传播工具,可以是未来军事节目的发展方向。多屏传播不应被理解为同一内容在不同平台上的重现,而是对有效内容的重新开发利用。因为网络和电视的播放环境和受众观看时的心理不尽相同,所以针对新媒体传播“碎片化”的特点,可以将现有的节目进行二次编辑,使其成为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的视频。除此之外,新媒体还可以成为传统媒体的互动工具。目前,很多电视节目都在尝试边用手机边看电视的传播模式,未来新媒体端的受众一定会更多的参与到节目的互动中,成为组成节目内容的一部分。
媒介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媒介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未来,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介入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应该不断去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变化。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织互融,多屏化接收、信息获取方式多样的今天,受众对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节目的新鲜感和忠诚度越来越低,任何节目模式都不能做到一劳永逸。中国电视已经走向市场化,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意思是生物间相互竞争,能够适应生活的物种才会被选择留存下来,军事节目应通过各种途径,运用更多方式找到自己的个性化生存之路。在新媒体环境中只有发挥自己平台的优势,运用正确的传播策略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传媒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媒体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不利影响,媒体行业要想不断提高自身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转化为机遇,要积极融合新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和谐的媒体环境。本文将进一步对金融危机下媒体传播策略的优化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金融危机;媒体;传播策略;优化
一、金融危机下受众需求转变
在金融危机下,社会大众的经济情况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物质消费需求会有所减小,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会相对增大,人们在这个时候更需要精神文化的慰藉,传媒业要抓住机遇为公众提供一个能够缓解生活压力的愉悦空间,[1]丰富节目内容,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物价飞速上涨、工作压力加剧,人们迫切地想改变现状,调整生活习惯和节奏,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在不安的情绪中,大众更热衷观看娱乐电视节目,以获得更多的积极能量和快乐,从而缓解自身的压力。
二、金融危机下媒体传播策略的优化
(三)强化服务意识,引导受众应对媒体的职责不只是简单地传播信息,更要注重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金融危机事件的影响下,大众更需要媒体的帮助,媒体部门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媒体单位要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作新闻节目,为人们的消费提供正确指导和帮助,引导人们合理运用社会资源进行创业。媒体行业要组织人们参与新闻文化传播活动,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新闻媒体树立良好的形象,拉近媒体与民众的距离,增强媒体的亲和力。[4]
三、结语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社会大众面临极大的经济压力,生活需要更多的精神慰藉和文化滋养。媒体要将挑战转为机遇,要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不断调整媒体传播的结构,丰富传播的信息内容,最大化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1]王国平,郭燕.国际传媒业资本的现代生机对中国的影响[J].新华文摘,2012(03):121-123.
[2]喻国明.是谁妨碍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兼论传媒体制改革的现实性与迫切性[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3(08):63-69.
[3]陈虹.迎合潮流,对应受众金——融危机下受众需求的变化与媒体传播策略的调整[J].新闻记者,2013(03):45-49.
1、缺乏以学生群体定位的自媒体
2、针对学生的有价值信息的缺乏
3、运作模式缺乏专业性
4、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1、以学生为主体,受众定位清晰
2、依托优质内容树立品牌形象
3、以提供服务营造互动强化核心产品
①陈兵:《媒介品牌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5.
③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3
④⑤乔治路易斯著,何辉译:《乔治路易斯大创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