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模式最早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专著《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的,他认为大众传播过程由五个传播要素构成,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本文将以“5W”模式为研究范式,结合具体案列对“5W”模式在青岛城市品牌传播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
一、青岛城市品牌传播控制分析
在城市品牌传播过程中,城市品牌传播活动的主体发挥着选择、收集、传播城市品牌信息的作用,政府成为传播的主体,在传播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媒介升级,受众地位提高,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城市品牌的传播者角色已不再仅仅由政府扮演,还可以是企业、个人和媒体机构。
二、青岛城市品牌传播内容分析
青岛城市传播内容内涵丰富,如以“五月的风”、栈桥为代表的城市标志、天主教堂为代表的城市建筑等城市符号,还有“帆船之都”等为代表的城市形象,以及像国际啤酒节这样的城市活动等,除此之外还有政府形象、市民形象、城市精神等传播内容,传播内容丰富多样,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观察近年来青岛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其不仅加大了对青岛城市环境和企业品牌的宣传,还对青岛市民生活、青岛港口、青岛美食予以重视。传播主体要多城市信息进行分级整理,哪些是重要信息,哪些是一般信息,哪些是敏感信息,针对城市重点信息生成城市传播内容,恰当的城市品牌传播内容可以增强城市品牌定位,提高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
三、青岛城市品牌传播媒介分析
青岛城市品牌传播媒介可以这样划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城市产品和线下城市活动。以青岛上合峰会为例,如上图所示,根据蚁坊软件的舆情报告可知,除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报道外,网络媒体的报道平台多样,主要以微博、新闻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三个平台为主,媒体工作者充分发挥融媒体资源互通、内容兼容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上合峰会信息,将峰会推向全民热议的浪潮中。除此之外,城市线下活动也是城市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糖球会等城市活动向受众展示了青岛城市信息,传播了青岛城市文化。任何媒介都可以用来传递城市品牌信息,传播者要对此予以重视,针对传播目标、媒介特征、信息策略和传播预算制定合适的媒介组合计划,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将传播信息传递出去。
四、青岛城市品牌传播受众分析
任何传播活动都需要特定的传播受众,城市品牌传播活动也不例外。通常情况下,受众具有多元性的特征,明确目标受众可以帮助传播活动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根据受众所处地域的不同性,可以将城市品牌传播受众分为内部受众和外部受众两种群体,内部受众以长期居住的市民为主,主动参与性较高,外部受众可以是旅游者、投资者等城市信息接触者。
五、青岛城市品牌传播效果分析
城市品牌传播效果是指城市品牌传播活动之后的集合效应,它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两方面。城市品牌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影响到传播效果,在城市传播信息之后,受众是否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行动是衡量传播效果的标准。通常情况下,受众在接触城市品牌信息会产生认知、情感和行动上的变化,行动是传播效果最直接的表现。
在传播效果上,青岛取得了比较引以为傲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负面的传播效果,需要城市管理者定期监督和维护。就目前来看,青岛的知名度已经从国内走向国际舞台,传播范围广泛,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近几年,青岛先后举办了很多大型城市活动及国际会议,受奥运会和上合峰会等影响,青岛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国际4A机场、中国的“好莱坞”万达影视城等纷纷落户青岛。同时,剑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分校也在青岛落户,为青岛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资源。除此之外,随着青岛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竞争力也随之增强,其取得的成就使得青岛市政府的公信力逐渐上升,青岛居民的凝聚力也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