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冬阳通讯员:杨荣超有文青窦乐
2020-05-1707:00:05
“一次办成”服务企业更贴心。
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传承非遗文化。
济南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建设提速。
三城共辉扮靓醉美历下。
2019十大亮点
2019年,历下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和“1+474”工作体系,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首善之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在全市2019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历下区再创佳绩,勇夺“十二”连冠。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9亿元经济平稳增长
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85.4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9亿元,增长2.6%;税收比重达92.7%,领跑
全省。亩均GDP产出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在区县级发展主体中稳居全市第一,营商环境评价名列全省首位。
2设立2.5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新兴产业加速布局
以动能转换为统领,助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8.3%,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81%,现代服务业占比6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5亿元,增长7.9%。设立2.5亿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制定出台了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新兴产业加速布局,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完成金融业增加值381.2亿元,占GDP比重达22.6%。市级新认定总部企业42家,占全市的31%。
3全区“亿元楼”达35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全区“亿元楼”达35栋,“月亿楼”2栋。传统商贸提档升级,泉城路、宽厚里成为引领全市旅游消费、发展夜经济的新高地。集聚作用持续增强,利宝互助产业园入驻电商平台26家,交易额突破120亿元;国贸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152家,其中跨境电商92家;科金大厦引入7大类60余家机构,构建了涵盖“政产学研金服用”全要素的创新创业共同体;燕山大厦人力资源产业园以市场化手段招才引智,推动省会都市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蝶变发展;山东国
际时尚创意中心吸引20家国内外顶尖机构入驻,正在成为引领泉城时尚创意产业的新地标。
471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发展后劲更加充沛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7%,71个区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投资拉动效果显著。铁职二期、医养结合中心等10个过亿元项目实现新开工,鼎峰中心、博鳌大厦等140余万平方米商业商务载体竣工。山东铁路有限公司、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等122个过亿元项目落户,引进市外投资186亿元,增长28.3%,市场主体突破13万户,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5102项行政审批事项“一窗受理”营商环境明显优化
政务服务改革蹄疾步稳,大力推进“一次办成”改革,试点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102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受理”,提速49.8%;非个体工商户基本实现1小时内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秒批秒办”。
在全市率先推行“政银合作”审批模式,合作网点达10个,典型经验在全市推广。
发起成立投资者联盟、中小企业发展联盟和楼宇联盟,积极拓宽沟通渠道,架起了政、银、企交流合作桥梁。
山东院士专家联合会落户,全省首家院士之家挂牌成立,新增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13家、专家工作站6家、泉城众创空间7家。
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惠企政策,广泛开展“遍访民企”活动,72个区直部门、街道走访辖区企业11万户。
6全市率先建成2处国际化社区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加快城市国际化战略试点区建设,吸纳国内外高端资源,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在全市率先建成舜井、全运村2处国际化社区,促进文化融合、拓展国际视野,打造了国际化社区建设的“历下样板”。成功承办国际泉水文化景观城市联盟年会、世锦赛公开水域游泳项目选拔赛和首届泉城(济南)马拉松大赛,2万余名国内外宾客和体育健儿会聚泉城。成功举办世界级高端时装展会——“泉城风尚”国际时装周,成为济南国际时尚新名片,助力山东时尚产业走向国际化。组织参与中德项目路演、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涉外大型招商推介活动9次。济南签证中心落户历下,实现32个国家就地签证,可代办100多个国家的签证业务,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优质便捷的一站式出境服务。组织179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额达1.2亿美元。引进拉加代尔等世界500强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增幅25.4%,位居全市前列。
7老城片区接续更新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大力实施佛山街特色街区提升,融入传统文化,串联景区商圈,休闲慢生活体验区基本建成。稳步实施古城保护,对芙蓉街等5条老街巷进行提升改造,推进双忠祠街、起凤桥街历史风貌恢复和明府城文保项目一期建设。小南营片区及棋盘街42号院拆迁进入扫尾阶段,577户居民实现外迁。甸柳四区等88个老旧小区完成综合整治,加装电梯83部,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8“山泉湖河城”节节拔高东部片区加速崛起
济南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开发建设全面提速,“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层节节拔高,代表济南未来新高度的绿地国际金融中心突破两百米。山东人力资源产业园项目主体封顶,汇金大厦、人寿大厦投入使用。丁家村、十里河等安置房加快建设,全年开工1939套。全市最大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华润万象城顺利开业,引领泉城商业消费再升级,成为济南都市圈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的新地标。
9“无违建街道”达标率全市第一“绣花功夫”扮靓城市环境
拆除违建100万平方米,大明湖等10个街道达到“无违建街道”标准,达标率全市第一。大力实施杆线落地,千佛山东路等15条道路完成线缆入地158公里,拔除线杆400余根。对旅游路等24条道路实施绿化提升,建成荆山等5座山体公园,新增绿化面积115万平方米。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310家社会单位、行政机关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对舜耕路等7条道路、140栋楼体和90万平方米绿化带实施景观亮化,提升城市容貌,历下已成为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10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66.2亿元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全年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达66.2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2%,多层次、广覆盖、有质感的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向低保、残疾等困难群体发放各类帮扶资金9000余万元。新建改建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处,购买居家养老服务67万小时,为1300名困难老人提供托底保障。建成完善覆盖全区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安置公益岗1729人,悬挂光荣牌3.5万块。援助重庆武隆、湖南永顺等地区各类资金5000余万元,重点支持45个脱贫攻坚项目,助力脱贫7518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加快落实,21所学校(幼儿园)开工,6所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5610个;强力推进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在园幼儿普惠率达95%。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区属医院医联体实现全覆盖,泉城路等3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使用。超然楼、佛山街2处泉城书房建成,区工人文化宫全面开工,群众文体生活不断丰富。
2020十大看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历下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攻坚之年,更是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
历下区将全面对标省委对济南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对照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按照区委确定的“双核引领、东西共进、两翼齐飞”发展战略,聚焦济南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和明府城片区“两大主战场”,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群众导向,弘扬逢先必争、亲力亲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四种精神”,勇担新使命、树立新标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高质量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在全市发展中勇担龙头重任,不断把全省首善之区建设推向前进。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57.5亿元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2020年,历下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7.5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招商引资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5%。
2推进济南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建设全力打造东部经济新高地
全力服务保障以“山泉湖河城”5座超高层为代表的商务载体建设,确保国际金融城南区和丁家庄保障房等项目实现主体封顶,推动传媒大厦、人力资源大厦等百米以上高层楼宇竣工验收,刷新城市天际线。强化与绿地、华润等开发建设单位的全面对接,持续发力二次招商,为入驻企业提供暖心、顺心、舒心、安心的服务。对标深圳天安云谷,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打造统一高效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借力国际知名机构,高点站位策划,全球视野推进,持续扩大影响力,构建要素集聚、链条完善的良好金融生态,营造全省最高端的金融产业生态圈。
3加快明府城片区保护提升助力古城蝶变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对芙蓉街及周边街巷实施综合提升,做好状元府、题壁堂等文保建筑修缮,深入实施老街巷灯光亮化、老建筑(老字号)遗址复兴等项目。
积极推动“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和历史文脉,使老街区再度焕发新活力。
以高端商业综合体为依托,以山东国际时尚创意中心为引领,打造集时尚品牌发布、高端定制、新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全省创意产业聚集地、时尚消费新地标。
建设更多供人“亲泉”“亲水”“乐水”的设施和场所,将散落的名泉串珠成链,形成魅力独特的观泉动线。
扮靓芙蓉街、宽厚里等特色街区,打造精品民宿,大力发展夜经济,激发老城新活力。
依托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等资源,承办国家非遗博览会、省旅发大会等大型活动,推动千年古城蝶变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让泉城市民听得到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让外地游客感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让海外来宾领略“天下泉城”的独特风采。
4抓好54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新建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
抢抓新增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机遇,瞄准“新基建”和优势产业,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抓好项目包装策划和内容挖潜,谋划一批5G、人工智能等规模大、效益高、前景好的高端项目,力争新建一个项目、打造一个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健全完善领导包挂项目责任制,加快推动54个过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7个项目启动,推进黄金时代广场现代金融产业园等17个项目竣工,确保新增商业商务载体100万平方米。
5一楼一园区、一楼一特色打造楼宇经济发展新模式
6开展精准招商加快人才聚集“双招双引”工作再创新突破
实施招商项目“倍增”计划,全面提高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聚焦伦敦、纽约等世界金融中心,开展产业金融招商。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省企、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形成高端产业总部集聚地。充分发挥“招商大使”“城市合伙人”作用,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商会资源,强化资本招商、以商引商,打造高质量招商新格局。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加快国际人才创新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推动与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将高校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开展“人才政策落实年”活动,推进人才政策、人才工程、人才资金优化整合,释放人才引进“虹吸效应”,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7实施“快一步”工作法全面推行“秒批秒办”
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实施“快一步”工作法,全面推行“秒批秒办”“不见面审批”,体现“历下速度”。
深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坚决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干”,打造“诚信历下”。
推行审批许可“周末服务”“预约服务”,完善“点单服务”模式,做到企业“点单”有需求、政府上门有服务,只为办成想办法、不为不办找理由,让“店小二”理念覆盖到每一个服务环节,让历下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乐土。
8打造花卉景观大道和花漾街区实现“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辉
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原则,坚持“精致、时尚、靓丽”标准,实现“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共辉。高标准实施东关大街街区更新,对泺源大街等13条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打造层次丰富、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花卉景观大道和花漾街区。加快推进2座山体公园和8处城市公园建设,植入更多文化元素,让市民享受更多健身休闲的绿色空间。
9落实“1+4+4”社会治理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落实“1+4+4”社会治理体系要求,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各类资源,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精准划分社会治理网格,建立党建、综治、城管等全要素联动机制,实现“多网融合”。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集中更多工作力量到服务居民一线。完成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荆山等6个村撤村建居,加快实施义和庄、中井村改造,推进绿城百合等11个社区用房达标提升。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让居民享受最贴心、最温暖的社区服务。
1030项民生实事提交人代会票决承诺事事落地、件件落实
新增城镇就业4.1万人,建成7处医保工作站,完善优化困难群体大病救助制度,加快推进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落实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三年规划,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围绕群众所想、所需、所盼,重点梳理30项民生实事提交人代会票决。这30件实事,既有涉及全区发展的“大事”,也有涉及一个街区、几栋楼房的“小事”,对此,历下区承诺一定会事事落地、件件落实,提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