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而社会策划模式作为社区工作的三大主流模式之一,在社区实务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1979年杰克罗斯曼提出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针对不同情况的社区运用不同的工作模式,同样也存在几种模式混合使用的情况。
而社会策划模式作为一种舶来品,是否适用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与国情?是否能切实解决我国社区实务中面临的特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作为社会工作者进行探索、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推动社会策划模式对我国社区实务的指导作用。
社会策划模式,顾名思义,“策划”指的是“筹划,有策略地进行”,也指这种方法进行的过程。意味着工作者要在核心工作开展之前,进行详尽的策划和细心的谋略,确定行动要实现的目标和预期效果,从多种角度和条件思考,通过筛选不同的使用方案,选出最佳方案,实现最优解,以便达到最佳资源配置和行动效果最大化。
从宏观来看,这样的工作方法不仅适用于社区建设,同样适用于管理、社会研究、组织、教育等等多个领域,具有非常鲜明的科学性,可行性,通用性,系统性、效益性。
当我得出以上结论之后,我认为策划模式并不仅仅是一种的工作方法,我更愿称之为一套灵活的技巧。一套需要社会工作者们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应多种特殊实务情况的详细技巧。也就是说,社会策划模式一定程度上,在我国有着独特的适用性。
二、具体表现
(一)在政治层面——社会策划与自上而下领导相契合
社会策划模式倡导自上而下的改变,这种由上及下的介入方法与封建时期统治中国多年的宗法制意识形态具有非常大的同构性,家国同构的宗法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的个人、组织、阶级、及其政党对政治现实、政治关系、政治发展的系统化的理解。人的意识形态影响个人政治价值观,而个人政治价值观影响个人的政治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国人民崇尚权威的力量,对于领导人和专家具有相当大的信服力。社会策划模式强调专家角色,引导社区人民做出积极正向的改变。这里的“专家”是经过系统培训学习,具有一定话语权的专业人士。
在整个策划实施过程中,专家属于领导者角色,引导社区居民以科学、严谨方法解决问题,有了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向,再加上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我国由政府宏观调控为指导,核心利益群体是人民,实行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从这一点来看,一定程度上完整契合我国的政治国情。
(二)经济层面——社会策划与社会主义经济初级阶段相匹配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仍然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述是:市场是基础机制,计划是宏观调控机制。计划引导市场。政治层面上的自上而下也就决定了靠营利性服务养福利性服务的发展方式的社会背景。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社区资源相对有限,社区水平参差不齐。社区存在的问题也大多是由资源分配不均,利益分配不合理引起的。社会策划模式强调社区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在需求评估阶段,对社区的区位、地理、交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状况进行整合分析,由此来确定社区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发展远景、发展速度、发展策略等等。由于社区整体开发规划由专业人员指导,政府专门职能部门组织实施,一定程度上能发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有限的社区资源上发挥其最大的合理效应。
另一方面,社会策划模式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也与我国现有经济水平相适应。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我国一般社区基础设施包括社区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邮政、通信等等。这些属于社区建设的硬件部分。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人口基数大,所以社会工作者们更加需要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对现有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利用。综上,社会策划模式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思想层面——社会策划与中华传统文化相适应
1.理性化合作与团结合作的中华美德相适应
社会策划模式在专家领导策划的同时倡导理性化与合作。以我国大多数社区情况来看,社区居民参与决策意识不强,素质相对较低,社区间居民组织散漫,没有系统人员管理和正当领袖。中国是一个相对“人情化”的社会。一般社区的活动组织领导大概率是某一两位热心积极的居民或者街道办事处的热心工作人员主要参与。居民与居民之间没有行政化的正式组织结构。
即使有某些组织,组织间结构也相对比较涣散。但是,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依托,健全的社区组织与建设是社区工作的重要支撑。在我国政府的领导下的街道办事处及其下属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建设下,应当发展更多民间组织,并且要求其能够一定程度上承担社区建设工作和社会管理任务。
因此,现阶段我国的社区建设要重点依托社区组织,这就要求我国社区居民有良好的合作发展意识和互助理念。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团结互助,平等友爱一直是中华儿女所奉行的传统美德。发展互帮互助意识,倡导民主参与,互助合作培养居民自我组织与自我帮助,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这也是我国当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核心内容,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2.专家指导与中国社会文化取向相适应
人们主要表现为对权威型角色的信任、服从与依赖。尊长、尊贤、尊老等信念已经深深烙在了中国人心中,而社会策划模式的专家、工作者所带来的公信力很好地吻合了居民的权威依赖需要。但由此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同样需要工作者注意。
3.渐进化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适应
马克思为指导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矛盾的成因一定是多方面的、多因素影响下发生。我国所面临的社区问题也多种多样,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我们对待矛盾要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解决。社会策划模式倡导渐进化和理性化的原则,倡导以专家指导下的科学、系统化方法分析问题,提出策划,进行特殊情况下的逐步解决。这样个别化对待的方式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合理性。
总的来说,社会策划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不同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除此之外,还包括意识形态、军事理论,思想教育,文化渊源等多方面的重合与匹配。这也是社会策划模式是我国社会工作进行社区工作干预所用的主流模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圣诞节到咯~祝大家节日快乐~
叮叮当,叮叮当,红绿搭档!
一份社工的圣诞礼物!扫码了解~
原文引用:
《个案工作》:隋玉杰、杨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9杨国枢:社会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