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写在题中括号。
1.我国及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论语》B.《师说》C.《学记》D.《大学》
2.《学记》的作者是()A、孔子B、孟子C、乐正克D、墨子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出自()A.《中庸》B.《师说》C.《论语》D.《学记》
4.重视启发性教学,提出“助产术”的教育家是()
A.亚里斯多德B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代表作()
A.《爱弥儿》
B.《大教学论》
C.《理想国》
D.《政治学》
6.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主义与教育》
7.被人们公认的教育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孔子B乐正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8.1806年首次发表的,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C.《教育论》
9.首次提出“教育学的两个基础是: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格拉底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
10.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小说体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B《爱弥儿》C《灵魂说》D《教育漫话》
11.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
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A斯宾塞B康德C杜威D卢梭
12.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卢梭C洛克D康德
13.“教育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提出者是()
A.赞可夫B巴班斯基C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
14.我国最早将“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的著作是()
A.《孟子-尽心上》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15.狭义的教育专指()
A.家庭教育B社区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16.在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
A.继承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
17.“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说明了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
A.不平衡性B超越性C历史性D永恒性
18.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论B神话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
19.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0.历史上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斯巴达B埃及C古印度D古罗马
21.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是下列哪一社会教育的特点()
22.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六三三制
23.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因素是()
A.经济发展B政治制度C文化传统D科技发展
24.教育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
A.现实中的劳动力B强大的劳动力C高效的劳动力D复合的劳动力
25.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
A.教师文化B课堂文化C课程文化D学生文化
26.教育对文化的间接选择表现在教育对()
A.对教育容的选择B对教育方式的选择C对教育方法的选择D对教师的选择
2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教育B环境C遗传D社会活动
A.人自身的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29.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A.主导作用B动力作用C制约作用D巨大作用
3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家庭教育B后天学习C成熟机制D环境因素
31.心理学家华生曾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
各种类型的人。他所持的观点是典型的()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
32.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代表的是()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二因素论D外铄论
3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
34.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5.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
容和方法。这是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可变性
36.“拔苗助长”、“凌节而施”的教育现象,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稳定性
37.盲人的听觉、触觉和嗅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相互联系性B可变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38.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提出了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心理学家是()
A.洛克B华生C荀子D格赛尔
39.我国古代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观点的有()
A.孟子B愈C荀子D孔子
40.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课程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原则D德育目标
41.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调控功能B评价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
42.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思想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3.主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