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厦门,紧密对接厦门市旅游产业发展,为海西经济圈旅游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吃苦耐劳,有着较强适应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人才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建、教师队伍培养等方式,探索了一套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发展建设,取得了一些建设成果。本文主要对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经验及成果做一些介绍。
关键词:产教融合;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于2018年9月获批立项厦门市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合作单位为厦门佰翔五通酒店、厦门佰翔软件园酒店。同年,酒店管理福建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项目获批。2020年以酒店管理专业为核心的旅游服务专业群获批,将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经验在在专业群内推广,服务地区经济。现有2020级、2021级、2022级三个年级,共计45人。
一、实施背景
酒店管理人才目前是社会急需人才,2022年第三季度,厦门市旅游酒店人才需求量高达一万三千多人,但厦门市各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累计毕业生不到10000人,可见目前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脱节。并且传统方式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不能够完全切合酒店的用人需求,到了企业后还需企业再培训以及相应的适应期。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打破了酒店管理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厦门佰翔酒店集团下属的厦门佰翔五通酒店、厦门佰翔软件园酒店合作,课程设置围绕酒店岗位技能,开设前厅客房模块、餐饮模块等,培养酒店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企业师傅的传、帮、带等一系列的实践指导,教学空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教学组织模式实现工学交替。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现代学体制建设使学院从容应对新时代条件下职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在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双师”建设同时,也有利企业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企、校、生三方共赢。
二、主要做法
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打破了酒店管理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与酒店合作,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招生与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为内容,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学生与员工两个身份、校内与校外两种学习环境、教师和师傅两类教师、学习和工作两个任务、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两个证书六方面融合的实现形式,使现代学徒制成为学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培养模式创新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根据知识的累积规律、人才的成长规律、岗位的递进规律,构建“2333”式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和课程内容上构建递进式课程体系。(“2333”式人才培养模式:2——两个学习阶段(理论与技能)、两个教学场所(学校与酒店);3——学生的三种身份,学生、学徒、员工;3——三种技能培训,初级、中级、高级,3——三种证书,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学校与酒店共同认定)、实习经历证。)
(二)教学模式构建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教师作导师,下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实习单位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实习生岗位技能教授。
(三)实习内容安排
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四)课程体系的重构
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中,我们通过学徒制改革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重建学习载体。学徒过程的反馈信息可作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修改的可靠依据。教学计划设计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徒项目课程”的结构。课程体系构建成“公共基础课+四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模块、职业核心课模块、职业技能训练课模块、创新创业能力拓展模块。由此推及的教学和培训的运作环节,更好地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融合。教学空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以他方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
(五)“四双”教学团队建设
表1引进企业骨干专业带头人
姓名
性别
职称
职位
现工作单位
骆炳福
男
教授
院长
表2引进、内培骨干教师
序号
级别
所在学院
1
林媛媛
讲师
骨干教师
经济管理
2
卢招娣
3
陈小丽
副教授
4
陈彩玲
表3专家工作室建设情况
工作室
负责人
投入资金
用途
美育教育国学大师工作室
萧冰
2020.12
10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等
烹饪工作室
11.3
表4引进企业骨干为兼职教师
出生日期
工作单位
李赤卫
1970.3
总经理
厦门佰翔五通酒店
邓波
1970.7
厦门佰翔软件园酒店
陈涛
1978.9
餐饮
曾健
1974.5
表5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挂职锻炼企业
颜琳
集美湖豪生大酒店
2020.8-2020.12
石珂
2021.3-2021.7
飞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20.9-2021.1
表6校内专职教师外出培训
培训项目
解芳君
“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2020.11
1+X餐饮管理职业技能等级(中级)师资培训
2021.5
刘德洁
1+X前厅运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级(中级)师资培训
福建省2021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培训
2021.9
(六)管理制度整改
建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制定实习管理流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学生实习信息常态通报制度。
1.绩效考核制度
在评价标准上,以能力为标准,制定基于企业岗位用人标准、行业技术标准、学校毕业标准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酒店和中介机构对学生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
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在评价实施上,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与实施主体,采用不同方式、标准进行评价,如酒店师傅评岗位技能。
2.沟通交流机制
建立跟岗实训指导教师制度,对接实训期间各项事宜,及时沟通,与企业共同管理指导学生(徒)。建立学校、酒店和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学生信息常态通报制度。
3.制定项目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在教学管理的方面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高技能人才培养绩效,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在运行保障方面,学校与酒店共同成立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制专业教研室,制定学徒制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成果检验制度,截止目前,制定了《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管理制度》一部。
(七)校企共建实践教学条件
在教学主体方面,引入企业,实行学校、企业双主体教学。依托校外紧密型合作旅游企业的真实任务和情境,与厦门佰翔五通酒店、厦门佰翔软件园酒店等共建中餐、西餐、调酒、形体等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与合作企业互利双赢的实训实习基地体系。在软件支持上,建立和完善便于在基地展开情境教学和实训实习活动、实现校企互位互动、互惠互利的工作安排、方案举措和制度约束,建立比较完备而有效的校企一体的专业实训体系。在利于拓展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撑。
表7校企共建实训室一揽表
实训室名称
编号
中餐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实C306
西餐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实C305-307
调酒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实C301
茶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实C304
5
客房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实C302
6
导游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实C309
7
会展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实C308
8
中餐特色展示厅
实C303
三、成果成效
(一)人才质量显著提高
现代学徒制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引进企业文化进课堂、聘请德艺双馨的企业师傅帮带传承,用鲜活的企业文化和身边的实例感染学生(徒),培育出具有职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大大缩短了学生职业生涯的上升路径。学生(徒)在第四至第五学期就以学徒的身份进入到企业也的一线服务岗位学习实训,第六学期学习期满一年,毕业后即有机会升任到初级管理岗位,举例见表8。
表8部分升任管理岗位学生(徒)名单
学生(徒)姓名
班级
李小龙
16级酒店
管理1班
厦门集美湖豪生酒店
酒水部经理助理
赵芙葵
15级酒店
餐饮预订中心高级主管
王倍倍
西餐厅主管
连昭文
17级酒店
胡诗佳
18级酒店
日料服务主管
林蓉
19级酒店
餐饮部领班
技能大赛成绩显著。2017年在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餐宴会设计赛项获得全国一等奖,实现福建省国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二)专业建设有成果
2020年8月以酒店管理为核心专业的旅游服务专业群,获批厦门市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
2022年5月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厦门市示范性现代学徒制项目完成验收。
四、经验总结
现代学徒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过程。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通过校企共建、企业文化进课堂、德艺双馨的企业师傅帮带传承等,用鲜活的文化氛围和身边的实例感染学生(徒),培育出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德技并修的高层次人才。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数字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事物的今天,酒店管理专业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入发展,新一轮变革的转折点近在眼前。数字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和广泛渗透是酒店实现业务增长的机遇。因此,专业构架也需及时调整,紧跟时代步伐。但是,无论数字化技术如何发展,酒店服务企业的客户消费体验都包括线上和线下互动两方面:深度接触的传统体验或者浅层接触的自助式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科学整合分配人工服务部分与数字技术部分,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忽略了科技是服务于人的本真。
五、推广应用
职业教育应该立足当地产业经济,主动对接当地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专业群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培养适应行业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真正的做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深度融合,发展三方互惠互利的的职业教育路径。
图一酒店进校开展双选会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酒店教研室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