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有知乎网友发文称自己是名校女大学生,患心脏病无钱救治…知乎美女大V“童瑶”为其募捐,几百知乎网友捐6万元。
后有网友扒出,两个知乎账号实为25岁苏州男子童某一人所有。#知乎童瑶诈骗#童某发文道歉,并承诺还钱,近日警察已介入。
这年头被骗子攻陷的不只有贴吧论坛,就连知乎也成了“高级骗子”出没的重灾区。
但令人震惊的是,随着网友爆料,“童瑶”被证实是一名网游男。为什么善良人的爱心总是容易被利用?网络平台该不该对公益慈善信息承担核实、监管的义务?这起事件引发的讨论远未平息。
知乎女神诈骗案结局:“女神”准备自首和还钱
1月20日消息,据报道,从1月13日,有知乎用户搜到“ck小小”这个ID后,知乎开始了一轮疯狂的人肉搜索,利用社会工程学披露了其大部分资料,指出两个知乎账号其实为同一人所有,该男子姓童,籍贯为江苏省苏州市,现年25岁。
通过网友集体举报后,疑似当事人童某又发布帖文,就自己的行为致歉,并称自己正准备和父母一起去公安局自首。并表示,对于诈骗的钱财,会原封不动地退还给大家。并且表示,它的那个支付宝也希望大家不要在修改密码了,要核对账单,将钱退还大家。
最经典也是圈粉最多的莫过于女神煲的第一碗鸡汤——“青梅竹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苦情的基调,一波三折的情节,再加上逆袭的主旋律结尾,“她”的知乎首答,就获得近6万点赞。
随后她陆陆续续在知乎上又回答了好多问题,完美塑造出了这样一个形象:一个自幼父母双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自强不息考上了复旦大学,而后去到英国交流深造,回国后和青梅竹马的男友结婚并且经营着一家花店。这样的奋斗传奇不仅俘获了大批文艺青年,更为接下来的捐款事件埋下伏笔。
2015年6月12日,一个ID为@ck小小的人在知乎发布提问,“长期被疾病折磨,结束生命是最好的选择吗?”文中自称是在校大学生,没钱治病请求帮助。
女神童瑶在回答中,引用自己亲身对抗病魔的经历和充满正能量的语句去鼓励这位提问的知友,这让知乎再次被“女神”攻陷,众多有爱心的知友表示希望能帮助提问者走出困境。于是这个提问者留下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并点名感谢“童瑶”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注册ID连头像都没设置,后被网友人肉证实为童瑶小号。
知乎女神诈骗角色扮演已入魔
就在这位大仙感慨自己可以在“女神”,“病友”,以及“DOTA怪兽”之间实现无缝切换的时候,被细心网友发现了破绽。
2016年1月13日,有知乎用户搜到“ck小小”这个ID,发现“一个先天心脏病的姑娘,一个手术失败生无可恋的姑娘,竟然以DOTA中的英雄角色设为自己的知乎ID”。
他在骗来这笔知友献爱心的钱后,居然还得意洋洋地在贴吧发帖炫耀,并晒出自己的支付宝财富。至此,童瑶骗捐一事全面败露,这个叫童超的网游男扮演了童瑶和“ck小小”两个角色,同时支付宝账户里面已经有了15万元。
1月15日,童超本人现身知乎,承认自己操纵“ck小小”与“童瑶”两个账号进行诈骗,并声称自己正准备和父母一起去公安局自首。对于诈骗的钱财,他表示核对账单后将原封不动地还给大家。但随后,他就将帖子删除,至今下落不明。
网上诈捐并非个案。去年8月,某女子借天津爆炸诈骗近10万元的事件,也曾让无数人寒心。
在童瑶诈捐事件被曝光后,作为事发平台的知乎难再沉默。1月14日当晚,知乎发布了第一次公告,表示已经联系警方。近日,知乎方面通过账号知乎小管家回应称,确已收到涉嫌诈骗的举报,希望曾捐款转账的用户,及时告知知乎捐款金额、捐款方式及捐款账号等。
截至记者发稿时,知乎小管家的最新回复称:目前共收到了超过四百位用户反馈的捐款信息,总金额已超过7万元。在警方和部分警界知友的指导下,尽可能地固定了证据,涉事账号IP所在地的警方已进入立案前的初查阶段。
按照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只有“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可依法接受捐赠,以私人、家庭或志愿者名义进行的网上募捐活动,并非合格的募捐主体。在现行《慈善法》,以及正在审议的《慈善法》修改草案中,均没有放开私人成为募捐主体的口子。
根据国家网信办2015年发布的网络账户十条规定,平台要对平台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如果网络平台出现诈骗、诽谤等事故,平台如未能提供溯源用户的实名信息,要承担相应责任。
19岁女子利用天津港爆炸事故诈骗案开审:我错了
庭审现场
2015年8月14日,杨彩兰到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报案称其新浪微博账号“我的心永远属于拜仁慕尼黑always”被盗,经民警网上核实,确认杨彩兰就是“我的心永远属于拜仁慕尼黑always”账号使用者并将其控制。案发后,杨彩兰新浪微博账号于2015年8月14日被微博管理员关闭,并冻结该账号收取的款项,2015年8月18日该3856笔打赏款已全部退还各网友。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杨彩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发布虚假微博内容骗取网友打赏,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杨彩兰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并无异议,当庭表示认罪和悔过,并请求法庭从轻判处。法庭将择日宣判。
【19岁女子利用天津港爆炸事故诈骗案开审“我错了,希望能原谅我”】杨彩兰在微博谎称父亲在爆炸中去世,获网友“打赏”96576.44元。公诉机关认为,杨彩兰是在被举报后,再去公安部门报案,且谎称自己账号被盗,不能算自首。辩护人则认为,杨彩兰属于初犯,应以从轻判处。本案将择日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