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短短三年,从万众瞩目发展到人人自危,无论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工作十年的中年人,全都瑟瑟发抖。
这也说明,大厂是无法干一辈子的,互联网员工从进行业第一天就应该有这个活儿干不长的预期,目标就是用十年挣到三十年的钱,并且给未来铺路。。
所以我们去互联网大厂工作,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抱着能干一辈子的心态,而务必要想清楚,希望付出什么,以及希望从大厂得到什么回报。
举几个例子。
年轻的开发
我了解到他还不到30岁,而且没结婚,家庭没负担,所以我建议他继续在大厂干几年,理由就是薪资足够高,干三年攒150万,然后直接在成都买个房,也算是给自己的人生上一道安全阀。
只要他的技术底子好,过两年同样是可以带着大厂的技术光环回三产公司上班的——毕竟IT三产公司的年收入并不高,趁年轻多挣点钱才是好事。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大厂挣到第一桶金,同时做好技术积累,以及让自己的履历好看一点。
中年架构师
2、我的一个在互联网公司做行业架构师的同龄同行也萌生去意,但是他也不知道有哪里可以去。
我给他的建议,是千万别去同类型的互联网公司干同类型工作,因为目前看来,互联网公司做2B业务这条路,还是需要集团公司输血,难以自负盈亏;跳槽一时不慎,容易把自己的简历弄花了。
还是应该借助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行业人脉,去找一些行业内的甲方,或者是产品比较强势的丙方厂商,抑或是多年深耕某些行业的乙方,去做技术、架构类的工作,这些地方是需要新鲜的鲶鱼的。
事实上,我自己也是这么选择的。我换工作的时候,同类公司如阿里、华为的面试,我后来都放弃了,就是因为可预见的「来自公司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反而是神策大数据、永洪BI、弘玑RPA这样的强势产品厂商,还尚可一战。
因为对于我们这些40上下的老IT狗来说,想要的是互联网大厂带给我们的资源,包括客户资源(拜访过董事长)、行内知名度(中标、演讲)、客户认可(落地过项目)、行业理解和行业经验、行业人脉(招呼一声能找到人)。
作为努力奋斗的回报,我们都是能够从互联网大厂获得这些宝贵资源的。
产品运营
3、互联网产品运营真的不是什么好活儿,不管你是做推荐、激活,还是关系维护,运营这个工作,本质上还是把人当做高级人工智能来用的,很难给员工带来进步,所以离职率很高。
那运营同学应该从大厂得到什么资源?要么在长期支持产品运营的环节中,越来越熟悉,努力补充知识,最终转向产品经理、产品开发,把自己变得更重要。
要么就是利用公司平台对接大佬的时候,跟大佬建立一些弱联系,而且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在需要跳槽的时候,就可以请大佬帮忙引荐了。
比如冬日娜当年一直跟随采访刘翔,后来跟刘翔就建立了非常好的私交;我的一个朋友,自己在出书的时候,就能找到不少大佬帮她做序,最后她也去做了图书编辑,还是对接这些大佬。
如果一直干下图这种看不见前景的活,有意思么?有发展么?有提升么?
鹅厂给了我什么
现在回头想想,在鹅厂的三年多里,我的确是忙着给公司拓展市场,真的又累又忙又焦虑,但是我在40岁关口,克服中年危机所需要的资源,鹅厂都给我了。
比如行业经验和项目经验,我做了几家大型央企重要的数字化转型项目,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让我增值的,在我后续的面试中,用人单位还是非常认可的。
比如技术底子,在公司的时候被迫当万金油、救火队员和多面手,也让自己什么都知道一点,比如自己搭云平台,自己组网,自己打通企业内网和外网接口,自己搞大数据分析,自己调人工智能接口;的确是样样稀松,但是样样略知一二,在职场也是个很有竞争力的属性。
大家看我调研一些热点舆情时候,为什么思路广阔,到处找得到线索?还不是因为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可以顺利用在自媒体上。
比如管理经验,我在鹅厂有机会观察副总裁、总经理、总监是如何组建团队、管理团队、分配工作的;每次看见领导的决策,我都会私下推演会有哪些后果,然后再用现实反馈来校正我的推演,这也是个巨大收获。
以打工者的角度,去理解公司如何运作,了解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陷阱,如何设定绩效指标,如何避免内耗,这才是花老板的钱,涨自己的经验。
所以,打工人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在大厂拼命,获得大厂提供的资源,让自己获得创造财富的能力——被用人单位需要。
当然,你能牛掰到下图这个程度也行。
如今很难躺平了
狗狗是可以躺平的,但是狗狗轻松躺平的代价,是被主人安排做了绝育……
最好的工作,是不慌不忙、收入中等、操心不多、安全稳定。但是这种垄断高利润企业才有的福利型工作,在2020-2030期间,真的越来越少了。
说实话,正常的打工人,无论是公务员、央国企、民营大企业、私企,都很难躺平,我们只能在稳定和高薪中,先选一样,而闲暇是很难获得的。
比如耐克阿迪这种大厂,在中国的营收都不断下滑了。耐克在大中华区上个季度营收下降了19%,反而安踏李宁迎头赶上,那耐克的中国区员工慌不慌,忙不忙,怕不怕裁员?
体制内的最大好处,是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你不用投身到激烈的市场竞争里,不用担心行情不好被裁员,这种安全感,在萧条期是最珍贵的。
毕竟在生活中,一件小事就可能毁掉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可能是一滴包含新冠病毒的飞沫,可能是司机刹那间的走神,也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裁员。
现在是在实践中学,争取不下牌桌的时候。花老板的钱,涨自己的经验,用别人的教训,规避自己未来会踩的陷阱;一边给公司干,一边给自己打基础,一边积累,一边等待时机。
正常人的综合能力,并不是线性增长的,不能比喻为拾级而上的登塔,而应该用登山相对比,没法一步登顶,而是要依着山势,走着小路、山脊,翻越垭口,经历下降和爬升,从一个山头跃向更高的山头,最后才能登顶。
不想登顶之后走出群山,却想在山坳里躺平,那当山洪来袭的时候,可不就会遇到灭顶之灾么?
未雨绸缪
马老师早就在2020年初预警过,每年要向社会输送1000名人才,不就等于是告诉每一个人,山洪迟早会爆发,请大家务必早作准备么?
如果你已经在互联网大厂拿到了想要的回报(高薪、经验、人脉、见识),未来的升职和增值又遥遥无期,那赶紧未雨绸缪,接洽下家,减少负债,做好应对职场变动的准备——
只要坚决不下牌桌,冬天总会过去,总能等到风起。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