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在线计算器)退休金计算公式2024最新计算器下面新社通小编带您了解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的详情。
随着2024年养老金新规的正式落地,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未来的养老金将会如何计算呢?
全国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其实都差不多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是全国统一的。过渡性养老金部分,是各省份自行确定。
一、2024年社保退休工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当地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3.部分人还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是每一个省份都不一样,是根据当地省份的情况来制定的。
过渡性养老金=个人累计缴费年限×个人累计缴费工资的1%×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月数
》点击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你的养老金!
其中,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指的是个人在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累计缴纳的年限;个人累计缴费工资指的是个人在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累计缴纳的工资总额;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月数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根据不同的出生年份而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过渡性养老金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养老金,其计算方式和标准都有一定的限制。在养老金制改逐步完善之后,过渡性养老金也将逐渐退出舞台。
计算步骤:
(1)确定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
(2)根据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基础养老金;
(3)根据个人账户积累情况和投资收益,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
(4)根据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出过渡性养老金;
(5)将以上三部分相加,得出总的养老金数额。
二、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五大因素。
根据上面所说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情况,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五大因素主要是退休地所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年限、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由于过渡性养老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所以就不单独说了。
①退休地所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各地说实话相差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已经有26个省份公布了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最高的上海市为12183元,最低的黑龙江省为6430元,相差近一倍。大多数地方在7000~9000元之间。
②缴费年限,是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这是计算养老金的一项极其重要因素。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养老金是跟缴费年限成正比的。比如说缴费15年可以领取1500元的情况下,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00元,缴费40年可以领取4000元。
③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主要是根据缴费基数和计算平均缴费指数使用的社平工资来计算的。类似于缴费档次,一般在0.6~3之间。平均缴费指数越高,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就越高。但是,不要指望最后一两年按照高基数缴费,可以领取高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计算,是所有实际缴费年限平均的。
④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这主要是看前期的积累了。不过由于缴费基数上下限的影响,过去我们缴费基数较低,因此个人账户积累也不多。近年来由于缴费基数提高,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提升,因此个人账户的余额才在快速积累。
⑤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这实际上是一种晚退多得的体现。50岁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退休越晚,计划越数越小,相同个人账户余额情况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一般来说,如果在黑龙江省、河南省等计发基数较低的地区,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50岁左右退休的话,养老金也就是1000元左右。
如果是在北京市和上海市退休,计发基数分别达到了11525元和12183元(明年还会更高),缴费40多年,平均缴费指数在1.5以上,个人账户余额能达到30万元以上,养老金差不多就能领取1万元了。现在有的老人养老金都能领到一万三四千元。
三、我们应该如何做自己的退休规划?
除了养老金,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加退休储蓄。个人储蓄、投资和购买商业退休保险等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项。多元化的退休储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退休生活的质量。在规划退休生活时,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财务计划。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适应方案变化,也是我们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享受一个安心、舒适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