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始学拼音了,我才发现汉语拼音“O”的读音居然是个问题。
有人认为应该读“窝”,老师教读“哦”。到底是啥呢,肯定的说是“哦”,因为“O”是单韵母,也就发音时候嘴型不变的韵母。可以读一下试试,读“窝”的时候嘴型有个由小变大的过程。那“窝”这个读音是咋来的呢?
先看看我们常常见到汉语拼音表:
其中“O”的读音标注是公鸡打鸣,汉字注音是“喔”。首先我们想想公鸡打鸣的声音是更接近“窝、窝、窝”,还是“哦、哦、哦”呢?显然是后者!
听过公鸡打鸣的越来越少了,我们小区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给你发个位置,呵呵。
再看看看这个汉字标注“喔”,看完之后很感慨,套句当代名言:“O”是好“O”,“喔”不正经。
喔wō【释义】象声词,形容公鸡叫的声音。
喔ò【释义】叹词。表示领会﹑醒悟
原来官方认为公鸡的鸣叫声是“窝、窝、窝”,唉,说点啥好呢……
本来“喔”官方只有一个读音“O”而且是一声,所以汉语拼音方案用这个“喔”来注音,不知道为啥变成了两个,可能是很多地方读作wō,语言本来就是发展变化的,加上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有差异是很正常的。相比很多把原来的读音取消(接下来会写一个汉语小知识——消失的读音),官方标注的这种妥协本人更认同。不过说wō是公鸡叫本人十分不认同,我们小区真有养鸡的,雄鸡一叫天下白,我就出门坐地铁。
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不妨改变一下“O”的汉字注音,现在很多教材已经改为“噢”了,有人认为改成“哦”这个应用更普遍的字似乎更好。因为前面的“喔ò”,现在常用“哦ò”来表示,不仅有领会﹑醒悟的意思,还可以表示各种复杂情感(此处应加呲牙笑表情)。不过“哦”是多音字,这个是不适合用作拼音标注的。
那图形如何表示呢,公鸡到底咋叫,这是个更加严肃问题了。
上面只是说单独读“O”的情况,如果“O”作为韵母配合声母或者其它韵母组成复韵母的情况还是有变化的。
先读读“bo”和“duo”,韵母有啥区别么,还真没有!读的都是“uo”(也就是“wo”)
“o”这个圆唇音作为单韵母的时候,只跟“b、p、m、f、w”这几个双唇音和类双唇音拼在一起,“u”这个音口型正好介于双唇音到圆唇音之间,读的时候自然就带出来了,说这里读“wo”没有什么错误,不读这个也没办法。但放在“duo”这个音上或者更普遍的说在构成“ao、iao、ou、uo、iou、ong、iong”这几个复合韵母时必须读作“哦”才比较顺畅。
最后说一下,汉语拼音本身并不是不可挑剔和质疑的东西,所以当初制定者们他称作“汉语拼音方案”而不是“汉语拼音规范”,是饱含智慧和敬畏的。另外这样命名的例子是最初修订清朝历史的学者们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