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媒体基层行”活动启动,记者到访福建省福州市应急指挥中心。
把数据变工具生成靶向性灾害评估报告
福州市台风、暴雨等灾害频发,因此暴雨灾害临灾风险评估是该平台的核心功能,即基于实时雨量数据,通过建设雨量分布范围动态模拟、暴雨整体影响分析、行政区受影响分析、承灾体暴露性分析、减灾能力调查分析和应急救援分析等功能模块,实现风险等级范围与普查成果的叠加展示、分析,进行针对暴雨灾害的临灾风险预估,能够为灾害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受不同风险等级影响的承灾体及其周边减灾能力信息。
临灾风险评估功能是基于风险普查的人口、经济、房屋建筑等承灾体数据、减灾资源与能力数据以及历史灾害数据,结合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数据等实现的。福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立明介绍:“它可以精准研判未来12至24小时台风和暴雨情景下的致灾风险,对福州市进行风险等级的分区评估,预估需紧急转移安置和救助人口,动态显示就近应急避难点,同时预估受灾人口所需的救灾物资和救援装备,自动生成时效性更强、靶向更精确、分析精度更高的评估报告,为灾害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撑。”
从整体到点位全覆盖应对城市内涝险情
暴雨过程中,该系统会显示路面积水信息、雨量信息、河道水位、管网液位和排口工况5种信息来迅速判断路面积水原因。2021年8月,台风“卢碧”过境,福建省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8月4日15时54分,该系统福州市汽车南站路面积水监测点发出警报信息,而河道水位和井下液位却均未出现超警提示。经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分析,认为是路面垃圾、树叶堵住了路面的收水口,随后,指派网格化巡查人员现场清理收水口垃圾,路面积水快速消退,有效减轻了积水对群众出行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到江河水库,小到道路收水口,种种细节逃不过“智慧的眼睛”。
福州市城市水系联排联调中心调度办主任胡铭表示,汛期,该系统可综合调度城区上千个库、湖、池、河、闸、站,使排水防涝应急处置效率提高50%。除了在汛期发挥作用,非汛期时,该系统可实现“厂、网、河”的动态管理,确保污水不入河,河水不倒灌;充分利用闽江潮汐、群闸联动,有效实现把水引进来,把水留下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让水清起来的目标。
由“一”及“三”风险信息直通直达责任人
群众安全出行离不开道路交通的畅通。除了受积水影响外,低能见度天气、高温天气等都会影响交通情况和人员安全,也就是说,道路交通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很多。
“气象精灵”数字化平台应运而生,它的研发为轨道交通、地面交通等防灾减灾重点部位提供安全保障。该平台应用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结合地铁集团、交警指挥中心和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等部门服务需求,研发了地铁气象风险预警模型、道路交通风险预警模型和内涝风险预警模型,开发了三个数字气象服务场景。
另外,该市还将城区划分为14个巡查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单元都有路面积水巡查小组和责任人。当启动排水防涝应急响应后,各小组责任人立即到岗到位进行路面积水的网格化巡查处置,城区重要、敏感区域部署29个值守点。当启动台风、暴雨二级响应后,这些值守点的人员、设备将立即到岗到位,其到岗情况和移动轨迹都可以通过大屏幕查看,实现了“调度指令可直达、处置过程可追溯、防汛责任可考核”的应急调度。(记者封迪)
主办: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