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观众在国博观看大理石女性头像浮雕圆盘残片(新华社)。
第二部分名为“爱美,不变的天性”,主要展出古希腊人如何“打扮自己”,从首饰、服饰、妆容等方面展示他们的审美偏好。例如“阿伽门农面具”的主人迈锡尼国王的一条金鹰项链。鹰在古希腊文化中被认为是鸟中之王,代表了力量与权贵,组成这条项链的十颗珠子每颗都描绘了一对镜像对称的鹰,翅膀高抬、尾羽修长的鹰形象彰显了他的权力与声望,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称之美。
第三部分名为“镌美,卓越的塑造”,不同版本和风格的太阳神阿波罗和美神阿弗洛狄忒雕塑将在这一展厅展出,他们分别代表了古希腊人们眼中男性与女性身材、面容和神态的极致。例如公元1世纪上半叶的那不勒斯式阿弗洛狄忒大理石雕像,轻薄的长袍勾勒出近乎完美的女性特征,手中的金苹果暗示了她曾参与帕里斯裁决的典故。三个部分层层递进,从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的元素,到人们对美的主动追求,再到表现美的精湛技艺,堪称对古希腊人美学观的生动演绎。
古希腊文明的诸多特点也赋予了它在展现大众历史方面的独特优势: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的特点决定了古希腊不像其他文明那样有很多权力一手遮天的国王式人物,民众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更容易流传和被看到;古希腊人们对于美学的不懈探索使他们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这方面颇具造诣,卢浮宫镇馆之宝米洛的维纳斯1:1.618的黄金分割比,尽展力量与动感之美的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雕像,无一不展示了当时人们在美术中的智慧与奇思妙想。
相对于将古希腊历史文化浓缩成公民大会上的民主政治或帕台农神庙的建筑浮雕的科普,“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特展无疑为古希腊历史的讲述和文化的传承开辟了一个新赛道,它打开了古希腊历史特别是民众生活史的万花筒,让我们得以窥见千年之前人们对于美学的多样性理解和丰富造诣。我们看到的那些陶器,或许有些就出自一个社会地位不高但有着惊人美术天赋的工匠之手;令人赞叹的精美首饰,或许就承载一个差点被遗忘的美丽爱情故事。
当然,美学史只是大众历史的一个方面,还有诸如瘟疫史、饮食史和性别关系史等也在为大众历史的研究做贡献。“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特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它让我们相信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创意也可以成为被铭记的永恒,跨越千年的不只有重大历史事件,也可以是一件小小的艺术品甚至一件日常生活器具,它自重见天日时便期待有人能欣赏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