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典,其定义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着观众的面表演故事”。古希
腊民间为了祈求丰收和谢神,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庆典活动。春天
播种时,祭典中化妆成半人半羊的山羊神歌的人,一面唱着赞美酒神的颂歌,一面作简单的
舞蹈。秋天庆祝丰收,祭典中人们化妆成鸟兽,举行游行,狂欢歌舞。悲剧的前身是春天祭
奠酒神的酒神颂歌,其内容是哀叹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尘世所受的苦难,歌颂酒神的复活。
喜剧的前身是秋天的祭神歌舞和滑稽戏。
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的执政者把农村盛行的酒神祭典引入雅典城。这种祭典的表演逐渐
成为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希腊悲剧的雏形产生于公元前534年,雅典人忒斯庇斯首先采用
第一个演员,埃斯库罗斯增加了第二个,索福克勒斯增加了第三个,对白因此成为主要内容,
悲剧正式从酒神颂歌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戏剧艺术。希腊喜剧的产生晚于悲剧。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政府兴建大型剧场,组织戏剧竞赛,并发放观剧津贴,
鼓励公民看戏。这样,剧场成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形式之一。
古希腊戏剧与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
主政治的衰落而衰落。
二、古希腊悲剧
(一)特征:
1、从形式上看,歌舞、道白兼有,演员、歌队并存。
整出戏由四大部分组成:开场、进场歌、三到七个戏剧场面穿插着相应数目的合唱歌、退场。
当然,情况也有例外,如《波斯人》一剧就没有开场,直接是进场歌。
2、从题材上看,大都取材于神话和史诗,往往借古喻今,表达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古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取材于荷马史诗。虽然如此,古希腊的悲剧家
并不机械的叙述,而是将自己的政治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各种社会观念融入其中,反映
了本时代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现存的33部古希腊悲剧,直接以当时的
现实为题材的只有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
3、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一,表现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而表现反专制、反侵略、反
压迫的民主意识。其二,表现对命运的思考:命运是邪恶的异己力量,人在反抗命运的过程
中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虽败犹荣。其三,表现对人自身的思考:人的厄运往往是咎由自
取。
4、从结构来看,紧凑集中,故事发展顺理成章,扣人心弦。
索福克勒斯运用了一种“回溯法”,也就是从高潮尾声倒叙开来的一种情节铺展方法。这种
方法最典型地体现在《俄底浦斯王》当中。
5、从格调上看,悲剧的主要特色在于悲壮、崇高、庄重、严肃,不在于感伤悲观的情绪,
也就是说着意在于“严肃”,而不是“悲切”,。
“悲剧”一词的希腊文是“特拉基亚(tradgia)”,意思是“山羊之歌”,着意是严肃的而不
是悲切的。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就曾经说过,“悲剧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
长度的行动的摹仿”,特别强调了悲剧的严肃性。这种严肃性还体现在悲剧的审美功用上:
古希腊悲剧通过严肃重大的事件,表现主人公的崇高品质、坚强性格和英雄气概,具有震撼
人心的力量,风格悲壮宏伟,使悲剧洋溢在一种崇高的感情氛围当中,从而陶冶人的情感。
(二)古希腊悲剧的主要成就——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出现了史称三大悲剧诗人的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
和欧里庇得斯。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主要成就。
1、埃斯库罗斯及其《俄瑞斯忒斯》(三联剧)和《普罗米修斯》
埃斯库罗斯被称作“悲剧之父”,一生创作了70个(一说90个)剧本,生前在戏剧比赛中
得过13次奖,死后还得过4次,现存悲剧7部:《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
缚的普罗米修斯》和《俄瑞斯忒亚》(《阿伽门农》、《奠酒人》和《报仇神》)。
(1)创作特征:
①命运主题:描述事与愿违的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人的意志与异己力量(命运)的冲突,认
为人的厄运源于人自身的邪恶,坚信人在正义之神的引领下,必能走出困境。
②矛盾冲突:超越了简单的善恶冲突,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善恶因果关系,善中有恶,恶中有
善,恶行必遭恶报,善行却未必得善报。戏剧冲突错综复杂,往往使神感到为难,恩格斯概
括为“对”与“对”的抗争。
③艺术特征:
A、人物形象单纯而高大,是理想化的性格;但人物性格一般是静止的,缺少发展。
B、首先采用第二个演员,在情节中增加了交流。
C、戏剧结构比较简单,情节不曲折,但抒情气氛浓郁,歌队起着重要作用。
D、首创“三联剧”形式,即用三个剧本写同一个题材,在情节上既有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