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奥尼索斯,也称巴克斯(Bacchus)。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体系中的自然、果实与植物之神,尤为被大众熟知的身份是酒神和狂喜之神(ecstasy)
p.s.Ecstasy[ekstsi]通常译作狂喜、迷幻。形容一种快乐之上,无人无我不知天地为何物的癫狂状态
CinCin!公元前就开始喝了
酒神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3世纪的文物“LinearBtablet”上。这说明早在迈锡尼时期(MycenaeanGreece,前1600-前1100年),酒神已有信徒膜拜。尽管酒神崇拜的起源至今不甚清晰,传说都一致赋予酒神外来血统。
p.s.CinCin是意大利语中最常用的“干杯!”
宙斯:我太难了
狄奥尼索斯是宙斯和底比斯公主塞默勒的儿子。在发现丈夫第不知道多少次不忠后,神后赫拉妒火中烧,怒不可遏。出于报复,赫拉给怀孕的情敌塞默勒洗脑,让她要求宙斯以真身见她以自证身份。在塞默勒的一再请求软磨硬泡下,宙斯以神体现身。身为凡人的塞默勒无法承受他周身神威与雷霆闪电的冲击,如赫拉计划般的死了。宙斯匆忙中救下他们还很弱小的儿子,把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上时刻守护,直到再次出生。随后,狄奥尼索斯被信使赫尔墨斯神送到一处纯粹虚构的场所—Nysa,由追随酒神的女信徒(Maenads)照顾长大。
p.s.这个从小没了妈妈,只能由爸爸代为生下的孩子,就是神话世界的‘快乐担当’——酒神狄奥尼索斯
02
CONNOISSEURSHIP
神仙饮酒行为大赏
Caravaggio(1596–97),Bacchus,
oiloncanvas,theUffiziGallery,Florence,Italy.
卡拉瓦乔(Caravaggio)笔下年轻的酒神有圆润的脸庞,朴实得像村边树上的苹果盼来了秋天。他裸着半侧上身,肌肉被刻画成肆意的形状,露出的皮肤在背景的暗前被衬出了种棉软的冷,可能有些潮湿,可能同树皮一样干燥。一对局促的小手,像锡耶纳城墙厚实的红砖,小指捏住酒杯拼命地蜷缩成餍足的模样。这幅著名的酒神是卡拉瓦乔参照真实模特画出来的,很显然,模特并不是自带神仙滤镜的人,哪怕自我介绍般头戴常春藤花冠手持葡萄酒杯,也不能掩盖那种一眼看去就很能干活儿的烟火气。卡拉瓦乔似乎无意额外修饰酒神略显突兀的形象,画面选择了略微仰视近乎平等的角度,邀请着观众与微醺的少年对视,他虽是神明却目光戏谑中弥漫着酒香,homoerotic的尾调如缕绵长。酒神在这幅画和我们只隔一盘鲜果,触手可及的距离仿佛举杯即可与之对饮
PeterPaulRubens,Bacchus,1638
StateHermitageMuseum,Russia
狄奥尼索斯的年龄和外貌在绘画中演绎很多。在鲁本斯(Rubens)后期的《酒神》(Bacchus,1638-1640)中,酒神年老体衰,胖得离谱。他坐在酒桶上,一只脚轻踩着他的大猫,微抬起的右腿让人无法忽略他近乎全裸的事实(唯柱状物有些许遮挡)。这样的裸体不同于维纳斯(Venus)被放大的美,反而将丑态成倍地暴露在观众面前。这幅作品是在鲁本斯因痛风而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画中酒神姿态粗鄙如斯或许是艺术家在生命将尽处对酒神膜拜的个人反思。
DiegoVelázquez(1599–1660),TheTriumphofBacchus,orTheDrinkers(1628-29)
oiloncanvas,165x225cm,MuseoNacionaldelPrado,Madrid,Spain.WikimediaCommons.
1628年8月,PeterPaulRubens外交出访停驻在马德里。同样是1628年8月,西班牙宫廷里,年轻的DiegoVelázquez正忙于创作《酒神的胜利》(TheTriumphofBacchus)(1628-29)。1628年8月,西班牙是怎样的一场party?《酒神的胜利》描绘了年轻的狄俄尼索斯在酒会上被一群年长的粗犷男子围住的场面。画中酒神笑得亦庄亦邪,为一个跪地拜服的年轻人戴上王冠,粉、白织物寥寥掩下半身好不风流。紧簇着酒神的五个人物在Velázquez笔下栩栩如生:颇具现代感又在恍惚中投影成古典绘画中经久不衰的面孔们,他们各自服装细节处有着微妙区分,委婉交代了主人身份。1629年7月22日,菲利普四世(KingPhilipIV)满足地为这幅画支付了Velázquez100金币(ducats)——一笔不菲的数目。
GiulioRomano(GiulioPippi)andWorkshop(c1499-1546),TheBirthofBacchus(c.1535)
oilonpanel,126.4×79.4cm,
TheJ.PaulGettyMuseum,LosAngeles,CA.CourtesyofTheJ.PaulGettyMuseum.
GiulioRomano的《酒神的诞生》(TheBirthofBacchusc.1535年)是对当时助产习惯的超现实描写。画面右上角,宙斯右手握着他的闪电匆忙逃离现场,留下情人和初生的狄奥尼索斯二脸问号。左上角的赫拉(Hera)也难得没被描绘成妒妇模样,面对丈夫的渣男行为,她同样显得不解、不安还有一点点嫌弃。这幅画被认为是曼图亚公爵(DukeofMantua)收藏的一系列“情色”(Erotic)作品之一,由拉斐尔(Raphael)才华横溢的爱徒GiulioRomano设计,并由其工作室学徒协助绘成。画的赞助人、收藏者曼图亚公爵本人是个会玩会浪花样百出的妙人(在和情人的爱巢里摆这样一幅‘渣男跑路图’是恶趣味还是在以反面教材表忠心...)。曼图亚公爵委托天才全能的GiulioRomano设计建造的宫殿是场宏大的沉浸式审美的盛宴,其中艺术无处不装点着他对情人死生不渝的浪漫、希腊悲剧式的俄狄浦斯情结、与湿壁画封印五百年后依旧鲜艳的爱马成痴的执念。
Titian(1490–1576),BacchusandAriadne(1520-3),oiloncanvas,176.5x191cm,TheNationalGallery,London.WikimediaCommons.
AndreDerain,BacchusDance1906,PrivateCollection
ElaineDeKooning,Bacchus69,PurpleandGreen,1982
二十世纪初期的西方艺术超越了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意象,这一时期的艺术充满动态的变化。冲破学院结构限制的艺术家们自由地挥发着他们对狄俄尼索斯/巴克斯图像新的想象。这个阶段酒神题材的作品往往不是描绘人类形态的神而是选择抽象地表达酒神仪式庆典的概念。塞尚(Cezanne)、达利(Dali)和毕加索(Picasso),都对这一题材做出过创新。
03
φιλοσοφα
【尼采】日神··酒神9
尼采说什么?
尼采(FriedrichNietzsche)在关于希腊悲剧精神起源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那就是,希腊悲剧是由狄奥尼索斯代表的"酒神精神"和阿波罗(Apollo)代表的"日神精神"的对立构成的。这种对立在产生美学张力的同时达成了有关生命意义的悲观主义平衡。
阿波罗
阿波罗代表的日神精神象征一种清晰有序、光明可鉴的状态。如同太阳神遵循黄金分割雕琢而成的年轻胴体,梦幻又庄严,呈现出一种透明的美感。日神是个体的化身,日神精神体现在艺术中可以参考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其他有形的、有规律可循的艺术形式。
酒神「独醒孤单何不癫狂」
酒神与日神完全相反。如果日神阿波罗的梦是个人体验,那么酒神的陶醉则是一种神圣的癫狂。酒神艺术是仪式艺术,我们醉了,醉在酒精或者音乐里,“自我”与“他者”在一体化中迷失,如同酒杯中的一颗加速上冲的碳酸气泡,包裹着生命全部的激情和内在冲动,并不伟大地爆破。酒神艺术最纯粹的形式是音乐,吸引的是情感而非理性。我们在演唱会伴着电子音乐疯狂摇摆,不知道为什么摇摆,也或许忘记了自己在摇摆,只是在黑暗中褪去自我意识,在人群中融化成一团团不清醒的弹跳果冻。
04
συμπσιον
酒神护体的快乐生物
会不会千杯不醉?
SatyrandDionysus,Athenianred-figurekylix5thB.C.E,
AntikensammlungBerlin
AtticredfigureKylixdepictingSATYR&MAENAD(ca.490–480B.C.E.),attributedtoMakro,MetropolitanMuseumofArt(06.1152).
Maenadcarryingahind,fragmentofanAtticredfigurecup,ca.480BC,LouvreMuseum,Paris
CaptionfromBeyonce’sHoldUpmusicvideo
Satyr
萨提尔(Satyr)在神话中被描绘成兽性的男人,他们长着驴耳朵、狗的鼻子、有着高的发际线、马尾巴和永远起立的小伙伴。作为狄奥尼索斯的同伴,他们通常会与美纳德(Maenads)畅饮、舞蹈、吹长笛和运动。
Maenad
美娜德(Maenad)是追随酒神的女人。“美娜德主义”(Maenadism)是一种庆祝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狂热宗教仪式。仪式期间,美娜德们狂暴地舞蹈、唱歌、哭泣,以达到快乐的顶端,一种全然放松归于混沌的状态。
是不是疯子才能自由跳舞?
几乎所有的描绘美娜德的希腊花瓶都将她们塑造成狂躁、失控、疯狂的女人。她们穿着女性化的衣服,却不遵守刻板的女性化行为,脚踩着在“女性行为手册”蹦迪。这样疯狂的举止在社会普世价值体系中并不“适合”她们的外表,但也正是这份出格使艺术中的“美娜德主义”如此有趣:毕竟太正常的事物总是有些无聊Cin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