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知识和能力:
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则、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信守信、爱岗敬业。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5
思想政治拓展模块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拓展模块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6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144
7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80
8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90
9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0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1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2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13
红色文化
14
普通话
通过普通话、方言、语音性质、音节、音素、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变调、儿化、朗读等的学习,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的基本技
15
形体训练
通过形体礼仪、形体操、健美操、舞蹈等不同阶段训练,使学生形成正常优美的体态,身体柔软、协调、匀称,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使学生的气质形象得以提高,塑造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形象
72
16
劳动教育
依据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良好个人素养
(二)专业(技能)课程
★旅游学概论
★旅游政策与法规
108
★旅游管理实用英语
了解英语情景会话的基本知识,掌握旅游酒店服务所必须的词汇,从听、说环节入手、培养学生在服务中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力将来从事入境客源接待服务和出境旅游运作工作打下必须的基础
★酒店服务礼仪
了解在日常交往中的基本礼节,掌握对客服务岗位上的礼貌服务要求,掌握商务接待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能在岗位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展示良好形象,提升文明服务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概况,各地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知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中国旅游地理
了解国内主要旅游的地分区知识;能简介国内主要旅游地概况及当地主要旅游资源特色;掌握国内著名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介绍技能,能够为游客推荐跨地区的旅游线路产品。
旅游民俗
了解中国旅游客源地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民俗、旅游业等常识,掌握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学会在服务中尊重客源地的风俗习惯,能够为不同国家,地区的游客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模拟导游
掌握地陪、全陪导游的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不同类型景观的特征和讲解技巧、方法,熟悉接待过程中游、行、住、购、食、娱、旅途服务、突发事件应对各环节服务的实施步骤,为实地导游夯实基础,形成熟练进行标准化讲解的能力
导游业务
掌握合格导游员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掌握导游员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熟知旅游常识;能独立开展导游服务,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应对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和游客的特殊需求,为将来从事导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旅行社外联与计调
了解外联业务的内容、范畴、特点和要求,掌握市场分析、线路设计、业务洽谈、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针对不同销售对象选择适当的外年营销策略;学会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协调,并运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
前厅服务与管理
能辨别并正确使用前厅部设施设备和表单;能描述预定服务、礼宾服务、入住登记服务、收银服务、前厅其他服务和督导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并按照规范标准提供相应服务;能初步处理前厅部领班、主管的督导工作;能使用流畅的前厅对客服务用语,适应前厅各部门的工作要求
客房服务与管理
中餐服务
能运用中餐菜点知识、中餐服务方式、文化与礼仪;能辨别餐饮用具的种类及用途,能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餐厅基本服务技能的操作,能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中餐厅早、午、晚餐服务;熟练进行各种餐厅服务;能进行规范的宴会预定与服务;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宴会设计能力,能进行初步的菜单设计、菜肴定价、服务质量管理
酒水知识
能熟练掌握各种酒水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服务技巧;了解各种常见酒水的制作方法及主要成分;能掌握一定的酒吧管理知识技能
西餐服务
能运用西餐菜点知识、西餐服务方式、文化与礼仪;能辨别餐饮用具的种类及用途,能按照规范标准进行餐厅基本服务技能的操作,能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中餐厅早、午、晚餐服务;熟练进行各种餐厅服务;能进行规范的宴会预定与服务;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宴会设计能力,能进行初步的菜单设计、菜肴定价、服务质量管理
17
旅游心理学
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能分析客人对旅游市场和饭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等的心理需求;能根据不同客人的服务需求,为其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并能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完成各项对客接待服务
18
果盘制作
通过学习课程内容让学生大胆设想,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平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学会理性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19
茶艺
20
研学旅行
通过学生使学生熟练掌握研学旅行的基本理论,具体初级研学旅行指导教师要求,为将来胜任研学旅行指导教师打下基础。
21
高尔夫导学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高尔夫运动、勇于奉献高尔夫运动事业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22
高尔夫球童实务
23
高尔夫礼仪与规则
备注:标注★的为专业核心课程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程
学时
学期(每学期18周)
考核方式
公
共
基
础
课
考查
考试
小计
1368
专
业
(技
能
)
1332
顶岗实习
720
合计
3420
30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特色班)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前厅服务管理
表1顶岗实习考核内容及成绩比例
考核内容
组成部分及分值比例
占总成绩比例
过程性考核
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70%
40%
学校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30%
终结性考核
实习手册
50%
60%
实习总结
20%
实习鉴定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须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师德,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及专业资格证书。本科学历以上,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5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
3.专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4.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基地主要是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现基础操作技能实景训练。建设中式铺床实训室、中式摆台实训室、前厅服务实训室、茶艺实训室、调酒实训室、形体训练实训室等。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具备实训场地,配置设备应能满足理论实践一体课程现场的开展,保障短期实践项目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的实施,满足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全面巩固技能方向知识及技能,能够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三)教学资源
由专业带头人召集专业教师及企业教师以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划的原则对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材选用、每门课程开发独立完整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配套PPT、案例素材、视频等资源。每门课程均设计测试练习题,测试练习题覆盖到各知识点。开发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游戏、仿真实训软件等。
开发与专业方向和行业岗位要求的教材,教材配备教学资源包,包含课件PPT、教案、教学视频、案例等内容,作为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所有课程按照图书馆配套教学辅导材料供学生借阅学习,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可以采取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方法,通过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演讲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可结合教学内容、专业方向和学生实际,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头脑风暴、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五)学习评价
(六)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合理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过程管理,即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决定教学工作的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质量管理,即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3.教学健康管理,即通过教学监控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问题的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业务能力的发展,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须修满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考试科目均合格后,参加顶岗实习并获得实习合格证书方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