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大学新校区,共有十多个大型食堂餐馆、咖啡店,但很多人不知道,其中有3家店的老板是该校一名在读的学生,熟悉他的人笑言他是校园“餐霸”,大四的时候,当室友们都在忙着找工作,尚未毕业的他就已靠自主创业赚了上百万。
初衷:开咖啡店不单是为了赚钱
说话不紧不慢,逻辑性强,自信满满,是向锐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2014年6月14日中午,在郑大新校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2楼,一间装饰很低调的咖啡店里,不时有大学生情侣携手来此就餐。这间咖啡店是向锐在2013年10月份开办的。
前来就餐的药学院研一学生小陈说:“一杯咖啡十多块钱,一份意大利面也不到20块钱,对学生来说很实惠,比到校外的咖啡店划算多了。”
向锐说,当初开这个咖啡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给校园里有同样创业梦想的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地方,在这里,会不定期举办各种小型的学术讲座、艺术沙龙,为鼓励在校学生创业,校方也对该店提供了很多帮助。
成绩:三家店年营业额达300多万元
除了咖啡店,向锐还在郑大的荷园食堂、柳园食堂楼上开了两家大型餐馆。
在荷园食堂的3楼,有一家名为“校园美味工厂”的餐馆,这是向锐2012年在郑大校园开创餐饮生意的第一家店。这个面积1000多平米的餐馆,虽然装修普通,但辟有十多个包间,菜价便宜,成为很多大学生生日聚会、毕业聚会的首选之地。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向锐还在一家网站上开通了团购业务,经常有不少校外顾客来该店吃饭。
位于柳园食堂3楼的“同和昌”餐馆是他的第二家餐馆。向锐介绍说,这家餐馆平时主要接待老师及社会人员就餐,所以装修档次高一些。
在友人的再三追问下,向锐透露了他开办的2家餐馆和1家咖啡店的年收益:3家店每年的营业额达300多万元,创业至今,除去给合伙人的分红外,他已赚了上百万元。
低谷:之前创业曾失败赔了十多万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向锐说,他也曾遭遇过失败,并为此交了学费。
随后,他与一名社会人员合伙在河南工业大学校门口做餐饮生意,因为多种原因,最后不但没赚到钱,还赔进去了十多万元。但家里人没有埋怨他,反而资助了他几万元,鼓励他把生意做下去。
执行力很强却很低调
“他的饭店每次出什么新菜品,经常会喊室友去试吃、提意见。”吕阳说,他们一个宿舍住着4个人,向锐跟大家聊的都是一些白手起家的名人奋斗故事。向锐经常给室友谈起他的创业梦想:做出一个在全国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
他的合伙人黄璐说,虽然现在已是老板,但是碰到餐馆的下水道堵了、餐桌垃圾该收了等脏活累活,向锐还会亲自去干,“对朋友也很讲义气,乐于助人!”
2013年,向锐从百余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郑州大学年度“创业之星”。
向锐给有志创业的师弟师妹的8条建议:
1、选择你所关心的,选择你喜欢的。
2、创业是个体力活,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3、创业初期,坚持下去是最重要的品质。
4、建议选择自己喜欢并且能够把握的项目,不能看到什么挣钱就干什么,那样有些盲目,结果也未必会好。
5、大学生创业,尽量运用科技降低成本,尽量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这样能够减少创业成本。
6、一个好的合伙人比一个好的项目还重要。
7、合伙创业中,合伙人之间要简单一点,财务一定清楚,关系要好,执行力要强,这样能成为一个好团队而不是团伙。
8、永远不要相信神话、暴富这样的成功学,踏踏实实做事,一定会有好结果。
四川南充80后夫妻通宵粉创业,年入50万探索连锁之路
一碗香喷喷的米粉,在四川南充人心中有道不完的情愫。对于粉哥、粉嫂而言,与之更有着难解之缘。2011年至今,这对80后夫妻在南充辗转开店,通过艰苦打拼,依靠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勤劳的双手,让十余平方米的铺面成了食客经常光顾的小店。
80后夫妻创业不畏辛苦开“通宵粉”
“粉哥,给我冒碗粉,外加一个油干。”2015年10月25日凌晨,市人民南路的一家粉馆依然灯火通明,前来吃粉的食客络绎不绝。这是一家通宵粉馆,老板便是80后夫妻黄韶浩及林薇。由于夫妇俩热情、健谈,与不少食客都成为了好朋友,大家都习惯亲切称呼他们为粉哥、粉嫂。
“年轻人,怕什么辛苦!只要我们夫妻齐心,将生意做起来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黄韶浩说,这是老婆林薇当初回答所有人的话,让他十分感动。
尝遍南充米粉粉嫂冒粉三天手磨起茧
黄韶浩是广东韶关人,出生于1985年的他,曾在家乡从事通讯行业工作。因为工作原因,他认识了聪明能干的南充姑娘林薇。二人很快坠入爱河结了婚,2010年,黄韶浩随妻子来到南充创业。
做过蔬菜批发、服装销售、汽配品牌代理……夫妻二人一起探索创业之路,却“只有搞蔬菜批发那年,挣了十万块钱。”黄韶浩告诉记者,记得那时候,他们也是每天起早贪黑,进货发货,十分辛苦。后来,有亲戚提议合伙开粉馆,他们经过商量,决定试一试。
“一开始,我们合伙在果山公园开,后来我和老婆就独自出来开店,相继转至西门坝街,人民南路。”黄韶浩说,为了学习技术,他和林薇吃遍了南充大大小小的粉馆,也学遍了南充粉馆。“冒粉三天,老婆右手手指就被磨破了皮,又生了很厚的茧。”黄韶浩说,林薇曾很少做家务,自从开了粉馆之后,做起来却样样不差。
年入五十万欲走连锁路
“记得第一次清洗肥肠,一百多斤的肥肠堆积成山,老婆戴着口罩一根一根地清洗,却仍被臭味熏得忍不住作呕,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黄韶浩告诉记者,“说不辛苦是假的,但这就是一起吃苦的幸福吧!”
“做生意,一定要舍得付出,贵在坚持。”黄韶浩说,最近两年竞争十分激烈,他们的粉馆经营曾举步维艰。但他与妻子都坚持下来了。“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哪怕提高成本,也一定要保证最优良的品质和口味。”黄韶浩说,他们的粉馆生意逐渐有了起色,除了卖粉之外,他们还新增加了稀饭包子、蒸饺、凉菜、套饭等,受到食客的喜爱。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收获,粉哥笑着说,2014年月均收入4万元左右,年入五十万元,这让他们感到辛苦是值得的,也是幸福的。
对于未来,黄韶浩和林薇都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成功的米粉连锁之路,在做出高质量、好味道的同时,打造高端、精品“通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