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中国的饭店业工作和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时光,现就个人对现代中国饭店业的星级评定标准现状,就以下4个方面与同仁进行探讨。
但是,随着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旅游、商务、度假、住宿已经成为人们在跨国家、跨地域的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下,我国的饭店业发展可谓是百发齐放,百舸争流,不仅仅是我国传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继续领跑市场的绝对优势,而且,象征着我国饭店业最高标准的五星级酒店在近几年来的发展速度也进入到“快车道”时期,据官方权威数据公布,截止2014年上半年我国已经评定的五星级饭店已经达到804家,中端酒店市场也成为了饭店行业竞争的新的蓝海。同时,我国饭店业近年出现了诸多的非传统意义上的各类主题酒店、精品酒店、特色酒店等。而我们仍然套用一套传统的饭店星级标准来评定和界定所有目前的酒店业态,那么,旅游饭店的星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就显得不够与时俱进和有些生硬了。
著名旅游经济管理专家魏小安先生,在其最近的发表的《旅游景区,新局新题新举》一文中也提及到:“我国饭店业的五星标准,景区的5A标准是现在旅游行业叫得最响的两个标准,但这两个标准随着饭店业的发展也在变化。严格说,我国实际上是政府主导下的标准导向,但应该要市场主导下品牌导向。当年制订酒店星级标准的时候就有这个感觉,说星级标准是国际惯例,世界到底有多少国家采用这种标准,说起来笼笼统统,好像都接受,实际并不然,真正的比较完整的星级概念的只有西班牙,全世界数不出几个国家,什么道理我们引进一个国际惯例,形成了一套标准,国内发生这么大的影响,但是严格的说并不国际惯例,发达国家不需要这些,因为它们已经形成品牌导向,发展中国家干不起这些,因为没有政府主导,所以只有在中国存在。”
而且,自2013年中国饭店业的经营出现增速放缓甚至部分亏损以来,越来越多的酒店主动加入了“放弃星级评定”的大军中,据不完全的数据显示:仅2013年,全国主动“弃星”的酒店就达到了五十余家。特别是,我国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新政出台后,各地的五星级酒店陆续将不再被列入政务接待饭店的名录,原来依靠政府接待的部分五星级酒店的客源量大幅减少,使得部分酒店的“申星”和“评星”从“香饽饽”时代到“主动放弃”的举措变化。不论此类现象的背后,饭店业主们和管理者有着怎么样的考虑,但至少也反映了我国饭店星级评定标准,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如何在饭店业市场化快速发展和变化的今天,星级评定的标准能够更加客观的引领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将行业的星级评定标准与饭店业的经营形成良性的促进作用?如何将符合星级评定标准下的饭店业更加客观的与消费者的体验高度的契合?
笔者在中国的饭店业工作和坚持了二十多年的时光,现就个人对现代中国饭店业的星级评定标准现状,就以下4个方面与饭店业的同仁进行探讨:
魏文斌先生,现任深航酒店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深圳深航国际酒店常务副总经理。
企业招聘
AirlineBDDirector·上海
(Senior)KeyAccountManager,GlobalChains·上海
市场推广经理·广州
高端境外游定制销售经理·上海
唐伟良先生在酒店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酒店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
东呈集团的“零碳旅呈”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实践逐渐成为行业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