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神器变避雷指南虚假宣传频“翻车”
刷短视频、搜索范围加品类、观看博主推荐,这是省城“00后”大学生褚子琪寻觅美食的日常流程。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吃货”,博主们的视频和帖子一直是她的美食“风向标”,然而,最近的一次“踩雷”却让她产生动摇。
3月23日,褚子琪看到一位本地美食博主发布了一家日式火锅店的探店视频,菜品丰盛、肉质鲜嫩,令人垂涎欲滴,而且两人份套餐只需两百多元即可“吃到撑”。博主大快朵颐,一副陶醉其中的神情瞬间勾起她的食欲。她立即约朋友一同品尝,但体验过后却大失所望,不仅菜品种类少,牛肉口感更是不敢恭维,分量也与博主所示大相径庭。“200多元怎么可能吃饱这是同一家店吗”褚子琪大呼上当。
丁当表示,为大量接单,更有甚者竟然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云探店”,至于素材,或者从网上扒图东拼西凑,或者直接搬运其他博主的视频,然后利用剪辑软件便能一键成片,若任其泛滥,无疑将进一步损害自身信誉和形象。
内容同质行为“跑偏”探店博主风光不再
越来越多的“踩雷”事件让探店的引流效果大打折扣,一部分商家开始反思,不再将其视作揽客神器,有些还主动抵制与排斥,加入“反探店”行列。
从字体颜色、背景音乐到拍摄手法、文案内容,记者发现,许多探店博主的宣传方式具有极大的共性,有网友调侃道:“不能说相似,简直是一模一样。”日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在一点点消磨着商家的合作欲望。
记者在小红书等平台看到,围绕“探店达人招募”“探店培训”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些博主打出“收徒”的旗号,有的甚至宣称“免费出师100位”,只要你有志于从事探店,报名他们的5天线上孵化计划,学成出师便可以免费派发资源,还能赚取10%-15%的佣金。经过程式化培训后,本应风格多元、个性鲜明的视频竟演变成相似模板和话术的复制品,受众审美疲劳后便觉索然无味。
除此之外,某些博主的个人素质堪忧,爆出的负面新闻招致商家与网友的批评和指责。
加强自律恪守底线优化服务是王道
经过野蛮生长期,探店业态呼唤理性与规范。回归真实、保持初心,这不仅是探店博主理应坚守的底线,也是其不断壮大的根基。
同时,各短视频平台也加大了对探店内容的监管力度。3月28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达人行为规范治理公示》,针对达人“云探店”“同质化博流量”等违规行为,平台累计治理违规案例209个。
“腮帮”平台博主表示,广大博主一定要加强自律,在选品上实事求是,弄虚作假只会将路越走越窄。同时,要树立鲜明的个人风格,做出特色创出新意,杜绝千篇一律,只有不断地输出精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他建议,探店可以作为兴趣或者兼职,千万不要孤注一掷,更不赞成有些人全职或辞职从事探店的盲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