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文旅地产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况1.1 定义文旅地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形态,融合了文化旅游和地产三大元素,是住宅地产的补充和延伸。... 

文旅地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形态,融合了文化、旅游和地产三大元素,是住宅地产的补充和延伸。它不仅包含了文化和旅游的业态,还融入了商业等多元化元素,被誉为地产中的轻奢品。

在核心业态上,文旅地产是一种综合了“吃喝玩乐住行”的产业,它兼具文化业态和地产项目业态的多重要素。本质上,文旅地产以文化产业发展为功能定位,以房地产开发和运营为主要业务。在广义上,文化作为文旅地产的核心要素,串联规划设计、景观塑造、营销管理、物业品牌打造等地产开发全流程,包含多种地产项目。在狭义上,文旅地产特指商业地产中的文化街区、文化综合体、以文化业态为核心的主题购物中心等。

1.2分类

文化地产项目的形态多样,但根据其核心特性,主要可划分为三类:文化体验型、创意办公型和专业服务型。

图文旅地产分类

(1)文化体验型:这类项目通常融合了文化商业、文化娱乐、文化休闲以及文化体验等多元功能,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和独特的产业内核。依赖于其个性化特征和强大的文化内核,这类项目打造出具有地区特色和高吸引力的文化地产项目。在实现地区活力人群集聚的同时,也能在整个地区形成强大的游客经济体系,例如影院、剧院、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2)创意办公型:这类项目通常由政府或开发商主导建设,主要通过对废旧工业区进行创新改造或在近郊区域建设创新型商务园区,形成具有浓厚创新氛围的社区化、开放式办公空间,例如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创意园区等。

因此,文化地产项目的分类主要基于其核心特性和功能,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业态和市场定位,为文化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1.3特点

文旅地产行业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中高端消费者为目标,以非本地置业为主要购房模式,构成了其独特的行业特点。

(1)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旅地产的发展通常依赖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这类项目常常位于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的地区,如海南和武夷山,并且通常靠近旅游资源和风景名胜区。

(2)中高端消费特性:文旅地产的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社会中的中高收入人群,其服务目标主要是寻求休闲和度假的消费者。这一高收入的消费者群体为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证。

(3)非本地置业特性:文旅地产能够满足人们的旅游、休闲和度假需求,是一种基于旅游资源的消费模式。因此,其目标客户群不局限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具有跨地域购买房地产的特性,通常属于二次、三次甚至四次的多次购房。

1.4发展历程

中国文旅地产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主要出现在海南,目标是解决空置房问题。商业模式相对单一,以销售物业为主,主要由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主导。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项目主要以满足基本住宿需求为主,缺乏文化和旅游元素。

(2)起步阶段(1999年至2002年):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开始在海南和北上广地区集中发展。虽然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没有太大变化,但更多的实力国企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推动了文旅地产的发展。

(3)全面发展阶段(2003年至2006年):这个阶段,文旅地产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花,产品形式丰富,消费市场热情高涨,不同领域的企业也开始广泛涉足。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开始注重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开始融入更多的文化和旅游元素。

(4)高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2013年):这个阶段,文旅地产项目遍地开花,销售物业与经营物业并重,各类企业均有涉足。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开始注重项目的运营和服务,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5)转型分化阶段(2014年至2017年):这个阶段,文旅地产投资热情回落,项目开发出现两极分化,开发企业强者更强,而弱者开始被淘汰。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开始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而不仅仅是数量。

(6)优质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这个阶段,文旅地产以文化旅游为主,以文促旅,内涵式旅游发展模式,大众旅游、全域旅游纵向发展,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注重项目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以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文旅地产的发展历程反映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从最初的解决空置房问题,到现在的优质发展阶段,文旅地产行业经历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显示出了行业的创新和活力。

第二章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产业链

文旅地产,这一融合了文化产业与房地产的产业形态,已经成为现代地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功能定位,以房地产的开发和运营为主要业务,通过参与文化产业链,为文化产业提供服务,并从中获取发展动力。

图文旅地产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的中游环节主体是文旅地产本身,包括各种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文化主题的地产形态,如商业地产、住宅、宗教地产、博物馆、旅游地产、教育地产等。这些地产项目不仅提供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场所,更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产业链的下游是文旅地产的客户群体,包括设计机构、政府及事业单位、建筑/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以及其他各类企业等。他们通过使用和消费文旅地产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文化的享受和价值的提升,同时也为文旅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

因此,文旅地产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其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多元性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2.2商业模式

文旅地产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从早期的“旅游”为主到现在更偏重“文化”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反映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早期的“旅游”为主的商业模式:在这个阶段,文旅地产的商业模式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人造资源,如山河湖海、码头、高尔夫等。这类项目以高级星级酒店为带动点,辅以公寓、别墅等销售型物业。这种模式的主题和盈利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物业销售和旅游服务的收入。然而,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它过于依赖特定的自然资源或人造资源,而这些资源往往是有限的,难以复制和扩展。

(1)“主题公园”式区域综合开发:这种模式以主题公园为核心,进行区域性的综合开发,包括酒店、商业、住宅等多元化的地产项目。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充分利用主题公园的吸引力,带动周边地产的开发和销售。

(2)特色小镇:这种模式以特定的文化主题为核心,开发具有特色的小镇项目,包括商业、住宅、旅游等多元化的地产项目。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高端消费者。

(3)都市消费型文旅地产: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城市中开发以文化消费为主的地产项目,如文化商业街区、文化主题购物中心等。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也可以带动周边地产的价值提升。

(4)销售型的不动产:这种模式主要是销售以文化主题为特色的住宅、公寓、别墅等物业。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特色化住宅的需求,提高物业的销售价值。

文旅地产的商业模式经历了从依赖自然资源到注重文化元素的转变,从单一的盈利模式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的发展,显示出了文旅地产行业的创新和活力。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文旅地产的社会价值,为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3发展分析

中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呈现增长趋势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也呈现增长趋势,促进了文旅地产的发展趋势。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该项支出金额下降,但2021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反弹至2599元,较2020年增长27.90%,也高于2019年的支出水平。

中国6大区域文旅地产项目占全国的77%以上

2.4盈利模式

在文旅地产领域,盈利模式主要可划分为资产售租收益和专业服务收益两大类。

2.5技术发展

近十年来,文旅地产产业技术形式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产业技术形式逐渐由观光、度假游向文化、体验游转变。

(1)自然观光游阶段:以广西桂林为代表,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主要满足基本的观光旅游需求,如山水景观的欣赏、名胜古迹的参观等。体验感不强,游客的活动主要停留在感官式游玩,如观看、拍照等。需求特征主要集中在景点观光,对景观以外的需求较少,如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的需求相对较低。

(2)休闲度假游阶段:以海南三亚为代表,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以修养身心、放松身心为主导,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比如,提供海滩、温泉等自然资源,以及高级酒店、度假村等休闲设施,让游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需求特征开始转向对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的高度需求,如美食、娱乐、购物等。

(4)文化产业复合游阶段:以文旅特色小镇为代表,这个阶段的文旅地产以休闲聚集、文化旅游、产业体验来带动旅游、居住、工作的复合发展。比如,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吸引游客参与和体验,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特征开始转向对产品新意及复合综合化的高度需求,如文化体验、创新服务、生态居住等。

文旅地产行业的技术发展历程反映了从满足基本观光需求到满足复合综合化需求的转变,显示出了行业的创新和活力。这个过程中,文旅地产行业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2.6行业政策

中国的文旅地产政策框架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旅游与地产业之间的互补效应,以推动经济增长、文化传承,并提升城市和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为文旅地产领域的创新和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该领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地产的发展,国家各级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并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城市更新项目、工业旧改类项目的实施。这些政策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通道,为文化地产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生态环境。

这种积极的政策环境不仅推动了文旅地产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也为文旅地产的未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这种发展趋势预示着文旅地产行业将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近年来针对文旅地产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

(2)同年,《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出台,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文化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文旅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3)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强调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突出文化内涵、主导业态,引导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支持地方合理规划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这为文旅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策略。

(4)同年,《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提出发展数字艺术展示产业,推动数字艺术展示与智慧旅游、城市综合体、特色小(城)镇相结合,这为文旅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发展路径。

(5)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该政策将旅游发展所需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统筹安排,优先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用地,这为文旅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

(6)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布,以科技研发、工业设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等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为文旅地产的发展提供了产业融合的新机遇。

(7)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出台,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这为文旅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消费市场和发展空间。

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文旅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也为文旅地产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第三章行业估值、定价机制和竞争分析

3.1行业估值

物流地产行业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3.2定价机制

文旅地产的定价机制,作为一种对项目进行定价的规则和方法,旨在根据项目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合理设定文旅地产的价格水平,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回报。

首先,项目特性是影响文旅地产定价的重要因素。这包括项目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旅游吸引力以及地产开发成本。文化资源的珍贵程度和稀缺性,项目所在地的旅游资源和景点,以及项目本身的创新性和独特性,都会对项目的定价产生影响。同时,地产开发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等,也是定价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其次,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也会对文旅地产的定价产生影响。如果市场对文旅产品的需求较高,开发商可以有更大的定价空间。同时,如果市场上已经存在类似的文旅地产项目,开发商可能需要考虑相对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

此外,中国各地区的文旅资源和政策支持程度的差异,也会影响文旅地产的定价。地方政府可能会通过政策和补贴等方式来支持文旅地产的发展,这些政策和支持措施可以降低项目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并影响项目的定价。

在制定定价机制时,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考虑预期的投资回报。文旅地产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高风险项目可能需要采取更加谨慎的定价策略,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和项目的可持续性。

最后,文旅地产定价机制应具备透明度和公平性。定价机制的过程和依据应对所有参与者清晰可见,避免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的情况。同时,定价应公正合理,没有不合理的定价歧视,确保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公正。这可以通过建立公开的市场评估机制、参考市场价值和行业标准来实现。

3.3风险分析

在文旅地产项目中,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对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产生影响。以下是对文旅地产项目中常见风险的分析:

(1)市场需求风险:市场需求风险主要源于市场对文旅产品的需求可能低于预期,这可能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旅游季节性等因素引起。如果市场需求不足,可能导致项目的入住率下降、销售额减少,进而影响投资回报。

(2)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涉及政府政策或法规变化对文旅地产项目的影响。政策调整可能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变更、旅游政策调整、税收政策变化等。不利的政策变化可能导致项目成本增加、运营条件恶化或者市场准入受限,进而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

(3)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包括项目资金流动性、融资成本和项目投资回报率的风险。如果项目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可能导致项目延迟或无法完成。高额的融资成本可能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项目投资回报率可能受到市场波动、运营成本增加或竞争加剧的影响。

(4)竞争风险:文旅地产市场通常存在激烈的竞争,其他类似项目的竞争对手可能对项目的定价、市场份额和品牌形象产生影响。如果竞争对手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更优惠的定价策略,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吸引力和市场地位下降。

(5)自然灾害和安全风险:文旅地产项目通常位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和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等)的影响。这些风险可能导致项目中断、损坏设施、客流减少等问题,从而对项目的运营和投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

3.4竞争分析

在对文旅地产行业进行深度分析时,波特五力模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

(1)行业内竞争:文旅地产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尽管专注于文旅地产开发的企业并不多,但许多多元化业务经营的企业已经进入这个领域。项目的个性化和文旅定位成为主要的竞争焦点。在未来,创新力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2)威胁来自新进入者: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并非唯一进入文旅地产行业的角色。许多传媒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他们利用自身在背景资源、地域文化、资金成本、网络终端等方面的优势,在文旅地产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对现有企业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在文旅地产行业中,土地资源的供应主要依赖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这使得行业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然而,相对于其他房地产细分行业,文旅地产在土地获取上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保障。

(4)购买者的议价能力: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文旅地产的供应往往无法满足需求,这使得行业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增强。

(5)替代品的威胁:文旅地产项目多样,包括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等。目前,文旅地产项目的替代品威胁相对较小。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部分类型的文旅地产项目,如书城、文化馆等,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替代冲击。

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文旅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面对这样的环境,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行业竞争和市场变化的挑战。

3.5创意办公型产业布局分析

中国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4)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由重庆、成都、西安三个西部大城市构成,主要在工业设计、动漫、网络游戏产业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5)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以长沙、武汉、南昌为核心,依托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经济带三大区域经济体,形成了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6)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以昆明、丽江、海口、三亚等地为主,主要在影视、会展、艺术表演及文化旅游等行业独具特色。

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出现极大地带动了周边乃至全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3.6专业服务型产业布局分析

专业服务型产业包括影视基地、文化街区、文化乐园、文化小镇、文化MALL。基于政府的指导方针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作用下,主题公园运营形式逐渐脱颖而出。主题公园是一种以特定的主题为基础,集合了游乐设施、表演、娱乐活动和景观设计等元素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它们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娱乐体验,并通过创造一个独特的虚拟世界或故事情境,激发游客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在中国,主题公园的开发和运营涉及多个知名的参与者和他们的标志性项目。以下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一些主要的参与者及其项目的详细情况:

(1)长隆集团:长隆集团是中国知名的主题公园开发商和运营商,其旗下的长隆世乐园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娱乐和休闲体验。

以上各参与者及其项目,都在中国主题公园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3.7中国重要企业参与者

在中国,文旅地产已经成为地产发展的新趋势,受到了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这种综合性项目融合了文化、旅游和地产,具有显著的投资回报和增长潜力。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庞大的消费市场的推动下,许多领先的房地产企业开始积极布局文旅地产领域。

这些龙头企业的积极布局,无疑为文旅地产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预示着该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第四章未来展望

政策支持是推动文旅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文旅地产行业。未来,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提供土地政策优惠、金融支持、减税政策等,以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和开发商进入文旅地产领域。

旅游消费的升级也将推动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旅游消费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文旅地产行业将致力于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需求,提供更多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文化创意的融合将成为行业的重要趋势。文旅地产行业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地产开发的融合。通过引入艺术展览、文化表演、创意设计等元素,文旅地产项目可以增加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提升项目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最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行业的重要目标。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未来的文旅地产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开发商将更加重视绿色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采用节能减排和环保材料,提供低碳、环保的旅游和文化体验。

THE END
1.文旅行业发展的现状未来五年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规划文旅行业发展的现状未来五年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管理类]战略规划[行业分类]旅游 [摘要] 试读已经结束,如需继续阅读,请先下载下载¥80.00http://www.chn-source.com/product/detail/20203122537
2.2024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文化旅游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文化旅游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文化旅游行业研究单位提供的详实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研资料,立足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行业对文化旅游行业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文化旅游行业整体及文化旅游相关子行业的运行情况,并对未来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分析...https://www.cir.cn/0/18/WenHuaLvYouDeFaZhanQuShi.html
3.2024年甘肃省文旅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三)、甘肃省文旅行业库存管理波动分析 23 九、甘肃省文旅行业企业战略实施要点 24 (一)、打造自主品牌 24 (二)、重塑企业价值链 24 1、规范研发设计流程 24 2、优化生产制造 25 (三)、重视市场营销 25 (四)、整合线上线下平台 27 (五)、甘肃省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27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8/5230024100011022.shtm
1.北京文旅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历年招聘工资变化趋势 ? 2023年较2022年 -9.2% 与同地区比 历年工资变化 说明:北京文旅行业今年工资怎么样? 数据统计依赖于各大平台发布的公开数据,系统稳定性会影响客观性,仅供参考。 就业前景(历年职位需求变化) +9% 2024年较2023年 0.319% 占北京 https://www.jobui.com/salary/beijing-all/ind-wenlv/
2.2024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行业报告智库2024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摘要:报告显示,经济支撑方面,2023年中国GDP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1%,经济的稳步回升为文旅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社会赋能表现在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乡村振兴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 科技赋能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质生产力,如寻境敦煌项目通过高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了...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9326028.html
3.深入剖析2022年疫情下国内文旅集团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国内文旅行业近期发展趋势与建议 2022上半年新冠病毒持续肆虐着各个国家,加之俄乌冲突及台海局势变动引发世界变局,各国文旅行业发展遭受重大打击,从业者对行业下半年的发展信心抱有不确定性。 疫下,国家发布诸多利好政策: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放宽入境隔离政策,通信行程卡取消“星标”;文化和旅游部对跨省旅游熔断机制进行调整,...https://36kr.com/p/1986763173643264.html
4.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及展望MacroWord. 1 / 30 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及展望 未来文旅产业将呈现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个性化、 全球化和跨界融合等发展趋势,文旅企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 新和升级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游客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和体验要求, 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旅企业要利用新技术推动企业创新和升级,例...https://doc.mbalib.com/view/e3f66577fef93bc137cbc40d3233354c.html
5.迎来文旅高质量发展时代,2024年下半年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科技赋能,沉浸式文旅成发展新趋势 《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沉浸体验项目数量已达32024个,创造近92.8万个就业岗位,市场规模已达927亿元,总产值达到1933.4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2400亿元。 沉浸式文旅通过文旅融合、虚实结合等方式,让游客获得全新的体验,旅游消费也从走马观花式的“赶景点”向“...https://www.urbanlight.cn/newsdetail/935062eb-3dcb-0d35-c73d-eba73273966b
6....和旅游业年度研究报告(2023)》精华版发布!杭州文化投资发展...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开稳走,全面复苏。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趋势下,2023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市场主体逐渐壮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市场需求日益激发,市场活力持续释放,社会关注度不断高涨。2023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从文旅市场表现及行业发展特征得以显现。 http://www.hzwentou.com/news/newsdetail.html?id=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