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InternetProtocol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主要是指通过IP网络传输可交互式的视频。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95年美国一家软件公司开发的一款互联网视频产品IP/TV。1999年在英国、加拿大等国开始出现IPTV的商用服务。2008年前后在我国成为产业热点。
OTTTV(OvertheTop),互联网电视。指通过互联网传输视频节目,并在电视上播放。2005年前后,“OTTTV”这个名词开始转化为“InternetTV”,用以指互联网电视。2011年开始,OTTTV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产业链中的各方纷纷进入该领域。
MobileTV,手机电视。主要指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播放电视内容。最早的手机电视设备出现在1997年。韩国最早采用3G移动网络及地面微波传输数字多媒体广播、卫星传输DMB提供手机电视服务。自2009年3G移动网络在国内商用以来,我国手机电视发展也开始升温,并在2011~2012年开始爆发。
SmartTV,智能电视。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并具有开放的操作系统平台,可以对应用功能进行升级的新型电视机。2011年成为我国家电行业的智能电视元年。
我国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始于2005年,国内开始出现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网络视频商业网站,包括PPLive、PPS、土豆、优酷、酷6等,网页和桌面客户端是网络视频仅有的观看渠道。当年4月土豆网、56网正式上线,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网络视频企业。
2007年开始,是国内网络视频的融资高峰期。在上市融资之前,各家大都从各类投资人处多次获得千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在接下来的上市潮中,更使融资达到上亿规模。2010年8月,乐视网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融资7.3亿元。2010年12月,优酷网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资2.03亿美元,2011年5月又增发融资5.93亿美元。2011年2月,PPLive获日本软银2.5亿美元投资。2011年8月,土豆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1.74亿美元。
2009年10月30日,中国联通正式在华发售iPhone3G和iPhone3GS两款机型,加上多普达(HTC)、摩托罗拉等公司相继在华出售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中国高速普及的大幕徐徐拉开。经过多年的发展,预计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位居全球第一,达到13亿。12010年9月17日,苹果正式在华发售旗下平板电脑iPad。平板电脑作为大屏、高性能的移动上网设备,进入了大众视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极大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时随地观看网络视频成为了习以为常的用户行为。
而在传统的电视领域,变革也在悄然发生。2011年开始,创维、海信等传统电视巨头推出了内置互联网视频服务的互联网电视硬件,互联网电视盒子(OTT)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米在2013年9月5日的年度发布会上正式宣布推出此小米电视,正式进军互联网电视市场。暴风、PPTV等网络视频公司也跟进推出旗下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在电视上观看网络视频也成为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
鼓励生产制作健康向上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强化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播出机构准入管理、节目审核、审核队伍建设、节目监管,对违规播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的主要出资者和经营者,视情节予以警告、罚款直至5年内不得投资和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处罚......
对主创及出境人员选用、言行举止、造型、道具、舞美、文字语言等列出了具体细则......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原创能力,自觉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发展和成长规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未年成人节目规范、传播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列出了细则......
其中一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加快提升超高清电视节目制播能力,推进电视频道高清化改造,推进沉浸式视频、云转播等应用......
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培育云旅游、云直播、云展览、线上演播等新业态......
新型数据中心是以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以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为牵引,汇聚多元数据资源......
以千兆光网和5G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能向单个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网络千兆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二者互补互促,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
总结:行业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对平台监管也越来越完善,国家同时大力发展建设基础设施,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近10年,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21第1季度GDP总值249310.1亿元,累积同比增长18.3%,整体经济向好;
5G
5G技术拥有高速率(峰值传输速率达到10Gbit/s)、低延时(端到端时延达到ms级)、节能、减少成本、更高的系统容量(连接设备密度增加10~100倍,流量密度提升1000倍)和为大量设备提供联接,且能在速度为500km/h左右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4.6%、30.8%、25.6%和24.9%。
5G手机用户数迅速扩大。截至2021年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5G手机终端连接数量达3.65亿户,较2020年12月净增1.66亿户。
5G手机出货量占全部手机出货量的比例日益提升。2021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出货量达1.74亿,同比增长13.7%,其中5G手机1.28亿,同比增长100.9%。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0.7个小时。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较2020年12月新增手机网民2092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与2020年12月基本持平。
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城镇网民规模为7.1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3404万,占网民整体的70.6%。
截至2021年6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8.3%;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较2020年12月提升3.3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4.8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02亿,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49.1%,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50.9%。非网民群体城乡差异逐渐消除。
数据显示,促进非网民上网的首要因素是方便与家人亲属沟通联系,占比为29.8%;其次是提供免费上网培训指导,占比为27.9%;上网费用减少是促进非网民上网的第三大因素,占比为27.7%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男女比例为51.2:48.8,与整体人口中男女比例基本一致。
截至2021年6月,我国30-39岁网民占比为20.3%,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最高;40-49岁、20-2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8.7%和17.4%,在所有年龄段群体中占比位列二、三位。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07万,占网民整体的93.4%。
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440万,占网民整体的87.8%。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同比增长7539万,占网民整体的63.1%。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84亿,同比增长7524万,占网民整体的38.0%;游戏直播的用户规模为2.64亿,同比减少452万,占网民整体的26.2%;真人秀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77亿,同比减少875万,占网民整体的17.6%;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30亿,同比增长896万,占网民整体的12.8%;体育直播的用户规模为2.46亿,同比增长5305万,占网民整体的24.4%。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09亿,较2020年12月减少869万,占网民整体的50.4%。
2020年,泛网络试听产业,市场规模达6009.1亿,较2019年增长32.3%。
其中短视频2051.3亿,同比增长57.5%;综合视频1190.3亿,同比增长16.3%;网络直播1134.4亿,同比增长34.5%;OTT/IPTV745.6亿,同比增长23.5%;内容创作548.9亿,同比增长10.6%;网络音频338.6亿,同比增长24.5%。
1、短视频两强格局稳定,二三梯队洗牌。
第一梯队:抖音短视频、快手(占整体格局54.4%)
第二梯队:西瓜视频、快手极速版、微视、抖音极速版、抖音火山版(占整体格局31.6%)
第三梯队:好看视频、爱奇艺随刻、刷宝、优哩视频(占整体格局7.7%)
其他平台(占整体格局7.7%)
2、网络直播第一梯队保持稳定,整体格局或有洗牌可能。
第一梯队:斗鱼直播、虎牙直播、YY(占整体格局51.5%)
第二梯队:映客直播、花椒直播(占整体格局16.2%)
第三梯队:一直播、企鹅电竞、快手直播伴侣、花友、酷狗直播、花间(占整体格局13.6%)
其他平台(占整体格局18.7%,2019年仅为8.6%,增幅明显)
3、综合视频用户规模回落,但仍然高于疫情前水平。
4、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五大平台占近九成份额。
5、新网民对网络直播使用率上升,超越综合视频。
6、剧集是节目收看最多的节目类型
7、腾讯视频、芒果TV占据网综节目数量半壁江山
2021年上半年,随着长、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中视频成为重点发力方向,内容更加专业、多元。同时,长视频平台加快推进影视工业化进程,积极营造健康产业环境。
长视频平台通过重构影视项目管理规则和提升智能制作水平,加快影视工业化进程。面对网民旺盛的影视娱乐需求,作为内容供给方的长视频平台唯有不断提高影视工业化进程,才足以支撑起高质量的内容供给,同时促进行业整体进步。
一是重构影视项目管理规则。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系统,长视频平台将预算、立项、拍摄、后期、发行和周边衍生开发等影视项目的全周期纳入规范化、体系化运作,辅助影视内容生产进行质量把控和效率管理。如优酷开发的云上数字系统能清晰呈现剧集花销情况,便于影视资产管理。
二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进行智能制作。依托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智能制作正在成为提升内容品质的“新生产力”,是视频平台推进影视工业化的关键因素。目前爱奇艺通过剧本评估系统、智能选角系统、在线审片系统等应用,已经能够实现影视作品的智能开发、智能生产、智能标注以及智能宣发。
1、近四成00后选择倍速观看网络视频节目
2、剧情和效率是影响用户倍速观看的主要原因
男性用户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女性用户主要是因为剧情。
3、近三成用户观看综合视频会看弹幕
点赞是用户观看感兴趣的综合视频节目时,最常见的用户行为,24.1%的用户会转发。
4、年轻、高学历群体对弹幕接受程度高
5、近三层用户会搜索剧中出现的周边信息
6、年轻的高学历用户更倾向边看边买、边看边聊
7、超六成用户因短视频而观看网络视频节目
8、近五成用户为网络视频节目付费
近年来,付费渐渐被网民接受,主流视频网站付费用户数均程增长趋势。
寻找免费资源、不经常看是用户不付费的主要因素。
10、网络电影是吸引用户付费的主要类型
47.7%的用户愿意为网络电影付费,2020年,疫情加速全球电影发行方式革新,视频平台采用付费点播模式提升影片发行效率。
11、近半数用户连续包月,两成用户选择超前点播
连续包月、单月付费、超前点播是用户常见的付费形式
12、优质内容是吸引用户购买超前点播的主要原因
13、女性更容易产生互动、行为,更愿意拍摄/上传视频
14、女性观看综合视频时更容易产生周边行为
1、网络视听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
业内人士对网络视听行业发展保持乐观,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网络视听市场规模的增幅保持在25-50%
2、会员规模增势放缓已成为行业共识
3、短视频平台的行业地位首次超过所有综合视频平台
4、短视频未来成为其他领域的基础应用
5、微短剧、微综艺、微记录片成为短视频平台重点发展方向
6、长短视频平台双向渗透发展趋势加深
7、网络剧向短发展
8、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加速融合
9、分账模式具有发展潜力,但市场尚未成熟
___End___
链接与扩展
四概念的演进/国内发展阶段(资本入市、政府监管)原文链接: